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妃
明末三大案之移宫案的主角
李康妃(1594年—1674年6月21日),又称西李,明朝光宗之妃,朱由校崇祯的养母。她生有皇四子朱由模和皇八女乐安公主。最初为选侍,光宗继位后,欲封她为皇贵妃,但皇贵妃册封礼临近时,光宗去世,李康妃未能获得封号天启四年,在魏忠贤的授意下,熹宗尊封她为康妃。李康妃在明末三大案之一“移宫案”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明朝灭亡后,李康妃等人前朝妃嫔被清廷供养。康熙十三年五月十八日,李康妃去世,享年约80岁。
人物生平
虐杀帝母
当时太子朱常洛宫中有两位李选侍,无亲缘关系,外界人称东李、西李,李康妃为其中的西李,而东李则为后来的李庄妃。东李地位高些,但西李更受宠爱。
王才人(孝和皇后)是太子长子朱由校(明熹宗)的生母,在当时太子宫中的地位仅次于太子妃郭氏。郭氏病死后,王才人母以子贵,成为太子宫中实际地位最高的女人。但是西李恃宠而骄,根本不把王才人放在眼里,经常欺负她。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西李不知因何故而生气,居然将王才人殴打凌辱致死。
事后,西李未受任何处罚,反而获得了抚养王才人之子朱由校的资格,为自己捞得了一项重要的政治本钱。崇祯朱由检在生母孝纯皇后(孝纯皇后)被太子谴死后也曾交给西李抚养,后因西李生下皇八女乐安公主,改由东李抚养。
移宫大案
万历四十八年七月(1620年),太子朱常洛即位,明光宗妃李氏朱翊钧的宠妃郑贵妃勾结,彼此吹捧。郑贵妃请求封西李为皇后,西李则请求封郑贵妃为皇太后。当时赵惇生病,病中也得不到好好休息,经不起两个女人一再唠叨,于是召集大臣,命封西李为皇贵妃。但是西李躲在帷幕后偷听,不干,把朱由校从帷幕后推出来,说要封皇后,大臣愕然,皇帝不应。礼部侍郎孙如游上奏说:“太后、元妃等人的谥号还没有尊上,把这些事情解决后再封皇贵妃不晚。”巧妙地将西李封皇后一事拖延下来。不料朱常洛在位仅仅一个月就在明末年三大案之一的红丸案中不明不白地死去,明光宗妃李氏闹了个鸡飞蛋打,没有捞到任何封号。西李不甘心,在郑贵妃的教唆下,赖在乾清宫不走,以攻为守,唆使一些老臣为她讨封。同时,将明熹宗朱由校扣押,又命令朝廷的所有奏章都必须交由自己过目。
乾清宫是明朝皇帝的法定住所,西李一个没有任何正式封号的小妾,居然敢扣押新任的皇帝,霸占乾清宫,导致天启帝无法举行登基大典,大臣们,尤其是东林党人,极其愤怒。东林党人担忧她会和郑贵妃相勾结搞双重的垂帘听政。于是大学士刘一燝、吏部尚书周嘉谟、兵科都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等上疏力争。
明光宗妃李氏梦想以市井泼妇的手段要挟大臣们封她为皇后,野心和胆量是大大的有,头脑和见识却刚刚相反,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的:经过几次激烈的交锋,最后西李认输,她甚至来不及等待太监们帮忙搬家,就自己抱着女儿,徒步走到自己该去的地方、前朝妃嫔养老的哕鸾宫仁寿殿去了。太监宫女们见她大势已去,将她受宠时得到的珠宝偷盗一空。
这就是明朝末年著名的三大案之一的移宫案
巴结客魏
朱由校终于顺利即位,但斗争并未平息。事后外界有谣言说熹宗虐待养母,致使西李抱着女儿跳井自杀。御史贾继春上奏指责东林党人过多干涉内廷事务,遭群起责难。熹宗下诏披露西李将自己母亲殴打致死、虐待自己的事情,把贾继春削职。但出于对父亲的孝顺,没有惩罚西李,只是没有给她正式封号和后宫权力而已。
此后,大权旁落到太监魏忠贤手里。魏忠贤执政期间,疯狂的迫害东林党人,同时为三案翻案。因为魏忠贤原是西李身边的心腹太监,在移宫案中为西李出过大力,因此西李与客魏集团关系不错。此时她拼命讨好巴结客魏,于是在天启四年(1624年)七月,魏忠贤的授意下,糊涂的朱由校居然把西李打死自己亲生母亲、虐待自己的行为忘的一干二尽,公开宣布西李无辜,尊封为康妃。又声称支持西李的贾继春忠谏有功,召回任用。
七年后的公元1627年8月,明熹宗病死,异母弟崇祯崇祯帝即位,横行一时的客魏集团覆灭。不过,由于西李在客魏集团中始终没有被给予政治权力,只是巴结他们而已。明思宗又念她是父亲爱妃的情面上,放过了她。按常理李康妃抚养过天启、崇祯帝,应该可以得到皇太妃的头衔,但崇祯帝厌恶李康妃和郑贵妃的为人,没有给封尊和权力,而是继续以朱翊钧万历帝的宣懿太妃为宣懿太妃,掌管皇太后印玺、行使皇太后权力。
尽管如此,西李受益于客魏集团,却没有被客魏集团的覆灭而牵连,加上曾经打死皇后、劫持皇帝,却还能活命并保留康妃头衔,也算奇迹了!
高寿善终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灭亡,崇祯孝节周皇后朱由校懿安皇后、很多妃嫔、宫女都自杀殉国。以李康妃的为人,自然没有那么高的气节,结果被李自成俘虏,后来又落到清廷手里,她和其他一些幸存的明朝妃嫔皆由清政府出钱供养起来。
根据清代笔记《池北偶谈》记载,她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十八日逝,至少活了八十余岁。是中原地区两千年封建历史上寿命最长的后妃之一。此时,距离“移宫案”发生已有54年,距离明朝灭亡也有整整三十年了。她的夫家——朱明皇朝早已灰飞烟灭,她的女儿女婿也早已满门自尽,紫禁城的主人也已经换成了满州爱新觉罗氏皇族。
家族成员
艺术形象
影视形象
史籍记载
《明史·列传二》
康妃李氏,光宗选侍也。时宫中有二李选侍,人称东、西李。康妃者,西李也,最有宠,尝抚视朱由校及庄烈帝。光宗即位,不豫,召大臣入,帝御暖阁,凭几,命封选侍为皇贵妃。选侍趣熹宗出曰:“欲封后。”帝不应。礼部侍郎孙如游奏曰:“今两太后及元妃、才人谥号俱未上,俟四大礼举行后未晚。”既而帝崩,选侍尚居乾清宫,外廷汹惧,疑选侍欲听政。大学士刘一燝、吏部尚书周嘉谟、兵科都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等上疏力争,选侍移居仁寿殿。事详一、涟传。
熹宗即位,降敕暴选侍凌殴圣母因致崩逝及妄觊垂帘状。而御史贾继春进安选侍揭,与周朝瑞争驳不已。帝复降敕曰:“九月一日,皇考宾天,大臣入宫哭临毕,因请朝见。选侍阻朕暖阁,司礼监官固请,乃得出。既许复悔,又使魏忠贤等再三趣回。及朕至乾清丹陛,进忠等犹牵朕衣不释。甫至前宫门,又数数遣人令朕还,毋御文华殿也。此诸臣所目睹。察选侍行事,明欲要挟朕躬,垂帘听政。朕蒙皇考令选侍抚视,饮膳衣服皆皇祖、皇考赐也。选侍侮慢凌虐,朕昼夜涕泣。皇考自知其误,时加劝慰。若避宫不早,则爪牙成列,朕且不知若何矣。选侍因殴崩圣母,自忖有罪,每使宫人窃伺,不令朕与圣母旧侍言,有辄捕去。朕之苦衷,外廷岂能尽悉。乃诸臣不念圣母,惟党选侍,妄生谤议,轻重失伦,理法焉在!朕今停选侍封号,以慰圣母在天之灵;厚养选侍及皇八妹,以敬遵皇考之意。尔诸臣可以仰体朕心矣。”已,复屡旨诘责继春,继春遂削籍去。
是时,朱由校初即位,委任司礼太监王安,故敕谕如此。久之,魏忠贤乱政。四年封选侍为康妃。五年修《三朝要典》,涟、光斗等皆得罪死,复召继春,与前旨大异矣。久之,始卒。
酌中志》卷二十二
见闻琐事杂记:孝和皇后,即才人王娘娘,临崩时,托写遗言云:与西李娘娘有仇者,良相执笔也。
《彤管拾遗》
李妃者,光宗选侍也。时宫中有两李选侍,无所别,因以所居东西宫别之。庄妃居东宫,称东李。此居西宫称西李,然西李最有宠。赵顼初,以朱由校早失母,命西李母之,既而信王亦失母,仍以命西李。会西李生皇八女,遂改命东李母之。皇八女即后称皇八妹者也。赵惇即位,妃与郑贵妃同住乾清宫。时上谕封郭元妃为皇后,王才人为贵妃。又谕封李选侍为皇贵妃。及上不豫,召大臣入乾清宫,上御暖阁,凭几谕曰:“李选侍夙保震器,抚育国本,宜速封。如是者再,署礼部事。”侍郎孙如游对曰:“今孝端、孝靖两太后及元妃、才人大典未竣,俟四大礼举后,行未晚也。既而上崩,选侍遂踞乾清宫。因挟制皇长子,邀封皇后。
传言欲垂帘听政。于是大学士刘一景、吏部尚书周嘉谟、都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等力请移宫案,而选侍始踉跄移仁寿殿去,于是移宫之案兴焉。朱由校即位,下诏曰:“朕昔幼冲,皇考选侍李氏,恃宠屡行,气殴圣母,以致崩逝,使朕抱终天之恨。朕虽幼,未尝忘也。皇考病笃,大臣进内问安,选侍威挟朕躬,使朕传封皇后。复用手推朕,向大臣?颜口传。至今念及,尚合羞。朕因避李氏暂居慈庆宫。又令魏忠贤、刘逊等传言,每日章奏文书,先呈选侍,方付朕览,仍欲垂帘听政。且欲处分御史所言选侍,他日必有武氏之祸者。朕思祖宗家法甚严,从来有此规制否?朕今奉养李氏于哕鸾宫,俱遵皇考遗爱,有此体恤。外廷误听李党谣,实未识朕心之故也。其李进忠、田诏等,皆系盗库首恶,自干宪法。勿使渠魁贿嘱当事,播弄脱罪。卿可传示遵行,故谕。“十二月复下诏曰:“朕冲龄登极,仰庇祖宗眷佑,内外清平。以为大小臣工,开诚布公,定无异议。不意外廷近来乃妄生谤语,轻听伪传,诚有如科臣杨涟所奏者。朕不得不再伸谕避宫始末,以释群疑。九月初一日,皇考宾天,阁臣文武大臣科道等进宫,哭临毕,请朝见朕躬,李选侍阻朕于暖阁。当时司礼监等官,设法请朕出见群臣,选侍许而复悔。及朕出暖阁,又使魏忠贤等请回。如此者至再至三。朕至乾清宫,丹陛大臣扈从前导,选侍又使李进忠等持朕衣不释。若非司礼监奏请,朕前进不可,退又不能,此时颜面,存于何处。及至前宫门,选侍又差人数次著朕还宫,不令御文华殿。卿等亲见,当时景象,安乎?危乎?当避宫乎?不当避宫乎?诸宫欲行庇护之谋,先藉安选侍为题目,使是非混淆,朝政不宁。辅臣义在体国,为朕分忧,何不代朕传谕一言,屏息纷扰,君臣大义何在?如初一日,朕躬视皇考入殓,选侍又阻朕于阁中,不令出入。及翼日,恭送皇考梓宫于仁智殿,选侍必欲朕朝见彼后,方许回慈庆宫,明是威挟朕躬垂帘听政之意。朕蒙皇考命选侍任照管,亦不住彼宫,其饮膳衣服,皆系皇祖皇考所赐。选侍侮慢凌虐,朕昼涕泣。皇考自知其误,亲来劝朕,此其亲疏,自有分别。(原评曰:晋朝后多此等文字。)诸所行事,朕曾密谕阁臣,不令传抄。若避宫不早,则爪牙成列,盈虚在手,朕亦不知何如矣。选侍因殴崩圣母,自知有罪,使宫眷王寿花等时来探视,不许朕与圣母下原任各宫娥说话,如有即捕去重处。朕之苦衷,外廷岂能尽知。今朕奉养选侍及皇八妹,俱从优厚,各官何以猜度过计,藉为口实。如异日选侍患病而逝,将用人以抵命乎?将归咎于朕乎?岂不闻圣母之崩,由选侍之殴,可不问乎?迩来各官,不为圣母,只为选侍,失其轻重,理法何在?前日刑部执奏父母之恩如天地。履后土则思母德,戴皇天则思父仁。仁人孝子之用心,固宜如此。然父母之仇,不共戴天。朕不加封选侍,以慰圣母在天之灵。奉养选侍,敬遵皇考之意。该部亦可仰体朕心矣。大小臣工,惟知私于李党,责备朕躬,不顾大义,姑不深究。卿等可传谕大小臣工,务令和衷,各供乃职。毋得植党背公,自生枝节,以取罪惩。故谕。“
天启元年二月,上复谕曰:“贾继春暗揭流毒,造言诬人,若黑夜行刺,使人莫防,朕本不深究。然自继春出揭以来,引类弥天,争端大起。大臣求去,小臣纷嚣。威惧继春,莫敢直言其非,朕皆隐忍。今继春全不改省,乃昂然肆辨,目无君父。况选侍移宫案以来,未尝见继春有疏,明其可否。却借密揭为鳞逆耳之说,制朕躬,要名减罪。姑着照原揭回话。”闰二月又谕曰:“朕以冲年,皇考见背,仰体在天之灵,敬礼选侍。其移宫一事,大小臣工,连章奏请。始末情节,举朝共知。独贾继春首倡邪说,捏造李选侍雉经皇八妹入井。播煽流言,诬诋朕躬。若不穷究分明,何以传信天下后世?乃继春奉旨回话,初则一揭朦胧,再则遮饰支吾。本欲逮讯,今自认风闻无影,显自明肆诬捏,姑从轻削籍,永不叙用。”当是时,上方厌选侍移宫一案,尚无畸见。独贾继春有侍选自经皇八妹投井之说,以为当安选侍,故有是谕。而其既客魏用事,而上意遂变。
四年七月,诏封选妃为康妃。群小念移宫之名正,不足以杀诸贤。乃创为封疆一案,骑四出,大狱旁午。至五年九月,贾继春召至,忠贤遂矫诏谕群臣曰:“先帝升遐,朕躬嗣服,父子承继,正统相传,臣子何得居功。至杨涟左光斗等,妄希定策,串通王安,倡为移宫之事,捏造垂帘等语。王安奸恶异常,乘机报怨。
内外交结,党众力强。不许康妃从容奉旨,而逼令琅?出宫。先帝体尚未寒,言犹在耳。涟等即有权势,固亦人臣。乃弃礼忘君,犯上不道,至于如此。使非贾继春等明揭于前,天朕心补封于后,将终始蒙蔽,恩礼有亏。即寸斩杨涟、左光斗,何救于事。况与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深盟固结,招权纳贿。党护熊廷弼,坏封疆。铁案既定,犹贪其重赂,力为出脱。托汪文言内探消息,暗弄机关。遍树私人,布满津要。坏法乱纪,欺蔽朝廷。及汪文言事发,奸谋毕露。自知理屈,乃巧借他题,以掩其罪。信口装诬,毫无影响。肺肝如见,欲盖弥彰。
朕言念及此,深切痛恨。已将熊廷弼处决,传首九边杨涟等虽追赃身死,而顾大章系同恶之人,即送法司从重拟罪。爰书既成,将诸奸罪状,及守正诸臣向来疏揭,并近日屡次明旨,俱着史臣编辑成书,颁行天下。垂示将来,以昭朕孝思。
据事直书,毋得回护。使善恶邪正,炳如日星。而党与不得借口文奸,饰非乱听。
违者治以妖言惑众之罪,特谕。“由此当难大起,而国运随之,要其祸自移宫始。
先是朱由校初立时,值九月早寒霜甫下,而宫中李花齐开。咸以为选侍当封,相顾贺。而其后闯亦李姓,识者谓此草妖云。
参考资料
李选侍.故宫博物院.2023-11-16
【移宫案】.故宫博物院.2023-11-16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虐杀帝母
移宫大案
巴结客魏
高寿善终
家族成员
艺术形象
影视形象
史籍记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