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金沙》以舞蹈诗画的形式,荟萃了
丽江市奇山异水孕育的独特的滇西北高原民族文化气象、亘古绝丽的古纳西王国的文化宝藏,择取丽江各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意象,全方位地展现了丽江独特而博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丽水金沙》共分四场:“序”、“水”、“山”、“情”。
简介
《东巴经》说,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叫做“孰”。“孰”与人类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当你沿着千 年茶马古道走进丽江,走进神秘灵秀的古纳西王国,便深深地体会到“孰”的手足亲情。
三江并流(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澜沧江、
金沙江)的情致,高原雪山的肃穆,带着大自然的轻柔之风,拂扫俗世竞逐的风尘,慰藉人类疲惫的心灵。身处纳西净地客栈庭院之中,欣赏
丽江市的夜晚身处丽江的夜晚,山地民族以特有的宁静与祥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片轻歌曼舞,一种天人合一。
纳西族的棒棒会、
彝族的
火把节、
摩梭人的走婚还有为了追求自由爱情的殉情,以晚会的形式展示给我们这些不曾接触过丽江的游人。这不仅是一台展示少数民族风情的晚会,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远离喧嚣的都市,感受这原始的声音,还有什么比这更惬意的?
“序”
将人们置身在一幅古老久远的历史景色中,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世界上仅存的象形文字——东巴文字;可以看到
东巴教祭司东巴以他独特的方式向你讲述着历史;而威严慈爱的雪山女神则以她特有的方式呵护着阳光如风的滇西北高原,呵护着自强不息的高原民族。
第一场“水”
在诗的意境中,悠然自得的傣家姑娘带着水的柔情,让你走进宁静和谐的桃花源。
水是大地的琼浆,滋养万物;水是流动的月亮,折射人类心灵之光;水是如花的女人,穿过情思的烟雨,跳着柔柔的傣家舞,将生命带入永恒,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第二场“山”
以民族风俗画的结构方式,将
纳西族的“棒棒会”、花族的“赶猪调”、
藏族的“织”、各民族的“找姑娘”及“
火把节”等散金碎玉串成迷人的花环,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了靓丽的民族风采。山是大地的脊梁,铮铮铁骨,着人类生存的希望;山是燃烧的太阳,孕育力量、激情与坚强。山的子民豪放、率直、真性情。当你把色彩与力量、曲调与情感、舞蹈与生命融合在一起,山的伟岸赋予人类无比壮丽与辉煌。
第三场“情”
择取并表现了
丽江市最具代表性的婚恋文化:世界上唯一留存的母系氏族——
泸沽湖畔
摩梭人夜访晨归 的阿夏走婚习俗;
纳西族感人至深的殉情故事及心神向往的玉龙第三国;委婉动听的心曲,缠绵悱恻的情感,技高情长的舞蹈,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丽江婚恋文化的无穷魅力。爱与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五千年文明仍剪不断母系氏族婚姻习俗的脐带。灵魂与肉体、理智与情感、现实与未来,生命里永远迸射着爱的激情。人类的理智呼唤文明,人类的欲火渴求野性,亘古绝丽的爱冲击文明的藩篱,生死不渝,书写人类历史最伟大、隽永的华美篇章 《丽水金沙》是一台旅游歌舞晚会,它充分运用现代艺术手段和表现方式,通过优美的舞蹈语汇、扣人心弦的音乐曲调、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立体恢弘的舞蹈场面、出神入化的灯光效果,大大强化、提升了民族歌舞的表现力,开创了民族歌舞新的表现形式,对观众具有强烈的艺术冲击力和震撼力。
相关内容
丽江市以世外桃源般的巨大诱惑,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游客,成为人们探寻古朴神秘的民族文化的一方圣土。来丽江寻幽探胜的人们都试图在短暂的逗留期间,不仅欣赏到最美的风光景致,还要了解丰富迷人的民俗风情。为了满足旅游者的内心渴望,向世人展示丽江山水、民情的无穷魅力,丽江雪山旅游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斥资800万元,在丽江(国际)民族文化交流中心剧场,装置了国内一流的演出设备:从
意大利、美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原装进口的电脑变色灯、换色器、操控台等(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歌剧舞剧院设计制作的舞美布景;深圳合众合艺术设计公司设计制作的各式民族服饰。聘请
云南省一级编导、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周培武担任总导演;云南省著名作曲家吴毅作曲;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舞美设计、文化部优秀专家、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秘书长
鞠毅担任舞美、灯光设计;在丽江地委、行署的大力支持下,创建制作了大型民族服饰、民族风情舞蹈诗画《丽水金沙》Mountains Rivers Show。《丽水金沙》自2002年5月1日向观众公演以来,受到中外游客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
“序”将人们置身在一幅古老久远的历史景色中,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世界上仅存的象形文字——东巴文字;可以看到
东巴教祭司东巴以他独特的方式向你讲述着历史;而威严慈爱的雪山女神则以她特有的方式呵护着阳光如风的滇西北高原,呵护着自强不息的高原民族。第一场“水”,在诗的意境中,悠然自得的傣家姑娘带着水的柔情,让你走进宁静和谐的桃花源。第三场“情”,择取并表现了
丽江市最具代表性的婚恋文化:世界上唯一留存的母系氏族——泸沾湖畔
摩梭人夜访晨归的阿夏走婚习俗;
纳西族感人至深的殉情故事及心神向往的玉龙第三国;委婉动听的心曲,缠绵悱恻的情感,技高情长的舞蹈,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丽江婚恋文化的无穷魅力。
北京舞蹈学院的外籍教授称赞说:“‘丽水金沙’堪称中国的‘百老汇’。”白天看山,晚上看show,是来丽江游客的一大享受。来到丽江,不可不看。
周培武: 《丽水金沙》总导演
云南省歌舞团一级编导。
云南省政协第七届、第八届政协委员。云南省政府曾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美国、
英国、台湾有关协会曾授予“
金唱片奖”、“二十世纪成就奖”、“二十世纪华人薪传奖”。在全国舞蹈比赛中,“橄榄歌”、“大地、母亲”、“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三色”获编导
二等奖。大型
彝族舞剧“阿诗玛”获文化部“文华大奖”、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奖”、“二十世纪舞蹈经典奖”、全国舞剧比赛
一等奖。另外还创作了大型歌舞晚会“爱的足迹”、“民族音画——1999”、“走向新世纪”、“蓝太阳”、“
绿柱石”和
傣族舞剧“
泼水节”等。其中“蓝太阳”、“绿宝石”演出场次均在500场以上。
吴 毅:《丽水金沙》作曲
云南省著名作曲家。就读于
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著名作曲家
何占豪教授。曾在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歌舞团、云南省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歌舞团担任作曲兼指挥。现为
云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云南田丰音像制作公司音乐总监。先后在中国第三届
中国艺术节、云南省音乐会演、滇中南艺术节、全国冶金系统首届艺术节、全国工人歌曲征集等艺术活动和比赛中获作曲奖;并参加大型音乐舞蹈诗画《红河情》《红土情》《绿宝石》《彝之舞》等
音乐创作和制作,广获好评。
鞠 毅: 《丽水金沙》舞美、灯光设计
1979年毕业于
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灯光设计专业,1991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设计与理论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
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舞美设计,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文联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获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
曾在
歌剧《将军情》、《羽娘》,话剧《灵魂出窍》,舞剧《青春祭》、《妈勒访天边》,国家级大型文艺晚会《光明赞》、《回归颂》、《祖国颂》、《
红旗颂》等百台以上的演出中担任舞美、灯光设计和策划工作,并多次获国际性和国家级奖励。
杨福泉副院长说,
纳西族敬仰自然神,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纳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在新的时代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发扬优良传统的同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丽江市之所以吸引了很多人,“小桥、流水、人家”般的诗意画面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这得益于纳西人朴素的人文观念和与时俱进的民族文化。
幕后花絮
和丽梅在舞台上的表演如泣如诉,这段被誉为《丽水金沙》大型舞蹈点睛之笔的双人舞“殉情”,让观众屏声敛气。随后,潮水般的掌声涌向舞台,涌向精彩纷呈的《丽水金沙》。和丽梅说,听到掌声的第一反应通常是:真希望自己永远站在《丽水金沙》的舞台上!
《丽水金沙》诞生4年来,已经成为
丽江市、
云南省乃至全国文化产业的一面旗帜,更重要的是,它显示出民营演出团体的旺盛活力。
勇敢地迎接挑战
2002年9月,18岁的和丽梅考入刚刚开演不到4个月的《丽水金沙》剧组,当时谁也说不清楚这台集结了民族歌舞元素与现代高科技声光电手段的大型舞蹈到底能不能在丽江站住脚。
和丽梅原来在丽江玉水寨不足20平方米的小舞台上跳传统的
纳西族舞蹈。《丽水金沙》带给她巨大的震撼:丽江市国际文化交流中心400平方米的大舞台,80多名演员的大团队,90分钟、3大章节如诗般的舞蹈。
和丽梅觉得自己的基本功与《丽水金沙》的演员们相差太大,“他们都很棒,有来自丽江民族歌舞团的,有外州市、外省的。”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这台
云南省首部大型舞蹈中占据一席之地。经过两个月的艰苦磨砺,她最终成功身《丽水金沙》表现
苗族“
火把节”的群舞行列。“我成长了!”她欣喜地说。
《丽水金沙》也在成长。丽水金沙演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志强至今对创业之初的情况心有余悸:2001年底,从未涉足过演艺业的他来到
丽江市,确定立项、编创仅三个月时间,2002年5月1日正式公演。“刚开始几乎没什么观众,6月1日,全场就一个人。我记忆太深刻了!演完后,这位外地游客撂下一句话:节目很好,宣传不够。”游客的话给了周志强对《丽水金沙》节目本身和定位的信心。他立即调整宣传策略,请当地政府专门组织召开了《丽水金沙》促销会,通过组织导游上课、吸引旅游团队观演、利用媒体宣传造势等一系列措施,逐渐赢得了观众的口碑。终于,2002年11月《丽水金沙》开始走出低谷。此时,和丽梅刚好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获得了她在《丽水金沙》中的第一个角色。
不约而同,周志强与和丽梅在向成功迈出了第一步后,也都分别决定了自己下一步的目标:以定位于
云南省民族文化为灵魂、现代技术为手段的旅游舞蹈精品晚会《丽水金沙》,挑战市场;以自己的付出,挑战《丽水金沙》的女主角。
最终,两个人都在2004年取得成功。
这一年,和丽梅成了团里的“台柱”。《丽水金沙》及企业则被业内视为最具开拓意识的民营商业演出之一,被文化部授予“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被评为“2004年度中国文化产业十佳成长型企业”;在中国第七届
中国艺术节上被评为“全国百家优秀文艺团体”;2005年获第五届
中国舞蹈荷花奖表演金奖和作品铜奖;同年被评为
云南省著名商标。
危机感造就的辉煌
舞台上的和丽梅很美:舞姿柔媚轻灵,表演准确投入,将纳西少女的羞涩、愤怒、绝望、幸福拿捏得恰到好处。当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当《丽水金沙》全体演员集体站在倏然打开的聚光灯下,她被一种广阔的温暖紧紧包裹起来,她由衷自豪,为自己是《丽水金沙》的重要一员而自豪,更为这个团队的倾心付出而自豪。
搞好一台节目,仅有准确的市场定位远远不够。周志强说,《丽水金沙》对机制、体制的锐意创新才能使和丽梅这样默默无闻的小角色向“台柱”的转变成为可能。而且,也正是民营演出团体的竞争机制,使当上“台柱”的和丽梅无法高枕无忧:她必须习惯接受挑战。
和丽梅是这样拿到女主角的:按照规定,她向舞队团长提出主角申请,与当时的女主角来了一场全方位的竞争,再由所有演员投票表决谁有资格出任女主角。和丽梅艰难胜出。但两年来,她又不得不接受其他演员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倾尽全力,拿出看家本领才守住了“阵地”。
“制度在保证演员挑选的
公正性的同时,也激励着演员不断前进。”和丽梅介绍,竞争上岗、按劳分配是《丽水金沙》取得成功的最大秘诀,无论演员还是舞美工作人员都把技能高低作为是否录用、是否担当重要角色的先决条件。演员的主要收入由此决定:演出技能、角色担当、上场频率、敬业守纪。“比如我跳一场双人舞的主角可以拿到20分,小角色6、7分;演员有A、B角,A角不行了B角立刻顶上去;跳得多,分就多,收入自然就高。”
危机感无处不在。和丽梅认为,如果以她2002年的水平,现在肯定无法挤进《丽水金沙》。累吗?累,旺季一天演4场,淡季最少一天1场,有时下午2点进场,深夜12点才能离开。“但是心甘情愿!这也是《丽水金沙》能够常葆激情的原因:演员希望跳得更多、更出色。”她说。
焕发旺盛活力的“民营”机制 《丽水金沙》的成功推着演员往前走,也吸引了更多演员奔向它。周志强介绍,剧团80多名演员中有31人来自前
丽江市歌舞团,其余大多数在本地招考,还有少部分演员来自
云南省各地乃至省外。
很多演员对“国有”和“民营”有切身感受。31名前丽江市歌舞团演员转制后成为股东,与丽水金沙演艺公司共同组建民族演艺公司,为《丽水金沙》提供演员保障,开拓更宽广的产业空间,并悉心培养小演员。对自己身份的转变,他们深有感触:“转制之前谈不上激情。现在,你可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唤醒你对舞蹈事业的热爱、你的职业尊严、你对本民族文化深深的自豪和认同。”
敏锐的市场意识、真切地贴近观众、合理的制度安排、科学的运作机制……回顾《丽水金沙》4年奋斗和成功的历程,周志强感慨万千:2004年,《丽水金沙》演出786场;2005年,演出846场;2006年已逼近1000场大关;公益演出达60多场。有专家称,《丽水金沙》已经成为国内民族演出业的一朵奇葩。周志强认为,这是国家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给企业带来的机遇,《丽水金沙》在各方面的鼎力支持下抓住了这个机遇,而民营企业先天的市场意识则在《丽水金沙》的成功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艺术作品也是产品,必须从市场出发,接受市场的检验,这是企业发展的唯一出路。
面对《丽水金沙》4年演出达3000多场的佳绩,周志强冷静环顾:“在这4年里,光云南便涌现了《云南映象》《巴拉娜西》《蝴蝶之梦》等一大批旅游歌舞精品,我们正在思考哪些地方过时了,哪些地方还需要深入挖掘。《丽水金沙》必须居安思危。”
今年22岁的和丽梅依然是那个光彩照人的女主角,她自信地对记者说:“当然希望一直是主角,但也不怕迎接挑战!更相信充满竞争与活力的《丽水金沙》会造就出更多更好的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