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湾区,原上海市辖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南部,区域面积约8.03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0.50平方千米,区境内辖淮海、瑞金、打浦、五里4个街道,下设73个居民委员会,人口约33万。
卢湾区东与黄浦区为邻;南临
黄浦江,以
卢浦大桥与
浦东新区相连;西接
徐汇区、
静安区,北连静安区、黄浦区。区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优秀近代建筑(群)5处。卢湾区是“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区”和“上海市文明城区”。
2011年6月8日,
上海市宣布卢湾、黄浦两区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已获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浦区、卢湾区两区建制撤销,设立新的黄浦区。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地势
地势北低南高,平均高程3~4米。地质和气候条件与市中心各区雷同,但在地质构造分布上略有差异。局门路以东和复兴公园以西地块,工程地质条件最好。
黄浦江
黄浦江是
长江下游的支流,今上海地区最长最宽的干河,人称“上海
母亲河”。发源于
浙江省安吉龙王山自然保护区,主流源出
淀山湖(114公里),西南接
太湖,东北流入长江,全长320公里。上游支流在
松江区境内汇流,以下始称黄浦江,由西向东经
奉贤区、
闵行区境,在近闸港处转向正北,至龙华流入中心城区。
黄浦江最初名东江,在今松江区米市渡附近折向南,至金山卫以南入海。宋代称大黄浦,流到今闵行区闸港仍继续东流,经今
南汇区新场附近入海。元代以后,改为在
闸港折向东北,在今
浦东新区高桥东的南跄浦口入海。据《上海市沿革地理》(祝鹏著)论证:
黄浦江的形成,主要由于东江在芦沥浦的入海故道淤塞后,修筑捍海塘堰时又把仅剩的通海水道张泾塘也筑塞了,迫使
淀山湖和三之水东流而成。东江之水原经由拳县城到澉浦入海,而非由芦沥浦和小官浦入海,
唐朝初因筑海塘造成碟形盆地状,使东江和浙西诸水开始向北倒流,从薛淀湖经赵屯、大盈等浦入松江(
吴淞江,今苏州河)。
南宋时,
松江区淤塞后,东流之水逐渐形成黄浦江水系。其间,重要水利措施是明永乐年间
巡抚夏原吉及鲁汇人
叶宗行等率众开凿范家浜,导
黄浦江之水直接入海。今闵行区闸港及邹家嘴水域称“浦江第—弯”。
行政区划
卢湾区于1996年5月撤销原8个街道建制,新建4个街道。各街道居民委员会所辖范围也在1996年、1997年、2000年、2001年屡作调整,居民委员会从1994年初的224个减为2003年底的73个。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卢湾区辖4个街道,74个居委会:打浦桥街道、
淮海中路街道、瑞金二路街道、五里桥街道。
2011年6月8日,国务院同意将原卢湾区全境、原黄浦区全境并入新的
上海市黄浦区统一管理,撤销上海市卢湾区编制。
人口民族
人口
1993年底,全境人口近42万,每平方公里5.24万人,为上海市人口密度较高的中心城区之一。
上海开埠之前,境域处于上海城厢外西侧,尚属农村风貌,散布村落。随着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迁来和法租界的开辟,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工商业不断发展,人口日益增长。
民国34年(1945年)抗战胜利后,境域含芦家湾区和嵩山区的大部分,两区人口分别是14.39万人和31.89万人,至1949年分别增至18万和37.75人。
区境人口最高年份为1961年,达54.26万人。1982年后逐年下降,该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为49.91万人,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为47.58万人。1990年12月始,人口出现持续负增长,人口再生产走向“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态势。1982年起,人口年龄结构进入老年型。1993年,60岁以上人口占总数20.48%。人口平均期望寿命1951年男性53.85岁、女性56.30岁,1993年分别提高为75.22岁和78.58岁。
2010年卢湾区常住人口为248779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28918人相比,十年共减少80139人,下降24.36%。平均每年减少8014人,年平均下降率为2.75%。
卢湾区常住人口中,外省市来本区常住人口为54000人,占21.71%。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4954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9046人,增长54.49%。平均每年增加1905人,年平均增长率为4.45%。
民族
1990年,区境内有少数民族20个,计4613人,另有入籍外国人3人。其中,
回族占90%,分布各街道,以济南路、嵩山路两街道较多。内多社会知名人土,1991年,有高级职称者50人,市文史馆馆员5人。
区境内少数民族人士中,解放前有的参加辛亥革命、五卅运动和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有的投身抗日救亡,置安危于度外;有的出资助学、建寺筑墓,热心公益。解放后,立足本职,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当家作主,参政议政,先后有8个民族60余人当选或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有2人曾任区政府或政协领导职务。
区人民政府历来重视少数民族工作,1953年1月设宗教办公室,1956年改民族宗教事务科,“文化大革命”中被撤销。1979年10月恢复宗教民族事务科,随后各街道设立少数民族联络组,1985年,改科为局。1989年成立区少数民族联络委员会,1991年改区少数民族联合会。
2010年卢湾区常住人口中,
汉族人口为245995人,占98.88%;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784人,占1.1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79497人,下降24.42%;比重减少0.08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642人,下降18.74%;比重增加0.08个百分点。
经济
工业
清康熙年间沿城厢的斜桥一带出现前店后场式商办工场。19世纪末,斜桥一带皮坊林立,使用土法制革。清同治六年(1867年),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迁高昌庙,中国第一台
车床、第一艘兵轮、第一炉钢、第一艘万吨级运输轮都产自该局及其衍生的
江南造船所。其规模、设备,一时执近代中国工业的牛耳。嗣后,沿肇嘉浜渐为工业带。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设立英商耀华施德之药厂,光绪二十九年开设民营久成丝厂。至民国23年(1934年),区境内有江南造船所、美亚织绸厂、信谊化学制药厂,
天厨味精厂等大小工厂529家。佛手牌味精、金钱牌搪瓷器、马头牌美术颜料、民生墨水、大无畏电池、爱华葛等民族工业产品名闻遐迩。
抗日战争期间,民族工业备受摧残,江南造船所被侵华日军所占。抗战胜利后不久,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工业发展停滞。解放前夕,区境内有厂983家,但多为弄堂小厂作坊,结构畸形。
解放后,许多濒临破产的工厂恢复生机。在
社会主义改造中,对私营工业实行公私合营。经裁并改合,初步组建一批骨干企业。1962年,共有工厂210家,其中纺织业56家,轻工业86家,重工业68家。1964年后,按行业归口由市主管局管理。
区境内工业以
纺织工业为最。民国23年有278家,职工12863人,占工厂总数52.55%和职工总数的57.5%。民国38年,为466家,职工18211人,占工厂总数47.4%和职工总数45.65%。公私合营后,有纺织厂337家,职工23532人,占工业总产值46.6%和职工总数34.8%,其中染织业产值比重最高,占工业总产值22.6%。1962年,纺织厂56家,职工18566人,产值和职工数分别占36.84%和35.7%。
区境内工业以中小型为主,多布于
徐家汇路以南。民国23年,百人以上工厂仅
江南造船所、美亚织绸厂、益丰搪瓷厂、龙章机器造纸厂、
天厨味精厂、
上海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厂、光华染织厂、大东南烟厂等37家,占境内工厂总数的7%。徐家汇路锦同村(今
肇嘉浜路62弄)时有大东南烟厂等19家,工人622人;徐家汇路同丰里(今608弄)有10家,工人161人;
金神父路大生村(今瑞金二路410弄)有5家,工人390人。三条弄堂共有厂34家,占境内工厂总数6.4%。民国38年,983家中,百人以上56家,占5.7%。大生村有家庭工业社等13家厂;锦同村有12家;长仅464米的泰康路上,聚集大中工业社、福华烟厂、鉴臣香精二厂等30家。纺织小厂以
徐家汇路9弄最为集中,有14家;印刷业集中在
顺昌路,有11家。解放后,对弄堂小厂多次裁、并、改、合、迁。1956年有工厂1251家,其中百人以上工厂122家。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发展外向型经济为先导,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为着力点,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调整产业、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和资本结构。以区境内企业为母体的上海异型钢管股份有限公司、
三枪集团等相继设立。中英合资的斯米克金刚石工模具有限公司的成功经验被誉称“斯米克现象”。
江南造船的“中国江南型”散装货轮在国际市场亮牌,三枪牌针织内衣、安字牌抽芯铆钉、飞人牌缝纫机、双工牌工业缝纫机、船牌床单、飞轮牌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线等名牌产品持续保持市场声誉。同时,按照中心商业区规划要求,关停并转迁一批污染严重、场地狭小的造纸、化工、染织等工厂,或实行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换,如上海电解锰厂、红光造纸厂、上海碳酸钙厂等。1993年末,境内有市(部)属企业138家,工业总产值62.68亿元,利税总额5.29亿元。
区属工业在经济体制改革和产品结构调整中,形成服装缝纫、纸制品、印刷、文体用品、
食品加工、机械、电子及通讯设备、家用电器、仪器仪表等工业门类。开发
桑塔纳轿车座椅头枕总成、199细胞培养基等一批为支柱产业配套的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为大工业配套、出口创汇和自产自销的产品结构比重分别占19%、15%和66%。1993年,有工厂252家,工业
总产值83567.95万元,利润6864.59万元,其中年利税总额100万元以上企业12家。外贸出口加工企业17家,完成出口产值14880万元。
三资企业39家,私营企业15家。石龙路和浦东顾路工业小区的建设,为区属工业提供新的产业空间。
1993年,区境内共有工厂390家,职工11.2万人,工业总产值71.04亿元。
江南造船、
三枪集团有限公司、飞人机械总公司和区属企业上海篷垫厂等13家企业进入市工业企业销售收入500强行列。
2010年实现区增加值122.46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第二产业区增加值6.85亿元,增长8.2%
商业
区境内古代商业主要布于城厢边的斜桥、万生桥和高昌庙一带,
淡井庙、晏公庙间有庙会集市。清中叶,日晖港旁形成柴草市场。清同治、光绪年间,伴随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迁入和发展,高昌庙市、内日晖市、外日晖市,万生桥花市相继形成,近代商业于此起步。
20世纪初,区境北部先后辟为法租界,随着道路的辟建和人口增多,八仙桥、南阳桥一带渐成商市,并自八仙桥沿宝昌路(今淮海中路)由东而西发展。民国初年,今重庆路太仓路处,形成打铁浜市。民国6年(1917年),建成太平桥室内菜场,环周出现粮油食品、烟杂、理发各类店铺。20年代起,俄国侨民在
霞飞路(今淮海中路)设店经营,华商与他国商人接踵而至。30年代中期,霞飞路已成为沪上仅次于南京路的第二商业街,并沿支路辐射,连接原来的商业街市,形成霞飞路、太平桥、南阳桥、八仙桥、斜桥、打浦桥的“一街五桥”商业局面。民国26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大批商店因避战而迁入区境北部,商业进一步发展,又形成敏体尼荫路(今
西藏路)、奥利和路(今浏河口路)的棉布集市,平济利路(今济南路)旧铜锡器、红白木家具为主的旧货市场,爱来格路(今桃源路)一带零布摊贩集市。但南部高昌庙、内外日晖港各市,被侵华日军炮火破坏尽。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外侨商店大多停业或转盘,
霞飞路西段商店骤减。民国31年日伪政权实行粮食配给,月配量不足10日之需。次年8月,强征棉布棉纱,形成米店无米、布店无布局面。抗战胜利后,以美货为主的外货大量倾销,西药、百货、拍卖、旧货等业兴旺一时。民国37年8月,
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限制物价,市场掀起抢购风潮,至限价解禁,物价暴涨,商店损失惨重,倒闭甚多。
上海战役前夕,区境内共有商店5000余家。主要分布于林森中路(今淮海中路)、太平桥、南阳桥、八仙桥、
巨鹿路、打浦桥等处,布局呈北重南轻的状况。除林森路上商店稍有规模外,家庭型商店占相当比重,以粮食、油酱、燃料、烟杂、百货等行业为主,饮食点心和服务行业居次。
解放初,先后开设国营粮油零售商店9家、消费合作社粮油门市部8家,煤球店5家,以控制物价上涨,保证人 民生活。1951年4月,开设
上海市百货公司第二门市部(今上海市第二百货商店)。1954年5月,开设国营淮海旧货商店。同年,实行粮、油、棉、煤统购统销,开设国营八仙桥棉布商店、打浦桥棉布商店和上海市棉布第四批发部,对50余家私营布店、88家私营粮店、217家油酱店、76家煤球店全面实行代销、经销。1956年初,对138个行业4793家私营企业实行公私合营。1958年,未纳入公私合营企业的小商小贩,按行业组建合作小组或合作商店。同时,全面调整商业网点,于区境南部形成鲁班路商业街市,发展斜桥、瞿溪路等地段的商业网点,初步改变北重南轻的格局。
三年困难时期,大力开展以卖带修业务,辟建成都南路修配一条街。1961年,于老松顺、大同、绿野、远香居、红房子、宝大、复兴等7家中西餐馆供应高价中西菜肴,沧浪亭点心店、长春食品店、哈尔滨食品厂、凤凰食品厂等商店敞开供应高价糕点、糖果,以平衡消费需要。“文化大革命”期间,大批店名被更改,特色商店、特色商品、特色服务被视为“为资产阶级服务”而取消,商业管理机构遭破坏,企业规章制度被废除,
计划供应商品的范围扩大,“吃饭难、住宿难、做衣难”加剧,供需矛盾突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商业日趋活跃繁荣。1979年起,进一步调整网点,组建大中型商店扩大经营规模;调整经营结构,恢复发展特色经营、特色服务,恢复发展老店、名店经营特色,形成一批工艺精湛、服务优质、服务独特的专业特色商店。80年代以来,获市、区名特商店称号有57家,获国内贸易部命名的
中华老字号30家,被评为
上海市优质产品34种,被国家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24种,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优质产品称号1种。90年代初,结合市政工程、旧区改造等城市建设项目,加强商业改造改建力度,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结合地铁一号线工程,淮海中路进行全面改造。又运用土地使用权有限期有偿转让,引进外资,加快商业改造步伐。至1993年,已新建成富丽华大酒家、益民商厦、瑞兴百货公司、雪豹商厦、光明村大酒家、国际购物中心、新歌商厦等现代化多功能大型企业。全国文明商业街——淮海中路商业街展现出文明、高雅的商业文化氛围。
打浦桥街道商业副中心和建国东路建筑装潢街市已初具规模。商业形成行业配套齐全,商品花式新颖,种类繁多的新局面。
80年代,开设柳林路、长乐路两处以服装为主的小商品市场,交易兴旺。浏河路工艺品市场、斜徐路鲁班路旧货市场、永嘉路花卉夜市以及成都路、自忠路、南昌路、永年路、
瞿溪路、
蒙自路、打浦桥等7处农副产品贸易市场,都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1991年,沪港合资开设南希庆丰速食企业。尔后,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简称三资)商业企业相继开设。
区境的
锦江饭店,是解放后
上海市接待来访外国元首的重要宾馆。80年代,又建成新锦江大酒店、花园饭店(上海)和城市酒店,瑞金宾馆也对外营业。每年接待大批国际友人、侨港澳台同胞和外省市来沪者,对区境,特别是淮海中路西段商业、服务业产生巨大的推动和影响。
1993年,共有商店4901家,其中区商委系统1102家,社会商业823家,
三资企业11家,私营商店37家,个体商业户有2928家。该年商业销售总额653581万元,其中区属商业销售额400715万元;卢湾区商业利润总额15484.2万元,其中区属商业利润额6145.1万元。
2010年商业零售业实现区增加值20.87亿元,比上年增长10.8%。
2010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627.66亿元。限额以上商业企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246.50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其中,批发业销售额1121.46亿元,增长25.9%。至年末,卢湾区共有商品交易市场12个,全年成交额5.68亿元。
2010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45亿元,比上年增长12.1%。限额以上商业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61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88.20亿元;比上年增长26.0%;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8.42亿元,增长31.2%。
金融
民国10年(1921年),区境内开设首家
典当。民国16年,区境内首家银行开业。其后,多类金融机构竞相设立。银行多分布于霞飞路(今淮海中路),典当散设于烟窟、赌场及劳动人民聚居处。八一三抗战爆发之初,数十家银行、典当从战区迁入区境北部。民国36年,区境内有典当71家,银行22家,证券号2家。
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官僚资本金融机构,1950年4月,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设第二十三办事处于
延安中路349号。1952年6月,成立中国人民银行
上海市卢湾区办事处。1952年,对私营银行进行
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典当业公私合营,组建小额质押贷款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基本建立。在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下,
金融业发展曲折,于集中财力,维护、巩固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特有职能和对经济的推进作用,并未充分发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组建以
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
中国工商银行等
专业银行为主体,各类金融机构并存,业务相互补充的金融体系。1985年初,成立中国工商银行
上海市卢湾区办事处,1992年,改为卢湾支行,承担工商信贷、结算和储蓄等业务。1980~1993年,
净回笼现金1070137万元,1993年底,存款余额326367万元,贷款余额125053万元,特别是外币存款余额折合美元9747万元,列全市工商银行各区县支行之首。
1984年,日本三菱银行在区境设上海办事处,1993年6月改为分行。
1993年,区境内有各类金融机构45家,其中银行6家,城市信用合作社8家,保险公司1家,证券营业部20家,信托投资公司1家,邮政储蓄营业处9家。各类金融机构的交叉经营,支持区境内工商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促进区域经济繁荣发展。
交通
解放后,区境南部辟建多条公交线路,设立丽园路邮电支局、安装了大批传呼电话。至1993年底,区境共有公共交通线23条,计无轨电车6条,各种公共汽车线路17条,其中越江线路2条,还有市郊长途客运线路3条,过江轮渡站2处,以及出租汽车等,组成区境内城市公共交通网络;设有水陆货运企业180余家,汽车货运能力3400车吨;辟设邮电支局4所,长途电话代办点38个,电报收报代办点4个。60~80年代,还曾建立
上海市第一所自动化设备的卢湾区邮电局。90年代以来,电话发展甚快,有夜间应急电话116处,私人电话拥有量剧增,两座分别拥有6万门和8万门容量的电话分局正在兴建。
由于经济发展迅速,人口流量剧增,因车流量与道路设施矛盾引起的公共交通拥挤的问题比较突出,虽已采取各种方法努力缓解,但还需在城区改造、市政和
公用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中予以解决。
社会
医疗
南卢湾最具规模的医院是位于瑞金二路上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除此之外,还有东南医院、瑞金医院分部,距红房子医院、第九人民医院也比较近,居民就医较为便利。
北卢湾板块内中、小学及幼儿园较多,包括瑞一幼儿园、大同幼儿园、
上海市七色花小学、淮海路小学、向明中学、东风中学、比乐高中等,给市民子女上学提供了极大便利。而高等教育资源多为职教、成教,相对与初中等教育实力略显不足。
文体
解放后,区境内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文化广场、国泰、淮海、长城、嵩山、建国、大众、大庆、大华、雅庐等影院、剧场、书场,屡经改建,特别是文化广场曾为市级大型政治、文化活动中心。创办区图书馆、文化馆、区工人俱乐部以及欢乐宫等一批街道文化中心,形成市、区、街道三级
文化网络。新建卢湾电影院,改变南北 文化设施不均局面。在建设文化事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区级文化阵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有被评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先进集体和连续6次获得市文明单位称号的国泰电影院,有被国家文化部授予文明图书馆称号的区图书馆,有弘扬民族文化,年演评弹超千场的雅庐书场。群众文化活动方面,在全市首创广场文化和家庭读书活动,组织艺术节和多种形式的群众自娱自乐,涌现“老妈妈合唱队”等一批群众文艺队伍,五里桥文化站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站。
科技
50年代,区境内科技协作、技术革新、新产品研制等广泛开展,区属企事业单位普遍建有科技组织,时由区委宣传部统管。1958年,区科技协会成立,设有纺织、化工、机械、电子、医药卫生、数学、物理、化学等学会、学组,开展学术、科普、交流活动和直接服务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活动,建立业余科技进修学校,为各行各业培养科技人才。“文化大革命”中,科协活动被迫中断。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恢复区科技协会、并建立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区科委),制定区科技发展规划,开展科学普及、科技协作,改革科技体制,扶植民营科技企业,开办科技市场,发展科技产业,走科技兴区之路,在科技兴贸及发展地区工业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80年代以来,区境内科技成果迭出,区属企业1989~1994年星火计划立有64项,其中开发新产品54项,
瑞金二路街道经济、社会、科技综合发展示范点和科技兴贸研究课题取得阶段性成果。
教育
卢湾区境内近代教育始于清末。清同治九年(1870年)上海广方言馆迁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内。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美国教会安息浸礼会在斜桥西创办惠中学塾。光绪二十二~三十年,
钟天纬的三等公学,
经元善的经正女学和
史量才的上海女子蚕桑学堂先后创设于高昌庙桂墅里。光绪三十二年中等商业学堂设于打铁浜;次年泉漳公学创立。光绪三十四年,
马相伯所创
震旦大学暨附中迁吕班路。同年,水木业公所董事杨斯盛创通惠小学(今马当路小学)于打铁浜。清
宣统元年(1909年),
曾铸在局门路创办上海贫儿院,进行半工半读教育。
民国以来,区境北部法租界人口增多,教会、法租界公董局、社会团体与热心教育者陆续创办各类学校。仅大专院校就有20余所。民国11年(1922年),
刘海粟的上海美术专门学校于斜桥南设第三院,之后本部迁菜市路(今
顺昌路)。民国13年,
徐谦创办
上海法政学院;民国15年,
徐朗西创办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民国17年,
顾执中创办民治新闻专科学校等。中小学有同义中学、博文女中、萨坡赛小学、喇格纳小学等。民国19年,
中华职业教育社迁华龙路(今雁荡路)新所,民国21年设中华职业补习学校。较著名的卫生职业学校有人和高级助产士学校和高级护士学校、生生高级助产士学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护士学校等。民国20年迁境的大同幼稚园,由中共地下组织创办,专门收容革命烈士和中共领导人子女。
八一三事变后,难民大量涌入
租界,区境北部人口骤增,新本、晓光、励志等中小学大量兴办;上海中学、务本小学、
启秀实验中学、民立女中、明德女中等一批学校伴随迁区境。抗战胜利后,比乐初级中学、常州旅沪中学、法电工人子弟小学等中小学相继创设。
在中共地下组织领导影响下,泉漳、中华女子初级职业补习学校、华东、启秀、新本女中、务本小学、光中小学等校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与
中国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探索实践新教育,在全市颇有影响。此外,萨坡赛路小学以管理严格、教学质量高而名扬全市。黄炎培、孙起孟于民国35年创办比乐初级中学,以升学教学与职业训练兼顾为特色,曾施行职业指导实验尝试。
上海解放时,区境内有附设幼稚园(班)50所,小学83所,学生22055人,教职员工1048人;中学18所,学生6677人,教职员工532人;大学6所。大多分布区境北部。至1951年,区境南部尚有私塾14所,塾师14人,学生456人。
1949年6月,市军管会派员接管公立学校,并陆续对私立学校进行整顿。50年代,致力于扫盲和业余教育,青壮年脱盲率居全市前列。1953年起,区境南部陆续新建卢湾中学、鲁班中学、斜二小学等校。经1956年和1959年区划调整,先后有10所中学、52所小学、3所幼儿园并入。1956年,私立中小学及附设幼儿园均改为公办。次年,兴办丽园、勤奋等6所民办中学,日晖等28所民办小学,形成公立学校为主体,民办学校为补充的格局,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1958年,组织学生勤工俭学,参加社会实践,发动师生改革教材教法、自编教材,因未遵循教育规律,一度造成教学秩序混乱,旋即纠正。60年代起,认真贯彻中小学工作有关条例,开展学雷锋活动,中小学生精神面貌为之一新,教育工作渐趋健康发展。
“文化大革命”湖间,教师、干部受到严重迫害,1147人被立案审查,35人致死,12人致伤致残。学校组织瘫痪、设备破坏,又恣意改变学制,改变课程、教材,改变招生、毕业、升留级制度,教学秩序极其混乱,教育质量大幅度下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拨乱反正,教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80年代起,改革普通教育体制结构,恢复并大力发展职业学校,普通中学附设职业班,形成多门类,多层次,结构合理的教育体系。在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加强初中、办好小学的同时,发展职业教育。至1986年,开办10所职业学校,有4所普通中学附设职业班。并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改革教学目标、内容和考试方法,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办好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外,创办并形成闻裕顺幼儿园、
上海市七色花小学、区教育学院附中的从幼儿到中学的系列艺术教育。此外,第四聋哑学校、辅读学校和工读学校的特殊教育,取得较好成绩。1992年,区教育局与区职业教育中心都被评为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成人教育继职工文化补课后,重点逐渐转入职工技术教育和岗位培训。社会办学日趋增多,1993年,成人业余学校达56所。1993年,卢湾区被国家教委、国家民政部和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评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区。
在开展社区教育基础上,发动全社会关心教育。学校教育经费有较大增加,教育设备不断添置更新,办学条件逐年改善。1993年,区境内共有幼儿园93所,幼儿14022人;小学47所,学生33066人;预备班学生5998人;中学24所,学生15893人;有大学2所、中专2所、
技工学校11所,职业中学7所。区教育局属中、小、幼、职教职员工6235人,其中特级教师15人,高级职称教师337人,
中级职称教师2715人。校舍占地290635平方米,建筑面积277968平方米。
20世纪90年代初,生育高峰带来的入学高峰逐步向初中、
高中移动,给教育的校舍、场地、师资、设备带来了巨大压力。为此,区政府实施了“84422工程”(“8”把原有的100多所中小学合并扩大成80所;“4”建成4个教育小区;“4”培养400名中青年教育教学骨干;“2”建造两幢教工住宅大楼,改善教工住房条件;“2”筹集2000万教育奖励基金),逐步解决了入学高峰。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生源下降和市政建设带来的人口动迁,区境内学生人数明显下降,区内拆并了许多条件较差的学校,高标准、高质量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各类学校通过改善办学条件,创设名师工作室等积极措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
和谐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培养,不少学生取得诸多国际级、国家级奖励。到2003年,区内有各类学校53所,学生33863人,中小幼专任教师3543人。
旅游
历史遗迹
卢湾区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史迹。区内有历史遗迹100余处,中共“
中共一大纪念馆”、“《
新青年》编辑部”、
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旧址、中山故居、
韬奋纪念馆及
郭沫若纪念馆等,闻名海内外。区域内还有一批近代优秀保护建筑。
卢湾区是
上海市最能体现东西方文化相融、交流的区域之一。无论是三十年代号称东方香丽舍大街的
霞飞路(今
淮海路),还是散落在区内的18幢欧式优秀保护建筑和蓝天白云下绿树掩隐着的幢幢小洋 房。这里曾经吸引了巴金、
梅兰芳、
柳亚子、郭沫若、
许广平、
徐志摩、郁达夫、
刘海粟、
丰子恺等近代几十位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文化人、艺术家在此生活、工作。
参考资料
卢湾概况.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2024-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