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虾
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匙指虾科新米虾属的淡水虾类
樱花虾俗称“花壳仔”,又名火焰虾、美女虾、姬虾、多刺猬虾、拳师虾,中文学名为“猬虾”,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亚门十足目匙指虾科新米虾属,是一种观赏价值较高的淡水虾类。分布于台湾东港至枋山沿岸海域、日本静冈县骏河湾。
樱花虾因为在海中像落英缤纷的樱花而得名,外形比一般虾小许多,长度大约为5厘米,公虾呈透明,色带上有偏蓝色泽,母虾通体艳红,产期为每年11月至翌年5月。主要以水中的藻类、浮游生物以及残饵为食、也可以投喂薄片饵料或煮熟的生菜和菠菜等。
樱花虾富含钙、磷、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钙质含量为牛奶的十倍、蛋类之四十倍。在台湾,樱花虾与乌鱼子北方蓝鳍金枪鱼并称为“东港三宝”;日本已将其列为国宝级水产品。
命名
樱花虾壳软薄,体色浅红且布满红点,樱花虾的身上约有160个的发光器,再加上樱花虾会大片聚集在一起,所以晚间从船上往海面望去,就像日本樱花般一朵朵开在海上,故名樱花虾。樱花虾头胸甲及腹部的表面布满细密的棘刺,如同刺猬亚科一样,故又名“多刺猬虾”。
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
樱花虾的外形比一般虾小许多,长度大约为5厘米,公虾呈透明,色带上有偏蓝色泽,母虾通体艳红,母虾的艳红色泽决定于水的条件、食物和个体大小,特别是抱卵的母虾,更是通体深红。其个体随着蜕皮脱壳次数增加而增大。樱花虾头前有3对细长的触须,前三对步足呈螯状,第三对最长最大,螯足的上下缘都有坚硬的小锯齿,是其最强有力的武器。性成熟的樱花虾母虾背部有一个黄色的块,那可不是虾的胃,那是虾的卵巢
物种对比
分布范围
樱花虾分布于台湾东港至枋山沿岸海域、静冈县骏河湾。
生活习性
交配
母虾成熟后公虾即与之交配,公虾靠近并追逐母虾,然后居身于母虾的下方作同步游泳,公虾转身向上,两虾腹部相对,头尾一致,但偶而也会见到头尾颠倒的,将母虾抱住,释放精液粘贴至母虾的第3~5对步足间的位置上。
生长发育
公虾将精子注入母虾之生殖器中,母虾的卵巢会逐渐发育成熟。母虾产卵时做抽搐动作将精子挤出少量,实现体外受精,至此,母虾就开始抱卵了。樱花虾刚开始抱卵是金黄色,如果变黑有时是变绿,那就是卵已经成熟,小虾快孵化出来了。
樱花虾的胚胎发育过程在水温(26±1)℃的条件下,从产卵到幼体孵化大约需要21天。胚胎发育经历了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卵内无节幼体期、卵内状幼体期等五个主要时期,幼体发育主要在膜内完成。温度对樱花虾胚胎发育有着显著的影响。在26℃以上的水温下,胚胎发育所需时间为21天,而在26℃以下时,随着温度降低,胚胎发育所需的时间相应增加。然而,当温度高于26℃时,虾的死亡率也随之增长。因此,最适合樱花虾胚胎发育的水温为26℃。
樱花虾适应能力极强,较易饲养,既能在略微偏酸的软水中生存,也可以在碱性的硬水中生活。但若要使其很好地繁殖,则应养在碱性。水温要求在20~30℃。
樱花虾主要以水中的藻类、浮游生物以及残饵为食、也可以投喂薄片饵料或煮熟的生菜和菠菜等。其一生中要蜕皮脱壳多次,每蜕一次皮,个体就会增大一点。
饲养
饲养难度
难度:易等
特点:最大体长2cm。主要以类藻及浮游生物为食,不挑食,可喂于营养丰富的煮熟的菠菜、冰冻红血虫等,对水温适应极强,易于饲养。可与大部分温驯的灯鱼混养,但不可与大型或者较凶的鱼种混养。
属于大卵、多产型的虾,繁殖非常容易,母虾抱卵时可增加营养食物,可采用自然生产的方式,但过酸的水可能会导致她繁殖困难,母虾每个月抱卵一次。
养殖条件
饲养条件
温度:20~26℃
pH:6.0~8.4
dH:2~10。
栖息地:湖泊,溪流,由台湾改良种
全长:2.5~3cm大卵型
产卵要求:淡水
价值
经济价值
早期渔民未重视樱花虾的价值,把樱花虾和其他杂鱼搅成鱼浆作成鱼饲料,直到1988年,其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才得到重视。其外壳细薄柔软,大多制成干制品。
营养价值
樱花虾富含钙、磷、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钙质含量为牛奶的十倍、蛋类之四十倍。外形小巧玲珑,成虾约5厘米大小,外壳细薄柔软,肉质鲜美甜嫩,是天然的钙来源,但是虾壳的钙质主要是碳酸钙,胃酸不足时不容易为人体所消化和吸收。
观赏价值
樱花虾粉红透明如樱花般的外观,观赏价值较高。
参考资料
..2024-02-05
目录
概述
命名
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
物种对比
分布范围
生活习性
交配
生长发育
饲养
饲养难度
养殖条件
饲养条件
价值
经济价值
营养价值
观赏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