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港镇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下辖镇
濯港镇,位于鄂、赣、皖三省交界黄梅县中部的腹心地带,属长江冲积洲地质。北有丘陵,南有湖面,西有太白湖相抱,三面环水。105国道、上海-成都高速公路、“合九”铁路贯穿腹中,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镇版图面积163.53平方千米(2017年),共辖十里、芭茅、余显、濯港、陶河五个指导组和白湖办事处,辖45个行政村,人口75022人(2023年11月)。
黄梅县辖镇。位于县境中部。面积141.7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5122人(2010年六普)。辖4个居委会、41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濯港东街1号,距县城10千米。
历史沿革
1952年称濯港区,1958年改为卫星公社,1961年复改濯港区,1975年改为濯港公社。1984年改为濯港区,1987年改设濯港镇、白湖乡。1996年,濯港镇面积94平方千米,人口5.8万人,辖十里铺、张上屋、蔡湾、枫树岭、洪湾、樊湾、张店、洪屠铺、胡牌、高桥、王仲世、浪口、栗林咀、吴元八、茶山、余世显、李垄、芭茅山、严、刘湾、程光、柳埂、吴咀、黄竹林、濯港、胡六桥、丁字街、杨柳湖、五沙坡、桂坝、胡坝31个行政村;白柳镇面积49平方千米,人口2.3万人,辖张城、陶河、徐密、陈中畈、刘圩、白湖渡、夏圩、中路湾、冯牛、徐郁、蒋咀11个行政村。
2001年,撤销白湖乡,并入濯港镇。2004年,镇政府驻濯港,人口8.41万人,面积142平方千米,辖张城、陶河、徐密、陈中畈、刘圩、白湖渡、夏圩、中路湾、冯牛、徐郁、蒋咀、十里、张上屋、蔡垸、枫岭、洪垸、樊垸、张店、洪屠、胡牌、高桥、王仲世、浪口、栗林、吴元八、茶山、余显、濯港、胡六桥、五沙坡、杨柳湖、丁字街、桂坝、胡坝、李、芭茅、严畈、刘垸、程光、柳埂、吴咀、黄竹林42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地理
濯港镇地处吴头楚尾的黄梅县腹地,距县城9km,属长江冲积洲地质,地势呈北高南低趋势,海拔高程落差在10m以上,境内最低点吴淞高程只有11.2点,版图面积141.79平方公里,辖45个村委会:十里、张上屋、蔡垸、枫岭、洪垸、刘圩、陈中畈、樊垸、张店、洪屠、李垅、芭茅、严畈、刘垸、程光、柳埂、吴咀、黄竹林、胡牌、高桥、王四、浪口、栗林、吴元八、茶山、余显、一社区、陶河、二社区、三社区、四社区、胡六桥、五沙坡、杨柳湖、丁字街、桂坝、胡坝、白湖、中垸、冯牛、徐郁、蒋咀、夏圩、张城、徐密。濯港镇有381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15565户,75022人,拥有可耕地面积75380亩,其中水田61535亩,其他为“四荒”及旱地面积,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率先实现亩产吨粮田的好成绩。历史最高总产达到1.8亿斤,是黄梅县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濯港镇地理位置独特,北有丘陵,南有湖面,东有后湖相依,南有梅济港相环,西有太白湖相抱,三面环水,有可供养殖水产品水面2千余亩,年产水产品900万斤。交通便利,区位优势较为明显,318、105两国道、黄黄高速、黄小高速及至九江、武汉市合肥市的高速大转盘。合九铁路纵横穿越过境,为濯港镇发展提高了较好进出通道。濯港镇既是农业大镇,又是鄂东粮油、畜禽生产和工业产品加工的聚散地,可谓是湖光溢彩,丘陵秀美,素有“万亩粮田人民富,一湖锦鳞千家殷”的美誉。
濯港镇人文景观丰盈,在濯港这块沃土上孕育了一代代英豪,明大文学家瞿九思,革命先烈熊映楚、吴亮寅,现代著名神话作家周濯街均皆出生于此,长江流域第一龙——卵石摆塑龙出土于境内焦墩;唐朝长吉县城遗址在郭林咀,晋代林寺修在徐密,相传有清代皇帝康熙留有真迹于寺。濯港晚渡,太白渔歌,黄梅古十景独占其二;弘忍生于濯港,现有离母墩,会母寺遗址等名胜古迹,这足以证明濯港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濯港镇关山工业园区是湖北省乡镇企业示范小区之一,总面积2.5平方公里,园区内有各类企业23家,安置劳动力就业岗位5600个,是集化医、建筑建材、粮油加工、农资化肥四大品系,商贸加一体化的工业园区。濯港镇加大企业改制力度,提供优惠政策,买断企业产权,使园区内企业逐渐实行民营化,不日将来就成为湖北省民营企业的明星工业园区。
气候
濯港镇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降水充沛,无霜期长,但湿热分配不均。濯港镇均温为16~18℃,东南高于西北,东高于西,1月均温4~6℃,最低温各地皆低于-6℃,临湘市出现过-18.1℃(1969年1月31日)的低温。7月多在27~30℃,最高温大部分地区超过39℃,无霜期自北而南为270~300天。大部地区能满足喜温作物、特别是双季稻对热量的要求。濯港镇地势三面环山,向北有开口,春季多寒潮侵袭;秋分前后出现低温阴雨的寒露风,对作物生长不利。濯港镇年降水量1200~1700毫米,是湖北省雨水较多地区之一。
土壤与动植物
红壤和黄壤是濯港镇具有代表性的地带性土壤。非地带性土壤主要有石灰土、紫色土、潮土(又名潮沙泥)和水稻土等。濯港镇土壤一般肥力较高,宜于农林业发展。但也有部分丘陵地区的红壤,侵蚀较严重,有机质含量低;水稻土中的冷侵田、死黄泥田等对作物生长也不利。濯港镇森林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常见用材树种有杉、松、楠、柏、樟、、竹等,多分布于西、南、东部山区,其中杉木较著名。动物资源中,除家禽、家畜外,尚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如水鹿华南虎金钱豹水獭亚科原麝大鲵属穿山甲等。鸟类有300多种,水生动植物有百余种。
经济
农业结构
一是加快"四个一万亩"基地建设步伐。苗木花卉基地以花木公司、苗圃为依托,20公顷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已经产生效益,13.33公顷的高效农业园已经形成。66.67公顷的辽河杨、银杏基地遍布多个行政村;林果基地步入实施,并在清丰县、联丰、由游、赛山、土桥、春和等村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林。果、茶、特食用野菜、冷食瓜果、食用菌等生产基地;以严东湖为依托的400公顷螃蟹水产养殖基地形成,提高养殖业的档次。二是农业基地和项目建设已具雏形。全面启动土桥农业科技示范园、严东湖400公顷螃蟹养殖、20公顷对虾养殖、狮子峰水库匙吻鲟养殖、联丰村蔬菜骨架大棚、张培燎农家乐休闲农庄、汾阳郭氏生态林业有公司以及庙湖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园等农业开发项目,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三是积极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动农网改造工程。完成水利工程上石方建设,清淤整修沟渠38公里,新挖蓄水塘30口,维修塘堰66口,维修机站58合套;共计1960千瓦。成立领导专班及工作专班,认真组织实施农网改造工程,濯港镇农网改网线已全部铺通,近99%的农户已提交(居民用电申请书),近三分之二的村已拉杆和拉线到户。四是积极推动农村税费改革。改革后的农民负担与1999年农民政策内六项负担比较,减幅达20%以上,且不高于1997年和2001年负担水平,每亩负担的农业税及附加均低于100元。
企业改制
十五家企业实行了改制,改制面达到了85%,通过改制、企业的经营管理得到7加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政府制定了各项优惠措施,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本着集体增积累、国家增税收。政府增财源、职工增收入、经营者增益的原则,以资产重组为重重点,盘活现有资产存量,发展规模民营企业,对规模以上企业实行重跟踪服务,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招商引资
为了加快招引资的步伐,濯港镇政府先后制定了有关招商引资、引税的奖励机制,同时着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了软、硬环境的治理力度,使招商引资工作引得进。站得稳、发展快。引进庙湖农业产业有限公司,该项目一期工程征地35刀6公顷,首期投资1600万元,总投资8600万元。二期工程还将征地13.33公顷,将投人资金1.2亿元。三年来,先后引进了武汉科菱门窗公司、武汉经纬液化气船运公司、花山砖瓦场新技术改造、土桥加油站、武汉三源特种建材有限公司、洪山都市生态林业示范园、螃蟹养养殖和林果开发等项目。民生中国石油已投入资金3.6亿元,已进入试运营阶段。
工业发展
濯港是工业重镇,省级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胜关山工业园位于境内。濯港镇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务,大力发展工业,初步形成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兼有肥料饲料、机械电子、纺织服装等产业,着力把濯港打造成为农副产品加工集中区。
文化
文物古迹
焦墩遗址在濯港河右岸的岗地上,遗址现存面积约5000平方米,1983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文化层厚1.5—2.5米,包含有新石器、商代、西周公国时代的文化堆积。1993年7月京九铁路合九线纵贯该遗址,筑路工人在这里发现了一大片颜色各异的卵石摆列在一起,经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冈地区博物馆、黄梅县博物馆联合组队进行考古发掘,考古专家们鉴定为是一条用卵石摆塑的龙,距今约6000年左右。发掘出的用卵石摆塑的龙,由大小不等、颜色各异的河卵石拼成,长4.46米,高2.26米,头东尾西,侧面全身,张口扬角,腹下有足,背部有鳍,尾端上卷,鳞片层层。这条用卵石摆塑的龙,龙首铜像高昂,长角后扬,状若腾飞,形态生动,威武雄壮。它出自先民之手,被称为“东方第一龙”。这一发现轰动世界,它的发现,对研究华族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此“龙”陈列在黄梅县博物馆内,已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社会
基础设施建设
(1)濯港镇新建的11万千伏变电站已竣工投入使用,日供水6000吨的自来水厂和万门程控电话,完全可以满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日常需要。(2)濯港镇新城商品房开发面积达11万平方米,完成投资额1.1亿元,居民已入住600多户,充分发挥了濯港镇成为人流和物流的重要集散地作用。
(3)濯港镇交通设施日臻完善。外福铁路闽江航运穿镇而过,甘白公路正在紧逻密鼓施工,随着工程的竣工,将大大缩小镇区与县城、市区的空间距离,公路硬化率达100%。
派出所
“平安濯港”创建工作稳抓稳打。濯港镇以创建“平安濯港”为载体,加快“平安濯港”的创建步伐,着力提高群众对建设“平安濯港”的参与率和满意率。不断完善“严打”长效机制,坚决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增强群众安全感。2005年治安案件查处率达96.5%。
街容街貌
街容街貌整治成效显现。针对濯港镇交通拥挤和垃圾围镇垃圾围村比较突出的状况,及时研究部署,采取相应措施,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建立部门联动工作体系,抓长效管理,巩固整治成果,同时斥资100多万元设施齐全的镇停车场建设已竣工投入使用交通和卫生等面貌有了根本性改善。在加强环境污染整治的基础上,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
教育
中学紧临镇政府大院,座南朝北,西临105国道,东靠合九铁路,面对连绵青山,地理条件优越,自然环境优美。濯港一中创办于1958年,经几度易名,1992年正式定名为濯港镇第一初级中学。现有29个教学班,学生2284人,其中初一年级10个班771人,初二年级10个班755人,初三年级9个班818人。教职工116人,其中专任教师109人,本科学历的22人,专科学历的99人;中学高级教师2人,中学一级教师43人,省、市级骨干教师11人,学科带头人13人,普通过二乙有87人,有88人获计算机初级或初级以上证书。
学校校园面积61000平方米,校舍面积21885平方米。图书室藏书66000册。教育技术装备及配套设施达到同类学校要求标准。近四年来,兴建了一栋3个单元24户教职工住宿楼,兴建了1000平方米的篮球场,升高了3栋1600平方米的宿舍楼,并在原有礼堂的基础上进行改建,兼用作学生食堂。学校办学设施齐备,功能齐全,环境宜人,处处溢着生机和活力。
程光小学
程光小学位于“105”国道东两公里处程光村中心。本村人口1580余人,8个村民小组。
本校创办于一九七六年,其时有教师6人,学生180人。5个教学班,建筑面积480平方米。一九九八年要集资办校热潮中,我校新建教学楼一栋,为适应教育教学形势的发展,该校在1995年7月又新建教学楼一栋。1998年,本村又投资近三十万元改建旧教学楼为三层综合楼,并扩建运动场,完善体育教学配套设施。现校园总面积为720平方米。
十里小学
创建于1956年,当时只有两间茅屋,只办两个复式班,有民师三人,一九六八年学校扩建为六间土砖瓦屋,办起了六个单式班,教师由原来三人增加到八人,学生有一百余人。一九七三年学校迁至东边的鲁围山头,由于地处偏僻,于一九九六年又迁移到村支部北面,共投资三十七万余元,位于濯港镇东北部距105国道约一公里处,是十里村的中心位置,现在是一所村级中心小学,乡村公路临门而过,交通方便,办学条件优越。学校现有六个教学班,入学率100%。有专职教师7人,高级职称4人,一级教师2人,全部达到中师以上学历,合格率为100%。
学校占地面积6885平方米,生均33.9平方米,建有教学楼、教师宿舍各一栋,建筑面积1024平方米,生均5平方米,运动场一个,面积3500平方米,设有175米的环形跑道和60米的直跑道,篮球场一个。体育器材配备充足,教学仪器装备齐全,藏有图书2500册,生均10册,学校布局合格,做到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区分设,校园环境优美,基本上实现了绿化、美化、净化。
白湖中学
美丽的白湖中学座落于人杰地灵、稻丰鱼肥的太白县湖畔。学校创建于1981年,1987年白湖乡建立,学校升格为乡直中学,2001年白湖乡合并于濯港镇,现隶属于濯港镇中心学校,校址距白湖集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一公里,105国道临门而过,合九铁路傍校南行。学校现有校园面积40131平方米,建筑面积9889平方米。现有综合楼、教学楼、宿舍楼共8幢,建有标准的体育运动场,各类教学、体育设施基本配套,教育装备达标。校园布局合理,绿化环境独特,是一所极富人文气息的花园式学校。学校现有教学班20个,在校学生1477人,入学率保持在97.5%以上,年巩固率达到97.8%,专任教师56人,大专以上学历39人,其中本科12人,学历达标率为85%以上。
参考资料
黄梅县人民政府.黄梅县人民政府.2024-01-11
濯港镇.行政区划网.2016-03-1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地理
气候
土壤与动植物
经济
农业结构
企业改制
招商引资
工业发展
文化
文物古迹
社会
基础设施建设
派出所
街容街貌
教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