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口动物
由原肠胚的胚孔形成口的动物
原口动物(Protostomia)是指胚胎发育中原肠胚的胚孔(又称原口)发育成动物的口,这类动物称为原口动物。原口动物包括除棘皮动物以外的有口无脊椎动物,如刺胞动物门扁形动物、原腔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原口动物的卵裂方式多数为尾旋卵裂,内中胚胎来自胚胎发育的第4天的一个特定分裂球,在有体腔的原口动物中,体腔是由中胚层带裂开形成的。原口动物的皮肤只有表皮,没有真皮,且表皮只有一层细胞(部分类群形成合胞体,如寄生的扁形动物吸虫绦虫纲、线虫动物等),最高等的节肢动物也是如此。原口动物一般没有中胚层来源的内骨骼(软体动物头足纲有中胚层发育成的软骨),最高等的节肢动物也只有外胚层发育来的位于体表的“外骨骼”。
简介
原口动物(Protostomia) 又称“裂体腔动物”。后口动物的相对词。就物界扁形动物门以上的三胚层动物,按动物成体口的来源不同,区分为原口、后口两大支。在动物的个体发育中,由原肠胚的原口(胚孔)发育为成体口的一支叫原口动物。包括扁形动物、纽形动物门、线形动物,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等。
关系研究
原口动物进化枝表现出了极高的类群和身体组织多样性,其身体组织的多样性几乎是所有类群里面最丰富的(Adoutte et al.2000)。原口动物以前被归为囊蠕虫,它们的形态特征一般很难解释。由于进化速度过快,用传统的分子系统发育理论也很难确定它们的分类地位(Passamaneck andHalanych 2006)。
为了运用强大的系统基因组学方法去解决这些动物界的亲缘关系问题,近期在相关物种中开展了大量的测序工作。预期从几个新类群和已知类群中选择进化最慢的几个物种收集EST数据,从而帮助解决触手担轮类动物的系统发育问题(Dunn et al.2008,Hausdorf et al.2007,Struck andFisse 2008)。
基于对这些新数据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触手担轮类动物间可能存在新的亲缘关系:担轮美国白灯蛾动物、软体动物门和扩展的环节动物门类群(包含蜢虫动物门星虫动物门门)与纽形动物门、触手冠类动物间的亲缘关系很近。而纽形动物则被归为触手冠类动物的姊妹群。最后的结果证实了近来的发现:古纽形动物Carinomamutabilis中帽状的幼虫表现出了与担轮幼虫惊人的相似性(Maslakova et al.2004)。
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触手冠动物和纽形动物都有甲壳质刚毛,这些几丁质可能与软体动物壳派生的钙质骨针有着共同起源,反过来又证明了这几类动物群属于同一个进化分枝。纽形动物被定位为触手担轮类动物的姊妹群,但其他与触手担轮类动物相关类群的分类地位依然难以确定(Dunn et al.2008)。
依据早期的假说,有人建议将苔藓虫(也称为苔藓动物门)和内肛动物门归为一类(Hausdorf et a1.2007),但不同的标记基因和分类取样并不支持这种分类。因此这些类群的分类地位依然模糊,与腹毛类动物、轮虫类和吸日虫类一样存在强烈的“分支不稳定性”,即倾向于不同的引导复制,而且在可能性最大的进化树中表现出了替代分支(Dunn et al.2008)。
小门类
在距今30亿年至寒武纪早期(距今约5.7亿年),地球进化出了细菌和蓝藻。然而自寒武纪开始,在短短数百万年的时间里,突然涌现出了大大小小的动物门类。现有的化石记录表明,那个时期甚至比现存的物种还要丰富,门类还要多。这个时期,被古生物学家称作“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只是因为一些大大小小的灾难,有些种类无法适应改变了的环境条件,逐渐走向了灭绝,当然也诞生了许多新的物种,但总体来讲,地球上现存的物种数量比起寒武纪时期减少了。
生命进化的步伐由于体腔的出现变得异常迅猛,导致软体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节肢动物门及其他动物类群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中包括垦虫动物门、嗌虫动物门、须腕动物科腕足动物门苔藓动物门帚虫动物门舌形动物门有爪动物门、缓步动物门毛颚动物门。
区别
动物在胚胎期间都是从单细胞开始发育的,单细胞分裂增多形成空心圆球状,这个阶段叫做囊胚期;然后,其中一端向里陷进去,好像篮球、足球没有气瘪了一样。这时,如果把这个“瘪了的皮球”纵向切开,胚胎就像形成“U”字形,而且是两层细胞,其中里面的一层叫做内胚层(最后发育成消化管),外面的叫外胚层(最后发育成皮肤),这时“U”字的口就叫做原口。这个原口最后发育成动物吃饭用的嘴的动物叫做原口动物。“U”字的口发育成肛门,另外在“U”字的底部再开一个口,发育成吃饭的口的动物叫做后口动物。除棘皮动物以外的所有无脊椎动物都是原口动物;棘皮动物和脊椎动物都属于后口动物
参考资料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4-01-05
目录
概述
简介
关系研究
小门类
区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