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大佛
世界第二大佛
蒙山大佛,又名西山大佛,为式释迦牟尼佛坐像,佛体坐落于山西省太原市蒙山北峰。论高度,其为世界第二大佛。蒙山大佛是国家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蒙山大佛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
蒙山大佛建于北齐高洋天保年间,文宣帝高洋驱使人民昼夜不停的修建,历经五代十国皇帝,25年后,北齐天统五年(576年),至后主高纬时期蒙山大佛凿成。隋朝仁寿初年(602年),为保护大佛,开化寺修建佛阁。唐会昌四年(844年),开化寺佛阁在唐武宗灭佛中废毁,晚唐干宁二年(895年),李克用李克用重修大佛阁。五代十国后晋开运二年(945年),北平王刘知远再次重修佛阁,将整个大佛庇盖于内。宋朝时期,赵光义攻克太原市后,下令火烧晋阳(今太原市),又引水灌城,大佛受到损坏。元代末期,蒙山大佛遭到破坏 ,自此埋没600年,直至1983年,太原文化馆工作人员发现大佛遗迹,2006年,当地政府开始对蒙山大佛进行全面保护和开发,进行全面加固工作。2008年,蒙山大佛头部复原工程完成,并对外开放。蒙山大佛通高38米,其中,佛座高4.5米,佛首高12米,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蒙山大佛佛体为黄色砂岩,质地疏松,佛首由水泥砂浆制成,重达80多吨。蒙山大佛为北齐佛教造像风格,两肩平而宽,胸肥厚,身形壮硕,衣纹洗练而流畅,佛像施禅定印,两手之下的双腿呈结跏趺坐式。
蒙山大佛论高度为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此外,蒙山大佛及其佛阁还是中国北朝时期体量最大的摩崖大佛和佛阁。2000年,蒙山大佛被列为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自2008年,蒙山大佛景区开放以来,先后获得太原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先进单位、太原市优秀对外宣传基地、太原市精神文明景区等称号,2011年,被国家旅游局授予AAAA级景区。
历史沿革
创作背景
政治经济
太原曾为东魏北齐的别都,三个少数民族主体性政权曾在太原地区确立,使其逐渐成为多民族融合与北方贸易的中心区域。公元550年,北齐建立,定都邺城遗址,晋阳(今太原古县城)为别都,北齐统治者把佛教奉为国教,他们以佛教规则警示和规范自己,常常倾尽国力雕凿石窟和佛像。高欢高欢和高洋高洋父子信奉佛教,在晋阳古城不断修建规模宏大的寺院和石窟群落,其中,蒙山大佛就是其代表作。
文化因素
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佛像作为一种佛教艺术也传入中国。来源于印度的佛教艺术,与中国本土文化不断融合,经过中国艺术家和民间工匠的创造,融入中国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等,逐渐形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佛像艺术。此外,中国佛教随着学说义理的完善,出现了佛教宗派——净土宗,发源于魏晋南北朝法显慧远等大师推弘佛法,使净土宗拥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使古代山西省,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在汉化过程中积极扶持佛教文化。北朝时期山西高僧云集,佛教文化高度发展,使山西地区成为中国佛教文化发展的重要基地之一。
建造过程
蒙山大佛所在寺院为开化寺,开化寺建于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1年),但大佛的开凿时间存在争议,一种观点根据《永乐大典》中《太原志·太原县》的记载,“开化寺,在本县西北一十五里。自北齐高洋天保二年(551年),乃凿石通蹊,依山刻像,遂状招提之境。”,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始于北齐天保二年。另一种观点根据明嘉靖《太原县志》、明成化《光绪山西通志》的记载,“法华寺,在太原县西北十五里。北齐天禄(保)二年建,赐额开化寺。后凿石通蹊一里,依山刻佛像”,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在开化寺建寺之后,即晚于天保二年。北齐文宣帝高洋命高僧灵询主持蒙山附近的凿佛事宜,根据《北齐书·幼主纪》《北史》《资治通鉴》等史籍,以及五代十国苏禹圭《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中记载,“夜则以火照作,寒则以汤为泥,百工困穷,无时休息。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蒙山大佛凿制工程浩大而艰巨,高洋高洋驱使人民昼夜不停的修建,历经五代皇帝,25年后,北齐天统五年(576年),蒙山大佛完工。
隋朝仁寿初年(602年),为保护大佛,开化寺修建佛阁。根据蒙山碑刻《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记载,李渊在称帝之前以唐国公的身份“至此瞻礼,夜梦化佛满空,豪光数丈”。另一种说法为唐武德三年(620年),唐高祖李渊曾来此礼佛,并将寺名改为开化寺。唐显庆末年(660年),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瞻礼开化寺大佛时,对宏伟高大的石佛及寺院建筑赞叹不已,随后大舍珍宝财物。武则天回到长安后,立即责成宫女专门为大佛制作了一件硕大无比的袈裟,派遣特使送至太原市,并在太原百万僧俗的瞩目下为大佛举行了披袈裟仪式,袈裟上装饰的金银珠宝“放五色光、流照崖岩、洞烛山川”,“数千万众,道俗瞻睹,一时轰动并州”。根据唐道世所撰《法苑珠林》卷十四所引《冥报拾遗》记载,蒙山开化寺大佛高二百尺,按唐朝一尺合现代0.295米,唐代记载中蒙山大佛的高度为59米,比蒙山大佛的实际高度多十几米。
会昌四年(844年),开化寺佛阁在唐武宗灭佛中废毁,蒙山大佛遂暴露在风雨中。晚唐干宁二年(895年),李克用李克用山西省之力,五年用工三十万,为保护大佛,重修大佛阁。五代十国后晋开运二年(945年),北平王刘知远重视蒙山大佛,再次重修佛阁。此次重修的佛阁称作庄严阁,高5层,每层有13楹,26间,共136间,将整个大佛庇盖于内。
损坏
宋朝时期,赵光义攻克太原市后,下令火烧晋阳(今太原市),又引水灌城,大佛受到损坏。元末,当地的汉族蒙山的佛教产物进行了大规模毁坏。在这期间,大佛历经风雨剥蚀,岩石风化,寺毁阁倾,佛身遭到破坏,大佛的头部也崩塌,此后湮没了六百年。
发现和修缮
直到1983年,参加太原地名普查的文化馆工作人员王剑霓重新发现了蒙山大佛,大佛发现时,佛头已失,颈部以下身体保存尚可。2005年,山西省文物局责令太原市文物局督促市政府尽快着手对蒙山大佛进行保护性调查,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大佛损毁。2006年,晋源区委、区政府开始修复和开发蒙山大佛。参考当地曾出土的两尊北齐时佛像,重塑介于清瘦和丰腴之间的蒙山大佛头像为释迦牟尼佛像,2007年10月15日,大佛全面加固结束。2008年3月,高12米、宽7米多、重80多吨的佛头添在蒙山大佛的佛颈上,一尊明显带有北朝风格的大佛像重现于世。2008年5月12日,蒙山大佛景区对外开放。
地理环境
周边环境
西山大佛位于太原晋源区罗城寺底村,西北1公里的蒙山景区内,大佛周边还有开化寺、铁佛殿、连理塔、寺底古窑洞等景点。大佛位于北纬37°35’至37°49’,东经112°19’至112°33’之间的蒙山北峰,吕梁山东翼云中山的延伸部分,海拔850至900米左右,属低山丘陵地形。地层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属构造剥蚀地貌。大佛所在岩体边坡为近直立的陡崖,陡崖东西长近200米,面沿山势坐北朝南环抱山谷,崖底部地形逐渐升高与两侧山体连接过渡。主体大佛占据中部陡崖宽度约25米,崖高约20米,其所在地边坡形态一方面为大佛开凿提供了有利的地形地貌条件,另一方面也为岩体的风化和卸荷破坏提供了充分的边界条件。
气候
蒙山大佛位于太原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干冷漫长,夏季湿热多雨,春季升温急剧,秋季降温迅速,春秋两季短暂多风,干湿季节分明,昼夜温差大、降水少且集中。其所在地年平均气温8至10℃,一月最冷,月平均气温-6.4℃;七月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3℃左右。多年平均降雨量464毫米,但变化较大,年降雨量时间主要集中在夏季,可达280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60% 。每逢强烈降雨不能及时排泄时,大佛岩体裂隙充满水,而裂隙周围的砂岩较为致密,基本不透水,这样快速充填进入裂隙的雨水加大了岩体向外滑动的作用力,不利于大佛陡崖岩体的稳定。
地质
蒙山大佛位于西山强烈上升区的东部边缘,晋祠大断裂的西侧,地质构造以北东东向展布的断裂和褶皱为主。断裂构造主要发育在靠近东部盆地的边山地带,卷入地层自奥陶系至二叠系。褶皱基本发育在较大断裂的附近,尤以南部最为发育,自秋沟南背斜向南,10个褶皱展布在15千米的范围内。
蒙山大佛所在边坡具有 “上厚下薄、上硬下软”的特殊坡体结构,边坡上部的岩体为较完整的厚层中粗砂岩,而中下部则为厚度较薄、完整性较差的泥质胶结的细砂岩。大佛建成后,在上部岩体的重力作用下,下部的软弱层和松散块体引发上部岩层的弯折溃曲,导致陡崖边缘岩层发生向坡外的倾倒崩塌。
此外,研究人员在大佛现代修缮过程中发现,大佛附近岩层中存在煤层,并存在早期采煤活动。地表出露的洞口以及探测的结果表明,在大佛附近存在煤层采空区,导致上覆较软的岩层发生沉陷变形。软弱岩层上部的较坚硬的厚层砂岩受未采空区岩体的支撑,并未随软弱岩层下沉,从而形成顺层的岩体开裂。
方位布局
蒙山大佛是利用陡直的崖面开凿而成的,属于摩崖敞口式大龛。龛平面略呈半椭圆形,面宽29.6米,进深17米。大龛之上,与大佛颈部齐平。大佛龛内及龛外两侧均不见有胁侍像的痕迹,蒙山大佛为单体佛像。佛阁依大佛龛建造,规模宏大,阁前有石砌台明和东西阶。其中东侧有东西向的石砌台阶与佛阁主体连通,西侧保留了第二层南北向的部分台阶。阁内设有三排大型柱础,阁东西两侧台阶和垒砌规整的东西内侧阁墙。
造像特点
外观特征
蒙山大佛为跏趺式释迦牟尼佛坐像,大佛双肩宽平,肥胛厚胸,身体颇显雄壮,两耳齐肩,双目微睁。其佛身虽已模糊,但仍能看出两腿交叠如趺坐的轮廓,以及腿上手心朝天的双掌,大佛施“释迦五印”之一的禅定印——愿众生安定的手势,结跏趺坐于束腰仰覆莲座上。因风化剥蚀严重,大佛服饰衣纹模糊,胸部排列数排晚唐重妆大佛时所留的小方孔,其腹部微鼓,手臂外观较完整。蒙山大佛面前平台距佛颈高约33米,平台上存有建筑遗迹,面宽三间,约15米,大佛龛外左侧崖面建有二个洞窟和一块摩崖碑刻,摩崖碑靠近大佛龛,与大佛胸部同处于一条水平线上。
雕塑结构
蒙山大佛通高38米,其中佛座高4.5米,佛首高12米。大佛颈部较粗短,宽、厚各5米,高2米多,上部阴刻三道项线,颈至腹高22米,双肘间距22.7米。大佛形象丰满、体格壮实,腹部微鼓,小臂宽2.8米,长12米,双手施禅定印,右手存手掌及小指,左手已残,手以下有高3米用条石补砌成结跏趺坐式的双腿,双腿下为石条砌成的台基。大佛整体坐于束腰仰覆莲座之上,莲座为石条砌筑,大佛被考古人员发现时,宝装覆莲部分保存稍好,每个莲瓣高宽0.47米,是十分罕见的大型覆莲。莲座束腰处有一排11 个佛龛,每个龛的两侧原有小型莲座,莲座上插龛柱,须弥座的仰莲部分均风化不清。
材料工艺
蒙山大佛佛身的岩层主要为软硬相间互层状砂页岩岩组,大佛的主体雕凿于较坚硬的石盒子组厚层块状砂岩中。根据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场地的主要地层岩性自上而下依次为上层分化砂岩、碳质页岩、中砂岩、粗砂岩和砂岩、泥岩、页岩互层。大佛腹部和下身,由10米左右的细砂岩构成。蒙山大佛佛头制作过程中,设计施工团队使用三维技术进行设计,用石膏板一层一层叠加起来,完成较准确的残躯模型,其外表用泥塑造,模拟修复,做成1米多高的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三维测绘学,依据所取得的数据,再用泡沫板放大,打上石膏,精细雕刻,完成了大佛头模型,安放在大佛的颈上,采取水泥作黏合剂,由钢筋和石英沙制作的仿砂岩浇筑佛头,用石膏做外模,木方和麻加固。
相关遗迹
蒙山大佛周围具有佛阁、佛塔等建筑遗迹,以及门墩、小石窟、摩崖碑等相关遗迹。蒙山大佛前有一平台,其基面距佛颈高约33米。平台上存有建筑遗迹,面宽三间,约15米,有门墩石和地木伏,其修建年代约五代以后,建筑遗迹之北有一龟趺,碑刻已不存在。
蒙山大佛龛外左侧崖面保存着二个洞窟和一块摩崖碑刻。摩崖碑靠近大佛龛,与大佛胸部同处于一条水平线上。碑作长方形,高2.5米、宽1.85米,为石灰岩质,系刊刻雕成后镶嵌在崖面上的佛经刻碑。 碑上半截已毁,仅存下半截,文字大都模糊不清。 根据残存文字可知,碑文共42行,以楷书撰写了 “……见如来…… 悉知悉见是诗……等比丘知我说……皆以无为法而有……三貌三菩提…… ”等文字,由于大部分文字模糊不清,使考古人员无法查知碑上内容属于何种佛经。
摩崖碑刻左侧有一小窟,属禅窟,具体开凿时间不详,高宽约1米,窟室因岩石崩落而损坏。小窟左侧有一稍大的洞窟,洞窟呈方形,四角攒尖顶,面宽2.97米、进深2.99米、高2.94米。窟门长方形,高1.74米、宽0.97米、深0.52米。门两侧各雕一石柱,柱头施栌斗,上承阑额,阑额上为一斗三升式斗拱,补间施一人字形叉手。叉手呈弧形外撇,尾端略上翘,窟内素壁无龛像。前壁及窟顶残留后世重抹的泥皮,可见“康熙肆拾陆年岁次丁亥……”纪年题记。
201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晋源区文物旅游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蒙山大佛附近佛阁遗址进行了发掘。考古发现,佛阁依蒙山大佛龛建造,规模宏大,中间部分为山体下凿至略低于佛座后再建,面宽五间,进深2间,阁前有石砌台明和东西阶。两侧大体保留了原始山体,依山势各建面宽2间或3间,进深4间或5间的建筑,柱网排列与中间五间一致。其中东侧有东西向的石砌台阶与佛阁主体连通,西侧台阶已毁,但保留了第二层南北向的部分台阶。东西两侧各保留了内外二道阁墙,内侧阁墙用规整的条石垒砌,外侧阁墙则用不规则的石块垒砌,其内外壁均残留有生石灰墙皮。
佛阁内部随处可见被火烧的痕迹,其中,佛阁西侧檐柱还残留经火烧的木柱,许多出土的筒瓦也被烧成近红色。这些遗迹现象说明佛阁毁于一场大火。此外,佛阁内部还出土了大量的琉璃脊饰残块和晚唐兽面瓦当等文物。
蒙山大佛周围还残存佛塔遗址,其为宋代方形塔基,边长5.7 米,高近1米。其以条石为基础,上为砖筑包边,内砌石块,中心砖筑小地宫,地宫内没有遗物。根据地面因地震形成的宽0.3米的裂隙,可知佛塔毁于地震。
此外,蒙山大佛附近历代均有碑刻,考古人员共发现了十二块碑刻,分别为金刚经碑、杭州天日山祖师口峰禅师塔碑、重修蒙山开化庄严阁记碑、敕赐雪峰大禅师铭碑等。其中,金刚经碑位于大佛东30米处的岩壁上,阳面刻经前半部,阴面紧贴山岩,无刻制年代。重修蒙山开化庄严阁记碑,由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后周宰相,赠太师苏仲容之子苏禺撰文,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 年),北平王刘知远立,1985年,该石碑被移至双塔寺。宋景德三年(1006 年),王鼎撰并书碑,在前寺,断碑移至双塔寺。在蒙山大佛附近的碑刻中,除五代以后的部分碑刻于1985年迁太原市双塔寺外,其余仍在其处。
文化活动
2015年6月5日,蒙山大佛风景管理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等共同组织“首届蒙山文化艺术与净土思想研讨会”,会议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晋保平、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党委书记曹中建、日本同朋大学原校长中村薰等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探讨了以蒙山大佛为中心的,蒙山佛教文化艺术与净土思想的现代意义,以及对日本净土宗的影响。
开发与保护
开发
2008年10月3日,蒙山大佛景区正式对外开放。2009年,晋源区政府成立蒙山大佛景区管理中心,负责蒙山大佛景区建设、运营和管理事务。截至2017年,景区陆续投资累计4亿元人民币。2017年8月,蒙山大佛景区改制,实行景区管理权、经营权两权分离,山西蒙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接管蒙山大佛景区。
保护
1991年,寺底村集资10万元,清理了掩盖大佛的碎石泥土。2001年9月21日,蒙山大佛被列入太原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由于蒙山周围挖煤采石爆破产生的震动,加速了风化的进程,造成大佛风化部分的崩塌,大佛下部35米处已形成采空区。为防止蒙山大佛再次遭到破坏,蒙山地区关闭了三个煤矿和一大批采石场。同年,来自中国地质大学的孙进忠、潭捍东教授带领团队进山修复大佛,历时两月,完成大佛附近的地质稳定性调查,决定修复大佛,并为其修建佛首。
大佛的加固工程由中铁西北科学院施工,施工团队采用锚杆与预应力锚索相结合的方式,山体上打深眼,内部设置锚杆型钢框架,对佛身进行系统锚固,并结合该工程大佛所在边坡岩体裂隙,进行注水泥砂浆加固,使得表面的松动岩层和里层的山体贴紧。此外,为防止雨季集中降水对大佛岩体造成不利影响,施工团队在大佛顶部山坡上设置排水系统,将后部山坡表水汇集并排入远离大佛的自然沟内,同时对大佛顶部地面进行夯填平整,防止地表水沿地表裂缝入渗。三个月后,大佛佛身加固完成,其形状初现雏形。
佛头设计工作由山西省雕塑学家苗新田负责,其根据晋源区华塔村曾出土过两个北齐时代的石佛头,将蒙山大佛佛头设计为北齐式样,佛头在清瘦和丰腴之间,脸型为半圆形状。苗新田带领团队,先做出了分散的模型,随后在现场组装了模型,浇注石膏外模,拆除内模型,石膏外挂钢筋网,最后喷射水泥砂浆、修形。修复后的佛首高12米、宽7米、重80多吨。
2011年,太原市的39名政协委员同1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议,建议政府及早着手修复蒙山另外八尊大佛。
所获荣誉
2000年,蒙山大佛被列为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自2008年,蒙山大佛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先后获得太原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先进单位、太原市优秀旅游景区,太原市优秀对外宣传基地、太原市精神文明景区、太原市旅游经济贡献奖、太原文明景区等称号。
2011年1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景区。
价值与影响
艺术价值
蒙山大佛对文化艺术产生了推动作用,对艺术内容、艺术形式产生影响,蒙山大佛的雕刻者通过想象精致熟练地表现出大佛的磅礴气势,使蒙山大佛对佛教石刻艺术风格和艺术创作方法也产生影响。
科技价值
蒙山大佛具有建筑科研价值,大佛所在地位于山西太原蒙山东侧山脚丘陵地带,大佛的身体部分是岩性各异的岩层,古人巧妙利用自然的陡峭山崖和构成山崖的坚硬砂岩岩体开凿了蒙山大佛。
文化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西的法显、慧远、昙鸾等高僧把佛法宗派不断宏显,蒙山大佛所在地开化寺香火极盛,佛教净土宗也在此发展,蒙山大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佛教与当地固有文化融合,深入百姓生活。
相关文化
文化成果
2015年,中央4套旅游栏目《远方的家》,“长城内外”系列节目第61集介绍了蒙山大佛。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太原武协传统武术传承中心副主席郭建华先后出版《蒙山大佛》《蒙山大佛传奇》两部以蒙山大佛为题材的系列影视文学剧本及长篇小说。
民间传说
蒙山大佛问世以来,成为历代皇帝祈福的重要场所。相传,从北齐北汉的400多年间,李渊李治武则天刘知远刘继元等帝王均来此礼佛。隋朝仁寿年初,开化寺中新建佛阁以保护蒙山大佛,并改名为净明寺。公元620年,唐高祖李渊曾来此礼佛,并将寺名改回开化寺。另一传说为李渊来蒙山礼佛是在称帝之前,礼佛回去后当夜梦化佛满空,毫光数丈,登基后李渊将寺名改为开化寺。
唐显庆五年(660年),李治携皇后武则天巡幸太原市,瞻礼西山大佛和童子寺大佛,回去后,令工匠制作两件硕大僧衣,派人送到晋阳,举行盛大披戴袈裟仪式,晋阳百姓倾城而出,观看这一盛典。
参考资料
Mengshan Giant Buddha.chinadaily.2023-11-25
蒙山景区.山西省政府.2023-11-25
蒙山景区.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11-27
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43处).太原市人民政府.2023-11-27
太原介绍.太原市人民政府.2023-11-27
【晋源美】蒙山:南北朝第一大佛传奇.太原广播电视台.2023-11-28
石窟.太原方志网.2023-11-28
《蒙山大佛》横空出世(图).山西晚报.2023-11-27
蒙山,山佛一尊蕴传奇!.澎湃新闻.2023-11-2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创作背景
政治经济
文化因素
建造过程
损坏
发现和修缮
地理环境
周边环境
气候
地质
方位布局
造像特点
外观特征
雕塑结构
材料工艺
相关遗迹
文化活动
开发与保护
开发
保护
所获荣誉
价值与影响
艺术价值
科技价值
文化影响
相关文化
文化成果
民间传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