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场会议
于遵义会议之前召开的会议
猴场会议是中国工农红军进入贵州省后,于遵义会议之前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初步恢复了党的优良的政治工作的传统;复活了毛泽东同志正确的军事方针,为红军长征的胜利作了准备;确立了政治局决定重大问题的原则,为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奠定了基础。
会址
1934 年 12 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进抵乌   江南岸。 31 日下午至次日凌晨,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猴场 ( 今草塘) 宋家湾召开扩大会议,史称猴场会议。
猴场会议是红军入黔后,政治局在黎平会议之后,遵义会议之前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作出了《关于 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重申了黎平会议精神,坚持渡江北上建立新苏区,完成了中国工农红军战略方向的转移;强调加强政治局对作战方针的领导,基本上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的军事指挥权;确立转入反攻,消灭敌人主力的指导思想,使作战方针由消极防御、消极避战转为积极作战、积极防御;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赤化,积极开展政治宣传,武装群众,建立政权,扩大红军,瓦解白军,传播革命火种。猴场会议决定,红军一举突破乌江天险,直捣遵义市,实现了红军处境的根本好转,挽救了党和红军的命运,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猴场会议旧址,在瓮安县草塘镇 ( 猴场 ) 西 1 公里的下司宋家湾。原为宋氏住宅,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四周用青砖砌成墙,高约 7 米,内有正厅 5 间,厢房、下厅齐全,石嵌天井,为标准的四合院,俗称“一颗印”房子。墙左侧有堡、马房、正厅后面有花园,桶墙右侧竹林掩映,后山古木参天。民国 37 年 (1948年),宋氏因产业纠葛将“一颗印”房子撤散变卖,屋基改作耕地,近年,草塘镇政府和草塘人民在集镇建立猴场会议纪念碑并积极筹资,按猴场会议旧址原样进行恢复,并塑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张闻天、博古、李德、李富春等人开会时的群像。1982 年 8 月 25 日,经县政府批准,将“猴场会议”遗址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会议背景
1934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召开黎平会议,确定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向黔北进军的正确战略方针。黎平会议后,毛泽东参与最高领导层工作。中国工农红军在周恩来、朱德的直接领导下,按毛泽东“避实就虚”的正确主张行动,挥戈西进,所向披靡,连克数城。胜利中,广大指战员逐渐认识到“左”倾军事路线的错误给红军带来的危害,认识到毛泽东的正确,强烈要求尽快结束“左”倾错误领导,让毛泽东回到红军的领导地位上来。而掌握红军领导权和指挥权的李德、博古置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决议不顾,仍顽固地坚持北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再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计划,提出召开政治局会议重新研究,一路上争吵不休,并散布“到了乌江南岸,红军就该拐弯了,应当沿着打前站的六军团的路线前进”等流言蜚语,企图分散红军主力,沿乌江右岸边打游击边去湘西,实现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他们的行为引起部队思想混乱。毛泽东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不解决,将直接影响即将进行的乌江战役。
12月下旬,蒋介石得知中国工农红军向乌江南岸前进,急忙改变兵力部署,命湘军陈光中师和赵梦炎旅由黎平县进驻剑河县王东原师驻锦屏县、江口、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一带,章亮基陶广2师向渡疾进,李云杰师向会同疾进;命薛岳兵团吴奇伟纵队四个师、周浑元二个纵队尾追红军至镇远县施秉县黄平县、三穗一带;命桂军一个军进驻都匀市榕江县独山县一带;令川军廖泽旅入松坎驻扎。同时,令黔军王家烈、犹国才4个师集于平越(今福泉市)、场坪街道办事处重安江等地域阻截,6个团防守江北从老君关渡以东至岩门渡以西百余里的十几个渡口,以图阻止中国工农红军“赤化黔北”,还沿江烧毁民房和船只,自以为乌江天险“扼险固守,可保无虞”。
会议内容
面对这一严重局势,李德、博古仍不放弃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意图,提出要红军“一是不过乌江”在南岸打游击;“二是回头与红二、六军团会合”。为此,中共中央在红军到达猴场的当天(31日)下午5时左右至1935年1月1日凌晨,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史称猴场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李富春、李德、博古、伍修权(翻译)。
意义
会议通过激烈的争论,再次否定李德等人回头东进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错误主张,重申黎平会议决定,作出《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基本结束了“三人团”对中国工农红军的军事指挥权,初步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军事指挥中枢,为遵义会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会后,红军遵照会议决定,把撤离苏区以来的消极避战变为积极作战,主动出击,恢复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建立革命政权的光荣传统。红军按照黎平会议决定的“应坚决消灭阻拦我之黔敌部队,对蒋、湘、桂诸敌应力争避免大的战斗,但在前进路线上与上述诸敌部队遭遇时,则应打击之,以保证我向指定地区前进”的方针,强渡乌江天险,攻占了遵义,掀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由来
猴场镇历史悠久,商贸发达,清末及民国初期即被称为“黔北四大集镇”之一。因每月申(猴)寅(虎)日赶场,故俗称“猴场”。
1934年12月31日至1935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扩大会议在这里召开,史称“猴场会议”。
为什么党史军史称“猴场会议”而非“草塘会议”,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当时中国工农红军作战电文中地名均使用猴场而不是草塘。如,1934年12月30日22时《朱德关于各军团纵队一日的行动及其任务的部署》中记载:“今卅日我一军团缺二师及九军团到达龙溪、余庆县、白塘之线,二师前进至猴场、陈家寨地域。”
二是参加长征的老同志在回忆录中地名大多记载为猴场而不是草塘。例一,长征中担任毛主席警卫员的陈昌奉于1964年12月《长征经过贵州时的一些情况》一文中谈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走了一段路又向湖南省和贵州黎平,再转黄平县乌江。过了黄平到江界河,到了瓮安猴场。”例二,杨成武在《强渡乌江》一文中写到:“经过半天的急行军,我们到达了乌江南边一百多里的猴场。”等等。
2010年2月,猴场镇正式更名为猴场镇。
参考资料
“广义遵义会议”研究.人民网.2024-01-23
目录
概述
会址
会议背景
会议内容
意义
由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