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体
真菌可分枝的丝状体
绝大多数真菌的营养体都是可分枝的丝状体,单根丝状体称为菌丝(hypha)。许多菌丝在一起统称为菌丝体(mycelium)。菌丝体在基质上生长的形态称为菌落(colony)。除了真菌,营养体这一概念也适用于某些原口动物,如须腕动物科物种,它们体腔内具有深绿褐色的海绵组织器官,称为营养体,用于储存内共生细菌,为宿主提供营养。
基本介绍
菌丝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呈管状,具有细胞壁细胞质,无色或有色。菌丝可无限生长,但直径是有限的,一般为2—30微米,最大的可达100微米。此外,少数真菌的营养体不是丝状体,而是无细胞壁且形状可变的原质团(疟原虫属)或具细胞壁的、卵圆形的单细胞。寄生在植物上的真菌往往以菌丝体在寄主的细胞间穿过细胞扩展蔓延。
当菌丝体与寄主细胞壁或原生质接触后,营养物质因渗透压的关系进入菌丝体内。有些真菌如活体营养生物侵入宿主后,菌丝体在寄主细胞内形成吸收养分的特殊机构称为吸器(haustorium)。吸器的形状不一,因种类不同而异,如白粉菌科吸器为掌状,霜霉菌为丝状,锈菌为指状,白锈菌为小球状。有些真菌的菌丝体生长到一定阶段,可形成疏松或紧密的组织体。菌丝组织体主要有菌核(sclerotium)、子座(stroma)和菌索(rhizomorph)等。菌核是由菌丝紧密交织而成的休眠体,内层是疏丝组织,散逸层薄壁组织,表皮细胞壁厚、色深、较坚硬。菌核的功能主要是抵抗不良环境。但当条件适宜时,菌核能萌发产生新的营养菌丝或从上面形成新的繁殖体。菌核的形状和大小差异较大,通常似绿豆、鼠粪或不规则状。子座是由菌丝在宿主表面或表皮下交织形成的一种垫状结构,有时与寄主组织结合而成。子座的主要功能是形成产生抱子的机构,但也有度过不良环境的作用。菌索是由菌丝体平行组成的长条形绳索状结构,外形与植物的根有些相似,所以也称根状菌索。菌索可抵抗不良环境,也有助于菌体在基质上蔓延。有些真菌菌丝或孢子中的某些细胞膨大变圆、原生质浓缩、细胞壁加厚而形成厚垣孢子(chlamydospore)。它能抵抗不良环境,待条件适宜时,再萌发成菌丝。
在某些原口动物中,如深海管虫和共生性扁形动物门的Paracatenula属物种,营养体是一种特殊的器官,内含共生细菌。这些内共生细菌能够将虫体的硫或硫化物氧化,通过固碳作用产生有机化合物,为宿主提供营养和能量。这种依赖内共生细菌进行化能合成的生命过程,也被称为岩石自养生物。这一现象展示了营养体在不同生物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