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梭人是生活在中国云南、四川
泸沽湖周围的族群,根据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境内大约有四万的摩梭人,大部分居住在处于川、滇、藏三省交界处的藏彝走廊,主要集中在
四川省和
云南省交界处的泸沽湖畔地区。摩梭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纳西语的东部语言,但没有属于自己族群的文字。
摩梭人的先祖是河湟地带游牧的羌人,
秦汉南迁定居在今四川
盐源县地区周围。经过汉晋三百余年的发展,摩梭部落的政治、经济逐渐发展起来,驱逐原来生活在毗邻盐源县宁地区的吐蕃人,世代在此繁衍生息。
唐朝时期,摩梭人的聚居地处在唐王朝、
吐蕃和
南诏三个势力之间,战乱和民族矛盾使摩梭生存艰难。
元朝,
孛儿只斤·忽必烈南征摩梭人所在的
宁蒗彝族自治县地区,摩梭酋长投降元朝军队,未产生较大的人口和分布变动。明清时期,生活在木氏土司管辖范围中的摩梭人受先进的汉文化影响较多,从农业到工业再到文化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而生活在永宁阿氏土司和蒗阿氏土司的管辖范围内,受藏族文化影响较多,保留了较多的传统文化。 20世纪50年代进行民族识别时,将
云南省境内的摩梭人划归为
纳西族,将
四川省境内的摩梭人化为
蒙古族。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扶持,摩梭人的商业经济发展起来,旅游业逐渐成为摩梭人的主要经济来源。经济发展改变了传统分工,因过去母系社会生活习惯导致的男女地位不平等现象得到改善。生活方面,摩梭人开始简化着装,住房从古朴简陋变得复杂美观。教育上1999年通过“普六”工作验收,不断探索教育方法。为了保护和宣传摩梭文化,2008年成立云南东方摩梭文化中心,开展了多项有关摩梭文化的活动。
摩梭人信仰东巴教,崇尚万物有灵、灵魂不灭,带有明显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女性崇拜等原始宗教信仰。同时,摩梭人也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他们实行分餐制,以玉米、水稻为主食,酥油茶、
苏里玛酒、猪膘肉是摩梭人的特色美食;服饰多用棉、麻、毛等材质做成;婚礼传统上实行走婚制等等。摩梭人还有属于本族群的盛大节日如三朵节和转山节,在转山节上跳的“甲搓舞”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族称由来
摩梭原是汉语古籍中用来称呼分布在藏彝走廊滇川藏交接区的“纳系族群”的他称,可以追溯到汉晋时期对居住在定笮(今四川盐源)纳西人的称谓“摩沙夷”。根据《
后汉书》《
三国志》《
华阳国志》等史书的记载,“摩梭”的“摩”是“牦”的同音字,与牦牛羌有关,牦牛羌是古代
羌族的一支,以长于畜养牦而著称。“梭” 意为“人”或“族”,摩梭即和
野牦牛有关的民族。汉字是象形文字,不是拼音文字,所以在标写“摩梭”这个称呼时在汉语中没有标准的相对应的字,所以不同朝代采用的汉字各不相同,
晋朝《华阳国志》写作“摩沙”;
唐朝《
蛮书》等史书写作“磨些”或“么些”;元代称呼较多如“摩些”“摩娑”“末些”等等,所以“摩梭”有多种他称。
但“摩梭”一词的使用范围十分有限,仅在
云南省境内被广泛接受。云南的“纳西族群”内部以
丽江市境内的
金沙江为界,金沙江以东的族群自称为“纳”,被称为“摩梭”的纳西人自称为“纳”或“纳日”,金沙江以西的族群自称“纳西”。20世纪50年代国家在进行民族识别时,废除“摩梭”这一称谓,将云南省境内的摩梭人和纳西人统一为“纳西”,云南省的摩梭人成为
纳西族的一个分支。但是“纳”族群一直强烈坚持要求将摩梭人作为本族群的族称,国家虽然没有把摩梭人单独列为一个单一民族,但是在充分考虑人民群众意愿的前提下,云南省人大常委会于 1990 年 4 月召开的七届十一次会议上,通过批准了《宁蒗彝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将云南省
宁蒗彝族自治县境内的“纳”族群称为“摩梭人”,允许宁蒗县境内用“摩梭人”作为本民族身份。
历史沿革
溯源
摩梭人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
后汉书》记载古羌人从河湟地带南迁到蜀地,定居在
大渡河南,有一部分迁徙到
雅砻江下游一带的定笮县及其西部地区,也就是今天的四川
盐源县、
盐边县到云南丽江一带。摩梭一词首次出现是在《
华阳国志》中: “定笮县笮,笮夷也。汶山曰夷,南中曰
昆明市,汉嘉 、
越巂郡曰笮,蜀曰邛,皆夷种也。县在郡西,渡
泸水市,宾刚徼,白(曰)摩沙夷。”记载了古代摩梭人的南迁路线。
变迁
汉晋时期,定笮地区盛产盐、铁和漆,
蜀汉政权对“摩梭夷”等少数民族采用怀柔政策,定地区摩梭人的政治、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据《元一统志》记载,公元5世纪后期,摩梭酋长率众来到毗邻定笮县的今宁蒗永宁地区,将原来聚居在这里的吐蕃人驱逐出永宁,摩梭人取代吐蕃人定居在此地,世代繁衍生息。
天宝摩梭人主要分布在大婆、小婆、三探览、昆池等地方,大婆、小婆、三探览都属于今天
丽江市境内,昆池即四川
盐源县,基本保持了先秦以来的居住格局。但有一部分摩梭人继续南下定居在今天的
大理白族自治州附近,建立越析诏政权。摩梭人生活的这些区域地处唐、
南诏、
吐蕃三个政权的争夺之地,摩梭与各方都有较多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矛盾纷争,人口和势力受到削弱。其中越析诏政权覆灭后,幸存的摩梭人北迁到今四川盐源县境内。
宋朝,摩梭人延续了
唐朝时的居住格局,此时盐源、丽江等地区归
大理国管辖,大理国难以控制对摩梭人生活的地区形成有效管控,再加之北边的吐蕃势力内部掣肘,无法南下。摩梭地区迎来比较稳定的生存时期,人口、经济和文化都得以发展。
元朝,
孛儿只斤·忽必烈率军分三路南征大理国,摩梭大酋长投降,因为未爆发大规模战争,所以摩梭人的人口数量和居住地都未发生明显变化。
明朝是摩梭人政治、经济与文化得到快速发展的时期。
洪武十四年,皇帝
朱元璋赐丽江纳西族
知府阿甲阿“
木姓”,丽江木氏土司的势力在中央政府的扶持下迅速扩张起来,摩梭人生活的
盐源县及其周边地区处于木氏土司的管辖之下。丽江木氏土在文化方面,受汉文化影响较大,用开放包容的态度,学习
中原地区的文化教育,加速了摩梭人和汉人的文化融合;经济方面,大力发展
铁矿及盐井等经济产业,兴修水利,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生活在丽江
宁蒗彝族自治县和
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摩梭人则处于永宁阿氏土司和蒗蕖阿氏土司的管辖范围内,受藏族文化影响较多。
清代,
雍正实施“改土归流”后,朝廷派人接替木氏土司,中央引导百姓学习
汉族的文化,在城乡形成浓郁的学习汉文化的风气,同时强制性地在摩梭人生活地区实行移风易俗,导致摩梭传统习俗的衰落。鼓励人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进行灌溉设施的建设,使摩梭人的耕地面积大大增加。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较快的发展。而永宁土司和浪蕖土司则未改土归流,直到1956年废除土司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后,对摩梭人的划分存在争议。一种认为是
纳西族的支脉,一种认为是
蒙古族后裔,元明时期有许多蒙古士兵落籍在摩梭人生活的地区,并逐渐融合到当地人的生活之中,逐渐摩梭化。
云南省境内的摩梭人在民族识别时,以政治因素为主导被划分为纳西族。但摩梭人和纳西人由于地理、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云南境内的摩梭人对族称存在一定的意见。而
四川省境内的摩梭人未经过民族识别,直接沿用某些上层人士的说法称为“蒙古族”。1960年四川省民委民族识别工作组和民族志调查组对摩梭人进行了民族调查,但未进行族称协商,所以将四川境内的摩梭族群称为
蒙古族一直沿用至今。
人口分布
1953和1964年仅对云南
宁蒗彝族自治县的摩梭人进行人口普查,分别为8.5万人和9.7万人。1983年摩梭人大约有4.5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北部和四川西南部。其中分布在云南宁蒗县的有两万余人,四川省盐源县有一万余人,
木里藏族自治县一万余人。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生活在
云南省和
四川省的摩梭人大约有四万。其中云南省宁蒗县是最主要的聚居区,人口数量最多,有1.5万左右的摩梭人,分布在永宁、拉伯、翠玉等9个乡镇。四川省盐源县有 1.3万多摩梭人,木里有 7000多摩梭人,剩余的摩梭人散布在
盐边县、
西昌市等地区。总的来讲,摩梭人大部分居住在处于川、滇、藏三省交界处的藏彝走廊,主要集中在四川省和云南省交界处的
泸沽湖畔地区,四川的
盐源县、
木里藏族自治县,云南
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镇等地区是摩梭人的主要分布区。
摩梭人所生活的泸沽湖及其周边地区,主要地形以高山峡谷为主,
平均海拔达到2700米,有
澜沧江、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金沙江等大江穿流,形成
三江并流的奇观。因为地势落差大,水文资源丰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植被垂直分布明显,
生物多样性丰富,分布了3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1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泸沽湖地区处于四川省和云南省的交界处,所以在行政区划上由
盐源县和云南省
宁蒗彝族自治县所共同管辖,分为四川片区和云南片区。
宗教信仰
摩梭人之间盛行崇虎之风,“虎”是他们的图腾信仰。在摩梭语中,“虎”和“神”的发音、意义基本一致;风俗上以虎年为吉祥年;古代发生战争之前,把虎头旗作为战旗。除此之外,摩梭的人名、部落名、土司名均多以“虎”字冠之。
达巴教是摩梭人信仰的宗教,它基本上是在原始巫教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介于巫术和宗教之间。达巴教没有文字记录,千百年来依靠口传继承下来。达巴教的核心观念是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女神崇拜。摩梭人生活在高山峡谷地带,自然灾害较多,他们对大自然充满敬畏。认为万物有灵,山、水、日、月、风、雨、雷、电、木等自然物质都有神灵,能够赐福降祸,所以他们产生了许多对山、水、树、火的祭祀仪式。灵魂在他们看来是不灭的,摩梭人在有人死去时首先要请达巴喊魂,否则死者的灵魂将永远处在漂泊之中得不到归宿。对灵魂的崇敬令摩梭人产生了频繁的祭祖活动,因为他们觉得祖先的亡灵可以照拂子孙的行为,祭祀亡灵以便保佑子孙后代。达巴教中,女性因繁衍子孙的能力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摩梭人保留了母系社会的形态,崇尚女神崇拜。达巴教对摩梭人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族群认同以及母系氏族文化血脉有重要影响,形成了摩梭人的精神世界。
语言文字
摩梭人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是有属于自己的语言。摩梭人所属的
纳西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彝语支。学界以
金沙江为界,将
纳西语分为东部方言和西部方言,以
丽江市玉龙县和
古城区为主的纳西族使用的语言为西部方言——东巴文;
宁蒗彝族自治县摩梭人使用的语言为东部方言,由于缺乏文字进行书面记载,语言只能靠口口相传,导致摩梭语的使用功能减退、活力不足。但是生活在
泸沽湖畔周围的摩梭人在日常生活中仍然使用摩梭话,有的摩梭人还兼通藏语。摩梭人把能否说摩梭语视为族群鉴定的一个重要标准,他们对摩梭语有着较高的心理认同感。所以,摩梭语是摩梭人的主要交际工具,对于维系族群情感和语言文化具有重要作用。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大部分摩梭人都掌握汉语和摩梭语两种语言。
民族文化
风俗习惯
家庭
摩梭人为母系社会制度,认为一切生灵都出自母腹,万物之中应该以母性为尊。所以女子是根骨,缺了就是断了血脉,如果家庭中出现没有女继承人的时候,就会想办法过继养女去延续家族血脉。与此相适应,摩梭人普遍存在着母系家庭形式:每个家庭由一位年长或者能干的女性担任家长,安排日常的生活和生产、接待来访的客人、组织祭祀活动等等。一般来说,摩梭女性地位要比
纳西族其他地区的女性地位高得多。由于母系社会的存在,摩梭人中“舅舅”的地位尤其特殊。在摩梭母系家庭中,舅舅被划归为直系亲属,甚至将“父亲”和“舅舅”的称谓混用。舅舅在家庭之中充当汉族中父亲的角色,有抚养子女的责任。
生产
摩梭人源于以游牧为主的古代牦牛羌,南迁后定居在
泸沽湖畔周边,逐步开始农业生产。农业是摩梭人的主要产业,土地主要为旱地和水浇地两种;农具多种多样,多使用铁质和木质器材;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青稞、黄豆等,经济作物主要是火麻,供纺织用;在耕种方式上采用休耕和轮作。依附于农业的家庭手工业主要有纺织、缝制 、酿酒等,摩梭人手工编织的衣物饰品等是他们的独特手艺之一。畜牧业也占有重要地位,与农业紧密结合,饲养的牲畜主要有牛、马、山羊、鸡等。因为汉藏茶马古道的开辟,摩梭人靠马帮和周边地区进行商业贸易,促进了摩梭地区的商业经济发展,20世纪以来摩梭和汉藏地区的经济交流越来越繁荣。
饮食
摩梭人在进食之前,需要将菜分给每一个人,采用分餐制。负责分餐的女主人根据吃饭者的食量和每日劳作的强度来分配吃食。摩梭人以
玉蜀黍属、水稻为主食,其他还有小麦、
稞麦、
阳芋等,干萝卜丝、
干鱼、酸腌鱼、酥油茶等都是常见菜肴。摩梭人擅长制酒,
苏里玛酒是自饮和待客必备的酒,以青稞、小麦、
大麦等为原料,加上火草、黄苓等多种草药进行发酵,味道清香甜美。猪膘肉是一种在冬天制作的传统美食,将整条猪除了
颅骨以外的全部骨骼都剔除,再用各种调料研制,缝成琵琶状,所以也称“琵琶”肉。还有一种
青刺果油,用摩梭当地的野生植物青刺果为原材料,经过加工制作成油,功效多样,既可以作食用也可以入药。
服饰
摩梭人的服饰到大多以棉、麻、毛等为原材料制成布,再经过加工成为衣物。配饰多使用人或动物的毛发。摩梭人13 岁成年,13岁之前,男孩女孩都穿素色的长衫,中间系腰带。男孩佩戴尖帽子,在前额处缝制一排铁质手缝针,女孩则在脖子、帽子、
耳环等地方佩戴玛瑙材质的平安珠。成年摩梭女子服饰的上衣通常镶着彩色衣边,衣服为红、蓝、紫,方领。腰间系色彩鲜艳的宽布花腰带,通常会在系好后让其从左侧垂下作为装饰,下装主要是百褶裙,以白色为主,长至脚背。成年女子双耳戴金或银的耳环,通常会在肩上斜挎羊皮,否则认为不够端庄。成年摩梭男子的上衣和女性的类似,右侧开襟处通常是金色边,下装为麻布宽脚裤,着长筒皮靴,腰间系手工编织的宽布花腰带,佩戴银、铜制作的大
耳环。
住宅
摩梭的民居呈长方形,是典型的“
井干式”木结构建筑,当地将其称为“木罗子”或“
木楞房”。房屋的高度由圆木的圈数所决定,基本上在19圈到21圈之间,这个数字是摩梭男女适龄婚配的象征。房屋顶部屋脊高、檐低,整幢房屋都由木质材料构成,使用相互交错的原木叠置成墙体,具有围护和承重双重功能不使用钉子和砖瓦。房屋一般门槛较高,防止鼠类和羊犬进屋。摩梭人通常是组成十几个人的大家庭共居,从实用性出发,摩梭人的典型住宅通常是由4幢“木楞房”围合而成的四合院。
节日
转山节。摩梭语称“俄过”,又称“日则过”,“日则” 和“俄”都意为山、“过”为转。转山节起源自摩梭人的自然崇拜,他们根据格姆山的自然地理情况进行农耕,把即将丰收的时节定为转山节。因此农历七月二十五是摩梭人的转山节,用来祭祀山神,祈祷五谷丰收。这天,摩梭人会穿上传统服饰,走到格姆山进行祭拜活动。之后,人们会在山下进行野炊,主要食物是摩梭的传统吃食如猪膘肉、
苏里玛酒等。除此之外,人们还会进行赛马、荡秋千、跳舞、对歌等活动。
祭祖节。祭祖节在农历十月,该节是家族性活动而非个人活动。举行活动时,需要用青冈叶搭一个棚屋,表示请祖先进行休憩。然后达巴在青冈叶上覆盖一层猪油,之后开始念经请回祖先,把饭菜敬给祖先,期望祖先保佑在世的人们身体健康,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最后家族里所有成员坐在一起吃饭,未到场的会请家人带回去。
婚俗
摩梭人有三种婚俗形式。第一种是母系家庭,摩梭保留了母系社会制度,在婚俗上采用走婚制度。主要特点是男女不结婚,男子夜晚到女子家居住,第二天早晨离开,双方不构建共同的家庭。走婚以女方为主体,只要对男子闭门不纳,关系就算作结束。在交往过程中,子女全部由女方来抚养,财产完全按母系继承。第二种是双系家庭。女方到男方家居住,之前女方所生子女,由男方收养或过继,男子正式娶妻后婚生子女,其世系按父方计算。这些父系家庭成员同女子走婚所生、世系仍按母系计算的母系家庭成员共同组成一个大家庭,双方享有平等的财产所有权和继承权。第三种是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家庭,同其他民族的婚姻制度一样。
葬礼
摩梭人延续厚葬传统,认为隆重的丧葬礼仪是对死者的尊敬。一般正常去世的人采用火葬,在他们看来火葬能把人送去光明的境界。但是意外死亡如摔死、溺亡或者难产的孕妇则需要土葬。去世当天请
藏传佛教喇嘛根据死者的生辰八字,计算出下葬的时间和地点。当天还要由达巴和非直系亲属一起给亡者进行清洗,并在口中放入金或银,寓意着灵魂有所归宿。火化当天,在
太阳初升的时候举行仪式,火化完毕会将大件遗骨带回家族墓地。
受宗教观念的影响,摩梭人在举行葬礼各个环节的时候会请达巴念诵经文悼词。火化当日需念《指路经》,摩梭人的观念中死亡后,如果不将升天的路指明,死者的灵魂就只能游荡在人间无法升天,这会给家人带来不详和灾难。当安放好后,需要由达巴念唱安魂词。摩梭人认为人在亡故时心里会很难受,责怪家人没有尽力求医问药。活着的家人怕死者责怪自己,所以咏唱此调将自己求医问药的艰难向死者交代清楚,同时表达惋惜哀悼之情。另外也劝慰死者人无法抗拒自然规律,不管是人力还是药物都无济于事,不如听从命运安排。
礼仪
祭祀礼仪。摩梭人崇尚万物有灵,所以他们产生了许多祭祀自然的仪式。祭山仪式由达巴主持,日期选在正月初五或者七月十五。仪式上需要献祭羊和鸡,供百余具神鬼面偶,焚烧七堆松毛香,念诵达巴经典中祭祀山神的经《瓦嘎拉》。祭山仪式中伴随着祭树仪式,摩梭人一般会选择一棵树龄长、枝繁叶茂的大树作为保护村落的神树。尤其敬畏由毒汁和特殊气味的树木,刺香树和青松树是摩梭人的吉祥树。在祭山仪式的最后由达巴在神树上缠绕麻线、彩色布条,赞颂山神的神力,在树下焚香叩头,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有的人会把自己的衣物挂在树上,寓意着疾病会被山神带走。摩梭人祭水,崇拜江、河、湖。各地都有自己的祭祀神泉,比如将泸沽湖称为“谢纳咪”,意为“母湖”。火对摩梭人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把火视为光明和兴旺的象征,在达巴教看来鬼魂邪祟惧怕光明,火能除邪驱鬼。
成人礼。摩梭人到了13岁举行成人礼,仪式一般在
春节举行。女孩踩在猪膘和粮食口袋上,右手拿着饰品,左手拿麻布或麻纱。举行仪式的母亲会把少女的麻布
旗袍换为成年女性的服装,之后请达巴向祖先、
司命帝君祈祷。男孩要举行穿裤子仪式,换为成年男子装束。并且仪式上手握两米长矛,从屋顶翻越而过。长矛上会挂一面旗子和一把
长刀,由男孩的舅舅授予。最后,少年需要向参加仪式的客人叩头敬酒。
禁忌
摩梭人不同的居住区有不同的禁忌。永宁地区禁食狗、猫、蛙肉,认为这些肉不洁净。行动上也有很多禁忌:傍晚不能扫地;男客不登女榻;放骨灰忌讳碰到陌生人;忌问父亲安康等等。
盐源县地区在农耕上要求每月逢五不犁地,逢九不下钟;打猎不能不祭祀
山神;不能砍伐坟山的树木等等。摩梭人各位敬火,所以在火的方面禁忌比较多,比如禁止任何人用脚跨过火塘,野外生产时的篝火不能用水扑灭,需要使用石块或者泥灰掩熄,甚至只能用灯罩或者灰烬将灯火或者火把熄灭。
艺术
音乐
“阿哈巴拉”是摩梭人的山歌,这类调子在摩梭人地区非常流行,受众广泛,不管男女老少都可以演唱。它的唱词不固定,比较灵活,可以根据表现对象、所处环境的变化而即兴创作。旋律高亢宽广,富于激情,但节奏比较舒缓。 曲式一般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以一个悠长的调子起势。“阿哈巴拉”山歌演唱形式多样,既可以对唱也可以独唱。在传统音乐方面,一般在节日祭祀或庄严活动时会唱史歌,如《创史歌》《人类的起源》等,史歌一般音调宏伟、旋律短促,有明显的叙事特点。摩梭人在过春节、转山节等节日时会纵情高歌,演唱一些年节歌如《过年歌》《祝福歌》等。
舞蹈
摩梭人能歌善舞,最为流行的是打跳,又称为“甲搓舞”,“甲”为“美好之意”,“搓”是跳舞的意思,合起来意为在美好的时间跳舞。有传说称这种舞蹈是古代摩梭人为抵御外族入侵演变而来的,当部落遭遇外族侵扰时,部落头领发动所有人围着火堆不断着大声呐喊,营造震天的声势,再加上强有力的跺脚声以及熊熊烈火使入侵者望而却步,不敢上前。等入侵者离开后,为了表示对胜利的庆祝,摩梭人会围着篝火载歌载舞,逐渐形成了摩梭人独特的“甲搓舞”。舞蹈的开始会有领头者起舞,领头者需要长于吹笛子或
葫芦笙,舞步整齐粗犷,富有气势、节奏感强。跳甲搓舞还是摩梭人一年一度的“转山节”的主要活动之一,当祭祀完毕后,人们在山脚下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文学
摩梭人一直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并且受到
藏传佛教的影响,他们的文学作品也呈现出类似的特点。首先,反映了摩梭人这一群体独特的文化习俗。像《献给母亲的歌》《阿夏情歌》等歌谣,反映了摩梭人的母系社会制度和走婚制度。一些习俗歌如“祭锅庄”和“成丁歌”组成的习俗歌,反映了新房建成的庆祝仪式和小孩举行成人礼时的情况。第二,体现了摩梭人传统的宗教观。《达巴祭祀歌》祭天、地、山,反映出摩梭人的
原始宗教崇拜。另外,他们还把不利的条件都归在鬼魅身上,期待神灵能够帮助人类战胜鬼魅。第三,表达了对生命归宿的认识。《丧葬歌》体现了摩梭人积极的生活态度,他们认为来到世界上就要好好生活,死去也应坦坦荡荡,正如花草有枯荣,人的生命也有生死的轮回。
摩梭人有属于自己族群的创世史诗《创世歌》,讲述了在大洪水时代遭受灾害后,人类仅剩一人曹德鲁依若,他在圣水湖边遇到
织女三姐妹,本来和大姐定情,但在求亲时将三妹柴红吉吉美误认为大姐,和三妹结为夫妻,三妹从天上带来燕麦、
荞麦和马、牛、羊等牲畜。大姐嫉妒之下把曹德鲁依若骗到深山睡到老年白发才醒来,并指派一个公猴和妹妹交配,生下一男一女两个半人半猴的孩子方才离去。后来这两个孩子进行婚配,所生后代就是摩梭人的祖先。摩梭人的创世史诗是母系社会观念的反映。
体育
赛马。赛马是摩梭人的传统体育项目。摩梭人的祖先是游牧民族,马是必备的工具,因此赛马是摩梭人传统体育的重要项目之一。赛马在摩梭人中俗称 “跑罐子”。每年的转山节中,摩梭人都会举行赛马比赛,主要包括 “劲赛”“环形跑”“表演赛”“小走”“骑射”等几种主要形式。“劲赛”比拼的是速度,看在相同的距离内哪位竞赛者能够率先完赛;“耐力赛” 强调的是耐力,竞赛者需要围绕赛场驾马跑圈,圈数最多的人即为胜利者;“表演赛”是指骑马者在马背上进行表演,对骑马者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在马奔跑的过程中捡拾起摆在地上的物品,以观众的掌声和喝彩声为比赛的评价标准;“小走”即为看马的体型和步伐,以完美者为优;“骑射”是比赛者一边骑马一边在马背上射箭,射中目标物的是就算胜利。
划
猪槽船。猪槽船即“
独木舟”,以一根完整粗壮的树木为原材料,将其中间镂空,两头削尖而制作成,因为外形和猪槽相似而得名。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摩梭人的猪槽船已经变为由多块木材共同组成的
木船,可以承载一人或者多人。猪槽船既是日常的交通工具,又是体育娱乐活动的项目。如今在
泸沽湖地区“划猪槽船”已经成为一项比速度的竞赛项目,居住在泸沽湖附近的摩梭人每逢盛大节日,都会经常以村或户为单位在泸沽湖举行划猪槽船比赛。
摔跤。摩梭人称为“占占夺一抱腰”,通常在 “转山节”时候举行。 “占占夺”有特定的比赛要求,参赛者必须要通过抱腰的形式把对方摔倒在地,其他方式不算作数。摩梭人举行 “占占夺一抱腰”的体育活动,目的不在于获得胜利,而是在举行节日庆祝时的娱乐活动,是亲朋好友进行娱乐的项目之一,所以很少举行竞技性的摔跤比赛活动。
社会组织
族长
泸沽湖地区的摩梭人和外界交流较少,并且生活环境相对固定,所以保存了较多的本族群传统。摩梭的家族意识很强,每个家族包括很多家庭,但是他们又承认共同的祖先和家族名称,有共同的祭祀活动和墓地,还有少量的家族共同土地,所以摩梭人有个类似家族长似的人物,他们称为斯日俄米。个别家族的“斯日俄米”已成为世袭者。对家族的承认和族长的保留,使摩梭具有同一家族聚居的血缘村落残余。
土司制度
土司制度始于
元朝,是元明清三代摩梭人生活地区的地方政权组织形式。摩梭人的
土司一职是世袭制,由长子承袭。土司的最高权力机构为土知府,土司是地方政权的最高领导者,土司之下还有堪布和总管两个职位,一般由土司的兄弟或土司的血缘近亲担任,分别行使宗教和日常行政权力。
等级制度
1949年以前,生活
云南省一侧的摩梭人社会中存在着“斯沛”(汉称贵族)、“责卡”(汉称百姓)、“俄”(汉称俾子,即奴婢)三个等级,三个等级之间,有比较森严的界限,几乎不会实现阶级流动。
“斯沛”是从土司家族分裂出来的世袭贵族集团。占有大部分的土地、水源、草场和山林,以及数量不等的俄和大量的畜群。司沛内部也分不同等级,因为斯沛可以做官担任土司机构中的职务,所以有职位的司沛具有很多特权,比如审理案件、调解纠纷、经济剥削等等。不在权力机构任职的一般的斯沛,在日常生活中也享有部分特权,比如可穿象征地位的绸缎材质的衣服,穿着黄、红、蓝色的服装。可以免除徭役,不上交钱粮等。
“责卡”等级是封建农奴。责卡依附于封建领主生存,他们需要服务于领主。责卡有内外之分,由土司直接管辖的是内责卡,其他的称为外责卡。内责卡主要通过服役的方式为封建领主服务,外责卡距离土司较远,所以他们一般为土司提供物质支持,向土司交纳钱粮贡赋。
“俄”是最低等的人,主要由奴隶、罪犯、外来民族和等级下降的责卡构成。他们是主人的物品,可以随意转赠、买卖,但是主人不能随意杀戮“俄”。大部分的“俄”隶属于土司、总管、堪布等特权阶级,少数属于责卡,极少数属于个别富裕的俄。俄分为
白俄罗斯、花俄和黑俄,白俄是为土司服役的,花俄是指一个家庭之中只有一个人服役,另一个人不服役,黑俄全家所有人都需要服役。和土司一职相同,俄的身份也是世袭的。
发展现状
1950年
泸沽湖地区宣布和平解放,在中央政府政策的扶持下,逐渐建成了公路交通网络;现代通讯设备日益完善;商业上按照国营和供销合作社两种形式成立商业网点,从事贸易活动;成立
宁蒗彝族自治县并召开
人民代表大会。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政策的推行,在生产上摩梭人逐渐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上扩大市场集市,商品交易市场繁荣起来。1995年,云南政府安排130万启动资金用于泸沽湖地区的旅游开发,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使摩梭人的经济和文化发生了改变。随着湖心岛、土司府等4A级新景点的建设,旅游业逐渐成为摩梭人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经济收入构成由农业向第三产业倾斜。随着旅游开发广度和深度的加强,摩梭同外部交流越来越广泛,传统的走婚观念发生了变化,男女地位不平等现象得到改善。在生活方面,摩梭人着装开始汉化或穿着简约的本族群服饰;住房从80年代以前简陋的的
木楞房变为两、三层样式美观的木楼房。教育上,加大了资金投入,在政策上进行倾斜,优先录取边远山区的学生进入高校。并且,
云南省地区还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其中
宁蒗彝族自治县从1992年起中考高分段连续七年居
丽江市第一。1999年通过省政府的“普六”工作验收。21世纪以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探索双语教学方法,具有多项教研成果。文化上,2008年成立云南东方摩梭文化中心,策划了多次有关
泸沽湖地区的绘画作品展,出版《人类最后的母系王国》大型画册。2013年泸沽湖格里文化展示中心《花楼恋歌》剧目获得云南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的多项奖项。
参考资料
历史沿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6-06
风俗习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