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是
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发表于《
新青年》,收录于小说集《
呐喊》。
小说《故乡》以“我”的行程为线索,依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结构安排,根据“我”的见闻和感受,描写了从自己记忆中和当时所见出现巨大反差的
闰土以及
杨二嫂的等旧社会形象。反映了
辛亥革命胜利后在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与剥削之下农村破败、农民生活痛苦不堪的现实;揭示了封建传统观念对劳苦大众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故乡》作者以现实为素材,线性的时间叙事结构写了自己回故乡到离开故乡的过程,采用意象的"绰号化”和“
隐喻化”刻画了一个杨二嫂的小市民形象,通过对比和抒情的方式书写了当时劳苦大众生活的残酷现实,通过侄儿和水生诗情描绘展现了自己对未来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鲁迅作品以写故乡为题材的作品有好几个《呐喊》中的《
社戏》《
鸭的喜剧》以及散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开创了以童年回忆为视角,着重挖掘乡民生活中的真善美的乡土抒情小说。
1953年,《故乡》入选日本教育出版株式会社的中学
越南语教科书。并在日本中学三年级国语教材中有日译版。其中,少年闰土的描写也被编入小学语文教材。
创作背景
写作背景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
,字
、豫亭,后改名为豫才,
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
白话小说《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
》、《
》、《
》;散文集《
》;文学论著《
》;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
》等。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
写小说《故乡》的时间从
鲁迅1919年12月返乡开始,1919年,是近代史上少有的令人感慨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诸多方面所经历的重大变革;
辛亥革命成功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但封建礼教的遗毒却还流淌在社会意识之中。以“三纲五常”为代表的旧伦理,以“忠孝仁义”为代表的旧道德不仅阻抑了自由、民主和科学精神渗入文化内核,以至于新思想和新文化难以得到认同,中国的命运仍然被
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军阀所把持,受尽压迫的中国人民尤其是底层老百姓仍然过着水生活热朝不保夕的生活。
作者于1919年底重新返回故乡期间,亲眼目睹那些年代变革后的社会惨象,加上作者近三十年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于是写出了这篇悲凉沉郁但又不失希望的小说。
创作过程
作者
于1898年第一次离开老家
,“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1919年12月,最后一次回故乡绍兴接他的母亲等人来
居住。从《
》中可以了解这次回乡的经过:1919年9月,鲁迅卖掉了绍兴的
老屋,添了些钱,买了北京西城
附近八道弯宅第。11月修完毕,21日“上午与二弟眷属俱移入八道弯宅”。26日鲁迅“上书请归省”。12月1日,由北京动身回老家,4日晚“抵绍兴城,即乘轿回家”,在家乡处理搬迁事务,大约住了二十来天。12月24日“下午以舟二艘奉母偕三弟及眷属携行李发
”。29日中午抵达
,“下午俱到家”。往返大约29天。《故乡》的故事情节便是根据这段生活经历演绎而来。不过这只是触发故事的一点,而作品真正反映的却是更为广阔深的社会背景。
《故乡》创作于1921年1月,最初发表于《
》杂志第九卷第一号,后来由作者编入小说集《
》。
出版历史
1921年5月,
鲁迅在《新青年》第9卷第1号上发表了《故乡》。
1923年,小说研究社出版《小说年鉴》一书。作为“年鉴”,所收小说当然应是上一年度即1922年作品。收录了鲁迅的五篇小说《
兔和猫》《
补天》《
白光》《故乡》《
鸭的喜剧》,其中唯有《故乡》是1921年的小说。
1932年1月,《中央公论》杂志刊载了
佐藤春夫翻译的《故乡》。
1972年,中日邦交恢复之后,随着
教科书的修订,日本五家出版教科书的出版社(东京书籍株式会社、学校图书株式会社、
株式会社三省堂、教育出版株式会社,以及光村图书出版株式会社)都在中学三年级教科书中编选了《故乡》(都是竹内好译本)。
内容情节
小说可以概括为“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三个阶段
第一部分可概括为“回故乡”,写“我”回故乡实际上是为了别故乡,临近故乡看到了故乡的天气阴晦,冷风呜呜作响,几颗老树缺乏活气,因为看到了故乡的这种悲凉气息,“我”又要与故乡分别因此没有好的思绪。
第二部分可概括为“在故乡”,“我”看到了自己未曾谋面的侄儿,看着要即将分别的房子,“我”因为母亲提到
闰土要来,脑海中浮现出了以前认识闰土的经历和细节,回想起了和润土给自己讲如何捕鸟,以及看守瓜田等清纯美好的经历,母亲提到闰土的情况不太好,而闰土的“老爷”“老太太”称呼和他的脸上没有欢喜而是凄凉,看到了年纪尚小的水生,“我”意识到了隔阂的存在,我对美好也只能回忆。在家里先见到了“圆规”
杨二嫂,以前被称为“豆腐西施”,如今的她操着白粉,显示出鄙夷的神情,完全一个市井妇女形象。
第三部分可概括为“离故乡”,因为
要离故乡,写了人来人往搬东西,逐渐出现人去楼空的景象,母亲提到了
闰土和杨二嫂,面对苛捐杂税,兵,匪,官,绅也只能探析,回忆一下以前和闰土的美好光景,“我”十分清楚眼前故乡的景象,但是却只能希望眼前的一切能够更加美好。
角色介绍
“我”
《故乡》中的“我”是个在外求学多年后返乡的知识分子形象,是守旧走向新生的代表,就是那个年代如
鲁迅这样新青年的代表,文中写到“我”三十年后归来,既是对作者自己现实的阐述,又是对那个年代
新生代青年们接触到新的思想与眼前现实的无奈的真实写照。“我”在小说中阅历丰富,见识
广博,能够看到现实的残酷和1919年时代背景下普通大众受压迫的悲惨遭遇,同时从另一面展现自己对这一眼前惨象的迫切希望。
母亲
是一个体贴入微的长辈形象,对“我”无微不至,同时对
闰土也是因为“我”的缘故而有所照顾,很有说话技巧,“你两不是哥弟关系吗,咋还客气起来了”也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出稳重的闰土从年少到中年的变化表现,连母亲这样的长辈都发现了,而且母亲处事能力强。
闰土
闰土作为《故乡》中着墨最多人物形象,主要通过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对比,外貌描写,对“我”的态度、做事时的动一举一动、对生活的态度,强烈反映了回忆中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无奈。文中首先介绍了闰土名字的由来,闰月生人,五行缺土,名为闰土,名字是按中国人信奉的阴阳五行风水来起的,不得不说这名字里带有一种传统封建思想的味道。
鲁迅用富有神奇,想象色彩的语言﹐描绘了童年闰土在冬天雪地里捕鸟、夏天西瓜地里捕楂的精彩情节。鲁迅通过详细的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刻画了一个充满勇敢、童真稚趣的少年闰土形象,而中年闰土的一声“老爷”唯唯诺诺的表现,那种苍老、木讷、麻木和守旧与少年闰土形成鲜明对比。
杨二嫂
《故乡》塑造了杨二嫂这一个尖酸刻薄,小气又唯利是图的小市民形象。之所以叫她“豆腐西施”是因为年轻时杨二嫂靠着自己的美貌卖豆腐。然而,现在老了竟变成了这般模样,风韵不在、只剩干瘪的薄嘴唇.她出场描写就如《
红楼梦》里的
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作者对杨二嫂的
形象描写是:“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这与30年前的豆腐西施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明明没有什么过甚的交往,却还要套近乎,还偏偏要对
鲁迅说:“我还抱过你呢!”然后,每日必到,搜刮家里的东西。不得不提的是,
杨二嫂对“母亲”说
闰土在灰堆里埋碗的事儿,这般闲言碎语,让人又怜又恨,既可悲叉可笑。
宏儿
《故乡》中宏儿是“我”的侄子,全文笔墨不多,但给了灰黑色的故乡一抹新绿的生机,饱含着鲁迅先生对故乡明天的愿望。宏儿的四次出场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四个愿望:希望故乡越来越好、希望少年的友谊天长地久、希望再回到故乡看看、希望故乡的人回归真诚友善的人性。
水生
水生在文中是闰土的第五个儿子,基本上没有见过啥世面,“正是一个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他和宏儿成了快活而真诚的朋友。这种朋友与社会地位和出身无关,它是孩童心连心的真诚友谊。
鲁迅对水生和宏儿的友情,既忧心忡忡又充满希望。
水生与侄儿
《故乡》中对水生和侄儿的展现从另一方面实在反应“我”和
闰土当年童真无邪的儿时情感,他们感情亲密无间,而“我”跟闰土此时却感情出现很深厚的隔阂,不再回到从前。这也是作者对眼前看到的社会现象的一种新的希望和寄托。
作品主题
新旧时代交替产生的隔阂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 2 000 余里,别了 20 余年的故乡去。”这本来应该是极为欣慰的事情,然而眼前的现实令人大失所望,“禁不住”悲凉起来,发出了“这不是我 20 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的慨叹。“我”和“故乡”之间已经隔着一层无形的“厚障壁”。我”对
杨二嫂已经毫无印象,也没想到,她就是曾经引人注目的“豆腐西施”。据说她还“抱”过“我”。然而目前的我们,无论是思想情感,还是为人处世,都相差甚远,就连语言都毫无相通之处,实在太“隔”了。“我”和闰土特别亲密,那时童言无忌,哥弟相称,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闰土给我讲捉鸟、拾贝、看瓜等故事,离别时,我急得大哭,闰土躲到厨房里也哭着不肯出门,情同手足,难舍难分。20 年后突然相逢,按常理一定是热泪盈眶,握手言欢。可是,在见到外貌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闰土的一刹那,我却不知道怎样说才好,只是笨拙地说:“闰土哥,你来了。”而闰土动着嘴唇没有做声,片刻之后,终于恭敬起来,分明地叫道:“老爷!”真是晴天霹雳,我和闰土之间已经隔着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而且难以消除。
悲凉现实的反映
《故乡》一开篇提到,我是“冒着严寒”回到故乡去的。这里的“寒”不是一般的“寒”,是严寒。在这段天气描写中,作者用了一连串的天气描写,如 “严 寒 ”、“阴晦”、“冷风”“呜呜的响”“天色苍黄”、“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等,把严寒刻画得十分形象,把读者带入一种寒凉的意境中。今日故乡的寒凉,不只是天气寒凉,故乡的那些个人和事都给人一种透心凉的悲怆,天气寒凉只是为后面描绘故乡的人和事寒凉做了铺垫。村庄凋敝、乡亲凋敝。其 中 ,乡亲凋敝又从乡亲的长相、穿着和精神风貌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描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副哀败之象。在这一方面,作者通过极力描绘儿时的美好和此次回故乡的破败和纷乱,以一种强烈的对比凸显今日故乡的悲凉。“我”觉得
闰土那种把希望寄托在相信神佛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上比“我 ”把希望寄 托 在 “辛苦展转而生活”上要“切近”得多。至于这条路目前该怎么走,“我”无从知晓,这也是一种对现实希望渺茫的悲凉。
农村经济的破产
作品开头还有这样一段叙述:“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可见故乡二十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成了萧索的荒村。而且“我”这次是专为了别它而来——卖掉了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全家搬到我在谋食的异地。从文中可以看出,“我”家本也是村里的大户人家,在当时的社会如果卖掉祖上留下来的老屋是犯了大忌,被认为是对祖宗的不尊敬,而“我”却将老屋卖给了别姓,可见像“我”家这样的大户人家也落破到迫不得已卖掉祖上遗产的地步。从这一点上进一步证明了
帝国主义的侵略及“兵、匪、官、绅”等诸多不安定因索使中国经济破产。
内心的无限希望
无论是文中多次提到水生,多次提到侄儿,还是他们之间纯正的友谊,都是对童稚太真无邪的美好向往和回忆,因此在结尾写到:还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作者在结尾写到“我与
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的,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希望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之所以这样描写.是他“不愿将自己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样年轻时候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是为了唤醒那些沉睡的人们,使他们有毁坏这铁屋一般的现实枷锁的希望。
艺术特点
真实性与诗化追求
《故乡》的素材来自生活 :史实上大致是真实的。小说开头写“我冒着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据鲁迅日记,鲁迅离故乡到北京生活,先是应同乡蔡元培之邀到南京临时政府任职,于 1912 年 5 月 5 日随政府迁至北京工作。从此开始了客居 14 年的北京生活。这是真实的事件,这系列事实背景与《故乡》的描写是基本吻合的。1898 年第一次离开
绍兴到南京,时距正好“二十余年”。北京到绍兴一千三百公里,相隔“二千余里”也是对的。可是,写小说,不为素材所拘,是鲁迅的文学选择。小说创作的艺术告诉我们 :“任何时代的所有小说都关注自我之谜。”同时,“人想通过行动展示自身的形象,可这一形象并不与他相似。行动的这一悖论式特性,是小说伟大的发现之一。”
对比和抒情的手法
先说对比。要反映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的日趋衰败,最好的办法是通过一个主要人物的变化来达到,描写人物变化的最佳手法是对比。运用对比,不光是真实深刻地表现了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及其性格特征,而且可以做到以极少的篇幅反映深广的生活内容。《故乡》中的对比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两个故乡的对比,也就是两幅故乡景色图的对比。第一幅是用苍茫隐晦的色调描绘的现实的故乡:萧索,荒寂,破败,“没有一些活气”这是“我”眼中所看到的和心里所感受到的故乡。另一幅则是以明丽色调描写的理想中的故乡:蓝天,碧海,沙滩,圆月,一望无际的瓜田。通过对比,既写出了“我”对故乡的眷恋,希望以及失望的复杂感情,又深刻地反映了旧中国农村日趋破产的剧变。其次是少年
闰土和成年闰土的对比,“我”和闰土之间关系前后变化的对比。这篇小说把叙事描写和抒情结合起来,抒情气息笼罩全篇。首先是融情入景,在写景、绘人时,渗入作者深深的情意。如开头绘制的一幅故乡冬景图,就渗透了作者悲凉、失望、激愤的感情;而描绘神奇美丽的童话般的海边西瓜地的景色时,却又表达了作者对“好得多了”的故乡的向往,眷恋,对少年英雄闰土的敬仰,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线性的时间叙事结构
从回故乡到在故乡,最后离开故乡。叙事结构给人一目了然之感。但仔细阅读便发现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插叙手法。“我”回到故乡,母亲提起
闰土很想念“我”,于是小说便开始以“我”的回忆为线索,中断原来的叙述,插入了记忆中令“我”印象深刻的片段,即儿时“我”与少年闰土的一段交往:看西瓜和捕鸟的情形。记忆中的闰土是一个勇敢的少年,他的果敢和见识让“我”羡慕不已。作者通过插叙的方式还原了少年闰土的形象,也为小说后面关于中年闰土的叙述作了铺垫。当插叙结束之后,又用“现在我的母亲提起了他,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部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我应声说:‘好极了!他,怎样?……’”简单的几句叙述,将话题拉回了现实。
意象的"绰号化”和“隐喻化”
具体说来,作为
杨二嫂的性格刻画的辅助层面,“豆腐西施”的绰号所具有的画面感、眼缘性和招牌性,确实让意象的内涵和外延实至名归。同理,“圆规”作为叙事层面突显人物性格的暗算性和无赖性的另一个意象,显然也带有比较浓郁的主观化色彩,也与“两手搭在髀问,没有系裙,张着两脚”的客体自身具有的形象性密切相关,是物象和事象构成的背景使得主体触景生情,在瞬间即景会心的直觉性活动钩沉起大脑中储存的
审美意象,即“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在主体间性的空间中自然而然地绽开。
后世纪念
2021年5月,在《故乡》发表百年纪念之际,为重温
鲁迅笔下的故乡情,并邀请世界各国友人分享自己眼中的故乡,
北京语言大学鲁迅与世界文化研究院发起“全球故乡使者计划暨百国百故乡短视频征集活动”。
2021年9月-11月,
绍兴市举办“鲁迅的《故乡》·我们的故乡——《故乡》发表10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
2021年10月29日,为纪念鲁迅《故乡》发表百年“中日韩同上一堂课”主题活动在浙江绍兴鲁迅中学和日本福井芦原中学、韩国京一观光高等中学同步举行。
作品影响
《故乡》传到日本
1935年,
岩波书店出版文库版《鲁迅选集》(
佐藤春夫、
增田涉译)——从此“文豪鲁迅”开始走进寻常读者家。一言蔽之,《故乡》在日本的处女秀是由
武者小路实笃开启的,继之以佐藤春夫的推导,另有一干中国文学研究者的鼎力相助。这些著译者们都与
鲁迅有过或深或浅的联系,他们是鲁迅在日本的“代言人”与“广告商”,推动着鲁迅作品在日本的流播。
1953年,鲁迅的作品《故乡》便被收录进日本的中学语文
教科书。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后,日本的所有中学教科书都收录了这一作品。也就是说,几乎所有日本学生都读过鲁迅的《故乡》——100年前出版的《故乡》。,至今仍在不断加深中日之间的文学交流。许多日本大中院校的鲁迅研究会至今已活跃了六七十年之久。据日本共同社报道,今年为了纪念鲁迅发表短篇小说《故乡》100周年,日本
都留文科大学与友好交流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的学生围绕《故乡》这一作品进行在线讨论与共同授课。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特聘专家
藤井省三形容
日本多次出版鲁迅的《故乡》译本的现象为“国民文学”般的待遇——自1953年以来,凡是接受了义务教育的日本人,都是学过《故乡》的。除了《故乡》被选入各大
教科书供初三学生学习外,鲁迅的其他作品中,只有《
藤野先生》出现在某些
高中教科书里——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结论,日本普通国民对鲁迅的想象大概就来自于对《故乡》的印象了。
《故乡》的文学思潮
鲁迅以他的《故乡》、《
社戏》开辟了乡土抒情小说的新流派,随后
废名、
沈从文、
萧红、
师陀等延续和发挥了他的这种风格。沈从文的《
边城》《湘行散记》,萧红的《
生死场》《呼兰和传》《
小城三月》郁达夫的《还乡记》《还乡后记》。首先,新时期乡土小说呈现出更加丰富的创作内涵,并且衍生出了几种不同的创作方式:被遮蔽的时间点、抒情情绪的渲染和情感介质的多重化,具体表现在因为作家主要强调的是对故乡气息的一种坚持,有意淡化了具体叙述事件的时间线,只是表明时间的先后关系,而其中能够在小说写作方面起到关键作用的是“抒情情绪的渲染”,绪的热烈影印在具体的小说中就是不同的表现,如
张承志的《
金牧场》、
汪曾祺的《
受戒》《
大淖记事》,和
何立伟等的画面情绪以及张炜的空间情绪等等;跟随这种情绪的就是作家放置在作品中,用以凸显对于乡土、自然的情感介质。其次,以静态观照的角度写作表达方式,介绍新时期乡土抒情小说中一类作家的创作:汪曾祺的意境画卷、迟子建的温情叙述如《逝川》、
曹文轩的质朴童真等等。最后,以踏寻的方式展示城市和乡土的对立姿态,在流动的空间对比中展现乡土生活中的纯粹的精神内涵,呈现的是整体的动态观照。这类创作以张炜和
张承志为代表。
相关评价
1923年,小说研究社出版《小说年鉴》一书。作为“年鉴”,“年鉴”对《故乡》的评价,直接转述了《
新青年》发表时的编者话。“这是作者一篇很有名的作品,不但气氛清隽,地方色彩也非常明显。最出色的,尤其是在初见
闰土一节。读了以后,觉得有一个驯良的安分的乡人,活现在眼帘前面。”
1924年,
成仿吾的《〈呐喊〉的评论》一文认为,《呐喊》里,“唯《
风波》与《故乡》是不可多得的作品”
1924年10月,诗人
朱湘在《〈呐喊〉——桌话之六》里,对《故乡》表达了赞赏:“《故乡》是我意思中的《呐喊》的压卷。我所以如此说,不仅是因为在这篇小说里鲁迅君创造出了一个不死的闰土,也是因为这篇的艺术较其他各篇胜过多多。”但他也指出了《故乡》的不足,即最后三节说理部分“不该赘入”。
废名在1924年对《
呐喊》所做的专门评论中认为:“《故乡》《药》自然也有许多人欢喜,我也不想分出等级,说这一定差些,但他们决不能引起我再读的兴趣。——意思固然更有意思了,除掉知道更有意思而外,不能使我感觉什么。”
茅盾以“郎损”之名,在1921年8月10日《小说月报》上发表《评四五六月的创作》一文,对《故乡》给予很高评价。认为“过去的三个月中的创作,我最佩服的是
鲁迅的《故乡》它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
阎晶明:“破千年之题,解一时之忧,《故乡》的指向相当深远。繁复的结构,跳跃的故事,真切的抒情,密接的说理,让这一短篇小说幻化出百般色彩。说不尽,道不完,却又不失其恬淡的、平和的、素净的情致。它以看得见、说不完的模样,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1993年著名鲁迅研究学者
钱理群钱先生说 《故 乡》 是一首 “心灵的诗”,大约如此 。
文学 “审美阅读”理论的重要倡导者和积极的实践者
孙绍振在《审美 “故乡”的必然失落和 “新的生活 的无望向往》中谈到,作为艺术 品, 故乡 的存在具有 “唯一性”和 “不可重复性”。
作家兼学者
许杰的 《谈 〈故乡〉》认为,在艺术上,《故乡》与
鲁迅其他小说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其他的作品大都是客观的
现实主义,而 《故乡》 则是“主观的抒情的东西”。他甚至说“这篇小说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抒情诗还来得确当”。
人民文学出版社版的《鲁迅年谱》第 2 卷对以往《故乡》研究的成果概括是 :“展现了
辛亥革命十年后,我国南方农村凋敝,农民受难的情景。主人公
闰土从少年到中年的惊人变化,深刻反映出农民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重重压迫下的苦痛艰辛,作者对劳动人民表示了深切的同情,也对他们暂时的麻木感到忧虑,对军阀统治给予农民的灾害表示愤怒,并强烈要求结束这种令人窒息的生活,作者把改变黑暗现状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认为希望之有无‘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下一代‘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生活。
《
收获》专刊上《传统母题的现代书写——写在鲁迅《故乡》发表一百周年之际》评论:《故乡》是影响最为广泛持久、评价最为确定的作品之一,是百年间入选中学语文教材最稳定的鲁迅作品。目前的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系列中,小学六年级有《
少年闰土》,中学九年级又有《故乡》,可见其分量之重。无论历史风云如何变幻,对
鲁迅以及鲁迅的创作有怎样的评价起伏,《故乡》的超稳定地位几乎是个奇迹。哪怕中学生“最怕周树人”的怨言里,应该也不包含《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