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龙,男,
汉族,1964年3月出生于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中国共产党党员,
河海大学工学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
重庆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6年7月刘汉龙从
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之后分别于1989年7月和1994年7月在河海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97年7月在河海大学晋升为教授,次年8月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2009年10月起担任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院长。2013年12月被重庆大学聘为
重庆三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院长,2016年7月被任命为重庆大学党委常委和副校长。
2017年刘汉龙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提名名单;同年11月当选为
重庆市土木建筑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2021年5月,刘汉龙被任命为
重庆大学党委常委和常务副校长。2023年7月,刘汉龙在重庆市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大会上获重庆市科技突出贡献奖;11月22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截至2023年,刘汉龙共发表SCI等高水平论文326篇。2007年入选教育部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7年5月25日,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2020年3月获“探月工程
嫦娥四号探测器任务突出贡献者”荣誉称号。2022年5月30日获
第十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刘汉龙1964年3月出生于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中学毕业于高邮市周山中学。1986年7月从
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之后分别于1989年7月和1994年7月在
河海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他曾在1994年至1995年在
香港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进行访问研究,并在1996年至1997年在日本国立港湾技术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
工作经历
刘汉龙1997年7月在河海大学直接从讲师晋升为教授,并在1998年8月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他曾于2000年和2003年两次前往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担任高级访问学者,并于2004年和2005年分别赴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法国里尔科技大学担任访问教授。2007年入选教育部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9年10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刘汉龙担任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院长,并兼任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11年主编的《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实施并获批为国家行业标准。2013年9月在科学出版社出版著作《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同年12月被
重庆大学聘为
重庆三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院长。
2016年7月,刘汉龙被任命为重庆大学党委常委和副校长,并兼任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同年参与起草标准《现浇X形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
2017年4月21日,刘汉龙入选
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候选人提名名单;同年6月16日进入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名单;同年5月25日,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授予全国创新争先奖状;11月8日在
重庆市土木建筑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重庆市土木建筑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2019年1月,随
嫦娥四号探测器登陆月球背面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内生长出植物嫩芽,该项目由高邮人刘汉龙担任总指挥。2020年3月获“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突出贡献者”荣誉称号,并在人民大会堂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2021年5月,刘汉龙被任命为
重庆大学党委常委和常务副校长。2022年5月30日,刘汉龙获
第十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2023年6月,刘汉龙前往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习;同年7月10日,刘汉龙在
重庆市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大会上获重庆市科技突出贡献奖;11月22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研究方向
刘汉龙的研究方向包括土动力学特性与岩土地震工程、软土力学特性与地基基础工程、环境岩土力学与防灾减灾工程。
科研成就
刘汉龙作为项目负责人,已经成功申请到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中包括2项重点基金、1项杰出基金和4项面上项目。此外,他还成功申请到2项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和3项教育部科技计划,作为第一申请人获得了32项国家专利,其中18项为发明专利。刘汉龙教授曾10次担任国际性学术大会的主席和副主席,并在6次国际学术会议上做大会报告或特邀报告。他还曾8次担任全国性学术会议的主席或副主席,并在8次全国性学术大会上做大会报告和特邀报告。刘汉龙教授在中国重大工程中开展了
沉降变形与安全稳定的研究,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包括复合地基理论与技术、软土地基加固理论与技术、砂土和
珊瑚礁砂
地基液化变形理论与技术以及粗粒土本构理论与加固技术。这些成果广泛应用于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大工程。
科研项目
发明专利
主要作品
主要论文
截至2023年,刘汉龙发表SCI等高水平论文326篇,ESI高被引论文12篇,H指数59,以下为部分论文。
出版著作
起草文件
社会职务
国际学术兼职
中国学术兼职
学报兼职
荣誉与获奖
个人荣誉
教学科研获奖
人才培养
刘汉龙主讲的课程包括:本科生的土力学、研究生的土动力学、现代岩土力学和现代
岩土工程技术,以及留学生的Soil
动力学。截至2022年,刘汉龙培养博士后科研人员13人,博士69人,硕士80人。其中获国家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提名奖2篇,
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3篇,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3篇。
人物评价
(刘汉龙)作为我国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的领军人物,他致力于为软弱土强“筋骨”,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安全性提供了坚实保障,也推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重庆日报》 评)
刘汉龙教授长期从事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岩土与地下工程的理论研究、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评)
深耕岩土与地下工程领域研究,刘汉龙教授带领团队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甘坐基础研究冷板凳,聚焦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的地基基础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开展前瞻性、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并不断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服务高质量发展。(
沙坪坝区融媒体中心 评)
少小离家求学,无论走多远,刘汉龙始终不忘家乡。这些年间,只要有机会,刘汉龙便会回到高邮,多次支持家乡建设和发展,如捐资帮助家乡修路、捐赠图书给中学图书馆,捐赠办公设备给村委会等。(扬州日报-扬州网 评)
参考资料
刘汉龙.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23-11-27
发明专利.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20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