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宫之争,又称南鲁党争,是三国时期
孙吴太子
孙和(
孙权第三子)与鲁王
孙霸(孙权第四子)之间争夺储君之位而引发的党争。东吴东宫称为“南宫”,是发生于三国时期东吴的政治事件,发生于吴大帝孙权在位期间,大约始于吴
赤乌五年(242年),结束于赤乌十三年(250年)。源于太子孙和及鲁王孙霸之间因储君问题而生的矛盾,及后引发起朝中大臣因分别支持太子和鲁王而分裂。最终孙和被废而孙霸被赐死,孙权改立第七子孙亮为太子。
背景
赤乌四年五月(241年),孙权长子
孙登逝世。孙登死后,太子之位悬空。当时最年长者为
孙权三子
孙和(次子孙虑在232年就过世了),孙和幼年时因天资聪慧和母亲
大懿皇后的缘故非常受孙权喜爱。当时皇后之位亦悬空,此前被认为是皇后的
步练师也于3年前过世,步皇后无子,其女为全公主和
孙鲁育,其中大女儿全公主与王夫人的关系非常恶劣。
从侧面来看,当时吴国内部政治气氛十分浮躁,史载“今之小臣,动与古异,狱以贿成,轻忽人命,归咎于上,为国速怨;官多阙,虽有大臣,复不信任;诸县并有备吏,吏多民烦,俗以之弊。”自234-244年这十年时间,天灾小战事不断,也损伤了吴国的元气,亦有大钱、科令修改等等的反馈
经济下行的处境出现。
过程
开端
赤乌五年(242)正月,
孙和正式被立为太子。百官同时上奏要求立皇后及令四子为王,
孙权以天下尚未安定,不宜尊宠妃妾皇子为由拒绝了。早在229年的时候,
丞相顾雍等就提议升
孙虑为王爵,不过被驳回了。
胡综的《请立诸王表》表示这是孙权的谦虚的美德,但另一方面也提出批评,认为国家这样显得不重视礼制。
同年八月,一些官僚再次提出相关要求,最终孙权同意立四子孙霸为鲁王。
孙权最初立太子和鲁王时,孙和和
孙霸还是一样受到宠爱,仍然居于同宫殿中,并没有正式区分等第和品级。群臣诸如
太常顾谭、太子太傅
吾粲等表达了反对意见,认为太子和国王应该有嫡庶之分,礼制应该有所区别,甚至要求鲁王出镇地方。太子和鲁王自此分宫别僚,这却由此造成了矛盾的开端。鲁王认为自己地位下降是太子及其党羽所害。现在有了自己的侍御宾客后,便共同诋毁太子及相关支持者,欲除之后快,取而代之。
另外,
孙和为太子后,
孙权本打算立孙和的母亲
大懿皇后为皇后,
孙鲁班多番使出手段阻止。孙权一度卧病在床,派孙和到
聂氏宗祠为祭祀,孙和太子妃之父
张承的弟弟
张休的住所靠近宗庙,便邀请孙和到家中,被全公主派人监视看到,于是就说孙和不在宗庙,而是在妃子家暗谋大事,又说孙权生病时王夫人面有喜色,因此孙权愤怒责骂王夫人,王夫人却因郁闷突然而逝,孙权与太子之间关系自此逐渐冷淡。
发展
244年(
赤乌七年)起,孙权听到不和的风声,命二人禁止和
太子宾客的往来,让他们认真学习,不过招致了羊等大臣的坚决反对,认为太子和鲁王在外名声远闻,突然改变举措会造成邻国心存疑虑,议论纷纷。
另一方面,太子宾客和鲁王宾客矛盾愈演愈烈,除却一些原本就关系恶劣的人物,其他年轻人参与则是希望借此机遇,快速提升地位。朝廷内外的官员,争相派遣子弟侍奉
孙和或
孙霸,因为这层家族关系的缘故,矛盾渐渐蔓延到了朝堂之上。朝中大臣亦分为两派分别支持太子和鲁王。据《殷基通语》记载,
陆逊、
顾谭、
吾粲、
朱据、
诸葛恪、
滕胤、
施绩、
丁固(丁固)等都支持太子,而
步骘、吕岱、全琮、
吕据和
孙弘等都支持鲁王。
其中,一些激进派太子党和鲁王党更是发生了极大冲突,太子党对鲁王和鲁王党羽的过激要求引发了鲁王党的反扑。朝中最大太子党人物顾谭素与鲁王阵营的
太子宾客全寄不和,早在241年时,顾谭的弟弟顾承和全寄之兄
全绪、堂兄
全端曾参与芍陂之役,而当时顾承受到更多封赏,但全家一直认为不公平,如今矛盾爆发,全琮全寄父子揭发在芍陂之役中顾承与他人串通一气,故意被增添了许多功劳。
顾承下狱,
顾谭也受到连坐。
孙权本想让顾谭道歉而释放他。等到大会时,顾谭一时激动,回答道:“
皇帝,谗言其兴乎!”有关官吏奏称顾谭诬陷毁谤,对国君大不敬,依法应该处死。孙权看在
顾雍的份上,没有实行。顾谭、顾承最终被流放到
交州。
除顾谭以外,许多太子党寄希望出任地方的头号重臣
陆逊上书拥护太子,因此不断传递消息给陆逊,希望他拥护太子,如
吾粲,
陆胤,亦有鲁王党希望他出面稳定局势,如全琮。陆逊早期对南鲁党争持中立态度。后来却先与全琮交恶,倾向太子方。
孙霸见
孙和不像以前那样得宠,更加觊觎太子之位,让
太子宾客杨竺为自己说情。孙和得仆从偷听来的密报,此时太子宾客——陆逊之族子陆正要前往武昌。孙和与陆胤秘密商议,打算让陆逊上表劝说
孙权。陆逊认为太子地位极度不稳后,屡次上书坚决拥护太子,孙权发觉事件流传至武昌地方而感到惊异,陆逊因此招致强烈批评,陆逊另对顾家之事心存疑虑,愤怒交加卒死。传递消息之事败露后,杨竺、
陆胤、
吾粲接连下狱,除吾在监狱里去世以外,虽然另一传递消息者是陆胤,不过杨竺反倒率先认罪,陆胤后来出狱复官。
稳定
孙权和太子的关系后来有所缓和,247年(
赤乌十年)二月,因建业宫殿毁坏严重,孙权曾迁至太子居住的南宫,同年,孙权派诸葛壹引诱
诸葛诞,自己率军出涂中,至高山时。
孙和曾上书劝谏并表达了自己的担心。
大臣方面,此时斗争也冷清了很多,一些激进者特别是重要人物的下台导致权利真空,由一些态度温和的太子派和鲁王派人物分别填补,如246年(赤乌九年)起,
诸葛恪升大将军,吕岱升上大将军分管武昌,
步骘升为
丞相等。这些人物并无正面发生冲突的记载。具体而言,被视为太子派的诸葛恪仅除去支持鲁王的儿子,施绩则仅仅拒绝
孙霸的巴结,并无有热烈支持太子的举动。步、
吕岱、
滕胤、丁固等重臣尽管被认为有所倾向,但在他们他们本人传记上甚至全无提及党争之事,以上缘由,也源于他们身处地方,对朝中本身影响力和了解度也不够。
结局
思索多年后,
孙权担心此事,认为两党内斗的结果已经让朝廷产生了裂痕,如果再让二人即位,会造成朝廷更加不安,引发进一步内斗,如同像袁绍死后,袁尚和袁谭完全分裂成两派。下定决心在儿子中另立太子。
孙权的幼子孙亮特别受到孙权的留心。全公主因为攻击孙和母子而不安,因此想依赖孙权爱孙亮的心意,立他为太子,于是也经常称赞他,劝说以他为太子。
赤乌十三年(250年)秋,孙权幽禁
孙和,
骠骑将军朱据见孙和被幽禁,于是与
尚书仆射屈晃率众将领官吏以“泥头自缚”方式请孙权释放太子,孙权登上高台看到这些,指责二人不要没事找事,二人被杖一百。屈晃被遣回乡里。朱据又作书劝谏而遭贬为新都郡丞,及后更被
中书令孙弘作诏所害。无难督陈正和
五营督
陈象又以
晋献公在骊姬之乱中杀
申生,终改立
姬奚齐而至
晋国大乱故事劝谏;太子辅义
都尉张纯亦尽力劝谏
孙权,但陈正和陈象都被族诛,张纯亦被处死。朝中有数十人受到牵连流放。
七月,孙权正式废太子
孙和,赐死鲁王
孙霸,将其曾参与谋害太子的鲁王党羽全寄、
吴安、
孙奇诛杀。十一月,正式立
孙亮为太子。
后续事件
太元二年(252年)春正月,孙和被复立为南阳王,孙权病逝前,在他病重期间,感到后悔,曾一度打算再召回孙和,由于被
孙鲁班、
孙峻、
孙弘等人阻止而作罢。
影响
南鲁之争的发生原因是原本的长年为太子
孙登死去,导致后来太子孙和和鲁王孙霸及其党羽为争相弥补空缺而引发的,但后来竟延伸至朝廷。最终以两败谢幕。
除却
孙权较为犹豫的判断外,《韦昭传》《陆逊传》纷纷凸显出时人“贪小艺无实才“”、“尚毁谤”“文官近利”的特点。二宫之争离
吴国建国时已过去25年(从222年算起),建国元老实干一代(如
诸葛瑾、
顾雍)都已故去,大量新世代正好在这一时间段进入,同是年青一代的太子/鲁王的支持者(
顾谭、
全寄、
杨竺等),在二宫的问题上表现得过于狂热和热情,也是导致二宫矛盾激化的一大重要因素。
这场长达八年的争斗,让吴国的朝堂混乱不堪。因为太子被废,鲁王被杀,最终
孙权死后
孙亮登基。不过因为孙亮年幼,又出现了
诸葛恪、
孙峻、
孙綝先后专权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