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
谷精草(学名:Eriocaulon nantoense)为
谷精草科谷精草属下的一个种。
草本,叶线形,丛生,长2.5-4厘米,中部宽1-1.8(-3)毫米,半透明,具横格,脉6-9(-11)条,花葶7-15(-∞)个,长11-15(-20)厘米,直径0.3-0.4毫米,扭曲,具4-5棱,鞘状苞片长2.5-4厘米,口部斜裂,膜质;花序熟时近球形,灰黑色,长3.5-4毫米,宽4-5毫米;总苞片椭圆形至倒卵形,禾秆色,硬膜质,稍反折,长1.6-1.9(-2.3)毫米,宽1.4-1.5毫米,背部在
显微镜下能见有稀疏的单细胞短毛;总(花)托有密毛;苞片倒卵形至倒
披针形,长1.5(-2)毫米,宽0.6-1.5毫米,背面上部及顶端有白色短毛;
雄花:
花萼漏斗状前面开裂,上端近截形或钝头,3浅裂至深裂,长1.6-2.3毫米,背面上部及顶端有白短毛;
花冠3裂,近顶端常各有1
褐色至灰色的腺体,远轴裂片稍大,矩圆状三角形,端部及内面有白短毛,侧片较小,毛较少或无;
雄蕊6枚,花药黑色;
雌花:萼片3枚,舟形,稍黑色,背都有狭龙骨状突起,先端圆钝至急尖,长1.2-1.8(-2)毫米,上部及顶端有白短毛;花瓣3枚,倒披针状线形,膜质稍厚,近顶端处无腺或各有1小腺,顶端有白短毛,侧面及腹面的毛稍长;子房3室,花柱分枝3,长于或等于花柱。种子卵形,长0.33-0.5毫米,表面具横格,每格边缘伸出1-6根向下的条状突起。花果期9-11月。
本种与
白药谷精草 E. luzulaefolium Mart. 的区别在于总(花)托有密毛,
雄花花冠裂片不
相等,有毛。
与原变种的区别主要是雄花花冠裂片极小,等大,无毛,常各有1黑色腺体;
雌花花瓣3片常不等大,顶端偶见个别白短毛。花果期10-11月。
产
浙江省、
江西省、
福建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等省区。生于低海拔至2 500米附近的山地沼泽、池塘边。模式标本采自
大理白族自治州。
本变种最早由Handel-Mazzetti发表,被归入
云贵谷精草E. schochianum种下,并指出以花序较小,直径约4毫米,毛被较短,总苞片截头,苞片较狭,别于云贵谷精草E. schochianum.这些特征没有涉及花部的主要结构,在
谷精草属的鉴别中多无重要价值。作者比较了两者的模式标本,发现本变种
雄花萼片基部明显结合成筒,雌雄花冠不超出花萼,花冠裂片的腺体不明显。云贵谷精草 E. schochianum则以雄花萼片几乎离生,雌雄花的花冠皆明显超出花萼,花瓣有大而明显的腺体为特征。据此,本变种与南投谷精草E. nantoense Hayata (1921)较近。1939年Satake依据
台湾省标本发表的新种莲花池谷精草E. trisectum,实际也是本变种,以后张庆恩在《台湾植物志》中把莲花池谷精草E. trisectum降为南投谷精草 E. nantoense 的变种,是恰当的,鉴于parviceps的变种加词早于trisectum,依照优先权原则作如上新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