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学院是一所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指挥、军事训练和科学研究培养高、中级军事测绘人才的高等工程专业技术院校,前身为有60多年建院历史的解放军测绘学院,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重点高等院校之一。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学院现有测量、
地图学和导航工程系、遥感信息工程系、地理信息工程系、作战环境与
仿真工程系、测量工程与装备系、测控技术与管理系、联合办学地方生系等七个系和
测绘工程研究所,拥有1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1个
国家重点学科、2个军队重点学科、4个军队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1个军队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其中:测量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四年制本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四年制本科)、指挥自动化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四年制本科)、
导航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
仿真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航天测控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等专业面向全国、全军招生。
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着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共有教学、科研、工程技术人员260余人,其中正高职人员47人,副高职人员82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90余人。特别是有一批以
中国科学院高俊院士、中国工程院
王家耀院士和
许其凤院士、
国际欧亚科学院钱曾波院士为代表的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教授。有设备先进的教育技术中心、
人造卫星观测站、GPS实验场、天文台、
遥感卫星
地面站、遥感
图像处理中心、空间信息数据处理中心等教学设施。
校园网实现了全院信息资源共享和网络教学。近年来,学院积极承担国家和军队重大科研课题近500余项,有120多项成果获
国家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等奖项。学院教学科研设备齐全、设施先进,基本实现了教学现代化。
历史沿革
发展历程
学院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是我军最早对外学术交流的院校之一。先后接待了
美国、
英国、
德国、
加拿大、
瑞士、
俄罗斯、
罗马尼亚、
法国、
朝鲜等国的军事测绘代表团和著名专家、学者的访问、讲学,每年选派专家、学者出国考察、进修、讲学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学院办学特色鲜明,学术氛围浓厚,校园环境幽雅,是全国“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总参“人才队伍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军甲级卫生单位”。
2000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解放军测绘学院,解放军电子工程技术学院合并成立为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并在高新区设立
理学院。直属总参谋部领导,是全国重点
理工科高等军事院校,全军五所
综合性大学之一。
1946年5月5日,经
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批准在
长春市创建的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测绘学校,隶属司令部作战处建制。
1946年5月19日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测绘学校随总部撤离长春,迁至
哈尔滨市。
1946年8月1日正式开学。
1948年
东北地区全境解放后迁至
沈阳市。学校设大地、地形、制图三个专业。
1950年1月中央军委电令,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地图科及其所属机构,即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测绘学校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校,从司令部作战处建制改归总参谋部建制,由东北军区代管。
1950年9月学校按正规大学改建编制,开办本科、专科和训练班。
1952年,设置
大地测量学、航空测量、地形、制图、政治教育、文理6个系,并接收了撤消后的中南、西南、华东测绘学校的学员。
1953年7月19日,中央军委电令,解放军测绘学校改为解放军测绘学院,8月1日举行了更名典礼。
1953年11月20日学院迁至北京市(现
北京电影学院一带)。
1954年增设
军师测绘学主任专修班,并列编为速成系。
1959年4月海测系列入学院建制。
1963年海测系迁至浙江
江山市,与综合系合编为海道测量系。
1968年8月开始,学院大批教员、干部被送往“五七”学校劳动。
1969年6月21日,学院被正式撤消。
1969年12月,军委同意重新组建测绘学校,12日任命了学校领导干部,成立了建校筹备小组。
1970年9月正式开学,编制实行校队两级,编3个部、9个科、7个队,设大地、航内、航外、制图4个专业,学制一年。
1973年开办教师进修班。
1974年8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学校在郑州选点建校,
1975年开办了三年制大专班和二年制中专班。
1976年恢复三级制,设天文
大地测量学系、航空摄影测量系和制图系,科改为处、成立教研室,专业教研室和学员归系建制。
1978年1月12日,中央军委命令解放军测绘学校恢复为测绘学院。
1981年7月增设
测绘学勤务系。学院设3个部,4个系,17个专业。
1999年7月测绘学院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技术学院合并组建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校园环境
校园地图
学院地址
学院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