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永济
金朝第七位皇帝
完颜永济(1153年——1213年),金贞元年(1153年)生于会宁府(今哈尔滨市阿城区),女真族人,本名允济,小字兴胜,金朝第七位皇帝,在位6年,完颜雍第七子,完颜允恭完颜允恭异母弟弟,母亲为元妃李姓
大定十一年(1171年),被封为薛王,后又被进封为滕王。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金章宗完颜璟即位,改封完颜永济为潞王,完颜永济为避讳金章宗父亲完颜允恭的名讳,将自己名字从“允济”改为“永济”。泰和八年(1208年),金章宗驾崩,完颜匡等奉遗诏,立完颜永济为皇帝,完颜永济即位后,改年号为大安至宁元年(1213年),完颜永济被叛党胡沙虎派宦官杀害,完颜珣完颜珣被拥立为帝,金宣宗受胡沙虎所迫将完颜永济降封为东海郡侯。贞祐四年(1216年),金宣宗追复完颜永济的卫王爵位,定其谥号为绍,故史称其为卫绍王。
元朝可汗成吉思汗曾评价完颜永济平庸懦弱不配做君主。元末军事家脱脱在《金史》中评价完颜永济于内施政不当,对外又连年战败,这些都是金朝要灭亡的征兆。
家族成员
表中信息来源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完颜永济(1153年——1213年),金贞元年(1153年)生于会宁府(今哈尔滨市阿城区)。大定十一年(1171年),被封为薛王,后又被进封王。七年后,世袭猛安官位。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完颜永济又被加授开府仪同三司。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完颜雍逝世,完颜璟登上皇位,完颜永济被金章宗封为潞王。金世宗丧期未满时,完颜永济便复官,担任判安武军节度使。
明昌二年(1191年),完颜永济被金章宗进封为韩王。承安二年(1197年),又被金章宗改封为卫王。金章宗在位时,对宗室亲王颇有疑心,但是他对完颜永济十分信赖。
金章宗在位时,对之前弑杀郑王永蹈、赵王永中的事情感到后悔,因为郑王无子嗣,于是要将卫王完颜永济的儿子过继给郑王,按礼制祭祀郑王。随后,将卫王改任为武定节度使。
即位经历
泰和八年(1208年)十一月,完颜永济入朝,此时完颜璟已经病入膏肓。金章宗向来猜忌怀疑宗室亲属,因完颜永济常以与世无争的面貌示人,金章宗便十分亲近他。金章宗知晓自己时日无多,但苦于膝下又无子,便交代完颜永济接任自己即位,之后再从自己尚未出世的孩子中,择一可立男子立储。完颜永济答应了金章宗的请求。金章宗离世后,完颜匡等奉遗诏,立完颜永济为皇帝,完颜永济改年号为大安,立元妃徒单氏为皇后。大安元年(1209年),金章宗的贾妃和范妃先后失去遗腹子,范妃因此削发为尼,贾妃为完颜永济杀死。
大安元年(1209年)三月,道陵完颜璟陵寝)的礼仪建设完成,完颜永济宣布大赦天下。后又安排平章政事仆散端担任丞相,让完颜匡为尚书令,进封自己兄长李侃完颜永功为谯王,御史大夫张行简为太保,授胡沙虎世袭谋克。大安二年(1210年),完颜永济立自己的儿子完颜从恪为太子。同年,诏令儒臣编《续资治通鉴》。
执政经历
减税赈灾
大安元年(1209年),临汾市 (今山西临汾) 发生大地震,完颜永济下诏减免租税,规定每户若是死了三人的就免租税一年;贫困平民死后给葬钱五千,受伤后给三千。大安二年夏(1210年),国内又发生了大旱,完颜永济下诏自责,赈济贫民,赦免西京、太原市两路罪犯,死罪减一等,一般罪犯就免其罪。此后再发生地震、大旱之类天灾,均积极免税拨款赈灾。
抵御蒙古
大安二年 (1210),完颜永济依惯例传召蒙古首领,成吉思汗拒不奉诏。同年,成吉思汗进兵攻打西夏中兴府(宁夏银川市),大获全胜。大安三年(1210年)二月,成吉思汗聚众誓师,自克鲁伦河河南下,发动大规模的南侵金朝战争。大安三年(1210年)四月,完颜永济听到蒙古兵侵金的消息后,一面派西北路招讨使粘合合打向敌军求和,一面又派平章政事独吉思忠、参知政事完颜承裕等在边境地区指挥抵御。同年七月,完颜永济听说乌沙堡之役失利,便下诏撤除独吉思忠行省的职务,任命完颜承裕主持兵事,并遣使奖谕行省官,慰劳军士,但此时的金兵却再无主动出击的勇气。完颜承裕率30万主力放弃恒州(今内蒙古蓝旗四郎城)、昌州(今沽源县九连城乡北3公里处),抚州(今张北)三州退守野狐岭,想要利用山地地形对抗蒙古军队的骑兵优势。但同年八月,蒙古军乘胜追击,开拔野狐岭,迅速大败金兵,又侵占了宣德府(今宣化)。完颜承裕从抚州 (今内蒙兴和) 一直败逃到宣德州宣平县(今河北旧怀安东北)。大安五年(1212年)蒙古军继续南下,很快攻下居庸关,前军至金中都城下,完颜永济诏令金中都戒严。大安六年(1213年)成吉思汗派人围困中都城,自己率降将“汉军四十六都统,同大军分为三路,攻取河北、河东、山东诸郡邑。”
大安三年(1211年),蒙古另一队精锐进攻金都城,完颜永济命胡沙虎率兵七千在定安之北迎战蒙古军,而胡沙虎临阵脱逃,紧接着金军溃败。胡沙虎一路抢夺中央财物,斩杀官员,来到中都后,完颜永济非但没有治他的罪,更反而对他一番安抚。此后,胡沙虎更肆无忌惮。完颜永济在至宁元年(1213年)五月再次起用胡沙虎,把武卫军数千人交给他指挥,屯中都城北,可当蒙古兵离中都越来越近,作为右副元帅的胡沙虎没有做好抵御蒙古兵进攻的战斗准备,而沉迷田猎玩耍。完颜永济知道后,就派使者到胡沙虎营中责问他,他竟没有一丝悔意,反而对使者出言不逊,表示出对完颜永济的不敬。使者把他的言行禀报给完颜永济以后,完颜永济也未对胡沙虎施以惩戒。
晚年逝世
至宁元年(1213年)八月二十五日的晚上胡沙虎亲兵兵分两路开进中都城,一路进攻章义门,一路进攻通玄门。胡沙虎设下圈套,击杀了左副军团长丹南平和其子刑部侍郎吴烈,并将两人的军队据为己有。然后,他带着人马,将整个皇城团团困住,等他抵达东华门时,发现大门已经关闭。胡沙虎吩咐人去敲门,守门亲军首领冬儿和蒲察六斤察觉事情有些不对,就紧闭大门。胡沙虎当即下令,抬来柴火,堆在城门下点燃,东华门顿时燃起熊熊大火,整个东华门都被烧成一片火海。城门处的士兵们,只得四散而逃。胡沙虎命人抬了一架云梯,命亲兵斜烈乞儿和春山带着将士爬上了云梯,攻入皇宫,自此东华门破。第二天一早,完颜永济就被胡沙虎赶出宫门,押送到卫绍王府软禁起来。随后,因宫中郑夫人死守皇帝御玺,胡沙虎不得御玺,便又命人在宫中搜出了另一颗刻有“宣命之宝”的金印,借它假传皇帝圣旨,将自己几十个同党全部封高官。接着,完颜永济被胡沙虎所派宦官李思中于卫绍王府弑杀,享年61岁。
至宁元年(1213年)九月,胡沙虎害怕自己称帝会引来天下人不服,便将完颜珣召回金都,扶持他即位。金宣宗即位后,胡沙虎不顾群臣反对执意将完颜永济废为庶人,金宣宗不得已将完颜永济降为东海郡侯。至宁元年(1213年)十月,元帅右监军术虎高琪,将胡沙虎杀死。于是,金宣宗下令将胡沙虎削爵,赦免术虎高琪,给曾经护佑完颜永济的冬儿、蒲察六斤等人加官进爵。贞祐四年(1216年),金宣宗追复完颜永济的卫王爵位,定其谥号为绍,故史称其为卫绍王。
重要争议
权斗登基
金史中将完颜永济的继位归因于“柔弱而鲜智能”,此论断显然偏颇且未能全面反映历史真相。完颜永济的登基,实则是朝中复杂政治局势下多方力量博弈的必然结果。当时,完颜璟皇帝临终之际,朝中存在着两大主要政治集团:一方是以其宠妃李师儿为核心的李氏家族势力,另一方则是以平章政事完颜匡为代表的完颜皇族势力。这两股力量围绕皇位的继承展开了激烈的明争暗斗。章宗皇帝虽心属卫王继位,但卫王因故未能即时应允,加之章宗身体状况急剧恶化,使得皇位继承问题变得尤为紧迫。李氏家族,出于巩固自身地位、防止皇权旁落的考虑,与黄门李新喜密谋,利用章宗对完颜永济市的潜在认可,推动永济登上皇位。她们计划若日后卫王之子顺利继位,则卫王将依遗诏退位,而李姓则能借此机会进一步掌控宫廷,压制异己。
与此同时,完颜匡作为资深皇族重臣,深谙后妃干政对皇族权力的威胁,他不仅担忧完颜皇族政权被李氏家族取代,更忧虑自己的政治地位受到动摇。因此,他亟需寻找一位既能符合完颜璟遗愿,又便于日后操控的皇位继承人。完颜永济,因其性格温和、易于控制,成为了最佳人选。通过支持永济登基,完颜匡不仅确保了皇族权力的延续,还为自己赢得了拥立之功。最终,在皇位空缺、各方利益交织的复杂背景下,李氏家族与完颜氏皇族势力出于各自的目的,达成了共识,一致推举完颜永济为帝。完颜永济的继位,正是这两大政治集团相互妥协、各取所需的产物,而非单纯基于其个人特质的选择。
是否平庸
《金史·卫绍王本纪》对完颜永济的评价,常因后世史料被人为筛选与篡改而显得片面。史载其“柔弱鲜智能”,然此论调多源于宣宗朝为巩固自身统治而刻意为之的贬低,导致完颜永济的形象被严重扭曲,留给后人的印象仅是平庸无能、缺乏远见。然而,深入探究卫绍王时期的历史背景,不难发现完颜永济虽非才华横溢、胆识过人之辈,在才华学识与理政能力上或许不及其他皇子,但其在皇位继承这一关键问题上,绝非毫无作为的旁观者。面对朝中错综复杂的政治局势,以及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民生凋敝的内忧外患,完颜永济能够成为各方势力妥协的产物,成功登上皇位,本身便是其政治智慧与手腕的一种体现。诚然,完颜永济在位期间的政治成就或许并不显著,但这并不能全面否定其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的努力与策略。在那个动荡的时代,每一位君主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完颜永济能够在夹缝中求得生存,稳固皇权,已实属不易。
人物评价
元朝可汗成吉思汗认为完颜永济平庸懦弱不配做君主。  
元末军事家脱脱在《金史》中认为完颜永济于内施政不当,对外又连年战败,这些都是金朝要灭亡的征兆。
研究书目
《金史·卷第十三·本纪第十三·卫绍王》
文艺影视
2004年8月28日,李克乃在电视剧《成吉思汗》中饰演完颜永济。
参考资料
..2024-07-16
金史.国学网.2024-07-13
成吉思汗.猫眼电影.2024-09-22
目录
概述
家族成员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即位经历
执政经历
减税赈灾
抵御蒙古
晚年逝世
重要争议
权斗登基
是否平庸
人物评价
研究书目
文艺影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