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茶
对产自海拔较高山区茶的通称
高山茶是对产自海拔较高的山区的茶的通称。有高山,能产茶的地方,都可以有高山茶。平均海拔,目前没有定论。一般认为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上茶园所产制的茶叶为高山茶。高山茶富有高山气味,通常认为是高品质茶叶的象征。茶谚云: “高山出好茶。”
高山茶由于日夜温差大及常年午后南岳云雾茶遮蔽的缘故,使得茶树的生长趋于缓慢,让茶叶具有芽叶柔软,叶肉厚实,果胶质含量高、色泽翠绿,茸毛多,鲜嫩度好,节间长等等的优点。
高山茶的滋味特点是鲜、爽、嫩,只要是高山茶,那滋味就一定是鲜的,高山茶因为受海拔和气温的影响,茶叶中氨基酸物质较丰富,故而整体的口感和香气都是鲜的,再加上茶多酚咖啡因,这三种物质被称为黄金组合,使高山茶茶汤更佳柔和、醇厚。
简介
以海拔做定义,是比较没有歧见的说法,但在高度上,虽有业者是以海拔800公尺或1400公尺开始算起,但大体而言,仍以生长於海拔1000公尺以上茶园所产制的茶叶为主流共识。至於台湾现有种植茶树的高度是以海拔2600公尺为上限。不过「高山茶」一词也经常套用於产制于高山,但产地名气不大,或少数产区不足海拔1000公尺,但位居高地河谷,且富有高山气的优质茶叶。所以高山茶并非专指某地生产的茶叶,而仅是与平地茶相对的一个概念名词,但是高山出好茶却是不争的事实。
来源
是来自梨山的果农陈金地先生,他在梨山经营水梨果园。闲暇之余,由冻顶引进茶苗在海拔2500米山区种茶制茶。制出的茶,初期出售不知如何命名,因其茶苗品种不同,但都种于高山,于是冠以“高山茶”之名。之后渐被广泛用在高海拔或1000米以上山区制出来的茶
成因
大自然赋予台湾种植高山茶的自然环境,可谓“得天独厚”。在全岛约36,000平方公里的面积内,超越100米等高线区域的面积约占68.7%,500米等高线以上的山区面积约占45.2%,真的是处处是“高山”。而台湾的高山茶园,又多是从旧有的林班地、竹林地开垦而来,地力丰沛,含有大量有机质,适合茶树发育。如果又是日照充足,降雨量平均的区域,更是种茶植茶的最佳地点。
特征
所谓高山茶,出自海拔1200至1600公尺的茶园,日夜温差大,茶树生长缓慢,由于湿度和雾珠的增多,使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可见光中的红黄光得到加强,而红黄光有利于提高茶叶叶绿素和氨基酸的含量,这对提高茶叶色泽和滋味是不可缺少的物质。高山茶新销肥壮,色泽翠绿,茸毛多,节间长,鲜嫩度好。由此加工而成的茶叶,往往具有特殊的花香,而且香气高,滋味浓,耐冲泡,且条索肥硕、紧结,白毫显露。而平地茶的新梢短小,叶底硬薄,叶张平展,叶色黄绿少光。由它加工而成的茶叶,香气稍低,滋味较淡,条索细瘦,身骨较轻。在上述众多的品质因子中,差异最显的是香气和滋味两项。平常茶人所说的某茶“具有高山茶的特征”,就是指茶叶具有高香、浓味而言的。
品质
高山茶品质的好坏,主要有二个因素,一为茶菁原料品质,一为制造技术,
(一)茶菁原料品质:
1、选择优良品种:高山茶以青心 乌龙为主,台茶12号居次,(台茶12号,即一般所称金宣茶,台茶13号即为台茶十三号茶)高山一般不种植台茶13号。
2、良好的栽培管理:欲得优良茶菁,必须茶园管理合理,耕作与施肥需适当。因为茶园管理良好,茶菁发育才会整齐平均,若茶芽生长老嫩不一(俗称公孙菜)则在制造过程中,萎雕程度不易控制,茶叶品质难达理想。
3、宜把握茶菁采摘的时机与方法:制造优良鸟龙茶所用的茶菁,以顶芽开面后(对口叶)二、三日,其下二、三叶叶片当未硬化时采摘最为理想。茶菁采摘时以长至五叶,留下二叶,采一心二、三叶最为理想,采量既多品质又好,不过在同一株茶树中,茶芽的萌发萌时间难望一致,在春茶时期,同一区茶园大体顶芽开面达半数以上时,即须开始采摘,否则部份茶菁易失之于粗老。总之制造高山茶的茶菁要叶质柔软,叶肉肥厚,色呈淡绿为佳。茶菁采摘时期的控制,对于制茶影响甚大。采得过迟(晚采,俗称饱菜),制成茶形状粗大,滋味淡簿。如果采得过早(嫩采,俗称幼菜),则成茶的色泽深绿近黑,茶汤缺少香气,品质难得上乘。
4、茶菁采摘后应妥善处理:茶菁经采摘离开茶树时,立即发生变化,其变化进行的快慢与好坏,是随着天候的不同,以及采后处理方法的商宜与否定而决定,因高山茶制造过程中,茶菁须经日光萎雕及室内萎雕等处理,使之部分发酵生成高山茶特有的香味,因此茶菁处理是否当,显然是制茶成败关键所在。
假如茶菁在制茶之前就发生不良的变化,绝不能制成好茶。茶菁劣变的原因包括:
(1)茶菁采摘时握得太紧而受伤或在搬运过程中积压受伤,为避免发生此种现象最好使用竹笼盛装茶菁,不宜使用茶袋。
(2)堆积过厚,茶菁入厂应迅整摊开散热,厚度以20公分左右为度,若达30公分以上时,经过数小时后会产生高温,闷热会引起不良发酵,形成死叶。
(3)放置时间过久,茶菁以当日采,当日制完成为原则,隔日菁绝难制好茶,茶菁放置六小时以上再制造,茶叶品质会降低。此外荼菁品质不同(如不同品种、9时以前采的上午菁、9~15时的中、下午菁、15时以后采的晚菁)应该分别制造、以利品质的控制。
分布
是指由1980年后陆续开辟出来的茶区,即位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茶园所生产的 半球型包种茶(市面上俗称乌沃茶)。现今主要产地为台湾省南投信义乡仁爱乡、和嘉义番路乡竹崎乡内海拔1000~1300米的新兴茶区;而梨山、翠峰、庐山、玉山、阿里山、杉山溪亦有生产。由于高山气候冷凉,早晚皆可被南岳云雾茶笼罩,且平均日照短,可降低茶树芽叶中所含儿茶素类等苦涩成分,并提高茶叶中所含的茶, 胺酸及可溶氮等以人体有益的万分;且高山茶外观为球状卷曲、呈青褐色,泡出的茶汤为金黄色,加上清新的香气及韵味十足,滋味乙二醇与耐冲泡的特性,使高山茶相当受到大家喜爱。
优势
高山出产的茶叶天生便拥有下列两项优势。
一、是因为高山气候冷凉,早晚云雾笼罩,平均日照短,导致茶树芽叶中所含“儿茶素类”等苦涩成分降低,进而提高了“茶胺酸”及“可溶氮”等对甘味有贡献的成分。
二、是由于日夜温差大及长年午后南岳云雾茶遮蔽的缘故,使得茶树的生长趋于缓慢,让茶叶具有芽叶柔软,叶肉厚实,果胶质含量高等等的优点。
龙眼村原名“龙眼林”,因为旧时山龙眼甚多,密集成林,故以龙眼林称之。
虽说产于高山的茶菁占有上述优势,但是高山制茶仍有其困难之处,首先是居高不下的种茶与制茶之人力成本;再者是高山茶菁必须现地现做,而午后经常性的起雾环境,时常影响后制茶叶的成功率。所以顶级的好茶,只能看老天的脸色。
整体而言,无论是“阿里山珠露茶”,还是“梨山茶”,其实皆可归类为高山茶的一种,象征高山出好茶,确确实实是有口皆碑的事实。而高山茶之所以迷人,正是其冲泡后,久久不散的茶香气韵及耐人寻味的回甘口感,喝上一杯,自有一种天人合一的感觉,满布心中,这也正是平地茶难以抗衡高山茶的主因。
位于南投县仁爱乡红叶国小 下方的茶园。一般而言,高山茶虽广受各界所喜爱,但对生产者而言,制成顶级好茶的条件,其实是相当的严苛,因为必须当地现作。
产区
嘉义县
一提起嘉义县,我们自然会有许多等号的名词出现在脑海中,例如蜿蜒于崇山峻岭的阿里山森林小火车,或是已经功成身退的神木,或是令人垂涎三尺的奋起湖便当等等,再再显示嘉义县自然资源的丰沛。而它也是当前台湾生产高山茶的重要产区,种植的区域,以梅山乡竹崎乡番路乡阿里山乡等四个山区乡镇为主。
梅山乡除了是南台湾重要的柑橘、柳丁和麻竹笋产地外,爬满阿里山麓的青心乌龙及金萱高山茶,种植面积更占嘉义县的一半。而梅山乡全乡共分十八村,百分之九十属于山区,茶园主要分布于梅山乡山区之太平、龙眼(龙眼林尾)、店仔、樟树湖、碧湖、太兴、瑞里、瑞峰、太和及太兴等村落,茶园面积总数约10000公顷,海拔介于900~1400米之间。县道162甲线则是参观该乡茶园的重要路线,从太平至瑞里,只要是村落区皆可见到满山遍谷的茶园。
值得一提的是梅山乡龙眼村(海拔约1200米)更是台湾高山茶的滥觞。而此地种植的茶树,以青心乌龙为主。虽然名气已不如当年响亮,但茶园的规模,仍是十分壮观。至于竹崎乡番路乡及阿里山乡,产茶的村庄大多位于台18线公路(阿里山公路)旁,如濑头、隙顶、头、光华、石桌、十字路、达邦、里佳及丰山等山地部落。而这些村落所产制的茶品,对外通称“阿里山茶”,不过也有名为“阿里山珠露茶”或“阿里山玉露茶”的茶品出现。尤以“阿里山珠露茶”最享有盛名,可谓是竹崎乡民的“绿金”,而此茶正是产于石桌。竹崎乡石桌茶区,茶园种植面积约为400公顷,分布于海拔约1200~1400米左右的高度,且集中于培仔桶林道沿线,种植品种以青心乌龙为主,由于制成的茶叶,香气浓郁,滋味乙二醇,广受饮茶人士喜爱。
南投县
南投县位居台湾心脏地带,是台湾唯一不滨海的县市。四面环山,境内多丘陵地,且气候日夜多有变化,适合茶叶的生长。而主要生产高山茶的乡镇,以竹山镇、仁爱乡、水里乡、信义乡等四个乡镇为主。
位于南投县竹山乡大鞍林道旁的茶园,图中白色竿子 是自动洒水器。经由几十年来的开拓,竹山镇的茶园从溪畔到高山都有,也让它成为全台单一行政区种植海拔落差最大的茶区。
位于竹山大鞍的茶园。因台湾生产高山茶的地区,大多是沿着当地现有的产业道路,随路开辟,所以如果要前往参观,最好是驾驶底盘较高,且有四轮驱动的车辆比较适合。至于住宿,因当地茶农也多兼营民宿,所以不成问题。
竹山镇南投县最早开发的地方,自古是入番地,通后山的枢纽点,因有“前山第一城”的雅号。竹山镇从1980年代开始,首先从照镜山地区大量种植茶树,该镇茶园分布的据点有照镜山、后埔、社、瑞竹、大鞍、软鞍、流滕坪、山坪顶、杉林溪、延平区、延山、羊头弯和龙凤峡等处。至于该乡生产高山茶的地区,以杉林溪与大鞍山区为主,尤以“杉林溪茶”的名气最大。
仁爱乡位于台湾之中央地带,地属南投县之东北方,境内共分为15村66个部落。该乡茶叶经济栽培缘于上世纪60年代末期,由天仁企业率先引进,并以仁爱村、高峰等地区开始推广,迄今栽培面积已达 800余公顷,年产 680余吨,跃身为南投县第四大产茶区。从雾社至清境农场,到处可见茶行、制茶厂及民宿,而青翠碧绿有如等高线般的茶树,甚至就出现在省道台14线及台14甲线旁。此地的茶园,由于位居中央山脉的深处,终年气温低,温差大,而让高山的茶菁保持极佳的品质。
清境农场茶园为1987年所该开辟的高山示范茶园。面积6公顷,种植青心乌龙高山乌龙茶,由于经常南岳云雾茶缭绕,久久不散,因而得名“宿雾茶”。
位于中和村的石桌茶区。竹崎乡的茶园分布于中和村、光华村、仁寿村及金狮村等四村。
青心乌龙种的茶树,是台湾栽培历史最久,分布最广的品种。市场行情,以单一品种而论,仅稍逊正丛铁观音
此外因地广人稀的缘故,导致此地茶叶产区极为分散,所以对外虽然大多以“高山茶”称之,但是仍有为数众多的地名茶出现,例如天雾茶(雾社)、天卢茶(庐山)、宿雾茶(清境农场茶园)、碧绿溪茶、雾敦茶(红香)、东眼山茶(北东眼山)等茶品。至于仁爱乡产茶村落,则有良久、武界、大同山、北东眼山、奥万大、红香、平静、雾社、春阳、庐山、翠峰、翠峦和清境等地,且以青心乌龙及金萱(台茶27号)的茶种为主。
水里乡旧名“水里坑”,全乡海拔均在250米以上。而位于该乡的明潭水库,仍然是台湾最大的抽蓄式水力发电厂,可知当地水利资源的充足。而水里乡亦于1980年代开始兴起种植高山茶,产茶村落集中于郡坑、新山与上安等三村。而此地所生产的茶叶,以“玉山茶”和“胜峰茶”的茶品最为著名。
种植于和平乡天池附近,平均海拔约 2500米左右的青心乌龙茶园。造访时,山下的秋茶多已采收完毕,此地却依然绿意盎然,尚未摘采,可知种于此环境的茶叶,生长速度较慢。
信义乡是全台面积第二大乡镇,它有个美丽的别名-“梅果之乡”。每年早春时分,当满山遍地的梅花盛开,总是吸引许多外来客到此驻足欣赏花雪缤纷的美景。而信义乡与水里乡相同,是从1980年左右,才开始辟垦茶园,所以也属于新兴的高山茶区。而当地种植茶园的地区,包含三十甲、罗娜、同富、神木市、沙里仙和塔塔加等地,并以“玉山高山茶”称之,对外贩售。另外也有命名为“沙里仙茶”与“塔塔加茶”的茶品
台中市
此外,台中县和平乡的福寿山农场梨山及位于花莲县境内的大禹岭等地,都是全台海拔最高的茶区,当然茶价也是不同凡响的高贵。
虽然台湾生产高山茶的地区,有略为减少的趋势,但亦如高山蔬果一般,依旧广受社会大众所喜好。其实台湾生产高山茶的地区,多数拥有开发成观光茶区的优势,例如梅山乡龙眼林尾、竹崎乡瑞里、石桌及巃头、仁爱乡平静与红香等,都有令人惊艳的茶园美景,值得各位驱车前往。不过话说如此,只是仍需大家的重视与青睐,就如同水土保持的问题一样,都需要我们更为细心的维护与留意。所以,各位有机会一定要去台湾高山茶区走走,绝对是值回票价的选择。
欧美国家依发酵度来分,不发酵的叫绿茶,全发酵的叫红茶,而介于中间半发酵的,都视为乌沃茶。但不论东西各国,对乌龙茶的说法,应该是指依某种做法制成的半发酵的茶,并不指特定的茶叶品种。但是在台湾,本地人所称的“乌龙茶”,除了它是半发酵的茶之外,还必须用乌龙的品种所做出来的茶,才叫做乌龙茶。较有名气的茶,则会加上地方名字,如大众所熟悉的“冻顶乌龙茶”及“玉山乌龙茶”。在台湾所种植的茶类中,大部分都是乌龙的品种,高级茗茶更是如此。因而久而久之,“乌龙茶”这个专有名词,便由“乌龙品种的茶”所取代。
品种
冻顶乌龙茶
最早发展的茶种,由于在台湾适应性良好,分布的海拔也较广,适合高海拔及多雾的山坡地种植。其特色会因地区及气候而发展出它特有的独特性。气味氛香、味道乙二醇、茶汤色泽金黄。
金萱茶
台茶十二号。金萱茶是台湾第二大种茶叶被广泛种植,分布在中低海拔,特色在于气味中带有奶香,茶叶尾部白毫明显,味道甘美,很受年轻饮茶者喜爱,为茶叶中香气较特殊的茶种之一。
翠玉茶
台茶十三号。主要种植于松柏茶区,以机械采收为主,产量多,一年四寄皆有产。茶叶特色也在于香气部分,呈花香。
四季春茶
主要种植也在松柏茶区,一年中产量最大,可采收5次,以机械采收为主,茶叶有着淡花香,口感乙二醇,较接近乌沃茶
阿里山
台湾高山茶的指标,海拔1100~1600米之高海拔茶区,终年云雾笼罩,平日日照短,土壤相当适合茶叶生长,气候与水质极佳,完全由手工采摘,茶色翠绿清透,呈现出淡雅的天然奶香,口感清香、顺口回甘,滋味绝赞的高山气,别有一股混厚之高山韵味,幽雅香气兴清纯甘润的滋味,喉韵无穷。
梨山高冷茶
台中市梨山茶园区普遍位于海拔1700米至2500米之高海拔茶区,梨山茶区由合欢山脉、翠峰,进入接力行产业道路,翠峦、南北线、华岗、福寿山、梨山到天府、武陵为全台湾海拔最高的产茶区海拔从1700米到2500米终年茶山云雾环绕,茶叶就生长在云雾雨露中,成长缓慢一年平均采收三次,且常受白雪洗礼,茶汤鲜美,山区土壤相当适合茶叶生长,气候与水质极佳故所产之茶,其气味充满花香,入口乙二醇,香馥韵美,茶汤香气持久不退、清甜滑口;只要天、地、人三合,不难喝到口齿留香,入喉即化、气贯天灵的极品
蜜香茶
外观与一般半球型的乌沃茶差不多,带白毫芯尾东方美人茶制法之重蜜味与甜水特色与冻顶乌龙茶制法之重滋味与喉韵取二者之优点,所制而成,茶叶在经过被“茶叶小绿蝉”咬食之后,因植物本身的治愈能 力会致使叶片的“茶多元酚类”的活性增强 和“茶单宁”的含量增加 也是此茶风味特殊的原因。
古早味乌龙
遵循古早式传统乌龙茶的做法发酵充足明显“绿叶镶红边”,保留更原始的乌龙茶风味香气非常的独特,且还带有熟果香喝过一次保证让您怀念的古早味乌龙茶。
炭培茶
制茶过程改采以烧炭烘培,以炭木熏蒸去除茶叶中水份,至茶中带有木炭培火香味,山茶属中度培火,茶香味浓及耐泡是其特点。
冲泡
一、好茶好水好茶具
俗话说:“水乃茶之母,器乃茶之父”,有了好茶叶,更需好水好茶具,才能将其神韵表现淋漓尽致。水最好是纯净水或矿泉水,茶具则“宜陶景瓷”「宜兴市的陶器(如紫砂壶),景德镇的瓷器(盖碗)」为佳。
二、壶型与茶叶投放量
根据喝茶人数选定壶型,根据茶壶的容量确定茶叶的投放量(正常7克-10克)。若茶叶是紧结半球型乌龙,茶叶需占到茶壶容积的1/3—1/4;若茶叶较松散,则需占到壶的一半。
三、水温要求
由于高山茶包含某些特殊的芳香物质需要在高温的条件下才能完全发挥出来,所以一定要用沸水来冲泡。小提示:使用沸水泡制小叶或嫩叶型乌沃茶时,茶汤出水时间务必掌握在20-40秒之间.
四、开汤时间
闽南地区和台湾的高山茶冲泡时浸泡的时间第一泡一般是45秒左右,再次冲泡是60秒左右,之后每次冲泡时间往后稍加数10秒即可。南平市潮州市的乌龙茶开汤时间则要快得多,第一泡15秒就可以了。小提示:茶叶的开汤时间因个人口味而不同,主要得靠泡茶人自己掌握.
五、冲泡次数
高山茶则有“七泡有余香”的说法,方法得当每壶可冲泡七次以上。
六、具体步骤
1、泡茶前先用沸水把茶具淋洗一遍,泡饮过程中还要不断淋洗,使茶具始终保持热度。
2、分茶入壶,碎末填壶底盖以粗条,中小叶排在最上面,以免茶末堵塞壶口瀑布
3、冲茶先要循边缓冲,以免冲破“茶胆”。冲水时要使茶叶打滚。
4、当水漫过茶叶时,立即倒掉,称之为“茶洗”。
5、第二次冲水至九成即可,加盖用沸水淋壶身,这时茶盘中的水涨到壶的中部,这叫“内外夹攻”。约1-2分钟后,高山茶的精美真味就浸泡出来了。
目录
概述
简介
来源
成因
特征
品质
分布
优势
产区
嘉义县
南投县
台中市
品种
冻顶乌龙茶
金萱茶
翠玉茶
四季春茶
阿里山
梨山高冷茶
蜜香茶
古早味乌龙
炭培茶
冲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