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特斯河战役
前309年在高加索地区的战争
塔特斯河战役,是公元前309年的高加索地区发生的一次博斯普鲁斯王国内战,双方都雇佣了大量斯基泰雇佣军。最后,国王塞西罗斯二世率领王军打败了叛军,夺取胜利。然而塞西罗斯二世随即在追杀叛军时战死,王国落入其叛乱的弟弟埃梅罗斯手中。
历史简述
公元前309年的高加索地区,两支风格迥异的军队在塔特斯河畔遭遇。三位希腊王子为了自己的继承权与身家性命,不惜借助游牧部族的力量,捉对厮杀。但决定战役进程的力量,并非传统的希腊式军队,而是整个北境的主宰者——斯基泰人
克里米亚半岛的希腊王国
位于当代乌克兰南部的克里米亚半岛,自古以来就与遥远的希腊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上古迈锡尼文明的建立者,还是后来城邦时代的公民先祖,都从这里出发,进入希腊本土,创造出让后人赞叹不已的文明。
早在荷马史诗诞生的古希腊黑暗时代,就有希腊地区的冒险家和商人,不辞辛劳的航海到此地。由于希腊本土地区的平原破碎隔绝,定居点的居民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势必出海寻找更多资源和土地。乌克兰南部地区的小麦产区、富饶牧场,以及高加索山区的金矿,都深深吸引着希腊先民。著名的金羊毛传说,就诞生在这个时代。
到了公元前7世纪,力量壮大起来的希腊人,开始逐步向海外进行殖民活动。富饶的克里米亚半岛,自然就是其中一个优质选项。一系列的希腊城市,开始沿着黑海海岸崛起。在不长的时间内,整个黑海地区,就成为了一个希腊冒险家们的内海。以至于当时的希腊文人,会以住在池塘周围的青蛙来自嘲。
在这些蜗居池塘周围的青蛙中,最大的一只莫过于博斯普鲁斯王国。这个王国在兼并了数个势力微小的希腊城邦后,成为了横跨刻赤海峡两岸的地区小强。
古典时代的航海大都需要贴着海岸,在一个个港口间进行短驳。所以,控制了刻赤海峡,也就等于同时控制了乌克兰农牧产区、北方奴隶贸易与高加索金沙输出的十字路口。希腊本土著名的大都会雅典,就一直依靠克里米亚半岛输入的小麦来维持繁华城市的人口。其作用,无异于斯巴达人依靠西西里王国的粮产,罗马帝国依赖埃及哺育是一样的。反过来,来自南方地中海世界的橄榄油、手工艺品与武器,也需要经过这里,在黑海各地转手。
正是靠着国力基础,博斯普鲁斯王国并没有像很多希腊城市一样,屈居于内陆蛮族的压迫。王国本身还大量招募非希腊裔士兵为自己打仗。住在王国边界周围的游牧民族斯基泰人,就是其中主力。这些外族佣兵既是希腊人抵御外患的生力军,也是国王对内施展独裁权势的威慑基础。
叛乱者的游牧大军
公元前310年,统治博斯普鲁斯王国58年之久的老国帕里萨德斯一世王病死,王位传到了他的大儿子塞西罗斯二世手里。但在没有严格长子继承制的古希腊世界,这样的安排并不万无一失。老国王的次子埃梅罗斯和另一个王子普里坦尼斯选择叛乱。
由于手中没有实权和军队,两位叛乱的王子只能逃离克里米亚半岛,进入王国的东部地区。在继续逃亡到高加索的内陆山区后,两人通过王子身份,很容易的就获得了斯基泰人的支持。历史上,博斯普鲁斯王国的军队,经常由这些世界上最早的游牧文化创造者来担任。所以,他们对于使用外族部队,没有任何的道德负担。在即将开始的战争中,也不会因不熟悉游牧军队,而在指挥时感到不知所措。
斯基泰人崛起于历史长河中的时间,恰巧与城邦时代的希腊人基本一致。两个在生存方式上,有着巨大差异的印欧语族群,一直在乌克兰南部等地有着密切交流。
尽管斯基泰人是历史上所有游牧文化的奠基者,却并不完全依靠游牧经济来过活。就像善于航海经商的希腊人,不可能放弃唾手可得的土地收益。斯基泰人也会在适合的地区,建造城市,耕作土地。克里米亚希腊人出口到地中海地区的小麦,大部分就来自斯基泰人的地盘。后者虽然是草原上的游牧之王,也一直依靠出口粮食来增加收入。这在游牧民族的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孤例。
斯基泰人也一直以强大的骑兵部队,闻名于古代世界,也奠定了历史上所有游牧民族军队的作战风格。
他们的轻装骑射手,经常以快速灵活的袭扰战术,让定居民族的军队,无所适从。他们曾经入侵伊朗与两河地区,让纵横各地的亚述人和波斯人,屡屡吃亏。著名的的斯基泰复合弓与使用者一起,获得了很多定居民族的肯定。波斯帝国就长期招募斯基泰人为自己作战。雅典人也在波希战争后,引进了斯基泰奴隶弓箭手。
但对于出生高贵的斯基泰贵族武士来说,弓骑兵的袭扰并不是问题。这些游牧集团中的菁英,不仅装备着保护全身的鳞片甲,连胯下的战马都经常装备半身马甲。战斗中,他们经常策马冲锋,从正面击垮对手。如果对方的步兵抵抗激烈,他们也可以使用携带的弓箭和标枪,继续摧残对手的意志。在遭遇同样装备重甲的同行时,标志性的尖头战斧,就是他们破甲制敌的神器。
但你或许想不到的是,斯基泰的军队中一样存在大量的步兵部队。除了骑兵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下马步战。很多斯基泰人,常常以步兵形象,出现于对手面前。在著名的波希战争中,这些使用复合弓与尖头战斧的游牧步兵,一度让装备精良的希腊重步兵都无法抵挡。他们的前排武士,还会使用一人高的大盾牌来掩护自己。这对于同样装备大量弓箭的对手而言,是非常有效的。
埃梅罗斯和普里坦尼斯就带着这样一支军队来夺取王国大权。号称多达20000骑兵与22000步兵的斯基泰军队,在谁看来,都是不容易对付的强手。
战术的较量
刚刚继位的塞西罗斯二世也没有坐以待毙,他在两个弟弟逃亡后,就备组建了一支平叛部队。
博斯普鲁斯王国的军事传统,让他同样倚重斯基泰人为自己打仗。由于斯基泰人的部落与群体,分布非常广泛。所以,在不同地域内,完全可以召集到互不统属的力量。这些斯基泰人也不会因为语言文化上的类同,而不敢为了金钱,对同胞大打出手。塞西罗斯二世就依靠王国原有的雇佣军和新招募的有生力量,凑出了号称有10000骑兵和20000步兵的军队。
但仅仅依靠这些边境部落,恐怕还不足以同弟弟们的游牧大军抗衡。塞西罗斯又利用王国的金库,招募了2000希腊雇佣军和2000色雷斯轻步兵。前者往往来自黑海各地的希腊城市,早就习惯了伯罗奔尼撒战争以来的雇佣兵战争市场。后者同样广泛分布在黑海西岸与南部,被各方势力轮流雇佣。
完成集结后的博斯普鲁斯军队,跨过刻赤海峡,从王国东部发起主动进攻。在跨过了具体位置已不可考的塔特斯河后,他们实际上已经侵入了当地斯基泰人的领地。塞西罗斯利用河流掩护全军的后方,并建立起了设防的营地,等待对手来攻。
谋逆者与他们的斯基泰盟友自然倾巢出动,决心在双方的边境完成战斗。他们按照传统的斯基泰游牧战术,将全军分为三个部分,两翼步兵-中路骑兵。普里坦尼斯率领据说多达20000的斯基泰骑兵坐镇全军中央,埃梅罗斯则担任了左翼步兵的指挥。
虽然军队来源比较复杂,但塞西罗斯也以传统的斯基泰游牧战术来布置战阵。2000希腊重步兵被放置在右翼位置,外侧是担任掩护的2000色雷斯轻步兵。他的雇佣军司令曼尼斯库斯,负责指挥这一侧的战斗。左派则由斯基泰步兵担任主力,但在他们的外侧,特意安排了一队骑兵负责掩护。塞西罗斯自己则与大部分斯基泰骑兵一起组成了全军的中路。尽管数量处于劣势,他手下却有一支装备精良的希腊式骑兵部队。
战斗在双方的斯基泰复合弓齐射下开始。塞西罗斯与普里坦尼斯同时指挥骑兵,发起冲锋。两支装备与作战风格完全一样的部队,瞬间碰撞在一起。前排中心位置的重骑兵们以长矛相互刺杀,盾牌格挡对方的猛击。不少人在长矛折断后,换上尖头战斧,给予惊魂未定的对手以致命一击。大量的轻骑兵则在他们两侧,张弓对射。博斯普鲁斯军队虽然骑兵更少,但却有更多的重骑兵力量。塞西罗斯麾下的希腊骑兵们,身穿胸甲与头盔,坚决以密集队形进行突击。在他们的努力下,普里坦尼斯的斯基泰骑兵开始向后撤退。
叛军的右派此时也压力不小。他们首先需要面对同出一门的博斯普鲁斯左派步兵,还要提防外侧的骑兵部队。两伙斯基泰人隔着一人高的大盾牌,用复合弓射击对手。接着又是在这道木墙两侧,以长矛和战斧相互啄击对方。叛军的人数依然占有,但却需要不断停下来防御骑兵的袭扰,无法发挥数量优势。这一侧的战斗,也就陷入僵持。
埃梅罗斯指挥的叛军左翼,却在战斗中进展神速。据称足有10000人的斯基泰步兵,用强大的复合弓火力,压制了对面的数千雇佣军。不少弓箭手还绕道侧翼,射击缺乏盔甲的色雷斯轻步兵。随后的近身肉搏中,斯基泰人依然从较弱的色雷斯人这边下手。在逐步击溃轻装对手后,非常容易的威胁到了希腊重步兵的侧翼。整个博斯普鲁斯军的右派,就这么被不断压迫向后。
关键时刻,正在追逐普里坦尼斯的塞西罗斯二世,带着骑兵部队向右转,迂回到了埃梅罗斯的左翼步兵身后。原本占据优势的叛军左派,突然遭到了对方骑兵的背冲攻击。原先还节节败退的雇佣军,也趁势反动反扑。在前后两个方向的重压下,埃梅罗斯的斯基泰步兵们,终于崩溃了。
剧情反转
塔特斯河战役,是人类历史上对于游牧战术的第一次详细记载。在这场希腊王子的权力交锋中,斯基泰军队成为了决定历史进程的主力。斯基泰游牧战术的优点,也在这场战役中,有了极佳的体现。
作为以骑兵为军队主力的游牧势力。斯基泰战术的精髓就在于以步兵在两翼压阵,为骑兵作战,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空间。这种战术也在后来逐步向外扩散。
斯基泰人的步兵同样在塔特斯河战役中,表现出色。虽然他们一直被光芒四射的骑兵同行们掩盖,但终究在历史记载的字里行间继续,发光发热。后来的许多游牧强权,也会在条件允许或局势所迫时,发展步兵力量。但这些后世的游牧步兵,往往就没有斯基泰先辈们的光辉战绩了。
塔特斯河战役也并非博斯普鲁斯王国内战的结束。两位叛乱的王子在乱军中逃出,跟随溃军一起,躲入了斯基泰人的都城锡拉塞纳城。这座城市选址精妙,外围有较深的河水环绕,城市入口又有要塞和山林拱卫。塞西罗斯二世花了很长时间进行围攻,却在一次总攻中被守军打死。埃梅罗斯得以重整旗鼓,最终夺取了博斯普鲁斯王国的王位。
在这位谋逆者的统治下,博斯普鲁斯王国达到了历史上的最强盛时期。在之后的几百年里,这个王国也一直在各方强权与帝国的影响下,艰难生存。直到公元4世纪,才在匈人部落的攻击下,寿终正寝。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历史简述
战术的较量
剧情反转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