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府
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的古称
沁阳市,古称怀府,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地处黄河沁河)冲积平原、太行山南麓,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沁阳市因古时怀庆府境内有沁阳城,且曾为河内郡治而得名。历史上曾为豫西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素有“富庶之乡”之称。沁阳市辖4个街道、6个镇、3个乡,市人民政府驻县东街10号。
历史沿革
沁阳市历史悠久,夏朝时期为“覃怀”首邑,商朝时期属京重地。
周代时期,沁阳称野王,居河内地区。
秦朝时期,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野王隶三川郡
西楚元年(前206年),沁阳市立县,称野王县,归同年所置之河内郡辖。
西汉东汉时期,野王多次更名,归不同郡所辖。
三国至东晋时期,野王归魏,隶司州野王郡。隋朝唐朝时期,野王地属冀州域,隶怀州河内。
宋朝至金朝时期,河内县初隶河北路怀州河内郡
元朝至明朝时期,河内河南省河北兵备道怀庆府所辖。
清代时期,河内归河南省河北兵备道怀庆府所辖。
民国元年(1912年),废县存府,河内县废,地人怀庆府。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存县,改为沁阳市
1949年10月,归平原省新乡专署管辖。
1952年11月,改隶河南省新乡专署。
1986年,归焦作市辖。
1989年9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沁阳县,设立沁阳市(县级),由河南省直辖,焦作市代管。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沁阳市辖4个街道、6个镇、3个乡。市人民政府驻县东街10号。
地理
位置境域
沁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介于北纬34°59′—35°19′、东经112°46′—113°02′之间,毗邻5个县(市),东邻博爱县,西接济源市,南毗温县孟州市,北接泽州县。全市总面积为623.5平方千米,南北最长距离约36.8千米,东西最长距离约29.3千米。
地形地貌
沁阳市地处黄河沁河冲积平原、太行山南麓。境内平原居多,约占总面积的66%,其余为山地丘陵区。地势总呈西北高东南低,从北向南依次为山区、丘陵、平原3种类型。著名山峰有紫金山(俗称小北顶)、云台山、云阳山、阳山等11座,均属太行山尾部,其中紫金山、云台山海拔1100米以上。
气候
沁阳市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暖而干旱,夏热而多雨,气候分山区气候区与平原气候区两大类。山区气候区,指仙神口、逍遥、山路平连线以北地区。其中浅山坡岭地区,由于日照充形成“坡地暖带”,年平均气温比平原高0.2℃,故该区小麦早平原5—7天成熟。北部深山区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每100米降低0.4—0.6℃,故气温一般比平原低3℃左右。全市气候的主流是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寒暑变化不像山区那样强烈,年平均气温为14.6℃,无霜期历年平均216天,年平均降水量为549.5毫米。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适宜农作物生长。
水文
沁阳市境内有沁河济河野河等5条河流。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沁阳市矿藏较为丰富,市境北部的太行山上蕴藏着铜、铁、煤、锂铝矾土、黄铁矿正长石大理石、白云人石、石英石、白干石等5类、20余种矿产。期中,铁矿铝矾土储量分别在1000万吨和5000万呵屯以上,铝矾土品位高达85%,系河南省高铝矿区之一。山丘区和仙神、云阳、九里、逍遥、龙门等石河,以及沁河、丹河,遍布青石、石子、青沙等建筑材料。
生物资源
沁阳市市动物有7门、220纲,哺乳纲及鸟纲构成沁阳动物之主体。主要野生动物有180余种,斑羚属、金钱豹、水老鹳、吴黑鹳金雕玉带海雕林麝猕猴属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植物有5门、213科、1900余种,以菜菊科植物种类最多,主要是菊类、蒿类植物。主要野生植物有370余种,有山白树领春木、青檀系第四纪冰川后遗留下来的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
水资源
沁阳市境内有逍遥、八一两座水库,地下水资源总量1.6亿立方米。
人口
截至2022年末,沁阳市常住人口44.7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3.85%,比上年末提高0.6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7.16‰,人口死亡率7.13‰,自然增长率0.04‰。
经济
综述
2022年,沁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44.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99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156.86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166.48亿元,增长3.3%。三次产业结构为6.09:45.56:48.35。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6887元,比上年增长4.8%。
第一产业
2022年,沁阳市粮食种植面积67.92万亩。其中,夏粮种植面积 34.36万亩,秋粮种植面积33.56万亩。粮食总产量34.14万吨,比上年增加3.53万吨,增产11.5%。其中,夏粮产量18.13万吨,增产0.2%;秋粮产量16.01万吨,增产28%。
第二产业
2022年,沁阳市工业增加值139.65亿元,比上年增长6.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4.6%。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1.7%,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21.4%。分重点产业看,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48.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2%。
第三产业
2022年,沁阳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3.98亿元,比上年下降3.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6.17亿元,下降6.5%。2022年,沁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76亿元,比上年增长1.5%。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5.61亿元,增长0.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5.15亿元,增长3.3%。按行业统计,批发业零售额44.02亿元,增长1.3%;零售业零售额46.59亿元,增长1.9%;住宿业零售额13.50亿元,增长0.9%;餐饮业零售额16.65亿元,比上年增长1.3%。2022年,沁阳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4.36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37.39亿元,增长16.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95.52亿元,比上年增长5.5%。2022年,沁阳市共接待国内游客65.95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2.6%。旅游综合收入0.18亿元,下降93.2%。全市共有AA级旅游景区3处,AAA级旅游景区2处,AAAAA级旅游景区1处。全市拥有具有独立法人的旅行社3家。
交通运输
沁阳市晋城市接壤,是晋煤集团外运的咽喉要道和重要的煤炭集散地,焦柳铁路侯月铁路在市境内交汇,长济高速横贯东西,二连浩特-广州高速公路纵穿南北,与京珠、连霍高速紧密连接,并有4条铁路专用线,交通物流方便。2021年沁阳市开工建设农村公路12.06千米,其中“白改黑”公路1.8千米;拥有城乡班线26辆,新能源公交46辆。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为100%;公路通车里程1238.73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4.7千米;货运量950.25万吨,货物周转量54989.28万吨千米,客运量30.39万人,旅客周转量16563.53万人千米。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2年,沁阳市共有中小学校、幼儿园254所(含民办),招生21365人,在校生87645人,毕业生24019人。其中,职业中专4所,招生1620人,在校生4470人,毕业生1706人;普通高中4所,招生3589人,在校生11655人,毕业生4332人;普通初中30所,招生6085人,在校生17637人,毕业生5401人;普通小学118所,招生5899人,在校生36035人,毕业生6021人。2022年,沁阳市参加普通高考学生5326人(含艺术体育类考生1157人),比上年增60人。其中,普通类考生4169人(不含艺术体育类考生)。高中阶段学生毛入学率为95%。
文化事业
2022年,沁阳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纪念馆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30处,沁阳市文物保护单位109处,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项,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项。
科学技术
2022年,沁阳市共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6家。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焦作市科学技术奖16项。高新技术企业4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8家,河南省“专精特新”企业8家,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 2 家。年末共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 343 项,其中列入国家级计划 2 项,省级计划 37项,焦作市级计划203项。共授权专利513件,年末在有效期内授权发明专利134件。
医疗卫生
2022年,沁阳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36个,其中县级公立医院3个(沁阳市人民医院沁阳市中医院沁阳市妇幼保健院),卫生机构6个(市疾控中心、卫生计划生育监督所、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保障中心、计生服务站、老龄办、计划生育协会),乡镇卫生院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精神卫生医院1个,民营医院4个,村卫生室355个,门诊部(诊所)51个。市、乡医疗卫生单位现有编制1860人,在编人数1307人。其中,高级职称165人,中级职称365人,初级职称485人。村卫生室共有村医470人。全市共有床位2136张。
社会保障
2022年,沁阳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1496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028人,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372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529人。开展创业培训1194人,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4563人,全年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6352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1510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8716人次。2022年,沁阳市在职企业养老保险参保职工54914人,失业保险参保32413人,工伤保险参保44358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38237人。
2022年,沁阳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4183人,参加生育保险29087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05893人。资助困难群众参保20527人次,救助参保资金184.34万元。救助群众9449人次,发放救助资金704 万元。其中:住院医疗救助 5498人次,资金628 万元;门诊救助 3951 人次,资金75.61万元。
2022年,沁阳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209户1686人,共发放低保金659.14万元。全市享受农村低保保障对象6635户10730人,共发放低保金2797.47万元。全年救助农村特困对象894人,发放资金841.20万元,全年临时救助困难群众220人,发放临时救助金73.46万元。共有养老机构29所,床位达1594张,入住785人。共有社区服务中心339所,其中农村307所,城市32所。共有 307个村委会,32个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数164家。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沁阳市因古时怀庆府境内有沁阳城,且曾为河内郡治而得名。
方言
沁阳话,为汉藏语系—汉语语族—晋语—邯新片—获济小片,属于晋语与冀鲁官话的过渡方言,分布在山西省东南端(晋城市)、河南省北部、河北省西南部,共39市、县使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
唢呐艺术唢呐艺术,沁阳市民间传统文化,其基本乐器为唢呐,俗称“喇叭”,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可以分不同的种类,发音高亢、雄浑,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
2006年5月20日,唢呐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高跷(高抬火轿)高跷(高抬火轿),沁阳市传统舞蹈。高抬火轿流传在沁阳市的万南村,当地居民有踩高跷、抬花轿、闹新春的习俗,后经明代乐律学家郑王朱载堉改造,将踩高跷和抬花轿两种民间艺术融为一体。
2008年6月14日,高跷(高抬火轿)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怀梆怀梆,又名怀调,俗称怀庆梆子、老怀梆、小梆戏、小班戏,河南省传统地方戏曲剧种。怀梆前身是由围桌说唱祈雨演变而来的海神戏,形成于明洪武、永乐年间。原河内县居民多由山西省洪洞一带迁来,故海神戏保持着山西戏剧的表演形式,与河内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方言土语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与山西中路梆子接近而又具有怀庆府一带特色的声腔剧种,剧目、唱腔、念白、音乐等方面都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2006年5月20日,怀梆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风景名胜
神农山风景名胜区神农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沁阳市紫陵镇赵寨村,与晋城市山河镇狄河村交界,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面积102平方千米,共有八大景区136个景点,主峰紫金顶海拔1028米。传说,太阳神在这里辨五谷、尝百草、设坛祭天,故而得名神农山。黄花岭景区黄花岭景区,位于沁阳市西北部海拔1116.9米的太行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北与泽州县接壤,南眺燕山平原,东起丹河,西与济源市交界。保护区内国有林面积达4393公顷,多为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景区现有各类植物1199种,其中国家和省级保护植物14种,鸟类近200种。丹河峡谷丹河峡谷,位于沁阳市东北16千米处,距焦作市35千米,总面积76平方千米,共分布着大大小小132个景点。三圣塔三圣塔,位于沁阳市博物馆院内,是河南省三大金塔之首,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金大定十一年(1171年),高32.76米,全塔分为基座、塔身、刹顶三部分。
荣誉称号
沁阳市获得多项荣誉称号,包括“全国第二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名单”“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公示名单”“2021年河南省省级森林城市拟批准名单”“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市、区、旗)拟命名名单”“河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名单”等。
参考资料
基本情况.沁阳市人民政府.2024-04-0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地理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气候
水文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
水资源
人口
经济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交通运输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文化事业
科学技术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方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
风景名胜
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