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踌
完颜踌
金文学家。名寿孙,字仲实,一字子瑜。完颜雍子永功之子。幼有俊才,博学。工真草书及诗文。晚年删存诗300首,乐府100首,编为《如庵小集》。南渡,尽载所藏书画不遗。
生平简介
完颜踌()(1172~1232)本名寿孙,世宗赐名为踌,字仲实,一字子瑜,自号轩居士。
女真皇室成员,他是金世宗完颜雍之孙,越王完颜永功之子。仕历奉国上将军、银青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等职衔,哀宗正大初年,由国公进封为密国公。天兴元年(1232)蒙古军攻汴梁,围城中踌以疾卒,年六十一。第五子守禧,字庆之,风神秀彻,踌特钟爱,尝曰:“平日所蓄书画将以付斯子。”及汴城降,守禧病卒,年未三十。《金史》卷八五附传永功。
完颜踌虽出身皇族,位列公侯,但一生行迹却俨然如一寒儒。他嗜爱文学艺术,长于诗词书法,奉朝请四十年,却“日以讲诵、吟咏为乐”(《归潜志》卷一)。平生所作诗文甚多,晚年自删其诗存三百首,乐府一百首,号《如庵小稿》。《中州集》录存其诗4首,《全金元词》存其词9首。周泳先《唐宋金元词钩沉》辑为《如庵小稿》一卷,凡九首。元好问推为“百年以来,宗室中第一流人也”(《中州集》卷五)。多写随缘忘机、萧散淡泊意绪。况周颐称其“姜史、辛刘两派,兼而有之”(《惠风词话》卷三)
史籍文载
璹本名寿孙,完颜雍赐名,字仲实,一字子瑜。资质简重,博学有俊才,喜为诗,工 真草书大定二十七年,加奉国上将军明昌初,加银青荣禄大夫。完颜永济时,加开府仪同三司。贞佑中,封胙国公。正大初,进封密国公。璹奉朝请四十年,日以讲诵吟咏为事,时时潜与士大夫唱酬,然不敢明白往来。永功后,稍得出游,与文士赵秉文杨云翼雷渊元好问李汾、王飞伯辈交善。初,宣宗南迁,诸王宗室颠沛奔走,璹乃尽载其家法书名画,一不遗。居汴中,家人口多,俸入少,客至,贫不能具酒肴,蔬饭共食,焚香煮茗,尽出藏书,谈大定、明昌以来故事,终日不听客去,乐而不厌也。
天兴初,璹已卧疾,论及时事,叹曰:“兵势如此,不能支,止可以降。全完颜氏一族归吾国中,使女真不灭则善矣,余复何望。”是时,曹王出质,璹见完颜守绪于隆德殿。上问:“叔父欲何言?”璹奏曰:“闻讹可欲出议和。讹可年幼,不苦谙练,恐不能办大事。臣请副之,或代其行。”上慰之曰:“南渡后,国家比承平时有何奉养,然叔父亦未尝沾溉。无事则置之冷地,无所顾藉,缓急则置于不测,叔父尽忠固可,天下其谓朕何?叔父休矣。”于是君臣相顾泣下。未几,以疾薨。年六十一。
文学创作
完颜踌以“孔颜乐处”为理想境界,他不以“一室萧然”为苦,而在“琴书满案”中获得乐趣。同时他又深受佛、道思想的影响,尤其是佛家那种空无虚幻的世界观,在其诗中屡屡有所表现。佛道的出世态度与前述儒家那种自甘清苦、追求道义的人生态度,统一在完颜踌这里,便是对富贵的鄙弃,对生活的超脱。“贫如囊底一钱无,老党人间万事虚。富贵倘来终作么,勋名便了又何如。”(《漫赋》)“富贵山林争几许?万缘唯要总无心。”(《题纸衣道人图》)“有书贮实腹,无事梗虚臆。谢绝声利徒,尚友古道直。”(《白适》)这些诗句足以表明佛、道的随缘自适与万物齐一的处世哲学同儒家自甘清苦、追求道义的理想人格是如何统一在完颜琦身上的。愈到晚年,完颜氏琦便更以庄禅为自己的思想坐标,为恬淡闲适的人生况味所环绕。《老境》一诗颇能道出此种心境:“老境唯禅况,幽居似宝坊。酒杯盛砚水,经卷贮诗囊。懒甚书弥少,闲多梦自长。不知何处雨,径作夜来凉。”这正是诗人晚年的心境写照。
这种思想性格,表现诗歌创作上,就流溢出随缘忘机、淡泊自如的意绪。这在他的山水诗中也得到很明显的表现。他的山水诗往往并非广远阔大的景象,而是以一个个小巧的镜头,写出自然的可亲、可爱与自由感。试读这样一些七绝:“轻轻姿质淡娟娟,点缀圆池亦可怜。数点忽飞荷叶雨,暮香分得小江天。”(《池莲》)“飞飞鸥鸟自徜徉,也解新秋受用凉。日暮碧溪微雨过,满风都是藕花香。”(《溪景》)这类山水小诗都是一些小景,如同画家笔下的扇面。诗人把这些小景写得清新灵动,传达出大自然的一派生机。另如七绝《梁台》:“汴水悠悠蔡水来,秋风古道野田开。行人惊起田间雉,飞上梁王鼓吹台。”则是将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融成一个有机的完整意境,在对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的审美观照中,升腾起怀古的遐思,使人读此有了深远的历史感。这些小诗也表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和关系。对于自己的境遇,诗人以一种随缘忘机的态度处之;对于山水,诗人则以闲淡自适的心境与之相接。
完颜踌另外一些山水之作,则是境界较为阔大的,给人一种苍凉广远的审美感受。如《北郊晚步》诗云:“陂水荷凋晚,茅檐燕去凉。远林明落景,平麓淡秋光。群牧归村巷,孤禽立野航。自谙闲散乐,园圃意犹长。”再如《秋晚出郭闲游》一诗:“尘中俗事海漫漫,暂出城闺借眼宽。沙麓去边群牧小,野云平处一雕盘。残荷露水秋光晚,衰柳摇风古渡寒。此幅大年横景画,鲁风图上似曾看。”这类山水诗作,与前述小诗相比,意境开阔,层次感强,风格萧散野逸,更多了一些北方山水的苍凉感。在用笔上,可说是类于绘画中淡墨写意的手法。
诗作选摘
【思归】
四时唯觉漏声长,几度吟残蜡烬。
惊梦故人风动竹,催春羯鼓雨敲窗。
新诗淡似鹅黄米酒,归思浓如鸭绿江
遥想翠云亭下水,满坡青草鹭鸟双。
【朝中措】
襄阳古道陵桥,诗兴与秋高。
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雄豪。
霜清玉塞,云飞陇首,风落江皋。
梦到凤凰台上,山围故国周遭。
【朝中措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感今追昔之作,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此类作品,并不拘泥于一时一地一物,而是笔势跳跃,地域转换涉及颇广,古今上下,纵横多变。既表达了作者内心澎湃激荡的感情,又是刻意而为的婉转的笔法。因为词人虽然忧念国事,对金朝衰势焦灼悲苦,但迫于政治环境的险恶,此种心情,却不敢直接表白,只能委婉地透露,故在此词中用典颇多,但其用典浑化无痕,意深而笔曲,颇为耐人寻味。
上片首句以霸陵古道起,气势颇为宏大。渭源灞陵桥,即霸桥。《 三辅黄图 》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族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此处以此地起首,当然不是写离别,而是幺面怀英雄业绩之意。因为在历史上,这一带曾发生过无数次激烈的战斗,涌现出了众多威名赫赫的英雄人物:雄才大略、一统中华的秦始皇、“按剑清八极,归酣歌《大风》”的汉高祖刘邦;汉初功臣萧何韩信张良刘彻时的封疆大将卫青霍去病、射虎秦岭李广李广,开创贞观之治的李世民等等,他们在这里都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事迹。词作者由古迹“渭源灞陵桥,想到了这些英雄人物,又不禁联想到金朝国势衰落,却无人能象这些英雄那样,担当起挽救国家于危亡中的大业,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故有“诗兴与秋高”句。“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雄豪”虽是化用苏轼《念奴妖·赤壁怀古》“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句,但却毫无突兀之感,实在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既抒发了他追念前代英雄豪杰的真情实感,同时也流露出他对国家缺乏栋梁之才,不知前途如何的深切的忧虑。
下片,沿上片起首之意,依然以地名入词。玉塞,即玉门关,又称玉关,“霜清玉塞”意玉门关外,霜清月冷,“云飞陇首着,风落江皋”则更显凄清。后两句,出自南粱柳恽《捣衣诗》“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这三句都是写秋景,皆对应了上片“秋高”二字。同时也婉转地表露了作者的生活窘况。《金史》本传曾载词人“客至,贫不能具酒肴。”可见,此三句不同地域的秋景描写,也未尝不是作者孤凄,愤懑心境的曲折表露。后两句“梦到凤凰台上,山围故国周遭”则化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及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诗句,充溢着强烈的感伤之情,表达了词人对故都燕京昔日繁华、昌明盛世的深切怀念。往日国家兴旺,才人辈出,而今冷落凄凉,缺少栋梁之才;两相对衬,词人是多么的焦灼,心中的悲愤、忧虑向谁倾述?读罢此句,那种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切忧思宛如感同身受。叹寥寥数句,能达此立意,也使我们不能不承认,作者是个极具才华的词人。
【沁园春】
壮岁耽书,黄卷青灯,留连寸阴。
到中年赢得,清贫更甚,苍颜明镜,白发轻簪。
衲被蒙头,草鞋著脚,风雨潇潇秋意深。
凄凉否,瓶中匮粟,指下忘琴。
一篇梁父高吟。看谷变陵迁古又今。
便离骚经了,灵光赋就,行歌白雪,愈少知音。
试问先生,如何即是,布袖长垂不上襟。
掀笑,一杯有味,万事无心。
【西江月】
一百八般佛事,二十四考中书。山林城市等区区。著甚由来自苦。
过寺谈些般若,逢花倒个葫芦。少时伶俐老来遇。万事安於所遇。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生平简介
史籍文载
文学创作
诗作选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