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义(1924年11月30日-),出生在上海,祖籍江苏兴化,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血液学专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血栓与止血专业的开创者之一。
王振义博士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1954年起,开始从事血栓和止血研究,曾担任上海二医大基础学部主任、病理生理教研组主任、血液病研究室主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现为中华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血液学杂志》副总编,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瑞金医院终身教授。
王振义在中国首先建立甲型和乙型血友病的诊断和
鉴别诊断方法,并发现轻型血友病,确立了以全反式维甲酸和
三氧化二砷联合疗法的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
上海市方案”,拯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阐明了遗传学基础与分子机制,树立了基础与临床结合的成功典范,建立了中国血栓与止血的临床应用研究体系。1994年,获得国际
肿瘤学界的最高奖——凯特林癌症医学奖,2011年,获2010年度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年12月10日,国际
小行星中心发布公报,将第43259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王振义星”。2020年,获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2024年9月29日上午10时,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王振义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人物经历
早年与学业经历
1924年11月30日,出生于上海公共租界一个富裕家庭,家里8个兄弟姐妹,王振义排老三。7岁时,王振义的祖母患
伤寒去世,这让王振义萌发想当医生的念头。1936年,毕业于上海法租界创办的萨坡赛小学(现
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1937年至1942年,在震旦大学附属中学(1952年该校与原震旦女子文理学院附中合并为
上海市向明中学)念完中学。1942年9月,因成绩优异,免试直升进入震旦大学,攻读医学专业。
在校期间,曾在上海天主教南教会创办的救济医院实习,经过两年出色的工作,晋升为上海南市救济医院值班医师,次年7月,被推荐为震旦大学天主教公教青年会会长,参与该组织一系列活动。同年,在外科临床学习时,以《急诊诊断学》作参考书,写病史写得好而获学校奖励。1948年,从
震旦大学医学院(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毕业,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留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工作。
工作经历
1948年7月,任广慈医院住院医师,1949年7月,参与该院工会筹备工作,1950年1月,参与震旦大学医学院为军服务医疗队,任嘉兴东大营队长,出色完成为军队防治血吸虫病任务,荣立三等功。1951年1月,先后任广慈医院内科总住院医师、震旦大学医学院内科助教,1952年11月,晋升为广慈医院
主治医师,同年,王振义在临床中发现,不少口腔病患者在拔牙等小手术后出血不止,原因不明,普通止血法根本不起作用,为此广泛收集关于止血机制方面文献,终于发现《出血性疾病》一书,并对其进行翻译,初步跟进了国外对止血机制和出血性疾病的研究进程,随后王振义开始在著名内科专家
邝安堃的指导下从事
血液学研究。
1953年,两次报名后他如愿参加了
抗美援朝战争医疗队,正确判断出病因和解决
肺吸虫病问题,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等功,同年,首次成功实施凝活酶生成试验。1954年起,开始从事血栓和止血研究,在中国首先建立
血友病A与血友病B以及轻型血友病的诊断方法,成为中国成功使用凝血活酶生成实验进行血友病检测的第一人。
1955年1月1日,任上海第二医学院(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疗系教学秘书,1960年8月,任上海第二医学院基础部病理生理学教研组第二副主任,1963年,任该校副教授,并担任该校
法语班的法语教学工作。1965年1月1日,被调到上海半农半读医学专科学校,担任教研组内科小组组长,负责临床教学任务。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戴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被批判是“白面书生”歧途的罪魁祸首,随后被派往位于安徽歙县无名山的上海第二医学院皖南干校做保健医生,同时参加体力劳动。
1971年9月,回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材组参加教材编写工作,担任
上海市大学教材《内科学》的主编之一。1973年6月,回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原名广慈医院,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科,进行血液病的治疗和研究。1977年,成立血液病研究室,任该研究室主任。1978年,回到上海第二医学院,任病理生理教研室主任,1980年,晋升为该校教授,同年6月,被选为
卢湾区第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2年,由临床医生岗位调任至基础医学部,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部主任,1984年,任上海第二医学院院长,同年,被选为卢湾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5年,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原名上海第二医学院,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校长。
1988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任期期满,返回瑞金医院血液科工作,1992年9月,被
法国政府批准成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通讯院士,授予仪式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举行。1993年9月,成立上海血液学研究所
上海市人类基因组研究重点实验室,1994年12月,凭借在血栓与止血方面取得的成就和作出的贡献,王振义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9月,被聘任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1995年10月,王振义把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职位交付给陈竺。1997年,王振义应邀与沈志祥合写了《巨核细胞与血小板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变化》一章。1998年12月至今,被聘任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2012年3月6日,王振义和陈竺获得由全美癌症研究基金会颁发的第七届圣捷尔吉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2024年9月29日上午10时,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王振义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社会任职
主要成就
医学成就
1954年起,王振义开始从事研究血栓和止血,在中国首先建立
血友病A与B以及轻型血友病的诊断方法,成为中国成功使用凝血活酶生成实验进行血友病检测的第一人。1986年,用独创的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法救治了首例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这是国际上第一次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了很高的缓解率,拯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
1990年,王振义及其课题组在全反式维甲酸疗效的科学原理进行探索,不断优化治疗方案,依据诱导分化学说,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疗APL的诱导分化疗法,证明采用全反式维甲酸可以将恶性早幼粒
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为良性细胞,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关注,并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证实。
2009年,美国“临床指南”将全反式维甲酸治疗APL(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定为规范性治疗方案。在有效缓解治疗APL的基础上,王振义院士不断优化治疗方案,发现联合应用
维A酸和氧化治疗APL,可使生存率提高,从而使APL成为第一个可治愈的成人白血病。为此,国际血液学界特将此方案誉为“
上海市方案”,在临床治疗获得成功的同时,又揭示了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APL是一种针对致癌蛋白分子的“靶向治疗”方法。
王振义截至2016年发表论文314篇,主编专著5本,参加编写著作17部,在《Blood》上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已被广泛他引1700多次,为全球引证率最高和最具有影响的代表论文之一。
人才培养
王振义先后担任过内科学基础、病理生理学等教学工作,在教学上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人才,先后培养博士21人,硕士34人,两院院士3人:陈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陈赛娟,中国工程院院士,细胞遗传学专家,
陈国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创造了“一门四院士”的团队奇迹,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医学翘楚。
出版著作
王振义截至2016年主编专著五本,参加编写著作17部,下表仅收录部分著作。
学术论文
截至2016年发表论文314篇,下表仅收录部分论文
荣誉奖项
科技奖项
下表仅收录部分获奖记录
参考来源:
社会荣誉
参考来源:
评价
“王振义教授是世界转化医学研究的代表性人物、国内血栓与止血专业的开创者之一、杰出的研究型医学家。他不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医学专家,还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教育家,是中国医学和教育领域的治学典范、为师楷模。”(《上海交通大学关于向王振义教授学习的决定》评)
“王振义院士医德高尚,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
血液学专业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评)
“为党为国贡献力量,是王振义孜孜以求的事业。”(中国工程院评)
参考资料
王振义简介.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2-12-02
学院沿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2-12-01
王振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2-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