苞叶雪莲
菊科风毛菊属下的一种植物
苞叶雪莲(学名:Saussurea obvallata (DC.) Edgew.),别名苞叶风毛菊,是小菊科组、风毛菊属下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该物种分布于克什米尔尼泊尔锡金王国印度西北部地区,在中国境内甘肃省天水市)、青海省四川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等地区也有分布。
苞叶雪莲高16-60厘米,根状茎粗,颈部被稠密的褐色纤维状撕裂的叶柄残迹。茎直立,有短柔毛或无毛。叶片长椭圆形或长圆形、卵形,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齿,两面有腺毛;最上部茎叶苞片状,膜质,黄色,边缘有细齿,两面被短柔毛和腺毛,包围总花序。头状花序6-15个,在茎端密集成球形的总花序。小花蓝紫色。瘦果长圆形。花果期7-9月。
苞叶雪莲味苦,性凉。可以清热解毒,祛风除湿,通经活血。用于疮痈,丹毒,喉肿痛,风湿性关节痛,高山不适应症,崩漏,月经不调,闭经。
形态特征
苞叶雪莲高16-60厘米。
根状茎粗。
颈部被稠密的褐色纤维状撕裂的叶柄残迹。茎直立,有短柔毛或无毛。
基生叶有长柄,柄长达8厘米;叶片长椭圆形或长圆形、卵形,长7-20厘米,宽3-6厘米,顶端钝,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齿,两面有腺毛;茎生叶与基生叶同形并等大,但向上部的茎叶渐小,无柄;最上部茎叶苞片状,膜质,黄色,长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达16厘米,宽达7厘米,顶端钝,边缘有细齿,两面被短柔毛和腺毛,包围总花序。
头状花序6-15个,在茎端密集成球形的总花序,无小花梗或有短的小花梗。总苞半球形,直径1-1.5厘米;总苞片4层,外层卵形,中层椭圆形,内层线形。全部苞片顶端急尖,边缘黑紫色,外面被短柔毛及腺毛。小花蓝紫色,长1.8厘米,管部长8毫米,檐部长10毫米。
果实
瘦果长圆形,长5毫米。冠毛2层,淡褐色,外层短;糙毛状,长5毫米,内层长,羽毛状,长1.2厘米。
分布范围
生活习性
苞叶雪莲为多年生草本,生长于高山草地、山坡多石处、溪边石隙处、流石滩,海拔3200-4700米。花果期为7-9月。
栽培技术
种子选择
筛选苞叶雪莲种子。
种子保温催芽育苗
在每年3月至4月份,先用15-40℃的温水将植物生长调节剂稀释成生长调节剂溶液,用生长调节剂溶液浸泡苞叶雪莲种子,6-8小时后捞出晾干,然后使用强力生根粉稀释成水溶液,浸泡苞叶雪莲种子1-2分钟,再将苞叶雪莲种子播种到营养基质中,播种温度15-25℃,土壤湿度55-60%,播种6-9天出苗,在营养基质中生长60-90天成幼苗。
组织培养育苗
田土移栽成活
移栽前,对移栽田土进行深翻细耕,施加1000-2000Kg/亩的有机肥,翻入土内至平整然后将培养成的幼苗进行堆垄栽培,垄高20-25厘米,宽25-30厘米,株距25-30厘米。
种植管理
苞叶雪莲移栽后,控制土壤的水分含量50%-60%,土壤干旱要及时补水;移栽后的70天后,施加磷酸钙肥,用量是20kg/亩,喷洒0.1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促进苞叶雪莲的生长。
野外繁殖
苞叶雪莲的传粉者为一种带有红褐色条纹的熊蜂,这种熊蜂可以在层层包裹的苞叶间钻进钻出,吸食花蜜,同时完成授粉。在传粉者不足时,苞叶雪莲也可以进行自花授粉,因此苞叶雪莲并不会受到花粉限制的影响,但自花授粉的结子率较低。
性味归经
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通经活血。用于疮痈,丹毒,喉肿痛,风湿性关节痛,高山不适应症,崩漏,月经不调,闭经。
医学药用
入药部位
菊科植物苞叶雪莲的全草。
药理作用
苞叶雪莲体外试验显示有抑制血栓形成作用,还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另外,水漫液能有效提高组织扩张速度。
采集炮制
秋季花期采收,切段、晒干,备用。
相关事件
2023年7月19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公布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航天育种实验项目清单,苞叶雪莲在列。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果实
分布范围
生活习性
栽培技术
种子选择
种子保温催芽育苗
组织培养育苗
田土移栽成活
种植管理
野外繁殖
性味归经
功能主治
医学药用
入药部位
药理作用
采集炮制
相关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