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春镇,位于
温江区北部,温江鱼城古城址,有众多历史文化遗址。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万春镇人口数为85506人。2020年7月,获得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荣誉称号。
行政区划
万春镇辖8个居委会6个村委会,万春镇人民政府驻春江东路15号。
(一)居民委员会(8)
·长石社区·南岳社区·永和社区·黄石社区·踏水桥社区·春江路社区·天乡路社区·镇子场社区
·幸福村·鱼凫村·金星村·和林村·高山村·先锋村
人口民族
辖区总人口64230人(2017),另有流动人口9122人。
总人口中,男性占51.9%;女性占48.1%;
有
藏族、
回族、
彝族等少数民族178人,占总人口的0.28%。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万春镇人口数为85506人。
经济
全镇辖区面积54.6平方公里,其中陆地52.8平公里,占96.7%;水域1.8平方公里,占3.3%。耕地面积3245.4公顷,其中:水田1128.2公顷,旱地78.52公顷,经济苗木林地2038.68公顷。全镇耕地面积15305亩,建设占地1980亩,道路占地636亩,河道占地166亩,沟渠占地423亩,绿化占地587亩,城区面积1.1平方公里(17亩)。万春镇全面落实区委“产业强区、生态优城、开放富民、文化聚心”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创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目标,坚持“项目攻坚”主基调,突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导向,深入实施“一心两廊多点”发展战略,加速推进产业与城镇融合互动,全面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打造产业布局合理、功能配套齐全、田园特色明显、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最美生态田园幸福小镇”,镇域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发展态势。新一届领导班子紧紧围绕“塑生态城镇品牌、建
川西特色水乡”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富民增收工程”、“精品城镇工程”、“兴三强二工程”、“文化提升工程”、“公仆添彩工程”五大工程,加快实施工业化和
城市化步伐,不断改革,扩大开放,扎实推进万春的新跨越。
城镇建设
引进
澳大利亚艾文博、上海成美园艺、云南
绿大地等花卉
流通企业,实现花卉跨区域流通的突破,初步形成了西部花卉交易中心的框架;引进广东先锋园艺,实现了花卉科技进步的突破,初步形成了西部花卉研发中心的框架;以交易区为载体,加快花卉流通企业聚集,初步形成了西部最大的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的信息聚集和流通集散中心。自2007年8月以来,该镇已引进大型花卉企业5家,引进到位资金3.3亿元,提高了全镇花卉产业的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有效带动了温玉路、温郫路、鱼凫路延伸段两侧花木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瑞利达”恒温库、
桃李面包厂、红专
净菜厂等企业的带动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家禽养殖等
传统产业、加快生产基地建设,不断强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运用股份合作、租赁、承租、返包、托管等模式,使土地使用权向经营能手、专业大户集中,形成花木、大蒜等特色农产品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全镇已累计流转土地20%以上。整合镇内生态、文化、餐饮资源,依托“天府花城”、核心交易区等重大项目的带动效应,包装、推介了“
川西美食名镇”、“
生态旅游”、“国色天乡“、“春江花韵”等项目,“国色天乡”花卉
迪士尼公司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春江花韵”项目完成一期建设的80%,在花博会前将全面开放。全力打造温郫路三产经济线、鱼凫路延伸段生态经济线、温郫彭旅游环线,加快实现镇域经济价值的可持续化、生态价值的现实化、人文价值的理性化,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全力打造“都市型近郊生态旅游第一镇”。
积极引进和扶持发展一批高科持、高利润、高附加值和无污染的农产品深加工、绿色食品生产等工业项目;对受产业限制不能在镇域内发展的工业项目,按照“飞地工业”的有关政策,积极将引进到海峡两岸科技园区,以进一步培育经济发展后劲。在规划的引领下,万春镇扎实推进城镇道路、电力、天然气、自来水、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与
温江区主城区的“大并网”和无缝对接。三年来,先后按照城市道路标准完成了春江路、万明路、春水路、鱼凫路、物流大道、天乡路等道路建设和主干道沿线风貌整治,在区域内形成了“四纵八横”的骨干交通网络,铺设自来水管网40.71千米,天然气管网30.17千米,排污管网30.17千米,电力管网下地3千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7平方米。同时,坚持同步完善教育、医疗、商贸、政务服务等配套设施。投入5000万元新建了万春实验校、踏水实验校两所标准化学校,对镇子实验校进行了改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点布局更为合理,促进了万春镇教育均衡发展和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启动了政务服务中心、派出所、工商所、司法所、邮电、电信、金融、电力、医院等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服务。
产业发展
万春镇当地农户形成了种植花卉苗木的习惯,但多以自家的土地分散种植、分散经营,属于传统农业的经营方式。为了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万春镇抓住参与举办全国第六届花博会的契机,规划建设现代农业集中发展区,依托花博会搭建的要素平台,扩大
招商引资,做大做强本地企业,推动传统的一家一户花卉苗木种植,向园区化、设施化、集群化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年,全镇实现花木销售收入4.2亿元,比2004年增长136.8%。
借鉴经验,规划建设现代农业集中发展区
结合现代花卉苗木种植栽培集中化、设施化的特点,借鉴工业集中、集群发展思路,规划建设现代农业集中发展区,着力提升花卉栽培的设施化、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万春镇采取政府规划、企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高标准规划建设了天府花城现代农业集中发展区。该集中发展区以设施化、标准化、集群化生产为方向,以高档盆花、新优
地被植物、植物造型、盆景艺术、盆栽植物为重点,集花木生产、交易、研发功能于一体,规划面积22.4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规划面积7.5公里。目前,已引进兰花产业基地、
日香桂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等23个重大在建农业产业化项目,预计总投资将达到2.5亿元,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亿元。
万春镇利用花博会搭建的要素聚集平台,充分利用花博会形成的环境优势和品牌效应,围绕天府花城等一批规划合理、配套完善的现代农业集中发展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生产规模大、技术力量强、营销范围广的花木龙头企业,推动花卉苗木产业集群化发展。三年来共引进森禾、绿大地、先锋园艺盆花生产基地、艾文博花卉世界等花卉产业化龙头企业35家,带动全镇花木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不仅大幅提升了花卉苗木的种植水平,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生产营销理念,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加大扶持力度,做大做强本地龙头企业
为了促进分散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万春镇加大
土地流转力度,先后实施了农村集体土地股权化、集体资产股份化和集体经济组织改造的“两股一改”工作。通过依法流转土地,对区域内原有花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引导土地向有技术、善管理、懂经营的规模业主集中,培育出了易园、三邑、金兰、卉森、南岳等大型花木龙头企业,进一步增强了万春花木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社区建设
综述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万春镇按照“三个集中”的要求,借助“国色天乡”、“香颐丽都”、“四川电院”等项目建设,将卫星社区、红星社区和
五里村、七里村的农户集中到“天乡路社区”农民新区。该社区牵手“国色天乡”,背靠“校园经济”,由
四川省规划设计院设计,占地面积250亩,规划
建筑面积25.8万㎡,计划入住农户2100户,计划总投资金1.84亿元,第一期工程占地150亩,已投入资金0.92亿元,已建成房屋面积12.8万M2,同时配套建设了3.6万平方米商业股权用房。
建设模式
在建设中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分配、统一招商,对接城市建设标准,基础设施与城区对接,做到了水、电、气等“七通一平”。配套突出了“八个一”标准(“八个一”即:一个完善的社区组织机构,一个社区警务工作室,一个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一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一个便民放心店,一个群众性的文体活动场所,一个公交站点,一个垃圾集中清运中转站),切实完善农民新区的服务功能,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解决安置区建设资金,区上配置300亩土地,将拍卖土地的收入实行封闭运行,用于“天乡路社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
分配模式
“天乡路社区”农民新区住房户型分70、105和140㎡ 三种,房屋使用面积按人均35㎡配置,住房农户按优惠价320元/㎡至350元/㎡购买住房,商业股权用房按优惠价450元/㎡购买。政府并严格按“商住分开”原则,政府组织统一修建商业股权用房,农户按人均8㎡的商业用房分配。商业用房实行股权到人,集体管理,委托企业经营,经营收益分配给农户。目前已卫鑫置业有限公司已将天乡路社区3.6万平方米商业股权用房租赁给武夷山金川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从2007年12月起,卫星社区三口之家每年将获得2100余元的商业股权收入。
产业培育
规划中注重产业基础,将3.6万平方米的商业股权用房规划在具有较好商业氛围的位置,便于实现与其毗邻的四川电院7000余名师生常年消费、国色天乡花卉
迪士尼公司每年100余万旅客消费群体的对接,目前正在统一规划,通过项目包装、实施招商、积极引导南岳庙旧城改造中的万春
卤肉、明芳居等品牌餐饮企业进入天乡路社区,做大做强三产业,引进大型超市,聚集人气和商机,使农民商业股权利益最大化。 就业模式。依托国色天乡、四川电院、大庆蜀苑、花木龙头企业等单位的用工需求,充分利用“三教”统筹资源,依托市城乡一体化的专家服务基地和万春镇劳动力花木技术培训基地,采用“基地+就业订单”、“企业+就业订单”等多种模式做好花工、花木经纪人等培训,打造“温江花工”品牌,以创建充分就业示范区为载体,将在“天乡路社区”设立劳动保障服务大厅建设,实现信息网与
温江区就业网对接、与派驻
广州市的就业信息站对接。鼓励群众在社区内从事小家政、小修理、小餐馆等服务项目,帮助他们争取
小额贷款,扶持农民实现自主创业,使新区剩余劳动力就业率达到92%以上,建成
充分就业社区。
管理模式
建立社区服务机构,对
城市规划区所在的五里、七里两个
建制村撤并后成立了春江路社区,健全社区管理服务网络,按照“物业共管、文明共建、环境共享”的原则健全服务机构,完善服务功能,探索建立了村(社区)企合一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两会”(村民代表议事会、党员代表议事会)的作用来实现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由社区对居民提供教育、宣传、劳动力培训转移等
公共服务,切实提高村民的素质,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化。由社区实体组建物业管理队伍,将工作人员送入置信学校进行专业培训,承担小区内物业等相关日常管理工作,前两年的管理费用由政府转移支付,后期管理费用由社区集体支付。
就业情况
该镇按照市委、市政府城乡一体化的部署和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把
温江区建成农民最少,就业最充分的和谐新区”的要求,把城乡充分就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同步思考,同步部署,同步落实,努力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全面完成了辖区内劳动保障所、站标准化、网络化建设,建成了4个充分就业社区;全面完成了就业实名制普查和5277人的
就业培训任务;解决了2989名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就业率达92%;全镇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就业率达91%;“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达90%;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9911人,转移率达80%,全面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形成了良好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格局。
旅游发展
万春镇充分依托花木资源丰富、
生态环境优良的特色优势,大力发展以国色天乡为代表的
生态旅游等服务业,形成了以生态旅游为核心,餐饮娱乐、房地产等相关配套产业快速发展的新格局。万春镇抓住举办全国第六届花博会的重要机遇,引进
成都置信实业(集团)公司打造花文化主题乐园——国色天乡,培育以主题游乐和休闲度假为特色的旅游业,完善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现代旅游产业链。国色天乡乐园一期于2007年4月14日正式开园,仅2007年就接待游客60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3亿元,实现税收2300万元,并吸引了大批游客到万春观光休闲。总投资30亿元的国色天乡乐园二期已正式动工建设。
文化
地名由来
万春镇是4000多年前
温江区王朝
首都驻地,有众多历史文化遗址。4000多年前因鱼凫王建都,下令广植柳树作为国界,鱼凫古都杨柳依依,史称“
柳城街道”(今温江万春镇鱼凫城遗址)。鱼凫亡国后,每年鱼凫城依然万柳迎春,
隋朝建
万春县,民间称柳城,因水道迁移,县城南迁即今温江柳城,
唐朝更名温江。县内种柳风俗盛行,最后一次大规模种柳树是清
爱新觉罗·颙琰年间大修时,于环城沟沿堤植柳700余株,
柳城县的美誉流传了整整四千年,县城南迁后,
鱼凫城遗址称“万春之地”,即今万春镇。
交通
获得荣誉
2019年10月,万春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上榜“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20年3月,入选2019年度
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乡镇。
2020年7月,获得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荣誉称号。
2021年4月,入选“四川省
乡村治理示范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