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德胜,又名克明,字峻修,清咸丰十一年(1859年)出生于
平远县大乡高甸村,父亲姚日秀,母亲林氏出生。近代著名爱国华侨实业家、慈善家、兴学育才倡导者,梅州八贤之一。
人物简介
幼年家贫,中途辍学,赴
马来西亚锡场当矿工,后致力于开采
锡矿等业,成为南洋巨富。人们尊称他为“姚百万”。因开发马来西亚
怡保市有功,享受殊荣。于当地创办中华商会、矿务农商总局、
嘉应州(今梅州)会馆等团体,为维护华侨权益及兴办教育事业作出颇多贡献。捐巨资支持
辛亥革命,荣获
孙中山颁发之“一等嘉禾勋章”。身在南洋,心系桑梓,回国定居后,他锐意建设家乡,投资创办纺织厂,开
客家地区于农村发展现代工业之先河,恪守“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之原则,不遗余力赞助社会公益事业,热心地方教育,广泛捐资兴学育才,殚精竭虑,1904年,怡保大火成灾,建筑焚毁过半,应英殖民当局所邀,姚德胜斥巨资新建街市,使怡保成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商埠。
该市为表彰他的功绩,将重建的市场与街道分别命为姚德胜市场与姚德胜街,并在市区为他立碑铸像,
英皇娱乐集团授予他“和平爵士”称号。他关心祖国革命与建设事业,清光绪年间黄河决口,他捐资赈济灾民,
光绪帝封赠他为“资政大夫”。他捐巨资支持
辛亥革命,
孙中山为他颁发“一等嘉禾勋章”。1910年他回乡定居后,捐资创办纺织厂,开客家农村地区发展现代工业的先河。他还大力赞助教育等公益事业,独资兴建了芝兰小学,1913年又捐白银10万元,兴建
平远县平远中学,他不幸于1915年病逝。其子孙继承他的遗志,按计划于1916年建成平远中学。
人物生平
姚德胜(1859~1915年),清末华侨巨富,人们称他为“姚百万”。姚德胜是
平远县大柘镇高旬村人。兄弟3人,他居长。父亲姚芝庭,母亲林氏,均以耕田为业,家境清贫,父亲只好带他到离乡60里外的
江西省寻乌
筠门岭镇一带,肩挑贩运米粮,挣点钱为一家糊口。19岁那年,听人说去南洋有发大财的机会,便随水客余宋二由家乡坝头坐小民船至
汕头市,后换船到香港。其时尚无
轮船,坐的是“夹板舟”,由
香港特别行政区到
新加坡要走7天7夜,再由新加坡转到
马来西亚芙蓉埠,由老水客介绍至一家锡矿场当雇工。
姚德胜初入矿场,样样生疏,只能拿一份
最低工资,每月七八元,做的是搬运泥土、推送
矿石等粗重活。他虽做苦力工,却留意采矿各部门的工作和公司的组织以及
锡矿的精炼、外销等业务,又打听得
怡保市埠干锡业的工人待遇较好,乃离开芙蓉到怡保一矿场,并当了工头。两年后,他不当雇工,改做小贩。
姚德胜改做小贩后,经常深入乡村,学会了一口马来土话。不久,他开了一间“德和店”,经营杂货,由小贩一变为老板。他很会做生意,营业蒸蒸日上,赚了不少钱。怡保是著名的锡矿蕴藏地。对于开矿业,他已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除做生意外,又开始向锡矿投资,买矿山,雇工开采,成为华侨经营矿业的第一人。不久,他就成为大财主了。
姚德胜开矿成功之后,更向各方发展。利用资本收买矿地,共达数干英亩之多,并采用新式机器,装水管将离矿场十里外的河水引入,用水力开发,产量大增。单水装备一项,就值当时银圆50余万元,规模之大,可以想见。他又和当地富商组设公司,承办霹雳、森美兰各邦的酒税和
典当税,利润可观。这时,姚德胜总理矿务各厂场,兼办酒税、典当税,统辖几十个机构,指挥数千名员工,有条不紊,上上下下心悦诚服,充分显示了他的才干。
姚德胜一方面经营自己的工商业,一方面为同胞谋福利。
怡保市因为锡业发达,前去谋生的华侨一天一天增加,工、商各业也随着繁荣。为联络侨胞感情,发展侨胞事业,姚德胜捐出巨款,创建霹雳育才小学校、中学校,又资助应新、明德两学校。这时,当地政府为扩充市区、改进市政,及规划了一片
新市区,但因地处偏辟,很少人肯去投资建设。政府便请姚德胜首先建筑店铺300间,他慨然答应,且在预定的时间完成。此举使土人和英国人也为之敬佩。至今怡保市内还有“姚德胜街”、“德和园”和“姚德胜巴刹市场”,这些都是为了让后人怀念他而命名的。
黄遵宪在
光绪十八年(1892)为清廷驻
新加坡总领事时,也仰慕他的大名前往访问,他们一见如故,成为很好的朋友。黄遵宪的声望地位、学问文章,在思想上也给了他不少的影响。
姚德胜在
怡保市完成大部分各项公益建设事业后,乃着力举办家乡各项公益事业,并频繁来往于
平远县、怡保之间。光绪二十六年(1900),平远大旱,米价暴涨,穷苦人家都到山上采挖树叶
食用野菜充饥。姚德胜召集平远各乡绅士商量,查明受灾人数,发给米粮或现款,概由他负担,使灾民度过这场饥荒。接着他在县境创设平远15乡太平义仓,他为各义仓捐出稻谷数千石,以备荒歉。这种救灾、备荒的义举,由县逐级申报到朝廷,
光绪帝赐给他“乐善好施”四个字,派
御史黄遵宪送来,并建牌坊,供后人景仰。
光绪末年,
废科举,改新学,姚德胜受到黄遵宪的鼓励,拨出10余万
银元,在家乡兴学育才,首先在羊子甸创办一间西式小学,还捐巨款资助
平远县立中学。
民国初年,姚德胜又捐献5万元,半数用来在羊子甸建筑可以容纳500名学生上课和食宿的校舍一所,余半数则购置田产,作为学校的产业和永久经费。在此期间,姚德胜还为
梅州市许多学校,如东山中学等校捐资助学。对此,
国民政府曾授予他“乐育英才
一等奖”。
清末,黄河水灾,他一次就捐白银6万两账灾。
辛亥革命军兴,他捐献7万银元作军饷。民国成立后,国民政府奖给一级“
嘉禾勋章”。
民国4年(1915)1月8日,姚德姓与世长辞,终年56岁。
家人
姚德胜兄弟3人,他居长。父亲姚芝庭,母亲林氏,均以耕田为业,家境清贫。姚德胜从小就怀有远大志向,与普通小孩子不同。父亲叫他牧牛,几个月的时间他就能想办法把牛养得很肥壮。在家乡的劳动把他锻炼得膀大腰圆、身强力壮。以后父亲带他到离乡60里外的江西寻乌、
筠门岭镇一带,肩挑贩运米粮,回家卖,但整天汗流浃背,也不过赚得数十文钱,不堪一家一日糊口。他想,做这种生意,是没有什么前途的,总觉得乡间没有什么事情适合他做,内心苦闷彷徨!
姚德胜19岁那年,有一天,他听热柘“水客”余宗二说,到南洋去有机会发到大财。他心中大喜,即回家收拾简单行囊,告别父母,随同水客余宗二,由家乡坝头坐小民船,顺流而下,经
蕉岭县新铺、梅县松口而至潮州府之
汕头市,转乘船到香港。其时尚无
轮船,乘“夹板舟”,由
香港特别行政区经过1400
海里之“
七洲洋”,到达
新加坡。再由新加坡转到
马来西亚芙蓉埠,由老水客介绍在一家锡矿场当雇工。俗话说:“英雄不怕出身低”,他欣然参加矿工队伍干苦力活。
姚德胜初入矿场,样样生疏,只能拿一份最低的每月七八元的工资,做一些搬运泥土、推送矿车等粗重的工作。他年轻,身体好,力气大,工效高,得到矿主的信任,工资逐步增加,除供自己伙食零用之外,还可以积蓄一点。只一年时间,就把老水客们垫付的旅费还清了。他虽是做一个工人,却留意考察采矿各部门的工作和公司的组织以及
锡矿的精炼、外销等问题,又打听到
怡保市埠的锡业更为发达,前途更大,工人待遇也好些,乃离开芙蓉埠,托朋友介绍,到达怡保某矿场,担任工头职务。又过了两年,手中有一些积蓄,就不再为人当雇工,而改业当小贩。
一举成名
姚德胜做小贩,经常深入乡村,和当地土人交易,学会了一口马来土话,和
马来族人,也混得很熟。不久,他开了一间德和店,经营杂货生意,由小贩一变而为老板。他很会做生意,又诚实无欺,所以营业额蒸蒸日上,赚了不少钱。怡保是著名的
锡矿蕴藏地,他对于开矿,已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除做生意之外,又开始向锡矿业投资,买矿山,雇工开采,成为华侨经营矿业的先进。有一次,他开得“锡米仓”(蕴藏锡矿含量极丰的矿床),轰动了霹雳全邦,真是“一举成名天下知”,他就成为大财主了。
各方发展
姚德胜开矿成功之后,更向各方发展。他继续利用资本,收买矿地,共达数千英亩之多,并采用新式机器,装水管,引入矿场十里外的河流,用水力开发,产量大大增加。单水力装备一项,就值当时银圆50余万元,规模之大,可以想见。他又和当地富商郑贵、陆佑组设公司,承办霹雳、森美兰各邦的酒税和
典当税,也是有利可图。
这时,姚德胜管理矿务各厂、场,兼办酒税、典当税,统辖几十个机构,指挥数千名员工,有条不紊,使得上上下下心悦诚服,这才充分发挥了他的才干。
创建学校
姚德胜一方面经营自己的工商业,一方面为当地谋公益。
怡保市因为锡业发达,前去谋生的华侨,一天天增加,工、商各业随之繁荣。为联络侨胞感情,发展侨胞事业,姚德胜首先捐出巨款,创建霹雳嘉应会馆、中华总商会、矿务农商总局,又为教育侨胞子女,创建霹雳育才小学、中学,又资助应新、明德两所学校。当时的怡保市,还是旧式市场,范围狭小,市容卫生很差。当地政府为扩大市区、改进市政,乃规划了一片
新市区。但因地处偏僻,很少人肯去投资建设。政府乃请姚德胜首先建店铺300间,以资倡导,他慨然答应。
地位
那时霹雳人口还很稀少,一切物质条件,都不具备,担任这么大的
建筑工程,人家都替他担忧。但他有气魄,有毅力,一下子拿出数百万元的资本,到数十里、数百里外,招集工人,购置材料。动工之后,他又亲临指挥监督,工程进行得很顺利。300间店铺,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当初担忧的人,变为信服。本地土人和英国人,也为之敬佩。
英国派驻吡叻的参政司名叫滑士的,尤为器重他。此后凡当地有什么建设都要和他商量,因为他已成为实际的华侨领袖。现在繁荣的怡保埠还可见到他当年的伟绩。市内还有“姚德胜街”、“德和园”和“姚德胜巴刹市场”供后人怀念。
嘉应州(今
梅州市)人
黄遵宪,在
光绪十八、九年间,为清廷驻
新加坡总领事,也仰慕他的大名,和他一见如故,成为很好的朋友。黄遵宪的声望地位、学问文章,在思想上也给了姚德胜不小的影响。
公益捐资
姚德胜在
怡保市完成大部分各项公益建设事业后,乃着手举办家乡各项公益事业,并频繁来往于
平远县、怡保之间。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父亲卧病,他侍奉汤药,在家停留一段较长时间。一天,父亲在病床上对他说:“听你叔说今年大旱,农业歉收,市场米价很贵,一石谷要五块多钱,穷苦人家买不起,都到山上采挖树叶
食用野菜充饥,你要拿钱出来,救济他们,不限本乡,也不限自己的亲友,要全县穷人都得一点实惠。”
乐善好施
他遵照父亲的意旨,请其叔叔到县城,商请官家主持办理,召集各乡绅士商量,查明受灾人数,或发给米粮或现款,概由姚德胜负担。
平远县这场天灾,总算平安度过。接着他又在县城创设平远15乡太平义仓,在大柘圩创设大柘乡太平义仓,在各义仓捐出稻谷数千石,以备荒歉。这种救灾、备荒的义举,由县逐级申报到朝廷,当时的
光绪帝赐给他“乐善好施”四个字,派
御史黄遵宪送来,并准他建立牌坊,以供后人景仰。
清光绪末年,
废科举,改新学,姚德胜受到黄遵宪的鼓励,在家乡兴学育才,进行“百年树人”的事业,拨出10余万元,首先在羊子甸创设芝兰小学。这间小学,建筑宏伟,设备充实,教职员待遇优厚,可算全县第一。尤其买了很多图书,订购中外各项报纸杂志,供人阅览,开地方风气之先,也为
平远县人参加
孙中山革命开辟了一条思想通道。
平远中学
文重教是客家人的传统观念。因为客家人多数居住在穷乡僻壤,山多田少,读书便成了客家人谋生的一条出路,形成了“家庭生活再穷苦,卖田卖屋也要供子弟读书”的社会风尚。在海外的客家人一方面受家乡重视文化教育传统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深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对谋生和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他们每到一地,只要有所发迹,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在家乡兴办教育,培育后代,他们把兴办教育当作义不容辞的天职和报效桑梓的头等大事。
姚德胜身在南洋,心怀桑梓,回国定居后,锐意作育英才,栽培后进,乃独资兴建了芝兰小学,后又倡议把
平远县平远中学由老县城仁居迁至大柘乡羊子甸,慨捐
银元十万余。
平远县立中学,于1906年开办,姚德胜乐捐开办费5千元。原设在县城(仁居),地点偏僻,附近人口稀疏,学生很少。本县大多数人,都希望把中学迁到比较适中的大柘乡,以便利多数学子。民国初年,姚德胜又慷慨捐献5万元,把其中的半数用在羊子甸建筑可以容纳500名学生上课和食宿的校舍一所;其余半数,则购置田产,作为学校的产业,以之为永久经费。民国五年春季,就在新校舍招生上课于1912年破土奠基,1916年建成。
学校结构
新校舍建筑面积五千余平方米,内有图书馆、运动场、花园、果园、膳堂和宿舍。主体建筑为新式两层楼房,有教室8间,厅堂4间,南北楼为宿舍。校舍用材全部为当时最好,灰墙木桁,楼板铺三合土,钢筋作窗,
麻石铺檐唇。气势宏伟,设备周全。新校初具规模时,他又捐出两万
银元购置田产,经营所得作为维持学校常年办学的经费。不幸的是,天妒英才,姚公德胜因积劳成疾,终告不起,于1915年然长逝,享年仅54岁。其子孙继承他的遗志,按计划于1916年建成
平远县平远中学,同时遵照遗愿,将与新校毗连的家产芝兰斋一幢捐赠给学校。
纪念
从此,
平远县立中学的经费和设备,都日见充实,得以延聘嘉属第一流教师,校务蒸蒸日上。为了纪念他,把姚德胜的诞辰阴历九月十八,定为校庆,全体师生休假纪念。
梅州中学
此外,
广东梅县东山中学,
蕉岭县立中学,大柘景清、四民两小学,他都捐过很多钱,助其成立发展。他捐资兴学的事迹,于民国初年,由地方官详报政府,获得
一等奖章。
和解
1906年,蕉岭县丘、傅两姓,因争一处山场,引起械斗,双方各有死伤,地方官绅无法解决。姚德胜听到此事,愿出钱为他们和解,把相争的山场,由两姓同意卖给他,再由他捐赠,作为公地,两姓都各得一份价款。双方死伤的人,也由他负责,照两姓各自订立的死伤抚恤办法,照数给予抚恤金。他亲自出马,拿出3千多银圆,邀集两姓当事人,订立和解约,大家都感谢他的好意,立刻化干戈为玉帛。
民国初,地方混乱,秩序没有恢复,政府财政困难,全省军队粮饷,常常向各县摊派,地方团警伙食,也都就地筹措。这关于增加县民负担的大事,往往时限又急,地方官绅必然请姚德胜想方设法。他对于这些事,如果数目不大,就由他一人负责,名义是全县人的,如果数目过大,就由他出一半,全县人共出一半,他替全县人减轻了不少负担。
清代时候,黄河水灾,他一次就捐白银6万两赈济,得到清廷授资政大夫候选道职衔。
辛亥革命,他捐献白银7万元作军饷。民国成立后,得“一等嘉禾勋章”。
姚德胜除在地方上办理救济、教育各项公益事业,和排难解纷之外,还在他的故居羊子甸,陆续建造了宽敞华丽的住宅3所,西式店铺数十间,开设万和饷当和印刷厂、纺织厂等。凡可以促进文明、繁荣经济的事,他都大力提倡。他还计划疏通由大柘通关上至
蕉岭县的河道,以便通行民船。并计划把
平远县政府,迁设大柘,交通、发电都有规划,仿照
怡保市建设新的县城。他在家乡居住的时候,规定在南洋的代理人,每月必须汇款10万元回来,为实现上面各项计划的费用。他的意图,想把平远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县,由大柘开始着手。
风范长存
由于长期劳心劳力,姚德胜不幸积劳成疾,于民国四年,溘然长逝,终年56岁。他谢世时,仍深以未尽生平心愿为憾,弥留期间,谆谆嘱其子孙,务要按计划建好平远县立中学校舍,为平远培育英才。
一代侨星陨落后,一时家山乡亲泪洒,海角亲朋生悲。治丧期间,自发前来其灵前哀哭者不计其数,安葬之日,送殡者多达万余人。噩耗传到
马来西亚时,侨胞无不含泪北向,遥寄哀思。
姚德胜这位人们景仰的侨领,虽然长逝,但风范长存。他的一生,弘扬了客家人不屈不挠,勇于开拓,爱国爱乡的美德和精神,值得后辈景仰和传颂。
姚德胜谢世距今已有90多年,他一生业绩丰硕,风范犹存,乡亲们和旅马侨胞仍深情怀念着他。民国初年,
平远县就有一首五句板的
民俗音乐歌颂他:“平远算来十五乡,乡乡唔当大柘乡,大柘有个姚德胜,声名飞过
七洲洋。”平远县上世纪九十年代编的新县志,也为他立传入志;现在,
平远县平远中学设有姚德胜生平事迹展览室,以其爱国爱乡的事迹教育后代。
姚德胜街
怡保市姚德胜街1904年,
马来西亚华侨巨富、一代侨领姚德胜(1895至1915年,广东梅州平远人)接受霹露州首府怡保市政当局的商请,用一年多时间,在该市建成了长1000米、均为两层楼房店铺的新街,名为“姚德胜街”。
梅州八贤
简介
姚德胜(1859--1915),字竣修,
平远县大柘镇人,旅居马来西亚,开采
锡矿一举成为富商。为表彰其开办实业功绩,马来王曾以鸣礼炮19响的隆重仪式接见姚德胜,
英皇娱乐集团则赐其“和平爵士”封号。他还积极支持
孙中山的
辛亥革命,筹汇7万
银元,荣获孙中山颁发的“一等嘉禾勋章”。后回国定居,多次损巨资在故乡兴办教育、水利、铺路架桥等公益事业,为杰出的爱国爱乡侨领和慈善家。
宋湘
宋湘(1756--1826),字焕襄,
梅州市梅县区白渡镇人,37岁中
举人,44岁中
进士,嘉庆年间任翰林院
编修,后任惠州丰湖书院院长,清廷文渊阁校理、
咸安宫总裁,云南曲靖府、广南府、永昌府、
知府,四川及贵州乡试主考官等职,为官清廉,豪爽正直,主持公道,伸张正义,深受民众拥戴。他才华横溢,诗作甚丰,且精书法,为
清代著名书画家与学者,享有“
广东省才子”之美名。
丘逢甲
丘逢甲(1864--1912),字仙根,又名仓海,祖籍梅州市
蕉岭县文福镇淡定村,出生于
苗栗县县。1889年赴京考试中进士,任清廷工部
主事。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即辞官返台,首倡自救,督办团练,任义军副统领,率义军坚持抗日,
卫国护台,威震敌胆。后返乡办学,主讲
韩山师范学院、梅州东山书院、景韩书院,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教育司长等职,一生创作诗歌数千首,传世一千七百多首,是晚清时期的爱国先驱、抗日志士、杰出的教育家与诗人。
张弼士
张弼士(1840--1916),别名振勋,
梅州市大埔县西河镇黄堂村人,16岁随人赴南洋,从事
椰子、咖啡、橡胶、
锡矿等的开发经营,后成巨富,业绩辉煌,商官兼备,仕途发达,出任清廷驻
槟岛领事、
新加坡总领事、粤汉、佛山二铁路总办、督办铁路大臣等职,民国时期任南洋宣抚使、中国商会联合会会长等要职。他先后投资兴办
粤汉铁路、
广三铁路、烟台张裕酿酒公司等企业,所产“
金奖白兰地”酒曾获
巴拿马共和国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同时,他捐巨资为国内、中国香港、新加坡、
马来西亚等地兴建学校多座,贡献巨大,为名扬四海的爱国华侨实业家。
黄遵宪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
梅州市梅江区人,29岁中
举人,后任清廷驻
日本、英国使馆参赞,驻
美国、
新加坡总领事,
湖南省署理按察使等职。驻外期间,在沟通中日文化交流、抵制美国排华、保护华侨权益、创立南洋护照制度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回国后,大力宣扬维新变法,深受
光绪帝赏识,特颁旨召见。他的著作主要有《
人境庐诗草》、《
日本国志》、《
日本杂事诗》等,为清末外交家、政治家、启蒙思想家和爱国诗人。
丁日昌
丁日昌(1823--1882),字禹生,又字雨生,号持静,
丰顺县汤坑镇人。1859年出任江西
万安县知县,后任苏淞太道、江西布政史、
巡抚、福建巡抚等职,并受清廷钦赏
总督衔、节制沿海7省
北洋水师,兼理各国事务大臣。1877年7月辞官引退,返回家乡,著书立说,主要有\u003e、\u003e、\u003e等著作。丁日昌为我国近代开明的政治活动家和清末
洋务运动的实干家。
罗香林
罗香林(1906--1978),字元一,号乙堂,
兴宁市(今兴宁市)宁新镇人。1930年毕业于北京
清华大学史学系,1932年起历任广州
中山大学、南京
中央大学、中央政治学校教授、
中山纪念图书馆馆长、广东文理学院院长、广东省政府委员等职。1949年7月迁居
香港特别行政区,任
香港大学中文系主任、东方文化研究院院长职务。他一先治学严谨,著作甚多。等42种书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著名史学家和客家史研究的权威人士。
李惠堂
李惠堂(1905--1979),字光梁,号鲁卫,
梅州市五华县锡坑乡人。17岁时因球技超人入选香港南华体育会足球队,1923年起多次出征南洋参加
远东运动会、
亚洲运动会等足球赛,屡建奇功,名扬四海,后任
复旦大学体育系主任、国家足球队教练、亚洲足球协会会长、国际足球总会副会长等职,被称之为“足坛宿将”和“亚洲球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