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桥是
青浦区朱家角镇的标志性建筑,横跨于镇东首漕港河上。长如带,形如虹,为朱家角十景之一的“井带长虹”。该桥由五孔石拱,是上海地区最长、最大、最高的五孔石拱桥,称为“沪上第一桥”。该桥由慈门寺僧性潮积15年化缘募集之功,于明
隆庆五年(1571年)建成。事后,性潮和尚将桥下方里许为慈门寺僧放生之地,每逢农历初一,为放生日期,故桥称为“放生桥”。
放生桥长25.8米,宽2.3米,拱跨7.7米,拱高4米。桥西侧刻有桥联:“水出湾潭通秀气,桥连如意接康。”桥拱主拱圈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法,加强拱石间的联系,使薄墩桥更为坚固。桥的中孔9节拱石,两边孔分别为7节、5节,每节由9道拱石并列而成。上下拱石间有独块横系石联接;桥台座石也为整块石板,显得十分稳固。由于墩薄,加上桥拱自然递增,全桥形成一个缓和顺适的纵坡,自然和谐地衔接两岸街面,显得雄伟而不笨重。桥上的石刻技艺也十分高超,龙门石上镌有盘龙8条,环绕明珠,形态逼真;桥顶四角蹲着
石狮4只,仰头张嘴,栩栩如生。中间有竹节
望柱,桥面中央镶嵌
砖雕石板。长方形板式桥栏,四角方整,棱角分明。桥东建有碑亭,供行人憩息,临水筑以石驳,凿以锁缆孔,为舟停泊所用。
古桥简介
淀山湖畔,静卧着名闻遐迩的江南古镇朱家角。36座古桥星罗棋布地散落在
河港交错的
朱家角镇各处,最负盛名的当数放生桥。
始建于明
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的放生桥,位于朱家角镇东部,它是
华东地区最大的五孔
石拱桥,也是包括
周庄镇、
乌镇、
同里镇等在内的“
江南十大名镇”中惟一的大型古桥。
放生桥全长70.8米,宽5.8米,高7.4米,桥身中间最大的孔径达13米,两侧孔径各10米上下。承重结构采用超薄型桥墩,桥墩厚度约100厘米。大桥造型秀美,壮观而不失精巧,历数百年风雨沧桑而依旧保存完好。放生桥长如
玉带,状如
彩虹,远远看去,在平静如镜的河水倒映下,5个半圆形桥孔变成完整的圆孔,相映成趣,别有洞天;旧称“井带长虹”,是当地著名的“十景”之一,也是历史文化名镇
朱家角镇的标志性建筑。
江南古镇的一些
石拱桥走势陡峭,使过桥有如登山,备感吃力。放生桥的走势却显得平缓舒坦,它的台阶特别薄,最薄处厚度仅有3厘米,一般不超过8厘米,因此凡过放生桥如履平地。放生桥南北两面台阶合计达122级。这么多的
级数在
江南石拱桥中是非常罕见的,可见古代造桥者的聪明才智和对路人的一份人文关怀。
设计构造
放生桥
凝结了
中原地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其设计与构造上可见一斑。放生桥为五孔石拱桥,而非平桥或单孔石拱桥,自有其意义。假设有人体重为60
千克,即G=600N,那么平直桥面所受的压力就为600N;而
拱桥其所受的压力则小于600N。五孔的设计又使每个拱所承担的压力达到最佳,为单孔或七孔所不及。
放生桥的桥基是木桩,历经几百年却仍未腐烂,为什么呢?大家在平时烧
糯米圆子时,有没有发现烧熟的糯米圆子,外表光亮,有着一层致密的保护膜,冷却后不溶于水,且里面的糯米比较粘。放生桥桥基的奥秘其实就在于此,我们根据所学的
化学知识推出:(1)
氧化钙+水→
石灰乳+热量糯米+高温→烧
糯米粥(2)氢氧化钙+
二氧化碳→
碳酸钙粉末+糯米→恢复成原来的
大理石。故糯米加
生石灰形成的保护膜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并使糯米的粘合作用更强。放生桥的建造上也运用了这一化学原理。
名称由来
由来一
明清时代,每逢农历初一,当地僧人都要在桥顶举行隆重仪式,将活鱼投入河中放生,以此彰显对生命的尊重。“放生桥”之名即由此而来。
明朝
隆庆年间,朱家角上的明远庵里有三个和尚,奉了师傅的法旨,四处化缘,准备把化缘的银子,替百姓做几件善事。
话说其中的性潮和尚,远游十多年,化缘得来一笔巨款,他舍不得化费丁点银钿,急急冲冲赶回朱家角,欲向师傅复命。不料,师傅竟已离开人世,性潮和尚顿足捶胸痛不欲生。
性潮每日在漕港河踱来踱去,苦思冥想,究竟为百姓做哪件善事?偶然一日,性潮抬头一看,只见漕港河两岸许多人在等船摆渡。性潮眼前豁然一亮,对,不如在两岸造桥一座,方便百姓来来往往,岂不美哉?
性潮主意打定,即日便招兵买马,筹集木材石头,造桥工程开始起动。谁知,开工几日,桥桩就是打不下去、这桥桩究竟打在何处何方,竟找不到一块合适的地方。性潮望河兴叹,却无计可施。一日,漕港河来了个乞丐,笑着对性潮说:“大师造大桥,功德大无边,桥桩要深打,芦生最为吉。”性潮十分气忿,明明看见河滩方圆十里无一根芦苇,分明是闭着眼睛说瞎话,故意取笑我不成?那个乞丐也不答话,从怀里摸出一把
大枣,往嘴里乱嚼一通,吐出一团枣核,轮番扔进漕港河。说时迟,那时快,一眨眼功夫,河里齐刷刷长出四片芦苇。性潮和尚情知这人必定神仙无疑,俯身便拜,那个乞丐早已无踪影。
性潮在芦苇滩上打上桥基、建成了一座五孔式的拱形大桥。好事多磨,待到最后安放刻有八条盘龙的龙门石时,居然放来放去放不下,合来合去合不拢,急煞性潮和当地老百姓。这时,来了一个白发银须老人,对性潮笑笑说;“若要龙门石合拢,除非要等马骑人来到。”性潮不解,世上只有人骑马,从来没有见过马骑人,龙门石怕是一辈子难合拢。他正在为难,突然见前方来了个着一只三脚木的汉子。性潮方悟,三脚木即三脚马,不错,天助我也。于是性潮大喝一声:“马骑人来也,快合龙门石。在场的几个匠人立即抬的抬,扛的扛,把龙门石放到正中位置,这时,只见那“马骑人”走到桥正中,用“三脚马”在龙门石上轻轻一敲;不偏不倚龙门石正好落准。事后,人们传说那“马骑人”就是
八仙中的“
铁拐李”。龙门石果真合上,而且一丝不差。
事后性潮和尚将桥下方里许为慈门寺僧放生之地,以谢造桥
仙人之功德无量。并禁止渔人置网,在水中立桩为界,每逢农历初一,为放生日期,故桥称为“放生桥”。
昔有对联:
云游僧,木鱼铜钵,集天下善缘,终化得放生桥五孔,万里江归去;
茶
居士,方桌圆凳,待人间苦旅,全依凭临水楼四方,千秋人过往。
由来二
相传
普陀区的观音菩萨由此路过这里,看到一个渔夫捕捞了一条金色的鱼,其实这是
东海龙王的小公主,菩萨就化作凡人,让渔夫放了它。
后来渔夫放了鱼,得到了
观世音的点化,成为了
阿罗汉。
后人在此筑桥,起名“放生桥”。
建筑技艺
放生桥桥体庞大,状似巨龙,给人以非常“大”气的感觉。它的建筑技艺与风格“大”而不“粗”,处处体现出精致、细微、周到。四百多年前要在水深流急的大江上建造如此大桥,极不容易。该桥设置了超薄的柔性墩,使主拱受力大大减小,材料大大节省,这对当地缺乏矿山资源,造桥石料全靠外运来说是十分经济的。桥拱主拱圈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法,加强拱石间的联系,使薄墩桥更为坚固。桥的中孔9节拱石,两边孔分别为7节、5节,每节由9道拱石并列而成。上下拱石间有独块横系石联接;桥台座石也为整块石板,显得十分稳固。由于墩薄,加上桥拱自然递增,全桥形成一个缓和顺适的纵坡,自然和谐地衔接两岸街面,显得雄伟而不笨重。
放生桥上的石刻技艺也十分高超,龙门石上镌有盘龙8条,环绕明珠,形态逼真;桥顶四角蹲着
石狮4只,仰头张嘴,栩栩如生。中间有竹节
望柱,桥面中央镶嵌
砖雕石板。长方形板式桥栏,四角方整,棱角分明。桥东建有碑亭,供行人憩息,临水筑以石驳,凿以锁缆孔,为舟楫停泊所用。桥壁柱石上刻有清晰的楹联:“帆影逐归鸿锁住玉山云一片,潮声喧走马平溪珠浦浪千重。”楹联各12字,自上而下,似山涧飞瀑,一泻百丈,颇有气势。它描绘了十里漕港水运繁忙的热闹景象和江河波涛之汹涌,更加突出了放生桥的宏伟气派。
交通提示
上海芷江西路249号芷新长途客运站乘往平望的长途车在
金泽镇下车,或
青浦汽车站乘青金线直达。自驾车线路:市区—延安高架路—
沪青平高速公路入城段(A9公路)—中春路—
沪青平公路(
318国道)—金泽。现有地铁17号线朱家角站下—1510路公交。
旅游指南
放生桥最佳旅游季节
放生桥至今还是保留着在农历的初一,十五放生的习俗,特别是在一些
浴佛节之时,都会有非常多的人在那天放生一些鱼类或是其他的小动物。
相临景点
闻名遐迩的千年古镇朱家角,素有“上海
威尼斯”、“沪郊好莱坞”之誉,又名珠街阁,雅称珠溪,俗称“角里”,原名朱家村。地处江、浙、沪二省一市交通要枢,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东靠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北连
昆山市,南接
嘉兴市,西通
平望镇,
淀山湖下游、
黄金水道漕港河穿镇而过。镇
内河港纵横,九条长街沿河而伸,千栋明清建筑依水而立,36座石桥古风犹存,名胜古迹比比皆是是。
上海市保存最完整的江南水乡古镇。1991年被上海市政府命名为首批四大文化名镇之一。
“小桥流水天然景,原汁原味
平遥南大街”,
朱家角镇一时成了海内外影视竞相拍摄的热点,被人誉为“沪郊的好莱坞”。
名镇朱家角迷人的自然风光,在一山一湖。真山真水显现出江南水乡之特色,山名叫淀山,山虽不高,名气极大,为浙西天目余脉,此山为始,如登山望湖,有“淀峰晚照”一景可赏。
一湖
湖,即天然淡水
淀山湖,面积达62平方公里,湖东区大部分在朱家角境区,有11个
西湖面积大,乘艇游湖,茫茫水天一色,湖区芦苇轻摇,惊起
野鸭水鸟,顿觉远离尘嚣,心旷神怡。名镇
朱家角镇更迷人、更具古镇特色的人文景观,是一桥、一街、一寺、一庙、一厅、一馆、二园、三湾、二十六弄。如果说九百岁的水镇周庄小巧精致、似小家碧玉,而千年古镇朱家角则具气势磅礴、大家闺秀的风采。首先朱家角古镇面积达1.5平方公里,为
周庄镇面积的三倍多,家大,自然游玩的地方就多,漕港河将朱家角分成两半,北岸井亭港,南岸北大街,两岸遍布蜿蜒曲折的小巷,
花岗石石的街面,青砖黛瓦的明清建筑及众多的历史遗迹。
一桥
一桥,当推沪上第一石拱放生桥,也是
江南地区最大的五孔
赵州桥,气势磅礴。站在桥顶,看七月七摇快船,是再好莫属,而其他三十几座古石桥之壮美也并不逊于周庄,论构筑和工艺,朱家角中和桥和西栅桥较
双桥更坚,而那些特色桥更是周庄无法比拟的。三步之遥的“高低桥”,“微缩景观”的课植桥,“咭咯”作响的
戚家桥,“纪念国耻”的永丰桥……。
一街
一街,那是沪上第一明清街北大街,久经沧桑,还保存得如此原汁原味,那“
一线天”独特构筑,令人啧啧称奇。有“长街三里,店铺千家”之称的北大街,老式店招林立,大红灯笼高挂,成为
江南古镇最热闹的古老街道,是江南其他古镇所望尘莫及的。
一寺
一寺,是
报国寺,为上海玉佛寺下院,寺内
缅甸白玉雕成的释迦牟尼玉佛、
新加坡赠送的第一尊白玉观音及千年
古银杏,称为报国寺“
三宝”。
一庙
一庙,是
城隍庙,已有200多年历史的城隍庙,青瓦黄墙,飞龙翘角,吉祥
呀呀葫芦,花格落地长窗,呈现古意盎然、香烟袅绕、肃穆壮丽的景象。其中“斗拱戏台”、“木刻横梁”及“中堂
轴头”(现已废)被称为城隍庙“三宝”,十分罕见。
一厅,是席氏厅堂,集江南豪门大富人家建筑之大成,特别“墙门
砖雕”堪称一绝,其图案优美,雕花之精细,技法之高超,让人叹为观止。一馆,即是“
王昶纪念馆”,展出
清代乾隆十九年
进士、刑部右侍郎,称为“吴中七子”的王昶的腊人腊像、诗字画、碑刻、
织布机、老式床等近百件实物展品,内容丰富,史料翔实,晶位极高。
二园
二园,是课植园和珠溪园,一个古老,一个现代;一个庞大,一个精巧,相映成趣。课植园是一处庄园式园林建筑,占地96亩,园由马文卿建于1912年,乃寓“一边课读,一边耕植”以应园名,园内建有书城,又辟有稻香村,园中亭台楼阁,廊坊桥树,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各种建筑及生活用房200余间,布局错落有致,疏密得体,构思精巧,在私人园林建筑中实为罕见。而珠溪园,则建于1956年,占地70余亩,小巧玲珑,景色优美,布置成春、秋、冬三园,各具特色,还辟有儿童乐园、餐厅、茶室、商店,为休息、进食、购物、游玩于一体的理想场所。
三湾
三湾,即:三阳湾、轿子湾、弥陀湾。人行街上,前后左右都是房,以为到了路尽头,直角拐弯,一街市面在眼前,令人产生别有洞天的奇妙感觉,这种在老街上出现奇特拐弯的景观,是其他古镇难得一见的,非朱家角不能见到。
二十六弄
二十六弄,实际是
朱家角镇的古弄何止26条,每街每路都有弄,路通街,街通弄,弄通弄,形成网络式棋盘格局,朱家角的古弄幽巷又以多、古、奇、深,名闻遐迩,这在一般
江南其他古镇上是不能相比的。穿弄走巷,如入
迷魂阵,趣味无穷,寻古探幽,领略北方胡同式的情趣,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近几年,古弄旅游越来越受到外地人和外国友人的青睐,是一项颇有价值,有待进一步开发的处女地。
参考资料
放生桥.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2024-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