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星,亦称奎星、文魁夫子、绿意帝君等,在台湾民间被称为大魁夫子或大魁星君,是中国古代文神之一,主祭于
魁星楼。魁星神被视为读书人考取功名的守护神,主管功名禄位。古代科举考场流行魁星神的泥塑小神像,考生购买以祈求顺利加官进爵。魁星神的崇拜起源于对“
奎宿”的敬仰,但由于“奎”字形象抽象,人们改用“魁”字形象加以代替,形成了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
魁星点斗图”形象。
秦汉时期,魁星概念的雏形与
天文学和
道教相结合,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和
宇宙秩序的理解。到了宋代,科举制度的兴盛使得魁星崇拜与学术成功和社会地位提升紧密相关,成为士子们心中的
精神寄托。明代魁星形象的物化,更加深入人心,反映了科举文化对社会的深远影响。而
清代魁星崇拜的全国普及和祭祀仪式的形成,则标志着这一神话人物发展的成熟,即使在科举制度废除后,魁星崇拜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时至今日,魁星仍然是读书人逢考必拜的神祇。
魁星右脚金鸡独立,脚下踩着海中的一条大
鳌鱼的头部,象征着科举考试中文人的状元。
来源
“奎宿”苏轼
这个传说出自一条
道教史料:“徽考宝宫设醮,一日尝亲临之,其道士伏章,久而方起。上问其故,对曰:'适至帝所,值奎宿奏事方毕始达。’上问曰:'奎宿何神?’答曰:'即本朝苏轼也。’上大惊,因是使忌能之臣谮言不入。虽道流之言,出于惝恍,然不为无补也。”史料是说
宋徽宗一日亲临道教宝箓宫参加醮仪,见主持仪式的道士俯身参拜了很久才起身。徽宗问其缘故,道士回答说:“我们去到天帝所在的地方,恰逢奎宿神在向天帝奏事,等他奏事完毕才轮到我们。”皇上于是问
奎宿是什么神,道士回答说:“就是本朝的
苏轼。”
民间传说
关于魁星,民间流传着许多传闻。一说相传古时候有那么一名秀才,名字已不可考。此人聪明伶俐,才学方面造诣颇深可谓才华横溢,过目成诵,出言有章,遗憾的是相貌方面十分丑陋,所以屡屡落第。他长得丑陋,又有一脸麻子,一只腿还瘸了,行动起来一瘸一拐的,但是他文章写得实在太好了,终于被乡试、会试一层层考取,独占头独占鳌头。到了殿试时,皇帝只观到他的样貌和以何种姿势行走上殿,立马心中不悦。皇上嘲弄地问他脸上怎么回事。他回复
皇帝说那是“麻面映天象,捧摘星斗”。圣上认为这个人机敏风趣,于是又不解他的跛脚。他接着回复圣上,那是“一脚跳龙门,独占鳌头”。皇帝惊异他虽长相如此但却不卑不亢、气质非凡,龙颜大悦,又被他才华所折服,因而皇帝亲自指派他为状元。另一说是相传魁星连续三次考状元都未中,原因就在于他相貌极丑。魁星怒之下将装书的木斗踢掉,投江而死。后被鳌鱼救起,升上天而成为了魁星。或是魁星虽未中状元,但民间百姓却仰慕其才华,将他塑造为神,借“魁星踢斗”之意,以求文运高照。还有一种是据《漫谈魁星》一文中曾提到的,汉代纬书《
孝经援神契》记载:“奎主文章”,
东汉宗均注:“奎星屈曲相钩,似文字之划。"从现代
天文学的观点出发,
奎星共有16颗,这16颗星,看起来的确是“屈曲相钩,似文字划。”也许这即是魁星被称为“文章之府”,掌管文运的原因。在东汉时已有“奎主文章”的信仰,并常以“奎”称文章、文运,如称
秘书监为“奎府”称皇帝写的字为“奎书”“奎章”
历史演变
秦汉时期
在秦汉时期,
道教和占星术的兴起带动了
北斗七星崇拜的普及。《
史记》《
汉书》等文献中,我们能窥见北斗七星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尽管这一时期的北斗七星崇拜与后来的科举魁星崇拜看似毫无关联,但《
后汉书》中的描述指出,北斗魁星在
天文学上象征着杀伐和死亡,与道教中“南斗主生,北斗主死”的观念相呼应。
“魁星”之于科举的关联,其实起源于“魁”字的演变。在秦汉时期,“魁”字有“高大出众”和“头目为首”的含义,这与北斗
星系中魁星的位置相辅相成。《汉书》中的记载,以及
颜师古对“魁”字意义的解释,均展示了这一点。这些文献表明,魁星的概念不仅与天文学有关,也与人们对于领导与卓越的普遍认同有关。
宋代
随着科举制在宋代的盛行,魁星开始形成其精神层面。虽然这一时期的方志记载了“
魁星楼”的存在,但对于是否有魁星神像的描述却是含糊的。这表明,魁星崇拜此时更多是士子们心中对于学术成功与社会地位提升的一种精神寄托。
明代
到了明代,魁星的具体形象也开始明确化、物化。魁星被塑造为蓝面赤发之鬼,形象中蕴含了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象征意义。魁星不仅手执笔锋,而且一脚向后翘起,捧着斗或银锭子,象征着通过文考选定的成功与荣誉。
清代
在清朝,魁星崇拜达到了一个显著的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魁星楼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和祭祀仪式的产生,这被视为魁星崇拜文化成熟并具有自身生命力的结果。与之前的时期相比,清代关于魁星崇拜的统计和研究更加注重祭祀仪式的地域分布,这种转变反映了
魁星楼在地理分布上的普及,几乎遍及全国各地,数量众多到难以具体统计,从而使得对于祭祀仪式的研究和统计成为了更有意义的研究方向。
民间信仰
魁星楼
魁星楼是魁星的祭祀场所。由于史料十分有限,关于魁星楼产生初期的具体信息难以详尽了解,其最初的用途是否完全为进行祭祀活动还有待商,因为其产生时间远早于神像的出现。
从现有的史料中可以看到,宋代和明代的方志中共记录了11座位于
浙江省、
江苏省、
江西省、湖广、
福建省五省的
魁星楼。有证据表明,其中8座在元代仍然存在,并在元末战乱之后在明代官学中被重新修建。这一点表明,魁星楼是魁星崇拜得以流传至后世的重要途径之一。
到了明清两代,特别是在
清代,存在的魁星楼数量不仅庞大,而且分布范围极为广泛,几乎覆盖了全国的每一个行政区域。这一发展趋势反映了魁星崇拜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普及和影响力。
魁星神像
魁星神像在各地魁星阁及
聂氏宗祠内部呈现多样化的形象。虽然传统中魁星多被描述为凶神恶煞的形象,面目狰狞,但现场搜集到的一些神像却展示了不同的风貌。特别是在七星公园和
白云观中的魁星神像,魁星被塑造成了不同寻常的形象。
在七星公园中的魁星像,呈现为一位温文尔雅的书生形象,这与传统的凶神恶煞形象大相径庭。这尊神像手持笔、捧斗,穿着飘逸的
旗袍,头戴官帽,并留有胡须,展现了一种自信且泰然的神态,与许多其他裸露胸膛、衣着宽松的魁星形象截然不同。
在白云观中的魁星神像,则更接近于一位武士,身着类似甲的服饰,这也与其他魁星神像有所区别。这种多样性展现了魁星形象在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多元解读。
无论是书生还是武士的形象,魁星神像通常都有脚踩
鳌鱼的特征,这一点在搜集到的大多数神像中均有体现。鳌鱼的形态大多为龙首鱼身,但也有部分呈现出龙首龟身的独特形态。
祭祀仪式
魁星祭祀仪式的确定出现时间是在清朝初年,主要兴盛于中国东南沿海和台湾省。根据史料,如
云南省清康熙十二年的《阿迷州志》记录,阴历七月初七被视为魁星的诞辰,这一天也与
七夕乞巧节重合。民间将此日视为祭祀魁星的重要时刻,举行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其中,
福建省和台湾的习俗包括以
黑点狗和放生
青蛙作为祭品,象征着对魁星的敬仰。此外,还有“拜魁星”的习俗,特别是在
宁德市一带,读书人会在七夕夜晚设立魁星像,用
羊头肉(保留须和角)进行祭祀,之后举行餐会,并玩“取功名”的游戏,通过投掷
干果来象征状元、榜眼、探花等科举名次,为参与者带来乐趣和好运。这些仪式不仅表达了人们对科举成功的向往,也体现了魁星在民间信仰中的重要地位。
形象特征
关于魁星具体形象的历史记载,在宋、元时期较为稀缺。宋代文献《癸辛杂识后集》中仅提及“魁星杯柈”这一器具,但未详细描述其与魁星形象的直接关联。相比之下,明代的史料提供了更为具体的描述。《泉翁大全集》记录了一个故事,描述了魁星作为科举考试守护神的形象,即一位蓝面獠牙、立发的神祇出现在考生榜前数日,象征着科举成功的预兆。这段记载揭示了魁星“蓝面鬼”的形象,标志着科举魁星神祇形象的确立。
《
原李耳载》中的一个故事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形象,讲述了一位蓝面赤发的神祇出现在考生旁边,被视为科考夺魁的吉兆。此外,《西湖游览志余》中的描述展示了魁星“踢斗”的典型动态形象,进一步丰富了魁星在民间信仰中的形象。
至于《
尧山堂外纪》所载的细化魁星形象,则展现了一个更人性化的角度,描绘了一个既不修边幅又略带醉态的魁星形象,与传统仪表端庄的
文昌星、
禄神等形象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描述突出了魁星作为文人护神的另一面,体现了对科举制度和文人追求的深刻反思与人性化表达。
文化内涵
魁星作为科举考试的守护神,其崇拜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和对学术成功的渴望。
魁星楼的建立和魁星图的供奉,体现了人们对知识、智慧以及通过学术成就提升社会地位的追求。魁星作为科举考试的守护神,其崇拜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和对学术成功的渴望。魁星楼的建立和魁星图的供奉,体现了人们对知识、智慧以及通过学术成就提升社会地位的追求。
相关传说
据说魁星手中的朱笔批你是第几名,你就是第几名,因而文人中盛传“任你文章高八斗,就怕朱笔不点头”的说法。魁星左脚扬起后踢,脚上是
北斗七星,意指“魁星踢斗”,这也是根据“魁”这个字来的。
衍生作品
文学作品
影视作品
绘画作品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