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1998年的孩子
12个:1998年的孩子
《12个:1998年的孩子》,作者何向阳通过对十二部作品中孩子形象的组合拼接 ,展现出一幅全景式的图像 ,作者借此来完成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而所评介作品就充当了这种情感抒发的载体。
作品概述
曾读过何向阳的评论集与随笔集 ,俱很纯粹。可读这篇《12个 ,1998年的孩子》就生出些疑问 :这是种什么文体呢 ?发刊标注的是批评 ,但看起来似乎不像 ,没有对作品的具体评介与诠释 ,只是通过对十二部作品中孩子形象的组合拼接 ,展现出一幅全景式的图像 ,作者借此来完成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而所评介作品就充当了这种情感抒发的载体。以他山之石 ,造自家之屋 ,大概可以用这句话来概括作者的图谋所在。批评文章弄成这样的一种“另类”也真是别开生面的。但我要说的远不在此。我一向认为文学作品的形式对其内容而言是第二位的 ,形式的新异只能使人的眼睛为之一亮 ,却不能让人的心为之一动。我以为这篇洋洋洒洒四万余言的文章最值得称道之处是它涉及了人类社会一个极其重大的问题——社会与儿童 ,也是文学作品的重大主题——儿童的处境与成长 ,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冲突 ,以及不义对儿童身心严重的伤害与践踏等。文章的态度鲜明 ,对人的情感有着深深地触动 ,看了不仅让人心动 ,甚至会让人心痛。一篇批评性的文章达到这么一种效果真是匪夷所思。
作品简介
曾读过何向阳的评论集与随笔集,俱很纯粹。可读这篇《12个,1998年的孩子》就生出些疑问:这是种什么文体呢?发刊标注的是批评,但看起来似乎不像,没有对作品的具体评介与诠释,只是通过对十二部作品中孩子形象的组合拼接,展现出一幅全景式的图像
作者简介
何向阳,女,中共党员。祖籍安徽。1988年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获学士。1991年研究生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1年至今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文艺理论及中国现代、当代文学文化研究。现为研究员,支部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六届、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全国青联社会科学工作者联谊会副会长。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品节选
首先声明的是这篇创作研究不属儿童文学范畴。虽然谈到了孩子,一共12个,虽然从作品的主人、视角甚至个别语气都或多或少与儿童相关,不是相关,而就是主体。但是仍然不能说它们就是儿童文学,这里没有丝毫轻视或歧视某类文学的意思,正如无法将鲁迅写实的《故乡》、“救救孩子”的《狂人日记》、与一个孩子的生命相关的《药》或者还有--一个少年确乎有两颗灵魂(一个是自己,一个是黑色人)的神话的《铸剑》,它们,都不能简单以儿童文学类分一样,恰恰相反,这几部作品的立意与现在文学史与文学理论中通行的归类法中的“儿童文学”旨归相距甚远,甚至其中多数在内容与文风上均可负责任地打上“儿童不宜”的警示,戳记下一块孩子视野外的暗色,鲁迅著文,确不是写给10岁左右的未成年看的,其实就是那文本对照着的读者成人,在阅读里仍然要有不同于其它阅读的意志与耐心,这个作者提供的绝不是孩童读本。
以下要谈到的作品作家大体与此类似。
阿义
阿义是从母亲的呕吐声中惊醒的。擅写孩子的作者莫言这会直言孩子的年龄,是由母亲说出来的“你才八岁”,这声叹婉式的交待也与小说一贯作风一样有着意蕴的不确定性。然而阿义却也因袭了莫言传统的主人公,气质上有着纤敏、柔弱而又果敢、义气的特征。为此,才叫他阿义吧?是仗义的“义”。这个名字,现今已经不大有人用了,浸着时光的老,(莫言这次与往日一样没有让我们看出具体的年代),拓着南方郊镇的背景,又像是20年代鲁迅笔下的闰土人物。复杂着。连那妈妈都叫作“母亲”,而不是“娘”这样随便的俚语。这就是那个开头了,似乎他正想带我们入一个年代不明又实在发生的现代里去。阿义惊醒过来,看到病中母亲的抽搐与呻吟,“……眼里悄悄地涌出了泪水”,“母亲”拒绝向别人借钱抓药,拔下发髻上两根银钗,阿义第三次出现了,他接过药方,“看一眼母亲半掩在散发中的明亮的眼”--这只重要异常的句子将辜负(散发 姥姥的银钗)与期望(眼 阿义抓回药)都说了,对着这样的“说”,阿义的话是“我跑着去,跑着回”。然而路途最终是中断了。现实先是嘎然出击,后是一点点地磨碎了阿义的誓言。
重复故事有一种比之故事本身更的残酷。像那题目的冰冷--《拇指铐》,精小细巧却足以致人以困,以心死绝望。小说写了一个叫阿义的8岁孩子的一天,从早晨到晚上,天亮到深夜,一个孩子所经历的所有他不知而后必投入的成人世界,确切说故事开始于早于早晨的时间,开始于一个孩子对自己重病母亲的生命的挽救,阿义怀惴了银钗和药方,就是揣着了一项性命相关的使命了,然而他将一饮而尽的水瓢投入瓮中后仍能朗音高声“娘,我去了”。于是,莫言一贯的句子飘出来,“在明晃晃的月光大道上,他看到自己瘦小的身体投射出摇摇晃晃、忽长忽短的浅薄暗影”。一片沉寂的睡着的村庄就是这样跑过去的。向着有着药铺的八隆镇,他跑过了胡大爷家的两条狼狗,跑过了阴沉黑黢的翰林墓地的石人石兽,“跑”过了自己离家前一瓢凉水而为的肠胃疼痛,甚至“跑”过了八隆镇药铺主人司空见惯的冷漠世故,然而阿义呀,最终没能“跑”出这个不义的世界,在跑着去跑着回的路上被拌在了中途,可意味的是翰林墓地却是拌他的“石头”。作者在阿义被拌之前极写那跑,--快跑,慢跑,中跑,跑,跑,跑。这是莫言的句子。在阿义跑出八隆镇之前,有这样的句子读下来让人眼热:
提着两包捆扎在一起的中药,像提着母亲的生命,这样的温热不意却遇到的是那声喝。“小孩--小鬼--小杂种--乖”的各各称呼背后是不依不饶的纠缠与成人优势的居高临下的苛责。原因只是跑过墓地时朝那石供桌上的男人女人看了两眼,全是下意识。却撞开了一场戏剧的幕布。那满头银发有着高大腐朽身体的男人先是攥着了手腕,药是从手中散落掉了,继而是住左右拇指的冰凉圈套,这时那个点题的道具出现了--拇指铐。它精巧、坚固,美国造,却将阿义牢牢地捆在树旁不能挪动,不仅紧紧箍勒拇指根部使其动辄疼痛,更要命的是只是一个小小的它便挡住了阿义的跑,那向重病母亲奔驰而去的当途。
故事到了这里只是刚开了个头。“在随后的时间里”提示着这个开头。小说分6小节,三四五3节写的都是这个世界如何对待这样一个开头的。孩子在这里,仿佛有着试金石或者衡器的作用,冷热炎凉之世态就此摊开,良心责任放在了托盘上过秤,然而结果是一个样的,绝望放在路口,没有例外,人们一个个地来,好奇有之,同情有之,疑惑有之,更多的是视而不见地根本不作停留,人们忙得很,这些大人们,忙着吃饭,忙着送水,忙着收麦,他们忙呵,就是没有人腾出空来过问一下这个被无辜捆到树旁家中还有生病母亲在等他照看的小孩。人心真是冷呵。炎炎烈日之下的这个就要被烤化了的孩子,他的眼泪,他的辩解,他的怨悲,他的恼怒,他的对母亲的自疚与对处境的羞愧,竟然无人理采。光天化日呵。这样一天的时间,涯涯地过去。没有人真正地关心他的处境,更遑论去体贴地理解他的内心--在这个被俘的时刻,他始终想的是解脱后好去将抓来的中药递给母亲。只是这样一个本分简单的愿望却一再为各种外在的理由所打断,无人能解开束手的拇指铐,是否更意味着无人能真正切实地意愿帮助别人。正如最终也未能解开铁铐的老Q的貌似有理的训斥--我们这一代人,眼泪见得太多了!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老实交待!”他可是对着一个哀哀无告的孩子说的。那儿是那儿呵。细品却沉重得很。殃及池鱼,是跃进脑海中的第一句,信任短缺的时代必然不会一时一事,孩子虽然无辜,却必是躲不开的,那命运,不管年龄,无论“魏”“晋”。所以老Q、大P、小D,连同无奈相救的黑皮女子,在老Q一句“解铃还须系铃人”的雅致脱词与“再吵下去可就误了酒宴啦”的世俗注解之后,会幽灵般坐上拖拉机蹦蹦地开走,留给阿义一路尘烟也留给他多一份伤害,真是幽灵,老Q与小D的出场带着谐谑的成份。而翰林墓这个巨大的场,这场事件的发生地,又在反讽与象征着什么?一个民族文化传统的死亡,一种传统文化中“义”的死亡。那个叫义的孩子是确实被缚的墓地树旁的。
时间仍在走。响午过后是下午。这次来的是一位年轻的母亲。背着婴儿,提着茶壶,走在去麦地给丈夫送水的路上。走近来,关切又惶惑,作者用了一系列动词兼形容词表现她的不适--“慵懒--慌忙--慈爱--惶惶不安、犹豫不决、躲躲闪闪、踉踉跄跄、摇摇晃晃--尴尬--笨拙”,然而她为他转过了身,并探寻追问,从“你也许是个妖精?”“也许是个神佛?”到“管你是神是鬼呢,也许你只是个可怜的孩子”几番折回,镰刀砍断了,茶壶里的水喂了阿义一半--那举壶喂水的动作让人想起雨果,他的在圣母修道院广场上给烈日下敲钟人喂水的艾斯米拉达。这是给阿义甘霖的人。但在她的汲与里不也存在着不是针对一个具体的人的有限么?当然比起其他,她做到了一个人该做的。可是那样诚心的做不也混杂着妖精--神佛--小孩子等内在对象体认的紧张么?点化与考验的疑惑与承担之外,她以她的方式解题。然而,那信与义,仍然不是针对一个活生生具体的人的。那信义后面,是与人这一近景较远的全景神话。它形上,却抽象。它的善的布施与实行,是通过人的,却不朝向人,确切说不朝向他人。那善的指向箭头是自己。所以有考验与点化一说。她的布施最终是要对起自己的良心,而阿义在这场良心之问与私我冲突中只是服为于此的工具,是被通过物,而不是目的。但是就是这样孩子的阿义解了干渴,得到了滋润与爱怜,哪怕极有限,也是别人没有给他的。这里,神话信仰较之人间信任虽逊一畴,但较之全无信义甚至今天不乏的背信弃义而言,是胜出的。然而这个胜出,细忖之下,仍不免袭身凉意。烈日之后是冰雹,白天过去是黑夜,时间更叠,冷热变换,昏厥与疼痛,阿义一天内仿佛经历了一个四季,一个人生,但不变的是,“路上走来走去的人,男人,女人,但无人理他”。世界由是分裂而成两半,一半是:
在随后的时间里,不时有提着镰刀的农人从河边的土路上走过,他们都匆匆忙忙,低着头,目不斜视。阿义的喊叫、哭泣都如刀剑劈水一样毫无结果。人们仿佛都是聋子。偶尔有人把淡漠的目光投过来,但并不止住匆匆的步伐。
一半是:
后来,他看到一个小小的红色的孩子,从自己的身体里钻出来,……那小孩身体光滑,动作灵活,宛如一条在月光中游泳的小黑鱼。他站在松树下,挥舞着双手,那些散乱在泥土中的中药--根根片片颗颗粒粒--飞快地集合在一起。他撕一片月光--如绸如缎,声若裂帛--把中药包裹起来。他挥舞双臂,如同飞鸟展翅,飞向铺满鲜花月光的大道。从他的两根断指处,洒出一串串晶莹圆润的血珍珠。叮叮咚咚地落 在仿佛玛瑙白玉雕成的花瓣上。他……在瑰丽皎洁的路上飞跑。他越跑越快,纷纷扬扬的月光像滑石一样从他身上流过去,馨香的风灌满了他的肺叶。一间草屋横在月光大道上。母亲推开房门,张开双臂。他扑进母亲的怀抱,感觉到从未体验过的温暖与安全。“母亲,”他呢呢喃喃、睡意沉沉地说: “熬药吧……”于是,在他的面前,立刻就燃起了一个小火炉,炉上坐着瓦罐,瓦罐里泡着中药。很快便蒸气袅袅,药香四溢。
这个裂开了的世界,一半是梦境,一半是现实。而隔开了它们的是一幅现代文明磨就了的镣铐。那幅精巧至极的拇指铐。
阿义对付它的办法,是咬掉了自己的两根拇指。
这个孩子,果真做了,在无可得救处,这场自救其核心是一种温热的惦记--生病的母亲在等儿子抓药回家--“他用力咬着,毫不客气,决不动摇”,当读着这样的句子还能说什么!他咬掉了它,吐掉了它,从加诸身上的铁铐中解脱之后,是仰面朝天地栽倒,这时的阿义已经昏死过去,然而作者,一贯的魔幻不依不饶,他要让天地、现实翻一个个,他要帮这个孩子实现他回家侍母的愿望,他让那个更小的小小孩从这个昏死过去的小孩身上诞生,他让他奔跑,至到逃离这个世界,扑进母亲温暖的怀抱。
一个叫阿义的小孩咬掉了自己的拇指。这是那故事。
故事背后呢?
一天到晚,这只是发生在一个叫阿义身上的的12--20小时内的事。
童年之于莫言,似是写不尽的题目,故事让位于情绪,情绪性的叙事,许多年
了。然而写不完。莫言活在这情绪里,任它随时光流淡而浓酽,任它结晶,他从不伪造故事,也从不说“从前”,只是细细讲述“在随后的时间里”和“后来”,讲述魔幻的现实与真实的梦想。
“月光如酒”,他在那孩子咬下拇指摔倒的地方说。
“一间草屋横在月光大道上”,他在那梦想的孩子的耳边说。那个有母亲有火炉的草屋是莫言与阿义一同向往的乌托邦。
在这篇小说里,莫言实现了它,并把它作为对阿义--这个横遭不义伤害却始终对亲人讲信义的孩子,这个小普罗米修斯的最高奖赏。
1998年7月至1999年8月间,我出差三次过胶东半岛高密市一站是我乘坐的510次列车从起点到终点的第25站,这一站停站时间长达23分钟,我没记错的话,是上午9:58至10:21分,1059公里的三个来回,减去一次公路归途,5次加下来,在高密这个地点迄今我呆过115分钟。列车缓缓启动,驰过眼目的是成片的高梁,青绿,沉默,这是一个作家的故乡,这些年来,我一直在读着它的故事,觉得认识它很久了。而在远处目力不及的麦田边,在农人经过的太平常不过而熟视无睹的某一个有着石贡桌的翰林墓的松树下,是否还藏着像阿义一样的孩子?这个身体受伤致残的孩子的体内是否还完整地藏着另一个疼与恨都未能最终夺去他心底爱和善的那个更小更娇嫩也更强大的孩子?阿义。他昏过去,也许是死掉了。如果不是,待他长大后,他体内的那个孩子的命运又会是怎样一种境遇呢?在等着他?
妖妖  这是一个由老陈讲出的故事中的主人公。老陈并不老,小说中他12年前还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生。这样推算下来,老陈在充当故事讲述人时也只23~24岁,之所以言“老”,这称谓,一是熟人间的亲昵随意,二是他的心确实“老”过他的年纪,尤其在经历了那样的事后,坐在叙述者王小波面前的讲故事的陈辉简直就是一个“老”人了。这不仅是王眼中的身心俱倦的老,而且是他本人内心深处几经破碎的老。那是无可救药的。老在他的23、4岁就降临了,想想有些不可思议,更不可思议的是孩子要从老人讲起,而且这个故事也是那么地“老”,在今天的听众包括坐在老陈对面的此后小说叙述者老王都觉得它老掉了牙,觉得那个矢志不渝、海枯石烂的青梅竹马的爱情故事老掉了牙,他们抱着听新鲜听稀罕地态度像听着一个只配学龄前儿童听的神话,脸上带着漠然讥讽,好一点的,是带着听癔症病人编瞎话的同情安慰的神情,听一个精神上又成了孩子的病人的白日梦呓;和真正听童话的孩子不同的是,孩子是认真地相信着,那个乌托邦的世界;大人们已经连真实的发生也不愿去信去求证了。所以当老陈还是陈辉时,在他成为说者的12年前,妖妖会说,“我觉得大人都很坏,可是净在小孩面前装好人。……小孩比大人好得多。”话虽说得极端,因为是小孩子看问题想事情,却也不无道理,是针对对他俩构成伤害的孙主任与刘老师说的,不仅在关禁闭与饿饭,而且正如陈辉心里气愤的--“他知道怎么最能伤儿童的心”。而引起这一切事端的却是无稽的理由,是那不被认同的早熟的“复杂”。正是这一点,被大人们认为不是太好支配和糊弄的个人意识已渐成熟的不傻的“复杂”,把各有着“怪物”与“人妖”外号的陈、杨联系在了一起,有了共同挨饿的痛切经验,有了无辜受委屈被排斥的一种命运,两个10岁多点的小孩子的心连结在一起便有了大人不解的牢固,何况他们又是那样敏感的人。受批下午回校的路上,接下来她说出了让陈辉一辈子都觉心疼的话:
我跟你说,世界上就是小孩好。真的,还不如我永远不长大呢。
那时,老陈不老。妖妖大名叫杨素瑶。
陈、杨友谊的开始,竟是患难为缘。你想到了么?小孩子的患难,是孙、刘两位师长未料到的么?那伤害的戈虽不见血,却创痛极深。以教育为帽子的不善冰冷坚硬、公事公办,是不了解儿童向少年期转型期成长的心理需求呢,还是知道得清清楚楚,却偏不给他信任?原因就在于不听话不好管不太傻聪明到让人无可掖藏而被一眼看透的不甘与讨厌?!这是大人的心理学。在这篇文字里暂不作结论。无论如何,他们把两个身心受伤的孩子推出了众人,推到了一起。与阿义相比,陈辉与妖妖伤在内部,他们的手尚完整着,没有到咬掉自己拇指以挣脱的地步,然而另一种流血是看不见的,不被相信不被爱护打入另册的形上之伤盖得过任何痛苦。
传统心理学认为,儿童早期教育与外界条件关系密切,甚至认为大部分情况下外界条件钳制着个体心理的发展,从而偏重于以为这一时期的儿童是绝对受动的,而大多数人也以此为圭或根据,从受动个体的外界依赖性与限制性出发而误以为儿童的无个性人的状态,以致于忽视了作为一个个体人的种种尊严需求与发展需要。真正的事实是,童年期(6、7--11、12岁)至少年期(11、12--14、15岁)转型阶段,已完全摆脱了幼儿期(3--6、7岁)和单纯童年期的某些相对受动的心理特征,而处于效果判断向动机判断的过渡段(陈辉“怪物”绰号的由来即在于总是毫不费力地看透别人心里的小九九又不会如大人般世故地不说它不出),处于道德的他律向自律的转化段,处于外在的自我向内在的自我的过渡阶段,这时儿童的潜能是相当大的,他(她)初步具备了道德认识与道德判断的能力,其尊重平等的需要与公正感的要求强烈直率,其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对影响作用决定自身的世界、环境的感受都到了纤敏成熟的境地。可以说,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最真纯,同时也要求别人(哪怕大人)如此做。当对别人不如此却相反的表现倍感失望时,他(她)会感到伤害,但不会放弃自己的原则。这时的他(她),会反抗,像妖妖的那句话:还不如永远不长大,世界上还是小孩好。
不是么?
这样的心态是只会诞生那样真纯到人世间罕见少有的情感的。那情感,区分着欲望与功利,一开始,就是形而上的;形而上,对于小孩子,你觉得奇怪么?就是如此,再大就难了。这时眼里揉不得沙,别的东西掺不进去。所以粘合他们间友谊的是书籍,小学中国书店旧书门市的《雾海孤帆》《涅朵奇卡. 涅茨瓦诺娃》《牛虻》《铁流》等花掉他俩攒了1年半121.75元钱的258本书、中学放学相送诗篇吟诵中的624个来回2500里路是他们爱的见证,这爱次第长成,从书本彼加和巴甫立克的友谊、卡加郡主和涅朵奇卡的友谊到一种相待难言的苦痛甜蜜。
王小波三章结构的小说《绿毛水怪》直到这时,还是现实主义的,它行板如歌,缓缓而进,要不是那个奇崛结尾的话,你都难以接受这样一个怪而又怪的题目。但是第三部分,魔幻(?)出现了,这时期的陈、杨已不再是小孩,他们与其他同龄青年一起下乡做了知青。而且天各一方。变化出现还不是时势,如一般知青小说那样,他们分开是因为现实之无奈,不是,而是另一个故事,妖妖游泳失踪,因为长期没有陈辉的消息而在海底做了水怪,绿种人,身上结着鳞甲手里执着剌一般的长戈,仍然天各一方。就此完结么?就没有那个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了,陈辉偏也执拗地很,宁愿放弃陆上生活而永沉海底与妖妖续缘,到此收场么?还不,王小波让妖妖跃入海水,高速行驶到济州岛去取让陈能变上绿种人的药,并约定次日中屋在礁石处会合,但是陈却因大叶肺炎高烧被大夫绑在病床上,当他逃出医院赶到时,看到的只是已经来过的爱人在石上刻下的一行字:“祝你在岸上过得好……但是你不该骗我的。”茫茫深海,真正是天各一方。永诀与误解,陈已找不到辩白的对象,他这一生,对老王讲述的只是故事,老王也只将自己定位于一个听者,最后还因不信与戏谑而吃了拳头,但是妖妖这次是跃入海中再不见回头,她对这个世界所有陆上的人是失了望,现在也包括孩提时一直的精神形影式的朋友陈辉,她是不会再浮上水面了的,这一点已成为讲述者的陈辉深深地知道(他们两人可以相互进到对方的心里去),而陈辉,在这个世上也再找不到一个知音,当他拿了这个知音故事讲给惟一世间的朋友时得到的也是喝彩或嘲笑。再没有人为之流泪动心。陈辉焉能不老!
我感兴趣的是小说第三部分一转而下的超现实,红尘碧海间的对话轻松写着决绝的反叛。而发表于1998年的这部作品却是写于70年代,那时代距后来国人大规模文学上引进拉美魔幻还有10年,那么,王氏的魔幻从那里来,而且那怪诞里有那样的大美气派?清人蒲松龄或许是一个答案,妖妖身上也确有着某些仙狐气,但也不完全。有意思的是作品的开头,讲述者从嘴上取下烟斗,这动作与语气都太像与华生讲故事的夏洛克·福尔摩斯,中间穿插的讲述者的动作感叹不是自觉强化这一点,就是无意模仿着它。本来这是一个带有悬念也确吊人胃口的开头,加之王小波式的智力,跟下来该是一个多少有些风趣又夹杂着善意讽谕的故事。但是不。这次的王小波本人输给了他的故事。妖妖代替了他一贯从容的叙事,并在结尾借老陈的拳头揍了他一顿,两只青眼窝是留给他不信深情的惩罚。
至此,王小波写的已经不是一个有关孩子的故事了。但是这故事的主人公妖妖--这个敏感深情的女孩子却永远将自己定型为孩子,在那个自由无忧的海底世界游曳着,没有人再能伤害得了她。“还不如永远不长大呢”,妖妖实现了自己的意愿,在深浩的太平洋海底。她拒绝的不单是一个成人(绿种人是没有人所属的时间年龄的,莫言的阿义何尝不是如此,咬掉拇指疼得昏死倒地也许永沉梦乡,客观上他拒斥着成人世界,同时也隔断了自己的成人之旅),而且,更进一步,她还坚决地对这个成人世界永远背过身去,谁也无法使其合流的,尤其在礁石下写下那行字后,她已然对这个无信无爱的世界决绝到了极点。再没有人能够使她回来了。妖妖至此,保留着孩子的权利,并以这种奇特的方式保持着对她身上的高贵与她认定的纯情的永生。少年孩子的不世故与不伪装具有天然、本能性,而少年孩子又因脆弱而妥协易变,无法将一个念想全整地贯彻到底,妖妖不一样,她自小就是一个灵透聪明的孩子,但让同样聪明灵透的陈辉吃惊意外的是他所不具备的执著,在妖妖身上,后者的力量纯粹彻底,这一点,甚至是人做不到的,生而为人的陈辉想都没有想到,何况庸常如老王(自谦)的听众,所以是对牛弹琴。所以,陈辉留在了陆地,变成了老陈,而妖妖永远是妖妖,在海底深处,时间之外,一个爱她但痛恨自己无缘与她生活的人的心底。
1999年夏末一个午后,面对无边无际又波谲变幻的东太平洋时,突然想到那个永远沉入了海底的孩子。迎风站在被海水打湿的栏杆边,竟幻想着也许会遇见奇迹,那些喜爱音乐与自由的绿种人的精神,还有妖妖,让活在这个世界的人在岸上无端怀念。又怎么能找到那块刻字的礁石?难道这思想里不是对童年的某种祭奠缅念?连那地点--山东海阳县葫芦公社地瓜子大队--都是伪造的么?子虚乌有?无稽可考?但是在山东省地图上我确找到了海阳市一地,它东临太平洋,有万米的海滩浴场。而胶州岛,我认定即指现实中的胶东半岛或是半岛与海水相邻的另一个人间地图查找不到的地方。但是妖妖,又到哪里去找?
海水不倦地袭近。层层叠叠,坚持不懈。宛如一个背影。
她朝着广阔无垠的大海--无穷无尽的波涛,昏暗无光之下的一片黑
色的、广漠浩瀚的大海游去了。
更早时候的她的面容会在时光之水中浮上来:
我说:“我妈要揍我,你看我今天早上左耳朵是不是大一点?噢,现
在还肿着哪!”
妖妖伸手轻轻地摸着我的耳朵,声音有些发抖:“痛吗?”
痛吗?她说。
“我”
童年好像总是从伤害开始的。《忧伤的年代》中的“我”是如此普遍性中的又一个案。这个“我”没有名字,不是第三人称的指代别人的“她”,或者有一个女童特征的其它名字。不,王安忆天生要这么称呼,以“我”对称于每一个阅读者,使读者读这个故事时,一再地将自我与主人公一起提示着某种无意识的叠印或自认。“我”不是一个外在于阅读者体外的人,而就是每一沉潜于“我”的命运的人。从这个意义上逆推的话,那么写作者本人与她讲述的“我”之间也是如此紧密的关系,呼吸与共。是这么回事。而且,“我”与王安忆的童年之间确有着年纪、性格、经历和情绪的同构“那时候,我们十岁出头”--这里的“我”同化于“我们”,复数代表可谓一语点破。四清的背景,10岁的年纪,由女童到少女之间成长的惶惑,电影院、家、学校、老师、女伴、母亲、医院,王安忆没有遗漏下任何一个细节局部,在此之间踟躇惆怅大脑活跃而四肢却无可安放的女孩真正是写到了内里。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作品概述
作品简介
作者简介
作品节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