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眼镜王蛇是
眼镜蛇科,眼镜王蛇属的大型毒蛇,又称山万蛇、过山风、大吹风蛇、大扁颈蛇、大眼镜蛇、大扁头风、扁颈蛇、过山标。其毒液不仅毒性强烈,而且排毒量大,一次可排出毒液400毫克(干重100毫克)。亚洲眼镜王蛇栖息于平原、丘陵及山区,常在水域附近、石缝、草丛中或高山树林、山溪附近大
树洞中,白天外出觅食,夜间休息。主要分布于中国的西南与
华南地区,如
西藏自治区、
云南省、
贵州省、
浙江省、
福建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等地。
亚洲其他地区如
印度、
菲律宾、
印度尼西亚等也有分布。
亚洲
眼镜王蛇体型粗大,全长2~6米,前沟牙后有3枚小牙。头椭圆形,头颈区分不明显,头棕褐色,没有眼镜状斑纹;背面黑色、绿褐、黄褐、灰褐至黑褐色。无颊鳞;眶前鳞1枚,眶后鳞3枚;鳞2枚+2枚;顶鳞之后有一对特有的较大的枕鳞;上唇鳞7枚。背鳞平滑,光滑有金属光泽,斜行排列;腹鳞235~265枚;肛鳞完整1枚;尾下鳞前段单行,后段双行,77~95对;幼蛇通身具黑白相问的环纹,头背有4条浅色横纹,以分别吻、眼和头后部位。
亚洲眼镜王蛇也具有药用价值,全体具有祛风毒,通龙路,强筋骨的功效,可用于治疗
痹病,腰痛,
偏瘫,小儿麻痹后遗症,水肿。蛇胆具有清肺热,清肝热,明目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咳嗽,
惊痫,痔疮等。蛇蜕可祛风毒,定惊悸,消肿痛,可用于治疗惊痫抽搐,角膜障,
风疹,口腔溃疡,
牙周炎,恶疮,烧烫伤。
一条成年蛇一次排毒量为300多毫克,对人畜危害极大。眼镜王蛇生活在海拔1800—2000米的山林的边缘靠近水的地方。它体形较大,常长达3~4m,最大长度纪录达6m,是世界上毒蛇中最大的一种。在它黑、褐色的底色上间有白色条纹;它的腹部颜色为黄白色。幼蛇为黑色,并有黄白色环纹。
亚洲眼镜王蛇剧毒蛇类,体长120-400厘米,体重2-8
千克。生活在平原至高山树木中,常在山区溪流附近出现,林区村落附近也时有发现。一般隐匿在岩缝或
树洞里,有时也能爬上树,往往是後半身缠绕在树枝上,前半身悬空下垂或昂起。昼夜均活动。眼镜王蛇有剧毒,又是我国性最凶猛的一种毒蛇。它受惊发怒时,颈部膨扁,能将身体前部1/3竖立起来,突然攻击人畜。毒性为“混合性毒”,一条成年蛇依次排毒量为300多毫克,对人畜危害极大。
眼镜王蛇为卵生,一般在6月产卵,每次为21-40枚,多者可达50多枚。眼镜王蛇喜欢独居。白天出来
捕食,夜间隐匿在岩缝或树洞内歇息。它不仅非常凶猛,靠喷射毒液或扑咬猎物获取食物,而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种前沟牙类毒蛇。眼镜王蛇之所以名闻遐迩,是因为它除了捕食老鼠、蜥蜴、小型鸟类,同时还捕食蛇类,包括
金环蛇、
银环蛇、
眼镜蛇属等有毒蛇种。
③颈部扩展时,扩展部位较窄而长,且无眼镜蛇的特有斑纹;颈部膨扁时有白色的倒写V字形斑,体背有窄白色带斑纹40-50个,激怒时其前身1/2竖起,性凶猛,会主动攻击人畜。
大多数
眼镜王蛇都分布在非洲,但是在
亚洲也有它的身影。分布在我国
浙江省、
福建省、
广东省、
海南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和
西藏自治区。国外分布于东南亚、南亚。生活于平原至海拔1000米的山区。
眼镜王蛇的肉具有通经络、祛风湿等功能,且又体大味美,深受美食家们的青睐。而且,眼镜王蛇的皮可制革,制作高级工艺品。因此是我国的重要经济蛇类之一因为眼镜王蛇肉质鲜美,蛇皮可制成工艺品,蛇毒、蛇胆又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所以在野外被发现的眼镜王蛇无一幸免,全部遭到捕杀,如不及时采取保护,有灭绝可能。已被列入《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名录中。现在,超过4米的个体近乎绝迹,和眼镜蛇一样,本种也是CITES列为保护的对像之一,但这在不少国家只是一纸空文,由于其栖息环境及食物上的特殊性,
种群远比眼镜蛇脆弱。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毒蛇,
眼镜王蛇理应受到人类的尊重及保护,我希望在久远的将来,还能看见巨蛇的身影,还能目睹其王者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