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九合诸侯指春秋时期齐桓公会盟诸侯,成为霸主的盟会。《
论语·宪问》说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
兵车。《
史记》也有记录为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穀梁传》称衣裳之会十一次,兵车之会四次。
齐桓公于前681年在甄(今山东城)召集
宋国、
陈国、
蔡国、国四国诸侯会盟,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当时中原
中原地区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
《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桓公称曰‘……寡人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又
晋悼公也曾九合诸侯。《左传襄公十一年》“八年之中,九合诸侯。”齐桓公重用管仲,内政修明,曾九合诸侯,成为
春秋时的霸主。晋悼公也曾九合诸侯,由于业绩不如
齐桓公辉煌,故“九合诸侯”多指齐桓公事。后用为咏霸主业绩的典故。元·
曾瑞套典\u003c正宫.端正好\u003e《
自序》\u003c倘秀才\u003e“微管仲无桓公不可,相公子纠偏如何不九合?”
历史背景
在齐桓公的争霸
大业中,
长勺之战是一次少有的挫折,这也使得桓公更加重用管仲,不再独断专行。管仲建议齐桓公派人开采
铁矿,这样一来可以大量制造兵器和农具;发展农业,以使国家和百姓充实起来;利用
齐国近海的条件发展渔盐业;同时,推行减轻社会各阶层负担的政策,
齐桓公都一一采纳了。在管仲的辅佐下,齐国很快就变得国富民足、社会安定。
尊王攘夷
随着齐国的日益强盛,齐桓公想要号令各路诸侯的野心也越来越强烈。管仲觉得,在诸侯国中,南边的楚国,西边的
秦国和
晋国,他们都自恃强大雄踞一方,因此齐国还不能称霸于各国,号令天下诸侯。东迁以来,
周代虽然衰微,但在诸侯心目中,周天子仍然是天下共主。中原各国倍受戎、狄等部族的侵扰之苦。因此,管仲建议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号召各诸侯尊重周朝王室,联合起来抵御蛮、戎等部族对中原的侵袭,借此对诸侯发号施令,在中原建立霸主地位。
齐桓公很赞赏这个计策。当时,周天子(
周厘王)刚登位,管仲让齐桓公派使臣去向天子朝贺,并向他报告
宋国爆发内乱,新国君
宋桓公刚即位,地位还不稳固,因此宋国局势仍不稳定,请天子下道命令,承认宋桓公是宋国国君,以便结束宋国的动荡。等齐桓公拿到天子的命令,就可以挟天子令召集诸侯,订立盟约了。齐桓公点头赞成,马上就派人去朝贺新天子周釐王。
这时的
周代已经名存实亡,各路诸侯都忙着扩张自己,早就不来
朝觐天子了。周釐王初登王位,像
齐国这样的大国居然还派使臣前来朝贺,很痛快地就答应了让
齐桓公代行天子之权,去召集诸侯,承认宋桓公的君位。
诸侯盟会
北杏之会
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奉天子之命,通知各诸侯到齐国北杏会盟,确定
宋国国君的地位。当时的齐国在诸侯中还没什么威望,因此到了会盟日期,只有宋、陈、邾、蔡四个诸侯国奉命到达北杏,而鲁、卫、郑、曹等国则持观望的态度,没有出席。齐桓公觉得来的国家太少了,想取消会盟,管仲劝阻他说,不能第一次会盟就失信于诸侯,三人就可以成众了,如今已有四国,再加上
齐国自己已经不少了。
齐桓公听了管仲的话,就去会见四国诸侯了。在这次会盟中,齐桓公凭借握有周天子的命令,被推选为盟主,最后,五国订立盟约,相约尊重王室,攘夷于外,互相帮助。
齐国首开以诸侯身份主持天下会盟的记录,齐桓公的威望在诸侯中开始不断升高。会盟前齐桓公曾邀遂国国君入盟,遭到拒绝。“北杏会盟”结束后,齐桓公吞灭遂国,然后用武力迫使鲁、郑两国向齐国求和。
与鲁会盟
齐桓公五年(公元前681年)桓公攻打
鲁国,鲁国战败,
鲁庄公请求割让城池平息战争,桓公应允,并与鲁在柯地会盟 。会上,鲁庄公的臣子
曹沫拔出宝剑,劫持
齐桓公,要求
齐国归还鲁国在齐鲁边境上的汶阳之田 。齐桓公答应曹沫的要求。
事后齐桓公不想归还土地并杀掉曹沫。管仲劝谏说:“不给汶阳之田,只是逞一时之快。失信于诸侯,天下人就不帮我们了!”最后齐桓公将汶阳之田还给了鲁国 。诸侯们知道这件事情后,都认为齐桓公有信誉,渐渐地都想依附齐国了。
鄄之会
齐桓公六年(公元前680年),参加过“北杏会盟”的
宋国背叛盟约 ,齐桓公约请曾参加“北杏会盟”的陈、蔡二国一起出兵伐宋 。
齐桓公先派人带着丰盛的礼物去朝拜周天子,说宋国不尊重周天子,随便废立国君,请周天子兴师问罪。周天子想借
齐国的力量来树立天子威望,遂答应齐桓公要求,派大夫单伯带部分兵力,会同齐、陈、蔡三国合兵伐宋 。
宋国看到齐国打着周天子的旗号来讨伐,不想背负抗御王师、与天子作对的罪名,请求归顺王室、与诸侯和好。齐桓公觉得“拉大旗作虎皮”的办法比自己直接出兵更有效,便又在第二年(公元前679年)冬天请周天子的代表单伯,约集卫、郑、宋三国国君一起在鄄地会盟 ,各国诸侯看到周天子支持齐国,遂共推齐桓公为盟主,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开始确立。
幽之会
齐桓公八年(公元前678年),齐又约集鲁、宋、陈、卫、郑、许、滑、滕等国在“幽地会盟” 。会上大家再推齐桓公为盟主,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正当
齐国在中原逐步确立霸主地位时,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狄人和山戎人也逐渐发展起来。他们屡屡举兵犯境,严重威胁着中原各国的稳定和发展。
公元前663年,燕国派人到齐国求救,称山戎统兵万骑,攻打燕国。齐桓公本不想支援燕国,但管仲建议,燕国遇难,前来求救,如果能率先举兵伐夷,必能在各国中树立威望。
齐桓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亲率大军举兵救燕。
齐桓公率领大军来到燕国,这时山戎早已得到消息,抢劫了大量财物逃跑了。管仲建议,向北追击,彻底打垮山戎,平定北方。齐桓公决定听从管仲的意见,继续追击山戎。当时与
燕国临近的还有一个
无终国(今
玉田县),同样时常受到山戎的侵扰。于是燕国君主
燕庄公就派人向无终国求助,从而壮大了伐戎的军队。
齐桓公率领着三国联军,一路向北追击,杀出了门关,山戎兵落荒而逃。齐桓公从山戎俘虏口里得知,山戎首领逃到
孤竹国去了。
齐桓公便跟踪追击,包围了孤竹国。孤竹国大将黄花割下山戎首领首级献给齐军,并谎称孤竹国国君已弃国逃往沙漠,自己愿归顺齐侯,为齐军引路,去追击孤竹国君。齐侯信以为真,跟着黄花率领大队人马进了沙漠。黄花乘人不备逃之夭夭,齐军身陷
荒漠,根本辨不清方向,举目望去,漫天黄沙。到了晚上,沙漠里狂风卷地,寒气逼人,好不容易捱到天亮,却又要面对高温酷暑,饥渴难耐。齐桓公急忙命军队赶快寻找出路,可是大队人马却怎么也找不着路。
齐桓公惊慌失措地向管仲问计。这时,管仲猛然想起老马大多认识归途,便向齐桓公建议,老马多认识归途,燕马多从漠北而来,挑选几匹老马放行,或许可以带着军队走出沙漠。齐桓公好依其言。挑了几匹老马,放之先行,大队人马紧随其后,军队果然走出险地,。“老马识途”的成语就是由此而来。
齐军走出沙漠后,攻入孤竹国国君趁齐燕大军被诱入沙漠时占领的无棣城。两军厮杀,孤竹国国君死于乱军之中。齐桓公大破山戎,解救了
燕国的危难,灭了令支、孤竹,获胜而还。
燕庄公送
齐桓公一直送到齐境,齐桓公说:“只有天子才可以被诸侯送出国境,我不可使燕国无礼。”于是就将燕君所到的地方划给燕国,并叮嘱燕君给
周代纳贡。这件事在诸侯中传开,使各诸侯莫不敬畏。
在救燕时,
鲁国曾允诺出兵支援,却没有任何行动。齐桓公听从管仲的劝告,不但没有出兵惩罚鲁国,还将征燕胜利中得到的一些中原没有的战利品,送了一些给鲁国。此举使鲁国上下甚为感动。
公元前662年,鲁国发生内乱,
鲁庄公的妻子
哀姜和他的弟弟私通,杀了庄公的儿子,刚即位的
鲁闵公,想要立
庆父为君。哀姜是
齐桓公的妹妹,齐桓公杀了哀姜,庆父畏罪自杀,即位的
鲁僖公与
齐国会盟于落姑,终于使鲁国安定下来。至此,齐桓公成了一面正义的旗帜,更是大大提高了在诸侯中的声望,进一步扩大和巩固了他的霸业。
柽之会
公元前659年春,齐、宋、曹三国之君各率本国兵马共同救邢。
贯之会
狄人侵犯
卫国,杀
卫懿公,齐桓公率诸侯军队救援不及。齐桓公考虑到卫国已是君死国灭,需要重新建国,便于第二年(前658年)春在楚丘帮助卫国筑新城,使卫国在
黄河南岸重建
首都。
阳谷之会
楚国一直是南方的强国,地处中原之外,楚国人在南方开垦土地,发展生产,逐步强盛起来,社会发展水平绝不低于中原各国,对华夏文化同样有着深刻的影响。因为远离中原,楚国强大之后更加藐视
周代,并且一直有北上的野心,到
春秋时楚国竟以“王”自称。
齐桓公二十九年(公元前657)秋、楚两国进攻
郑国,齐桓公约集各国国君在“阳谷会盟”,商讨伐楚救郑。
召陵之盟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领齐、宋、鲁、郑、卫、陈、许、曹八国诸侯联合攻楚之盟国蔡。接着,齐桓公率大军联合进攻楚国。两者相持不下,通过外交谈判,楚国答应遵守诸侯的本分,恢复向周天子纳贡。于是齐桓公和各小国诸侯共同与楚国在召陵订立盟约,互相结盟,各自退兵,史称“召陵之盟”。此举暂时遏制了楚国北上的势头。
首止之会
齐桓公三十一年(
公元前655年),
周代发生更立太子之事:
姬阆已立王子郑为太子,因惠后喜欢小儿子带,周惠王便欲废郑立带。在周惠王死后,齐桓公约集鲁、宋、卫、许、曹、陈等国在洮会盟,正式将王太子郑扶上周天子宝座,是为
周襄王。周襄王很感激齐桓公,派人将太庙的
祭肉送给齐桓公。
葵丘之会
齐桓公三十五年(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与各诸侯国在古
葵丘会盟时,周襄王因齐桓公带头支持自己继位,便派宰孔赐给齐桓公祭庙所用的肉、彤弓矢以及天子车马,这是周天子对于诸侯国的最高奖赏。
《
孟子告子下》记载了
齐桓公“葵丘会盟”盟辞的“五禁”条款:“一是诛杀不孝之人,勿改变已确立的太子,不要以妾为妻;二是尊重贤能之人,培育人才,要大力表彰那些有德行的人;三是尊重老人,爱护孩童,不忘来宾和旅客;四是士不能世世为官,官吏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办,不要独揽。取士一定要得到能人,不专杀大夫;五是不要故意设堤坝,不要阻止别国人来籴粮食,也不能不报告天子就封国封邑。
”这“五禁”条款分明是齐桓公成就霸业的
经验总结。
周襄王派大臣与会并送重礼,说明周襄王承认了
齐桓公的霸主地位,会上齐桓公俨然代周天子号令诸侯,标志着齐桓公霸业达致颠峰。
这是齐桓公最后一次会合诸侯。像这样大的会合,一共有许多次,历史上称做“九合诸侯”。
历史影响
九合诸侯后,齐桓公成为唯一一位周襄王承认的霸主,俨然代周天子号令诸侯,标志着齐桓公霸业达致颠峰。
公元前645年,管仲病死。过了两年,齐桓公也死去。齐桓公一死,他的五个儿子抢夺君位,
齐国发生了内乱,
齐孝公逃到
宋国。齐国的霸主地位也就结束了。
文献记载
公元前681年春,齐宋陈蔡邾:北杏之会
公元前680年冬,齐宋卫郑单:鄄之会
公元前679年春,齐宋陈卫郑:鄄之会
公元前678年十二月,齐鲁宋陈卫郑许滑滕:幽之会
公元前667年六月,齐鲁宋陈郑:幽之会
公元前653年七月,齐鲁宋陈郑:宁母之会
公元前652年正月,周齐鲁宋卫许曹陈郑:洮之会(兵车之会)
公元前651年夏,周齐鲁宋卫郑许曹:葵丘之会
公元前647年夏,齐鲁宋陈卫郑许曹:盐之会(兵车之会)
公元前645年三月,齐鲁宋陈卫郑许曹:牡丘之会(兵车之会)
公元前644年十二月,齐鲁宋陈卫郑许邢曹:淮之会(兵车之会)
历史人物
齐桓公
齐桓公(?~公元前643年),
姜姓,
吕姓 ,名小白。
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公元前685~公元前643年在位),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
姜子牙的第十二代孙,
齐僖公第三子,母为卫姬 。
早年在
鲍叔牙保护下,逃到
莒国避难。在
齐襄公和
公孙无知相继死去后,抢先回国,夺取君位。任内励精图治,起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促使齐国逐渐强盛。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平定
宋国内乱,北击山戎,南伐楚国,灭掉谭、遂、鄣等小国,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 晚年昏庸,在管仲去世后,任用
易牙、
竖刁、
开方、常之巫等人。公元前643年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