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新,1966年9月出生于
石首市。1996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电影系,获
电影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曾获北京大学“十佳教师”称号。兼任《
电影艺术》杂志编委及
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委员。曾获北京大学“十佳教师”称号(2003),并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
二等奖(2004/2006),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
人物经历
李道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兼任《电影艺术》、《
电影评介》、《
文化艺术研究》等杂志编委,《
电影文学》杂志专家团队成员;
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理事,
中国电影博物馆藏品鉴定委员会委员。1996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电影系,获
电影学博士学位。 1984—1988年就读于
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1992-1994
西北大学中文系讲师、助教。
1996-1998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1998-2001
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 副教授、讲师。
2001年7月至今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副教授 教授。
现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影视学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中国电影史、中国电影批评、中国电影文化与文化产业。
研究方向
中国电影史、中国电影批评、中国电影文化、中国电影传播。
主要贡献
学术贡献
在《
文艺研究》、《
人文杂志》、《艺术争鸣》、《
艺术评论》、《
电影艺术》、《
当代电影》、《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独立出版学术著作《中国电影史(1937-1945)》(2000)、《影视批评学》(2002)、《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2002)、《
中国电影的史学建构》(2004)、《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2005)与《中国电影史研究专题》(2006)。
主持课题
主持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国电影传播史(1905-2005)》、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都市功能的转换与电影生态的变迁:以北京影业为中心的历史、文化研究》与长影集团委托项目《长影史(1945-2005)》。
学术著作
《中国电影(国族论述及其历史景观)》,
中国电影出版社2013年第1版。
《中国电影史研究专题》,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版,33万字。
《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71万字。
《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64万字。
《
影视批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4万字。
《中国电影史(1937-1945)》,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3万字。
《波德莱尔是怎样读书写作的》,
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34万字。
学术论文
《以光影追寻光明——沈浮早期电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义》,《
当代电影》2005年第3期。
《沦陷时期的上海电影与中国电影的历史叙述》,《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建构中国电影文化史》《当代电影》2005年第1期。
《电影学术:无人喝彩的尴尬与渴望超越的焦虑》,《
中华读书报》2004年8月11日。
《市场经济呼唤重构中国电影类型生态》(记者专访),《
中国文化报》2003年8月26日。
《中国早期电影史:类型研究的引入与垦拓》,《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第四代导演的历史意识及其在中国电影史上的独特地位》(上、下),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社科版》2003年第1期、2002年第6期(连载)。
《中国电影史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前景》,《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选择与坚持:早期现实主义电影批评》,《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第1期。
《电影理论与电影史视野里的中国电影批评》,《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建构中国电影批评史》,《
电影艺术》1998年第4期。
学术成果
(1) 《人生的欢乐面,他国的爱与恨——中国早期电影接受史里的哈罗德·劳埃德》,《电影艺术》2010年第2期。
(2) 《消解历史与温暖在地——2009年台湾电影的情感诉求及其精神文化特质》,《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3) 《英雄的重塑与信仰的重建——2009年“最具影响力”电视剧的叙事策略与精神走向》,《
当代电视》2010年第1期,第12-15页。
(4) 《主流大片的话语建构与中国电影的生态命题》,《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5) 《不给电影想象空间谁敢冒险》,《
光明日报》“时政◎观点新闻”2010年1月7日,第3版。
(6) 《国家电影网与中国电影的国家构建》,《
电影艺术》2009年第6期。
(7) 《从政治的电影到电影政治——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电影工业及其文化政治学》,《
当代电影》2009年第12期。
(8) 《歌中的家园》,《
人民日报》2009年10月13日。
(9) 《\u003c沂蒙六姐妹\u003e:四人谈》,《当代电影》2009年第10期。
(10) 《“东影”:国家电影的萌芽》,《艺术评论》2009年第10期,第37-47页。
(11) 《\u003c建国大业\u003e:大气磅礴、生动细腻》,《
文艺报》2009年9月24日。
(12) 《人在历史的底色中显影——红色题材影视剧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文化月刊》2009年第9期,第24-25页。
(13) 《沦陷的光影之\u003c灿烂之满洲帝国\u003e——“满铁”时事/文化映画中的“王道乐土”论述》,《影视文化》2009年第1期,第131-138页。
(14) 《\u003c当代电影\u003e的当代性及其承担的文化使命》,《当代电影》2009年第7期,第22-29页。
(15) 《独辟蹊径的英雄叙事——电视剧\u003c我的兄弟叫顺溜\u003e观后感》,《
人民日报》2009年7月7日。
(16) 《类型的力量——以新中国建立以来国产电影的几个数据为例》,《文艺争鸣》2009年第7期,第109-112页。
(17) 《构建新的国家电影网迫在眉睫》,《
光明日报》2009年6月3日,第6版,“观点新闻”。
(18) 《艰难地贴近儿童的内心——新中国儿童电影六十年的文化年轮》,《
中国教育报》2009年5月29日,第4版。
(19) 《父权的衰微与身份的找寻——2008年台湾电影的“成长论述”及其精神文化特质》,《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30-35页。
(20) 《史学范式的转换与中国电影史研究》,《
当代电影》2009年第4期。
(21) 《从“亚洲的电影”到“亚洲电影”》,《文艺研究》2009年第3期,第77-86页。另载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09年第6期,第21-29页。
(22) 《成荫在1953》,《
传记文学》2009年第3期,第55-63页。
(23) 《阶层的寓言与电影的社会学——影片\u003c农民工\u003e里的个人梦想与国家意愿》,《当代电影》2009年第2期。
(24) 《\u003c海角七号\u003e:“在地”的美丽与忧伤》,《
中国艺术报》2009年2月20日,第4版。
(25) 《亚洲电影创作需要形成整体合力》,《
光明日报》2009年2月10日,第6版,“观点新闻”。
(26) 《\u003c舞台姐妹\u003e作为电影经典的生成机制及其历史命运》,《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第47-53页。
(27) 《在磨砺中成长:2008中国电影印象》,《
艺术评论》2009年第1期,第33-40页。
(28) 《重构中国电影——从学术史的视野观照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电影史研究》,《
当代电影》2008年第11期,第38-47页。另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管理局、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频道节目中心编《改革开放与中国电影30年——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国电影论坛文集》,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12月;又载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09年第1期。
(29) 《新作评议:\u003c超强台风\u003e》(
冯小宁、
陆弘石、张东、李道新),《当代电影》2008年第11期。
(30) 《打造农村电影大本营》(赵国光、李道新),《
当代电影》2008年第10期,第15-17页,字数:5,433。
(31) 《台港电影的中国化阐释——从文化身份的角度观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的台港电影研究》,《文化艺术研究》第1卷第2期(2008年9月)。另载人大复印 资料《影视艺术》2009年第7期,第30-38页。
(32) 《延安电影团:不断讲述与逐渐丰满的历史》,《影博·影响》(
中国电影博物馆馆刊)2008年第3期,第8-9页。
(33) 《开创香港电影史研究的新格局:评\u003c香港电影史(1897-2006)\u003e》,《电影艺术》2008年第5期。
(34) 《归家的念想与道统的坚守——\u003c街头巷尾\u003e文化读解》,载
中国电影家协会编《华语电影的跋涉者——李行导演电影作品研讨论文集》,第 67-73页,
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8月。字数:6,346。
(35) 《好莱坞的中国功夫——从电影\u003c功夫熊猫\u003e说开去》,《
中国艺术报》2008年7月15日,第4版,字数:1,089。
(36) 《理性与悲情——李少红影视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序》(高明著),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8年6月。
(37) 《2007年中国电影发行与营销分析》(
高红岩、李道新),载
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编:《
200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第49-66页,
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6月,字数:30,000。
(38) 《民族梦想的表达方式——影片\u003c买买提的2008\u003e观后》,《
中国电影报》“国内·评论”2008年5月15日,第22版,字 数:1,487。
(39) 《\u003c功夫之王\u003e:好莱坞的中国功夫》,《中国电影报》“国内·评论”2008年5月8日,第22版,字数:1,693。
(40) 《电影中的北大与北大人的电影》,收入《北大讲座》第14辑,第90-104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年4月。字数:10,954。
(41) 《\u003c左右\u003e的空间与方向》,《中国电影报》“国内·评论”2008年3月20日,第20版,字数:1,564。
(42) 《两代人的怀旧——评\u003c两个人的房间\u003e》,《
中国电影报》“国内·评论”2008年3月20日,第20版,字数:1,564。
(43) 《战略联盟、产业集群与价值创新——国有大型电影企业体制改革的现状及发展》,载
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编《2007电影产业研究之国有影视企业 卷》,第36-56页,
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字数:20,261。
(44) 《新作评议:\u003c立春\u003e》(
顾长卫、
梁明、
杨远婴、李道新),《
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第22-28页。字数:2,000。
(45) 《都市功能的转换与电影生态的变迁——以北京影业为中心的历史、文化研究》,《
文艺研究》2008年第3期,第83-90页。字数:10,909。另以《北京电影与电影北京》为题,载
中国电影博物馆馆刊《影博·影响》2008年第1期,第32-37页;又载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08年第12期。
(46) 《\u003c大灌篮\u003e:好看就行》,《
中国电影报》“国内·影评”,2008年3月6日,第22版。
(47) 《我们需要周星驰——从\u003c长江七号\u003e说开去》,《中国电影报》2008年2月28日。
(48) 《国产大片:史诗格局的渐显》,《
艺术评论》2008年第2期,第32-36页。字数:8,021。
(49) 《专家学者吹响评论的“集结号”——电影\u003c集结号\u003e研讨纪要》,(
傅红星、
郑洞天、
尹鸿、李道新、
倪震、
陈墨、
饶曙光),《电影》2008年 第2期,第25页。字数:500。
(50) 《站在“十七年”的肩膀上——独家专访李道新》(罗洋文,赵伟
摄影),《
中国银幕》2008年第2期。
(51) 《“作家”在“电影”——我看\u003c我叫刘跃进\u003e》,《
中国电影报》2008年1月31日。
(52) 《面向死亡的不忍与善良——\u003c投名状\u003e与陈可辛的电影世界》,《中国电影报》“国内·影评”,2008年1月24日,第22版。字 数:1,551。
(53) 《\u003c电影讲稿\u003e的创新》,《
电影艺术》2008年第1期。字数:1,469。
(54) 《中国电影:历史撰述的开端》,《
当代电影》2008年第1期,第67-73页。字数:13,849。
(55) 《中国电影美学史里的钟惦电影美学》,载
章柏青、
陆弘石主编《电影锣鼓之世纪回声——钟惦棐逝世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04-113页,中国 电影出版社,2007年12月版。字数:9,209。
(56) 《论电视批评特性》,载
欧阳宏生、
陈笑春、
王安中主编《电视批评:理论·方法·实践》,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57) 《武兆堤与新中国电影的英雄叙事》,《
电影艺术》2007年第5期,字数:14,000。
(58) 《关于中国电影史学研究的谈话》(
陈山、钟大丰、吴迪、李道新、
吴冠平),《电影艺术》2007年第5期。字数:3,893。
(59) 《中国电影的民族记忆与文化历程》,《
湖北日报》“大家讲坛”2007年9月14日。
(60) 《\u003c隐形的翅膀\u003e开掘体育影片新路径》,《
光明日报》“科技卫生新闻体育”,2007年8月1日,第6版。字数:3,403。
(61) 《\u003c舞台姐妹\u003e作为电影经典的生成机制及其历史命运》,《谢晋电影文选》,
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字数:10,858。
(62) 《新作评议:\u003c剃头匠\u003e》(
哈斯朝鲁、
饶曙光、
陈晓云、李道新),《
当代电影》2007年第3期。字数:2,000。
(63) 《“后九七”香港电影的时间体验与历史观念》,《当代电影》2007年第3期,另载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影视艺术》2007年第8期;又载
中影股份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编《
香港电影10年》,第125-136页,
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12月版。字数:11,033。
(64) 《电影艺术的魅力——早期中国经典电影赏析》,载吴忠主编《名家论见: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
(65) 《马徐维邦:中国恐怖电影的拓荒者》,《
电影艺术》2007年第2期,字数:12,976。
(66) 《一个电影史研究者的心灵絮语》,《
电影文学》2007年第2期,字数:5,620。
(67) 《\u003c人民日报\u003e与新中国电影的生存空间》,《电影艺术》2007年第1期,字数:11,898。
(68) 《建构中国电影传播史》,《
人文杂志》2007年第1期,另载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影视艺术》2007年第5期,字数:11,312。
(69) 《\u003c东京审判\u003e:民族意识与大众心理的契合》,《
中国艺术报》2006年9月22日。
(70) 《中国的好莱坞梦想——中国早期电影接受史里的好莱坞》,《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字数:9,350。
(71) 《中国早期电影叙事的优良传统》,《
电影艺术》2006年第4期;另载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影视艺术》2006年第11期;再载中国电 影年鉴社《中国电影年鉴2007》。字数:9,103。
(72) 《露天电影的政治经济学》,《
当代电影》2006年第3期,另载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影视艺术》2006年第8期,字 数:12,475。
(73) 《电影旅游:产业融合的文化诉求》,《中国电影新百年:合作与发展——第十四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5月。另载《文化创意产业参考》2007年第9期。
(74) 《不可遗忘的电影传统》,《
大众电影》2006年第8期。
(75) 《永不消逝的老电影》,《
北京晚报》2006年3月3日。
(76) 《创造之源:中国电影史里的文学因素》(访谈录),《电影》2006年第2期。
(77) 《渴望打破文化禁的艺术理想——影片\u003c阿诗玛\u003e评析》,载张振华、
梅朵主编《名家看电影:1949-2005》,第103-107页,广西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
(78) 《对意境美的追求——电影\u003c巴山夜雨\u003e评析》,载张振华、梅朵主编《名家看电影:1949-2005》,第114-119页,广西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6年2月。
(79) 《中国早期电影的都市形象》,载
杨远婴主编《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文化卷》,
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1月。
(80) 《“香港”如何“中国”?—— 中国电影文化史里的香港电影(1949-1979)》,载宋家玲主编《电影学前沿》,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81) 《民国报纸与中国早期电影的历史叙述》,《
当代电影》2005年第6期。
(82) 《中国早期电影的平民姿态》,《
深圳特区报》2005年12月6日。
(83) 《\u003c刘三姐\u003e:革命年代的声色之娱》,《
南方都市报》2005年11月2日。
(84) 《\u003c红樱桃\u003e:一座影院与一部影片的命运》,《
新京报》2005年10月28日。
(85) 《国家意识与人文精神的对话》,《
中国艺术报》2005年9月16日。
(86) 《\u003c双旗镇刀客\u003e:另一种武侠电影》,《新京报》2005年9月16日。
(87) 《伦理诉求与国族想象——朱石麟早期电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义》,《
当代电影》2005年第5期。
(88) 《\u003c顽主\u003e:沉痛的调侃与无因的反叛》,《新京报》2005年9月7日。
(89) 《苦中作乐的民族心理与笑中含泪的电影记忆》,《中国电影年鉴·中国电影百年特刊》,中国电影年鉴社,2005年7月。
(90) 《\u003c东陵大盗\u003e:早产的“印第安纳·琼斯”》,《
新京报》2005年8月11日。
(91) 《“孤岛”:别一种电影抗战》,《
中国艺术报》2005年7月8日。
(92) 《消费逻辑的建立与贺岁电影的进路》,《
文艺研究》2005年第5期,另载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影视艺术》2005年第8期。
(93) 《以光影追求光明——沈浮早期电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义》,《
当代电影》2005年第3期。
(94) 《\u003c说话算话\u003e为电视电影开拓的发展空间》,《
电影艺术》2005年第3期。另载
王人殷主编《电视电影纵览(2005)》,
文化艺术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4月第一版。
(95) 《\u003c孤儿救祖记\u003e:拯救民族电影业》,《
北京日报》2005年6月7日。
(96) 《只为明星狂——中国影迷诞生记》,《
南方周末》2005年5月5日,另载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影视艺术》2005年第7期。
(97) 《从\u003c风云儿女\u003e到\u003c鬼子来了\u003e——中国电影叙事的四大段》,《艺术评论》2005年第3期。
(98) 《沦陷时期的上海电影与中国电影的历史叙述》,《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99) 《文化与资本的百年运作——解读功夫电影的民族特性与市场前景》,《
电影新作》2005年第2期。
(100) 《影像与影响——\u003c申报\u003e与中国电影研究之一》,《
当代电影》2005年第2期。
(101) 《百年中国银幕:欧风美雨日潮韩流》,《
中华文化画报》2005年第2期。
(102) 《少年的阳光与梦幻——\u003c大众电影\u003e笔记》,《
新京报》2005年3月1日。
(103) 《“家”与“大家”的襟怀——李行电影笔记》,《新京报》2005年1月14日。
(104) 《建构中国电影文化史》,《当代电影》2005年第1期,另载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影视艺术》2005年第5期。
(105) 《传记的史学维度——\u003c从女兵到教授:谢冰莹传\u003e四人谈之一》,《
文艺报》2004年11月30日。
(106) 《那种无法重现的古典味道——朱石麟、李萍倩电影笔记》,《
新京报》2004年11月24日。
(107) 《从孤岛走向世界——谢晋电影与中国电影传统》,《
福建艺术》2004年第5期。
(108) 《意识形态氛围与中国恐怖电影的不可预期》,《
电影新作》2004年第5期;另载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影视艺术》2005年第1期。
(109) 《电影学术:无人喝彩的尴尬与渴望超越的焦虑》,《
中华读书报》2004年8月11日;另载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影视艺术》2004年 第5期。
(110) 《电影中的史与诗》,《北大讲座》(第四辑),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版。
(111) 《电影启蒙与启蒙电影——郑正秋电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义》,《
当代电影》2004年第2期。
(112) 《作为类型的中国早期喜剧片》(上、下),《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3期(连载)。
(113) 《新中国喜剧电影的历史境遇及其观念转型》,《
电影艺术》2003年第6期。
(114) 《女性意识及其艰难浮现——影片\u003c跆拳道\u003e文化阐释》,《当代电影》2003年第6期。
(115) 《面对影像文化新时代的影视专业》,《中国考试》2003年第9期(下)。
(116) 《市场经济呼唤重构中国电影类型生态》(记者专访),《
中国文化报》2003年8月26日。
(117) 《从中国电影的类型传统看当前中国电影的发展机缘》,《
文艺报》2003年7月17日。
(118) 《西方电影中的爱与死》,《北大讲座》(第三辑),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版。
(119) 《中国电影批评的个性色彩》,《文艺报》2003年3月13日。
(120) 《心灵探询与价值重建——影片\u003c和你在一起\u003e的文化读解》,《
当代电影》2003年第2期。
(121) 《中国早期电影史:类型研究的引入与垦拓》,《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122) 《文化张艺谋:无可挽回的颓势》,《
中国银幕》2003年第2期。
(123) 《第四代导演的历史意识及其在中国电影史上的独特地位》(上、下),《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期、2002年第6期(连载);另载王人 殷主编《与共和国一起成长》,
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
(124) 《为生而死与向死而生——对侯孝贤影片\u003c童年往事\u003e的一种读解》,《
电影新作》2002年第6期。
(125) 《中国早期电影里的父亲形象及其文化含义》,《
电影艺术》2002年第6期。
(126) 《物恋悲剧与生存困境——影片\u003c寻枪\u003e的文化读解》,《电影艺术》2002年第3期。
(127) 《历史·文化与个体·尘世——夏钢影片\u003c玻璃是透明的\u003e评析》,《
当代电影》2002年第1期。
(128) 《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独特处境及历史命运》,《当代电影》2001年第6期。
(129) 《后殖民主义与中国电影批评》(上、下),《
福建艺术》2001年第4、5期(连载)。
(130) 《中国电影史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前景》,《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另载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影视艺术》2002年第1期。
(131) 《王家卫电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义》,《
当代电影》2001年第3期。
(132) 《意识形态话语与电影批评》,《福建艺术》2001年第2期。
(133) 《选择与坚持:早期现实主义电影批评》,《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第1期。
(134) 《作为类型的中国早期歌唱片》,《当代电影》2000年第6期,另载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影视艺术》2001年第1期。
(135) 《电影理论与电影史视野里的中国电影批评》,《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136) 《中国早期电影里的都市形象及其文化含义》,《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6期,另载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电影、电视艺术研究》2000年第2期。
(137) 《当代中国电影:现实主义50年》(上、下),《
电影艺术》1999年第5、6期连载。
(138) 《追寻:诗歌的诗性言说》,《诗探索》1999年第2期。
(139) 《中国电影批评:发生及其窘迫情势》,《西安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140) 《\u003c神女\u003e:都市与人性残酷之写真》,《
电影文学》1999年第6期。
(141) 《振兴民族电影:理论界的姿态》,《
文化月刊》1999年第5期。
(142) 《抗战时期的电影观念》(上、下),《电影文学》1998年第6期、1999年第1期连载。
(143) 《重庆电影与中国电影的历史叙述》,《重庆与中国抗战电影学术论文集》
重庆出版集团1998年版。
(144) 《20年代世界电影语境里中国电影状况及其对策》,《
都市影视》学术专号1998,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主办。
(145) 《对中国电影的历史叙述:读陆弘石舒晓鸣的\u003c中国电影史\u003e》,《
中国文化报》1998年7月25日。
(146) 《建构中国电影批评史》,《
电影艺术》1998年第4期。
(147) 《柔弱的设计 —— 读赵凝的小说\u003c发烧发烧\u003e》,《作品与争鸣》1998年第3期。
(148) 《新纪录电影:走向中国作者电影》,《
电影文学》1998年第2期。
(149) 《超稳定模式:中国电影的社会学批评》,《
唐都学刊》1998年第1期。
(150) 《孤岛电影概貌》,《都市影视》学术专号1997,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主办。
(151) 《成功的写作 —— 读郭志刚的\u003c孙犁评传\u003e》,《
文艺报》1996年11月1日。
(152) 《从语用学角度看17年文学语言的公众化社会化趋向》,《西北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153) 《试论“十七年”文学语言的人工性》,《唐都学刊》1993年第1期。
(154) 《中国当代文学形态发展概略》,《西北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
获奖情况
《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
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64万字)2004年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一等奖。
《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3月出版,71万字)2006年获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二等奖。
曾获北京大学“十佳教师”称号,入选教育部2006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