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岳庙,别称柏山寺,位于
山西省临汾市蒲县
蒲城镇城关村东关自然村的柏山之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A级旅游景区。
东岳庙坐北朝南,总面积2万平方米,由
上庄东岳庙、地狱、
唐华清宫、太蔚庙五部分组成。东岳庙所在
蒲县境内气候区域属县西温暖干旱区,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6。29'02",东径111。09'05",
庙宇海拨高程1126米。在
唐朝贞观时期(公元627年—649年),东岳庙已经过多次修葺。元代延祐五年(公元1318年),东岳庙的建筑进行了重修,该建筑也现存至今。东岳庙朝醮世代承袭,形成传统规约。到1948年,东岳庙的“四醮朝山”因故停止了活动。从2016年开始,东岳庙又开始每年举行“四醮朝山”活动。2022年4月20日至23日,东岳庙的“四醮朝山”活动举办4天。
东岳庙的四醮朝山”活动曾于2011年获评为
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获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命名
蒲县东岳庙位于山西省蒲县城东2公里的柏山之巅,是
东岳大帝黄飞虎的行宫,与泰山岱庙一脉相承。因山上
柏树繁茂,常年郁郁葱葱,故俗称柏山寺。
历史沿革
在
唐朝贞观时期(公元627年—649年),东岳庙经过了多次修葺。元代
延祐五年(公元1318年),东岳庙的建筑进行了重修,该建筑也现存至今。东岳庙朝醮世代承袭,形成传统规约,这一规约,一直延续到1938年民国27年(民国27年),日军侵占
蒲县后规约停止。日军投降后,东岳庙的“四醮朝山”活动重新起醮。1948年(民国37年),蒲县二次解放后,东岳庙的“四醮朝山”又停止活动。
2011年6月,东岳庙的“四醮朝山”活动成功申报为
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相关部门启动对东岳庙进行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东岳庙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从2016年开始,东岳庙开始每年举行“四醮朝山”活动。2022年4月20日至23日,东岳庙的“四醮朝山”活动举办4天,该活动祝献仪式共有10项。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东岳庙位于山西蒲县县城柏山中峰之巅,南有周家垣接连,东北有龙头岭隔河对峙,西北有摩天岭临河接踵,西有
凤凰山依水拱围。西山脚下为南川河,东山脚下连接520国道。地理坐标北纬36。29'02",东径111。09'05",
庙宇海拨高程1126米。
气候
东岳庙在
蒲县境内气候区域,属县西温暖干旱区。四季特征是:冬夏长;
春秋短。年均气温9-9.6℃,年降水量变幅为450-550毫米,降水量年内分布集中在7、8、9三个月。春、冬季雨雪偏少,四季主导风向以东南风和西北风为主,夏季多东南风;冬春季多西北风,春季风力较大,最大风速22米/秒。7、8、9三个月,风力较小,最大风速3米/秒。
地质
东岳庙所在的柏山属五股山系西部尾端,地处县西部黄土沟壑区,
地质年代为新生界。柏山位西部黄土残塬地貌与东部土石山区结合部。东岳庙居柏山中峰之巅,而柏山东南边沿相接周家垣塬面,塬顶呈平缓状,纵坡不超过3度,东北部山塬植被覆盖率低,切割破碎,山体呈阶梯状,中部东、西端山坡稍陡,林木覆盖率率,北部山体陡峭,岩石裸露。
水文
东岳庙所在的柏山脚下,东有
昕水河,西有南川河。二水环绕,潺缓终年,流水量9092万立方米/年,其中清水量1161.4万立方米/年,洪水量7930.6立方米/年。
自然资源
东岳庙地处柏山之巅,四周
松柏覆盖。柏山山林为白皮松,
柏树混交林,以天然次生林为主,间有人工造林。东岳庙现存有古稀树木,其一,唐楸两株,分别位于东岳庙内东岳行宫看亭东,西两侧。该树为唐贞观年间重建东岳庙时所栽植,至今1300多年,为东岳庙所存最早,唯一的两株
唐朝古楸。其二,左扭柏,位于东岳庙地狱后墙20米,北坡道东侧。树高9.5米,干高6米,胸径0.57米,冠幅4米,树龄200余年。
建筑特色
建筑布局
东岳庙是集唐、宋、元、明、清建筑艺术之大成古代建筑群体。庙宇有山门、
凌霄宫、乐楼、议事厅、献亭、东岳行宫大殿、后土祠、清虚宫、地藏祠、地狱、角楼以及环周楼廊等六十余座建筑,另外还有
华佗纪念馆、摄魂庙(太尉庙)、鬼门关等建筑。
东岳庙建筑布局是以
上庄东岳庙为中心,坐北向南,环衬牌楼,梦觉关(鬼门关)、太尉庙、牌坊、
土地祠、将军祠、御马厅、华池庙、地藏祠、地狱等。庙宇随山势兴建,主次有序,层次分明,总体布局又各成体系,东西宽40米,南北长300米,占地面积9800平方米,全庙有亭、台、楼阁、窑、庑等建筑280余间,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其中:东岳行宫,前起于山门,后迄于地狱,为长方形组合群体,四合院式
宫廷建筑布局。行宫的子午线正南正北座向,为中轴线,以行宫大殿为中心,依次排列。东西长75.7米,南北宽29.9米,占地面积2263.43平方米,建筑面积3420平方米。
建筑特点
参考资料:
主要景观
东岳庙庙内环形院落、高空游廊、无梁奇构、品字戏台,誉为“四绝”;千年古楸、八仙庆寿、
金朝石雕、木兰花慢、乐楼题记和晴雨碑、八音钟,并称“七珍”。
东岳庙山门
踏入东岳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巍峨的山门。门旁,双斗旗杆挺拔而立,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清代爱新觉罗·颙琰六年铸造的
沧州铁狮子,威严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天堂楼
山门顶上的天堂楼,小巧而华丽,与钟楼、鼓楼相映成趣。
乾隆的“岱岭横云”四字题匾,黑底金字,楷体肥笔。
三进五门
"三进五门"是指
上庄东岳庙山门至宫门之间特殊建筑格局。"三进"指由三道门进入行宫大院,"五门"指山门为第一道门,中门为券洞门廊式天王殿,三门为行宫大院宫门,宫门除正门外,两侧又分设旁门,这样宫前就构成三进五门的建筑格局,这种格局体现出东岳帝宫之等级与森严。
过路戏台
大门面阔三间,上部为戏台,台下用砖砌基础,开中门。这类戏台名叫过路戏台。这座戏台,硬山顶,大木作不施斗拱,但雕梁画栋,彩绘故事。前檐更柱,上挂木牌,刻有对联:“几声脆来余音绕画梁凤鸣竹管和松籁;数回舞罢长袖扬华栋影荡芝林带柏香。”
千年古楸
东岳庙院前古树原来是
唐朝栽植,算下来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真可以称作“千年古楸”。而且,左边这棵挺拔笔直,右边这棵向北倾斜,增添了东岳庙的历史沧桑感。
献亭
“献亭”是单檐九脊歇山式方形,专为
东岳大帝陈设供献祭品、焚香行礼的地方。它的独特之处是四根石头的蟠龙柱,雕刻有不同的内容。三根柱子浮云缭绕,游龙盘旋。
行宫大殿
过了献亭,就到行宫大殿,行宫大殿为东岳庙的主殿。面宽进深各五间,四周石柱围廊,重檐歇山顶。檐下斗拱单翘单昂计心造,殿顶脊兽富丽,高大魁梧冠于全宫,宫门额书“东岳天齐”,笔势遒劲,为全庙书法之魁,殿内木制暖阁,建于清
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阁内塑有高大座像,即东岳庙
主神——
东岳大帝。
上庄东岳庙有很多古代工艺珍品,如献亭柱础,乐楼
八仙,暖阁飞龙,八音大钟等。
文化活动
相传农历三月二十八是东岳大帝
黄飞虎的生辰,因此有了三月二十八蒲县东岳庙会的习俗。
蒲县人民对古庙会尤其钟爱,一年中
春节最为隆重,其次就数三月二十八东岳庙古庙会了。2022年的庙会从三月二十四(2017年4月20日)南醮朝山拉开序幕,东西南北“四醮朝山”每天一醮,到三月二十七止,三月二十八是蒲县人以及周边县市信男信女们朝拜的正日子。这些天人们除了忙着“四醮朝山”事宜,还要逛庙会,给东王爷焚香、叩头、上布施,祈求今年风调雨顺。
中原地区各地有东岳庙的地方多达三百多座,唯独蒲县东岳庙
东岳大帝祭祀活动有“四醮朝山”,庙会的高潮就是三月二十八的“四醮朝山”。四醮是指东、南、西、北四醮,是蒲县东岳庙行宫独有的民间朝山祭祀活动。2022年朝醮是从早上8点于西大街西关桥头开始一路向东,直至柏山。“四醮朝山”活动从击鼓鸣钟开始,依次进行,最壮观的是神楼朝拜,最后是慰神表演,表演主要是有
蒲县特点的传统节目,有蒲县
锣鼓,八音吹奏乐,秧歌舞蹈,耍狮子,舞龙,高跷,二鬼搬跤等节目。
文物价值
东岳庙文化内涵,文化现象,文化底蕴均与
泰山东岳文化一脉相承。东岳庙集,唐、宋、元、明、清、民国,历代建筑之大成,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与特色。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保存有金、元、明、清以来的雕刻、铸塑、壁画、彩绘、墨迹题记等文物艺术珍品。现存元、明、清、民国几代石刻。最有价值的号称“七珍”,即:献亭础石,
透雕八仙,晴雨石碑,八音古钟,元代词刻,宋楼题记,千秋楸王。东岳庙有的藏品属于
中原地区稀有文物,具有重要价值。
开发与保护
2011年6月,相关政府部门为东岳庙的四醮朝山”活动成功申报为
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相关政府部门又为四醮朝山”活动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2022年6月,东岳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4A级旅游景区。
2019年8月11日,
山西省文物局公示了东岳庙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具体信息,其保护范围为:以东岳庙围墙为准向东2000米,西1500米,北500米,南50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该保护范围向外辐射150米为一类建设控制地带;在该处一类建设控制地带向外辐射200米为二类建设控制地带。
旅游信息
游客驾车出
尧都区,沿临(临汾)大(大宁)线公路西北行70公里经
刘村镇、
土门镇、
黑龙关镇即到东岳庙,行驶1.2小时。游人也可乘
临汾市至
蒲县方向(每25分钟一班)班车,需1.5小时,再步行15分钟。
荣誉奖项
参考资料:
相关评价
东岳庙就是一座艺术殿堂,珍品宝库,其精粹在地狱,亦为彩塑集锦之所,属于全国稀有文物,其总体价值不可估量。(蒲县相关政府 评)
东岳庙虽不在泰山之巅,却以其独特的建筑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人们探寻古代建筑艺术、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绝佳去处。(临汾广播电视台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