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葆璋
原烟台海军学校创校长
谢学朗(1865年1月—1940年7月),字葆璋,号镜如,福建长乐(今福州市市)人,女作家冰心父亲。天津市水师学堂总教习严复回闽招生,推荐谢葆璋北上应试,考入该学堂第一届驾驶班肄习。十年后(1884年),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派登“威远”舰实习。实习期满,进入北洋舰队服役。曾任北洋水师枪炮官,烟台海军学校创校为校长,后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海军司令部二等参谋官。
投身海军
清同治四年(1865年)1月3日出生于福州。是谢銮恩的第3个儿子。4岁时,母亲离开人世,由父亲和姐姐抚养。谢銮恩发妻去世后,未再续弦,晚年才娶继室,帮助料理生活。两个哥哥继承父业,做了教书先生,而谢葆璋却随同许多福州子弟加入海军。
清光绪七年(1881年),谢葆璋父亲的好友、天津水师学堂总教习严复专程回到福州,招考海军学生。严复见到谢葆璋,觉得这个少年是块当海军的好材料。于是,出两道题给谢葆璋做,算是考试。一道是诗题,题目是“月到中秋分外明”,另一道是八股的破题。谢葆璋做完后,严复很满意,决定收下这名学生。从此,跟随严复到天津,走进水师学堂,成为该校的第一届驾驶班学生。
谢葆璋等只用3年时间学完全部课程。毕业前夕,李鸿章邀请英国俄罗斯的海军官员来校会考。他们认为,欧洲海军学校学生到上练船阶段才能学到的一些课程,天津水师学堂的学生已经提前学完。国内的官员也认为,天津市水师学堂“所授繁难诸学,多为从前闽厂(马尾船政学堂)驾驶学堂洋教习所未及课”。李鸿章对此非常满意。
清光绪十年(1884年)11月,谢葆璋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结束课堂学习,转上“威远”练习舰实习。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北洋水师的“致远”、“靖远”和“来远”、“经远号装甲巡洋舰”4艘主力巡洋舰,分别在英国德国建成下水。李鸿章汲取以往购舰的教训,决定派北洋舰队的官兵前往英、德两国接收,不再由洋人送舰来华。这既可免“雇募资遣之烦”,又可使接舰官兵“复得沿途练习之益”。
李鸿章先派邓世昌叶祖珪邱宝仁林永升担任四舰的管驾官(舰长)。同时,每舰派一名大副和两名学生,协助驾驶。谢葆璋作为学生参加这次接舰行动,与邱宝仁等负责接收“来远”舰。
这年2月,接舰官兵400余人,在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的亲自率领下,乘坐招商局的轮船,从天津出发,前往欧洲。抵达英国后,谢葆璋等部分官兵又转德国,到伏耳铿厂接收“来远”、“经远”两舰。接收完毕,两舰驶往英国,与在这里接收的“致远”、“靖远”会齐。
随后,在英国举行隆重的接舰典礼。当时,偌大中国竟然连一首国歌都没有,只好临时选一首《妈妈好糊涂》的民俗音乐曲调,作为国歌演奏。这件事深深刺痛谢葆璋的心,许多年以后,他还用此来教育子女。10月,从英、德接收的4艘巡洋舰,由中国人自己驾驶,穿越波涛汹涌的大西洋,过好望角,经印度洋,顺利抵达福建厦门。第二年,四舰驶往北方,加入北洋水师
此后,谢葆璋便留在“来远”舰任职。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被正式任命为北洋海军右翼左营守备,“来远”舰驾驶二副。在此前3年,谢葆璋因资历不够,一直代理这一职务。
甲午战争
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八月十八日,北洋海军主力与日本联合舰队黄海展开激战。开战不久,日舰“赤城”被击成重伤,转舵驶逃。谢葆璋协助帮带大副驾驶“来远”舰,立即尾追攻击,进一步重创“赤城”,迫使其逃离作战海域。战至下午3时20分,日本第一游击队“吉野号防护巡洋舰”等4舰集中火力进攻“来远”、“靖远”。两舰以寡敌众,苦战多时,均受重伤。“来远”舰中弹200多颗,引起猛烈火灾,“延烧房舱数十间”。在此危急时刻,谢葆璋奉命驾舰冲出日舰的包围,驶至丹东大鹿岛附近灭火施救。谢葆璋作为“来远”舰上的枪炮官,参加这次著名的大海战
战斗一开始,北洋水师就陷入极为不利的境地。激战数小时后,英勇的“致远”、“经远号装甲巡洋舰”等舰相继沉没,“广甲”、“济远舰”两舰先后撤出战斗。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本队6舰,将北洋舰队的“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团团包围。号称“帝国精锐”的“吉野”等4艘快速巡洋舰,则将谢葆璋所在的“来远”舰和靖远号防护巡洋舰死死咬住,形势十分严峻。“来远”舰在敌舰的疯狂围攻下,中弹200余发,尾炮失灵,弹药舱爆炸,全舰燃起熊熊大火。危急之中,谢葆璋英勇地冒着敌舰的炮火,率领士兵奋力救火,终将大火扑灭,保住军舰。
“来远”舰带伤坚持战斗,直至日舰先行逃离战场。“来远”舰是北洋水师幸存军舰中受伤最重的一艘。战后,“来远”舰驶归旅顺,中外人士目睹其损伤如此严重,尚能平安抵港,皆为之惊叹不已。“来远”舰上人员伤亡十分惨重,谢葆璋妻子的一位堂侄也在战斗中阵亡。
他被炮弹打穿腹部,肠子炸了出来,飞溅到烟囱上。战斗结束后,谢葆璋含着泪把烧焦的肠子从烟囱上撕下来,放回到他的遗体。
海战结束后,其与管轮人员密切配合,将已受重伤的“来远”安全驶归旅顺基地。“驶回旅顺口之际,中西各人见其伤势沉重,而竟安然返旌,无不大奇之”。
死里逃生
二十一年(1895年)破五节日,日军水陆夹击威海卫港内的北洋水师。正月十二日凌晨,日本鱼雷快艇潜入港内偷袭,由于北洋舰队的英勇抵抗,日本海军对威海的正面进攻迟迟不能得手。于是,日军派出鱼雷艇队,借夜色的掩护,潜入港内进行偷袭。2月5日,日军鱼雷艇施放的鱼雷击中受伤的“来远”舰。随着一声巨响,“来远”舰庞大的身躯急速地翻转,露出红色的舰底,不久即沉入海底,舰上官兵30多人遇难。
谢葆璋在军舰爆炸的刹那间,纵身跳入冰冷剌骨的海中,凭着一身好水性,拼命游上刘公岛,得以死里逃生。几天后,北洋水师在刘公岛全军覆没。
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将北洋舰队编制取消,数以千计劫后余生的海军官兵被遣散回乡。谢葆璋辗转回到福州市,和家人团聚,与妻子家人度过一段平静生活。
复出任职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清政府恢复北洋舰队。原“靖远”舰管带叶祖珪出任统领,原“康济”舰管带萨镇冰出任帮统。萨镇冰是福州人,与谢葆璋是同乡。谢葆璋入天津水师学堂学习时,萨镇冰任学堂正教习,谢葆璋在“威远”舰实习时,萨镇冰又是该舰管带,所以,萨镇冰既是谢葆璋的长官又有师生之谊,以后,两人共事于北洋水师,过从甚密。北洋舰队重建,急需海军人才,萨镇冰很自然就想到谢葆璋。于是,电召他重返海军任职。
是年,清政府从英国购买两艘4300吨的巡洋舰,一艘名为“海天”,一艘名为“海圻”,都是当时中国海军最大的战舰。萨镇冰兼任“海圻”舰舰长,谢葆璋被任命为副舰长。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10月5日,35岁的谢葆璋有了第一个孩子——女儿冰心。不久,谢葆璋的妻子带着仅7个月的女儿,从福州老家迁往上海市。谢葆璋的巡洋舰多在此驻泊,一家人可以经常团聚。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冬,谢葆璋出任烟台海军练营管带,又离开上海。
甲午战争期间,北洋舰队在旅顺、威海的海军学校都毁于战火。清光绪二十六年,谢葆璋的母校天津水师学堂又毁于八国联军的炮火,北洋舰队失去最后一个人才培养基地。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冬天,北洋新的海军学校——烟台海军学堂,在海军练营简陋的营房里诞生,谢葆璋为首任监督(校长)。
由于谢葆璋的出色领导,烟台海军学堂发展迅速,短短几年便赶上和超过一些老牌的海军学校,位居清末四大海校之首。烟台海军学堂学制三年,专门培养舰艇指挥官,是近代中国培养指挥军官最多的海军学校,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海军80%以上的舰艇长是该校的毕业生,烟台海军学堂(民国后改称烟台海军学校)对中国海军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谢葆璋治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他提出“学堂以德育为贵”、“品必先于学”的思想。而以往各海军学校“于学问精长、屡列优等者,皆优给奖赏。独品行端正者,转付缺如,诚非务本之道”。因此,谢葆璋建议由海军部设立“端品勋章”,专门颁发给品行端正的学生。同时,对学习优秀的学生发给“优学勋章”。他认为,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更多品学兼优的学生。后来,海军部采纳他的建议。
也许是因为有甲午海战中泅水逃生的经历,谢葆璋十分强调在校学生的游泳训练。他认为,海军会游泳,如同陆军会骑马一样,是必备的技能。为此,他制订严格的规定:学生不放暑假,在校进行游泳训练,凡游泳课不及格的学生,即使其他课程都及格,也不能毕业。如此重视游泳训练,在其他海军学校是没有的。
谢葆璋是位有进步思想的爱国军人,冰心的舅舅杨子玉是同盟会会员,经常与谢葆璋一起作诗谈文,借抒情怀。
烟台海军学堂的学生,受进步思想的影响,对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和中国海军的衰败状况日益不满。他们订阅不少清政府明令禁止的同盟会报刊,开始逐步同情和支持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个别学生甚至与同盟会建立秘密联系。
宣统元年(1909年),筹办海军大臣爱新觉罗·载洵视察烟台海军学堂,认为学堂办得有成绩,质量较高。于是,清政府决定选派20名满族贵胄学生来校学习,提前毕业,以加强满族人对海军的控制。
满族贵胄学生的到来,激起汉族学生强烈的反抗情绪,双方不断发生磨擦。宣统二年(1910年)的春季运动会上,为争夺一项锦标,互相仇视的满汉学生爆发激烈冲突。事件发生后,地方官员秉承朝廷旨意,要求校方严惩汉族学生。谢葆璋不肯偏袒满族贵胄学生,据理力争。不久,清政府命海军部官员郑汝成来校查办此事。
郑汝成是谢葆璋天津水师学堂的同班同学。他告诉谢葆璋,烟台海军学堂中的各种进步活动已引起清政府的注意,京城的一些官员甚至指责谢葆璋是“乱党”。郑汝成劝谢葆璋赶快辞职,退身远祸,免得落个撤职查办的下场。
谢葆璋对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已不抱幻想,毅然辞去监督职务,带着家人离开他倾注了8年心血的海军学堂,返回福州市家乡。在家里,他不同意女儿冰心扎耳朵眼儿,更不让给女儿穿紧鞋。也从来没有责备过女儿,父亲是婉莹启蒙的老师。
海军次长
民国元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谢葆璋的同乡好友黄钟瑛因参加辛亥革命有功,被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任命为民国首任海军部总长兼海军总司令。黄钟瑛上任不久,电请在福州的谢葆璋回海军任职。
谢葆璋再次重返海军后,被安排在北京,担任海军总司令部二等参谋官。民国2年(1913年)7月4日,谢葆璋补授海军上校军衔。8月20日,晋升海军少将军衔。10月,谢葆璋以“才具开展,办事热心”,被任命为海军部军学司司长,负责整个海军教育工作。此后13年间,谢葆璋一直在海军部任职。谢葆璋提任军学司司长后,积极改革和整顿海军教育,恢复遭严重破坏的海军学校,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推动海军教育的发展。
民国4年5月7日,密谋称帝的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借以换取日本对帝制的支持。这一卖国行径,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和反对。谢葆璋闻此,满怀悲愤地用岳飞笔体写下“五月七日之事”6个大字张贴书房,永不忘这一国耻日。
袁世凯复辟后,将副总统黎元洪封为“武义亲王”。黎元洪早年毕业于天津水师学堂第一届管轮班,与谢葆璋是校友。民国建立后,黎元洪提任副总统,曾几次邀请谢葆璋到他在北京东厂胡同的住所作客,都被谢葆璋婉拒。黎元洪被袁世凯软禁后,谢葆璋却不顾当权者的疑忌,经常去看望他,与他一起谈天,对弈解闷。因为瀛台潮湿阴冷,谢葆璋每次前去,妻子都特意为他多准备些衣服。
由于海军建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加之官场腐败,相互倾轧,使谢葆璋满腔热情屡遭冷落。回到家中常沉默不语,在院子里种花,借以排遣愁烦。
民国9年(1920年),改任海军部参事厅参事。
民国15年6月,杜锡珪出任海军部长,谢葆璋署理海军次长。至此,谢葆璋的海军生涯达到顶峰。这一年他61岁。
谢葆璋提任海军部次长后不久,国内形势急剧变化。这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北洋政府政府军在北伐军的打击下,节节败退。海军总长杜锡与海军总司令杨树庄决定倒戈。
次年3月,杨树庄正式易帜,宣布就任国民革命军海军总司令,率舰队加入北伐军。杜锡珪、谢葆璋等高级将领则仍留在海军部,应付北京政府。1927年6月,北京政府改组,取消海军部。杜锡珪、谢葆璋去职。
民国历史上,曾先后有9位海军总长和12位海军次长,谢葆璋是第7位次长,也是北洋政府的最后一任次长。
海军部取消后,谢葆璋被任命为海道测量局少将局长。他携家眷离开北京,前往上海市任职。不久,谢葆璋又奉命兼任全国海岸巡防处处长。
民国18年6月,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海军部。是时,谢葆璋已卸去本兼各职,寓居沪上。因为是海军前辈,资历较深,经验丰富。所以,海军部聘请他担任顾问。
民国19年,谢葆璋妻子去世。民国20年(1931年),辞去一切职务,谢葆璋随女儿冰心离开上海又到北平市定居。此后,谢葆璋因年事已高,退出公职,闲居在家。
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平沦陷,民国27年冰心一家南迁昆明市,年迈体弱的谢葆璋留居北平,由长子谢为涵负责照料,闲居北京。民国29年(1940年)病逝,终年75岁。
参考资料
德才兼备谢葆璋.威海新闻网.2023-11-19
目录
概述
投身海军
甲午战争
死里逃生
复出任职
海军次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