金正耀,1956年出生于
安陆市,湖北安陆人。理学学士(1981)、理学硕士(1984)、
哲学博士(1988)。
个人简历
1956年出生于湖北省安陆市,湖北安陆人。主要从事金属资源考古、
同位素考古、传统科技与宗教文化研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简历
1977年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动力工程系化学专业学习,理学学士(1981)。
198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自然科学史专业,导师
钱临照院士、李志超教授,理学硕士(1984)。
1985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宗教系学习,
宗教学专业,导师
任继愈教授,
哲学博士(1988)。
工作简历
1984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先后任副研究员、研究员。
2006年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史与科技考古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1年7月至1992年7月、1993年11月至1994年12月先后任
美国Smithsonian Institution 客座研究员。
1992年8月至1993年8月日本国立文化财研究所
日本学术振兴会博士后特别研究员。
1996至1998年参与日本国立文化财研究所日本文部省国际共同研究基金项目“中国出土青铜器的自然科学研究”中方主持人。
1999年3月至9月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访问学者。
2002年10月至12月美国国立美术馆视觉艺术研究中心J. Paul Getty基金访问教授。
现任国家学术项目《
中华大典》常务编委、《理化典》主编。
海外游学经历
1991-1992:日本学术振兴会博士后研究(JSPS/EP3/91034);
1991、1993-1994:
美国Smithsonian Institution 访问学者;
1996-1998:日本文部省国际共同研究基金项目“中国出土青铜器自然科学研究”中方主持人;
2002: J. Paul Getty基金美国国立美术馆CASVA中心访问教授;
主要学术领域
学术简介
学术演讲
1、山东大学东方文明研究中心2005年5月12日:铅同位素考古与商代文明研究,主持人:
方辉教授
2、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史研究所2003年11月11日:铅同位素考古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主持人:
孙淑云教授
3、北京大学考古系2003年3月27日:中国铅同位素考古研究的最新进展,主持人:
孙华博士
4、美国国家地理杂志(National Geographic)2002年12月19日:’Southwest China’ on the History of Shang Bronze Civilization,主持人:Dr. Ellie C. Boettinger
5、美国 Harvard University 2002年12月13日:New Evidence for the Chinese Bronze Making of Shang Era: The Southwest Connection,主持人:Dr. Yun Kuen Lee
6、美国Columbia University 2002年11月16日:Scientific Fact and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What is the Story Behind Them? 主持人:Dr. Feng Li
7、美国 Lehigh University 2002年10月19日:The Discovery of High-radiogenic Lead in Shang Bronzes: A Scientific Fact Leads to a Historical Truth,主持人:Dr. Constance A. Cook
8、美国
密歇根大学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2002年10月14日:The Discovery of Large Native Copper Mine in the Southwest China: Its Significance for Provenance Study of Shang Bronzes;主持人:Dr. Leslie Gertsch
9、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2002年9月16日:
滇东北最新地矿发现与重建商代文明史的视野,主持人:林业强 教授
学术著述
国内部分
一、著作
1、
道教与炼丹术论集,
北京市: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2、道教与科学,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4、中国道教史,合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增订版),2001
二、论文
[1]
夏商周青铜器铅
同位素示踪研究数据库的构建(独著),质谱学报,2005增刊。
[2]
三星堆遗址铜器金属成分的几个问题(独著),中国文物报,2005年8月12日
铅同位素考古研究的可行性问题——浅议《青铜器铅同位素指示意义的范铸实验研究》(独著),文物保护与考古科技,2005年2期
中国学者的首篇铅同位素考古研究论文(独著),文物保护与考古科技,2004年4期;中国文物报2005年1月14日转载
成都金沙遗址铜器研究(第一作者),文物,2004年7期
论商代青铜器中的高放射成因铅(独著),考古学集刊,2004年15辑
铅
同位素示踪方法应用于考古研究的进展(独著),地球学报,2003年6期
妇丁尊与
西周早期青铜礼器的铅同位素研究(第一作者),文物,2003年10期
[9]殷商青铜器矿料来源与铅同位素示踪应用(合著),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4期
商代青铜器中高放射成因铅原料的产地问题 — 答斋藤努博士等(独著),中国文物报,2003年1月17日
跨入新世纪的中国铅同位素考古(独著),中国文物报,2000年11月22日
中国铅
同位素考古研究的几个问题(独著),古代文明研究通讯(北京大学),2000年5期
[13]
二里头遗址青铜器的自然科学研究与夏文明探索(独著),文物,2000年1期;中心观点收入《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研究要览》(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
北京市:
文物出版社2004)
天马—
曲村-天马遗址西周墓地青铜器的铅同位素比值研究(第一作者),载
邹衡主编《天马—曲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三星堆遗物坑青铜器的化学成分和铅
同位素比值研究(第一作者),载《三星堆祭祀坑》,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中国两河流域
青铜文明之间的联系(第一作者),载《中国商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河南偃师,1995年5月)论文集》,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全文收入《
商文化论集》,
李伯谦主编《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之三》,北京:
文物出版社,2003
商代青铜器中的高放射成因铅:
三星堆遗址器物与沙
可乐(赛克勒)博物馆藏品的比较研究(第一作者),载《“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国际讨论会(北京大学,1993年5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18]广汉三星堆遗物坑青铜器的铅
同位素比值研究(第一作者),文物,1995年2期
江西新干
大洋洲商墓青铜器的铅同位素比值研究(第一作者),考古,1994年8期;又载《新干商代大墓,北京:
文物出版社,1997
战国古币的铅同位素比值研究(第一作者),文物,1993年8期
书评:介绍《中国冶铸史论集》,考古,1988年2期
晚商中原
青铜的锡料问题,自然辩证法通讯,1987年4期
中国金属文化史上的”红铜时期”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7年1期;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先秦史》1987年6期全文转载
晚商中原青铜的矿料来源研究,载方励之主编《科学史论集》,
合肥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87
晚商中原青铜的矿料来源,载
杜石然主编《第三届国际中国科学史讨论会(北京,1984年8月)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26]
道教外丹术研究(独著),
任继愈主编《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宗教学》,
福州市: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u003c上张安道养生诀论\u003e作者辨误,道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北京市,1996)论文,道家文化研究,16辑,1999
鹤与道教,载莫容主编《中国的鹤文化》,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略论道教外丹中的几种矿物金属,中国道教,1991年4期、1992年1期
[30]道教研究进展,哲学研究年鉴,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外丹黄
白术,载牟仲鉴等编《道教通论》,
济南市:
齐鲁书社1991
伏羲女娲神话的文化意象(署名金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0年6期
唐代道教外丹,历史研究,1990年2期
《金碧五相类参同契》宋代别本之发现与研究,世界宗教研究,1990年2期
论
东汉道教的特征(署名金棹),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国哲学史研究,1989年4期
[36]东汉道教的救世思想与医学(署名金棹),世界宗教研究,1989年1期
论东汉晚期”国身治同”的
社会主义(署名金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9年1期
试论道教的起源(署名金棹),哲学研究,1988年11期
魏晋”服散”颓风与道教信仰,文史知识,1987年5期;又载《
道教与传统文化》,
北京市:中华书局,1992
作为一种文化的科学与人类的未来,科学学研究,1987年2期
一、译著著作
1、《道枢逐字索引》,宫泽正顺、麦谷邦夫、金正耀,日本京都松香堂,2002
2、《中国の道教》,金正耀著、宫泽正顺等译,
东京:平河出版社,1995
4、《中国的道教》,台湾:
商务印书馆,1993;
香港特别行政区:商务印书馆,1993
二、译著论文
A Reassertion that the High-radiogenic Lead in Shang Bronzes Originated in South-western China(独著), China
考古学 and Art Digest, online publication,2004
Early Shang Bronze Art and Highly Radiogenic Lead, E. Childs-Johnson, JIN Zhengyao, Center 23, Center for Advanced Study in the Visual Arts,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 DC, USA,2003
SIMS Analysis of Lead Isotope Composition in
Ancient Chinese Metallic Artefacts(合著),
surface and Interface Analysis vol.29, Sussax, UK, 2000.08.
Lead Isotope Study of Early Chinese Bronze Objects(第一作者),《第四届国际金属史会议(BUMA IV,1998年5月)》,日本金属研究所1998;又载《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文科学研究(英文)》,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5]商代
青铜业的原料流通与迁都问题(独著),二十一世纪,2002年2月,
香港中文大学初期中国青铜器の铅同位体比(第一作者),载平尾良光编《古代东アジア青铜の流通》,
东京:鹤山堂,2001年
中国両河流域青铜文明の间の系(第一作者),译载平尾良光编 《古代东アジア青铜の流通》,东京:鹤山堂,2001年
商代青铜器中の高放射成因铅:
三星堆遗址器物とサックラ—美术馆蔵品との比较研究(第一作者),译载平尾良光编《古代东アジア青铜の流通》 ,东京:鹤山堂,2001年
汉三星堆遗物坑青铜器の铅同位体比の值に関する研究(第一作者),译载平尾良光编《古代东アジア青铜の流通》,
东京:鹤山堂,2001年
江西新干
大洋洲商墓青铜器の铅同位体比の研究(第一作者),译载平尾良光编《古代东アジア青铜の流通》,东京:鹤山堂,2001年
国古货币の铅同位体比の研究(第一作者),译载平尾良光编《古代东アジア青铜の流通》,东京:鹤山堂, 2001年
古代中国青铜器の自然科学的研究(合著),载平尾良光编 《古代东アジア青铜の流通》,东京:鹤山堂,2001年
中国二里头遗迹出土青铜器の
化学组成(合著),载平尾良光编《古代东アジア青铜の流通》 ,
东京:鹤山堂,2001年
中国古代文明をさぐる — 铅同位体比による研究を中心に(独著),载马渊久夫、富永健编《考古学と化学をむすぶ》,日本
东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与
道教相关的青铜器研究,1998年日本大正大学讲演,大正大学综合佛教研究所年报,No.21,1999
ICP-AES/MSによる研究を中心に中国二里头遗址出土青铜器之多元素分析,合著,保存科学,东京,1999年38号
主持科研项目
1.滇中地区金属资源开发与区域金属文明发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3004),主持人
2.十一五国家重大文化建设项目《中华大典·物理化学典》主编
3.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增补项目《海外珍稀中国科学技术经典集成》,项目负责人
4.国家人事部留学人员科技择优项目“
夏商周青铜器铅
同位素示踪研究数据库”,主持人
5.外丹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96BZJ003),主持人
另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商代青铜器高放射成因铅研究”(40273013);国家文物局济南大辛庄商代青铜器、成洋青铜器、
曲村-天马遗址青铜器、
周原遗址青铜器等项目的自然科学实验研究子项目负责人。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