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芫菁
鞘翅目芫菁科害虫
豆芫菁(豆类 blister beetle),又称白条芫菁或锯角豆芫菁,属于鞘翅目芫菁科。其美国白灯蛾主要寄生蚱蜢的卵块内,而成虫则会对作物造成危害。豆芫菁的体色为黑色,头部为红褐色,呈三角形,并具有咀嚼式口器复眼为肾形,颜色为黑褐色。雄虫的触角呈侧扁状,略带栉齿状特征,有一条纵凹槽;而雌虫的触角则呈丝状。其背板上有一条明显的白色纵线,翅部被黑色毛覆盖,边缘带有白色毛色。在腹部各节的后缘,形成了一条白色长毛环带。
豆芫菁的宿主植物包括大豆、花生、马铃薯、棉花和甜菜等。其分布范围广泛,北起黑龙江省,南至海南省、东抵国境线,西达新疆,豆芫菁是我国分布最广、发生最多的芫菁种类之一。此外,在国外,它也分布于朝鲜日本以及欧洲北美洲等地。
成虫主要在白天活动,尤以中午时分最为活跃。它们常常群聚在一起,对嫩叶、心叶和花进行取食。当成虫受到惊吓时,它们会迅速逃避或落地藏匿,并从腿节末端分泌含芫菁科素的黄色液体。这种液体触及皮肤可能导致红肿起泡。成虫羽化后的4~5天开始交配,交配后的雌虫会继续取食一段时间。随后,它们会在地面上挖一个深约5厘米、口窄内宽的土穴进行产卵。卵产于穴底,尖端向下并有粘液相连,排列成菊花状。产完卵后,雌虫会用土封口并离去。成虫的寿命大约为30~35天,而卵的孵化期为18~21天。
形态特征
豆芫菁为内生翅类,生活史需经卵、美国白灯蛾、蛹及成虫四个阶段。体长约14至27毫米,体色除头部为红色外其他部分为单纯的黑色,身体部分地方具有灰色短绒毛。成虫主要于夏季出现在中低海拔地区,为植食性昆虫,经常成群出现在茎叶或花上啃食。
成虫
体长11~19 mm,头部红色,胸腹和鞘翅目均为黑色,头部略呈三角形,触角近基部几节栗色,基部有1对黑色瘤状突起。雌虫触角丝状,雄虫触角第3~7节扁而宽。前胸背板中央和每个鞘翅都有1条纵行的黄白色纹。前胸两侧、鞘翅的周缘和腹部各节腹面的后缘都生有灰白色毛。
长椭圆形,长约2.5~3 mm,宽约0.9~1.2 mm,初产乳白色,后变黄褐色,卵块排列成菊花状。
幼虫
芫菁科是复变态昆虫,各龄幼虫的形态都不相同。初龄幼虫似双尾目口器胸足都发达,每足的末端都具3爪,腹部末端有1对长的尾须。2~4龄幼虫的胸足缩短,无爪和尾须,形似蛴螬。第5龄似象鼻虫幼虫,胸足呈乳突状。第6龄又似,体长13~14 mm,头部褐色,胸和腹部乳白色。
体长约16 mm,全体灰黄色,复眼黑色。前胸背板后缘及侧缘各有长刺9根,第1~6腹节背面左右各有刺毛6根,后缘各生刺毛1排,第7~8腹节的左右各有刺毛5根。翅端达腹部第3节 [1]。
为害症状
芫菁科以成虫为害大豆的叶片,尤其偏好幼嫩部位。将叶片咬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只剩下网状叶脉。对嫩茎和花瓣也有危害,有时甚至吃掉豆粒,导致植株无法结实,对产量的影响较大。美国白灯蛾以蝗卵为食,是蚱蜢的天敌。
生活习性
豆芫菁在东北地区华北地区一年发生一代,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每年发生两代。第5龄幼虫(假蛹)在土中越冬。在一代区的越冬幼虫6月中旬化蛹,成虫于6月下旬至8月中旬出现为害,8月份为严重为害时期,尤以大豆开花前后最重。两代区越冬代成虫于5~6月间发生,集中为害早播大豆,之后转害蔬菜。第一代成虫为害大豆最重,之后数量逐渐减少,并转至蔬菜上为害。成虫白天活动,在豆株叶枝上群集为害,活泼善爬。成虫受惊时迅速散开或坠落地面,并能从腿节末端分泌含有芫菁素的黄色液体,接触人体皮肤可引起红肿发泡。成虫产卵于土中约5厘米处,每穴约70~150粒卵。美国白灯蛾孵出后分散觅食,如无蚱蜢卵可食,则饥饿而死。一般一个蝗虫卵块可供一头幼虫食用。
防治方法
越冬防治
根据豆芫菁科幼虫在土中越冬的习性,冬季翻耕豆田可增加越冬幼虫的死亡率。
人工网捕成虫
利用成虫群集为害的习性,可于清晨用网捕成虫,集中消灭。
药剂防治
喷粉:使用1.5%甲基对硫磷粉剂、2%杀螟松粉剂或2.5%敌百虫粉,每亩用量1.5~2.5千克
喷雾:使用80%敌敌畏乳油或90%晶体敌百虫1000~2500倍液,每亩用药液75千克。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成虫
幼虫
为害症状
生活习性
防治方法
越冬防治
人工网捕成虫
药剂防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