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又称巨石斑鱼,俗称龙,是石斑鱼科
石斑鱼动物,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斑鱼,平均可以长到2.3米,重达400千克。寿命约21.5年。鞍带石斑鱼体型是长椭圆形,体侧扁平,口较大,下颌稍突出,上颌能伸缩,前鳃盖骨后缘有锯齿,下缘光滑带裙边,总共有11条背棘,第3背鳍至第11棘几乎等长,3条臀棘,8条臀鳍软条,
尾鳍偏圆形,整体呈深棕色,头部、身体两侧及各鱼鳍均散布着许多青黑色斑点。
鞍带石斑鱼分布于印度-
太平洋海域,从印度洋非洲东岸至太平洋中部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南至
澳大利亚都有,
南海海域有少量出没。鞍带石斑鱼喜欢独自居住在
珊瑚礁区和岩石区的洞穴或岩缝中,也经常出没于近岸的港口和河口。鞍带石斑鱼的幼体摄食微型、小型的
浮游动物,成体以
甲壳亚门、
海胆、鱼类(包括小鲨鱼)、幼年
绿海龟等为食。。
鞍带石斑鱼是一种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的,含有丰富和优质蛋白质、矿物元素的高档名贵的
海鱼食材,食用价值较高。在2001年,鞍带石斑鱼被中国
广东省列入《广东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
形态特征
鞍带石斑鱼属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斑鱼,平均可以长到2.3米,重达400
千克。鞍带石斑鱼体型是长椭圆形,体侧扁平,整体呈
栗色,头部、身体两侧及各鱼鳍均散布着许多青黑色斑点;头部除吻端及上、下颌外均有细小
栉鳞,侧线完全,与背缘平行;鞍带石斑鱼总共有11条背棘,第三背鳍至第十一棘几乎等长,3条臀棘,8条臀鳍软条,背鳍鳍棘与
鳍条部相连,无缺刻,
尾鳍偏圆形。鞍带石斑鱼长棘最长时接近全长的一半,开口时肛门开向体外。
口较大,下颌稍突出,上颌能伸缩,上颌骨后端扩大,伸达眼后缘下方,上颌前端具若干犬齿,其后具一丛能倒伏的齿,两侧外侧为稀疏小犬齿,内侧为绒毛齿带,下颌前端具有与上颌相对的犬齿,其后具多行能倒伏的齿,两侧齿2行排列紧密,前鳃盖骨后缘有锯齿,下缘光滑带裙边,鳃盖骨后缘具2个粗棘。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鞍带石斑鱼主要分布于印度-
太平洋热带海域,分布范围广,涉及多个国家,主要包括:
南非、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夏威夷、
澳大利亚、
菲律宾、
泰国、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
日本、中国等;主要分布于
南海海域。
栖息环境
鞍带石斑鱼喜欢独自居住在
珊瑚礁区和岩石区的洞穴或岩缝中,在近岸的港口和河口也经常发现它。它的栖息深度范围在1~100米之间。并且,鞍带石斑鱼的适温范围为22~30
摄氏度。当水温降至20摄氏度时会食欲减退,降至15摄氏度以下时则停止摄食,不游动。
生活习性
鞍带石斑鱼不喜集群,喜暗怕光,通常白天静息,夜间活动,有海底掘洞穴居的习性,习惯夜间觅食。
鞍带石斑鱼的幼体摄食微型、小型的
浮游动物,至成体后仍保持肉食性,主食
甲壳亚门、
海胆、鱼类(包括小鲨鱼)、幼年
绿海龟等。以偷袭方式取食,在阴暗处隐蔽,遇到猎物时突然扑上,一口吞下。
生长繁殖
产卵繁殖
鞍带石斑鱼是
雌性先熟型的雌雄同体物种,在生殖腺发育中,
卵巢部分在3龄时首次达到性成熟,为雌性相,待生长至4~5龄时,少数个体会性转变为
雄性。鞍带石斑鱼的繁殖季节为7月,产卵周期为每年的下半年高水温期,一般在夜间产卵,卵在水中自然
受精卵。鞍带石斑鱼的胚胎发育包括
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五个阶段。
孵化发育
鞍带石斑鱼在水温29
摄氏度左右的海水中孵化,需要历时20小时左右,才会开始有仔鱼孵化出膜。
仔鱼前期,是从胚体孵化出膜3日时,此时卵黄囊即将完全消失,仔鱼头部至尾部前段是微褐色,在消化道上方和尾部中央处才出现树枝状黑色素,但仍未开口,全长为约1.85毫米。仔鱼后期,卵黄囊完全消失,各鳍基本形成,孵化后72小时后会开口摄食。鞍带石斑鱼的初孵仔鱼不存在任何
软骨与骨元件。
稚鱼后期,鱼体身上的斑纹开始连成片,从头部向肛门扩展。
幼鱼阶段,是在孵化后1个月左右时,此时仔鱼会
变态完全,鳍棘基本消失,鱼体达到3.2厘米以上。其
吻部和眼眶下方和斜后上方三块不规则的斑纹以及臀鳍上方连至背鳍,还有尾柄处的两处纵带斑纹都呈显黑色,鳍和其他部位则显淡黄色,且鳞片会覆盖全身。
颅骨、
尾鳍配位化合物与
脊柱也开始发育。
鞍带石斑鱼在每年的4~11月生长较快,而在12月及1~3月生长缓慢甚至有负增长现象。鞍带石斑鱼的生长与水温有很紧密的关系,24~26
摄氏度为最适生长温度。鞍带石斑鱼寿命约21.5年。
物种现状
种群现状
鞍带石斑鱼是野生
稀有物种,它的种群数量在逐渐减少,在一些地区已几乎灭绝。2009年~2014年,西
印度洋未发现鞍带石斑鱼;2015年~2016年,法属分散群岛(Iles Glorieuses)和
肯尼亚北部(northern Kenya)也只发现一只鞍带石斑鱼,
塞舌尔(Seychelles)偏远的
法夸尔环礁(Farquhar Atoll)也仅仅只发现几只鞍带石斑鱼;全球
珊瑚礁生命调查数据库中也只有7个关于鞍带石斑鱼的记录;从20世纪50年代到2014年,
菲律宾的鞍带石斑鱼渔获量下降了约74%;在20世纪70年代,在菲律宾的浅礁上还经常能看见鞍带石斑鱼出没,但至2022年,只有
巴拉望岛偶尔会发现其大型的个体。
生存威胁
人类大量捕捞是鞍带石斑鱼最大的生存威胁。因其经济价值高,渔民滥捕,
种群休养生息时间不足,导致种群数量急剧减少。
保护等级
2001年,鞍带石斑鱼被中国广东省列入《广东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2016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数据缺乏”等级。
保护措施
有些国家已经在为鞍带石斑鱼的保护采取相应措施。自1977年开始,鞍带石斑鱼一直是
澳大利亚的
西澳大利亚州、
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的受保护物种,如昆士兰不允许捕捉体长大于120厘米的鞍带石斑鱼;自2003年开始,鞍带石斑鱼开始受到澳大利亚多个海洋公园的保护,包括大堡礁海洋公园和宁加洛海洋公园;自1992年开始,
南非禁止食用鞍带石斑鱼;自2003年开始,莫桑比克也禁止食用鞍带石斑鱼;印度安达曼群岛全面禁止捕获和出售鞍带石斑鱼。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鞍带石斑鱼是一种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的,含有丰富和优质蛋白质、矿物元素的高档名贵的
海鱼食材,食用价值高。鞍带石斑鱼粗蛋白含量较高,氨基酸种类齐全,其
必需氨基酸中的
缬氨酸、
亮氨酸、
赖氨酸、
L-苯丙氨酸和
酪氨酸含量丰富,可以较好地弥补谷物食品中赖氨酸的不足。还含有种类丰富的矿物元素,包括5种常量元素钾、钙、钠、镁、磷和5种微量元素铁、锰、铜、锌、。
经济价值
鞍带石斑鱼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20世纪90年代末,个体较小的鞍带石斑鱼零售价格就高达169美元/公斤。在国际进口贸易中,鞍带石斑鱼的进口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在2002年至2015年间,中国香港对鞍带石斑鱼的进口量逐年急剧增加,是中国香港零售业最常销售的
海鱼之一。
人工养殖
鞍带石斑鱼的人工养殖方式主要有网箱养殖、池塘养殖和工厂化养殖。在人工网箱养殖环境下,鞍带石斑鱼喜沉底或在网片折皱处隐蔽。池塘养殖环境下,要每天早、中、晚3次巡塘,观察鱼群鱼体的活动和水质变化情况,及时增氧或加人新水。工厂化养殖条件下,池水变化缓慢,夏天水温低,冬天水温高,有利鞍带石斑鱼生长。
鞍带石斑鱼在养殖过程中的病害应以防为主。对水进行严格消毒和过滤,频换水,定时下药,采取合理的措施能完全杀死病原生物。
鞍带石斑鱼人工养殖时最初性成熟时是2龄,为
雌性,比野生鞍带石斑鱼最初性成熟时间早,生长到3龄时会变为
雄性。体长6厘米的幼鱼在养殖条件下,7~8个月就可长至体重1千克;体重1
千克的个体,1年后也可长至3~6千克,2年后可长至10~15千克。
鞍带石斑鱼的人工养殖发展的越来越好,也为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基因资源。由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张天时副研究员等发明的“
云纹石斑鱼雌鱼与鞍带石斑鱼雄鱼杂交育种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授权专利号:ZL201610164699.4。该发明包括一种
褐带石斑鱼雌鱼与鞍带石斑鱼雄鱼杂交育种方法,具体包括亲本选择、亲本水温调控、亲本营养强化、亲本催产、人工授精和孵化。云纹石斑鱼为暖温性中下层鱼类,个体大、生长速度快,鞍带石斑鱼为
热带亚热带暖水性鱼类,生长快、营养价值高,将其进行杂交,可获得生长速度快、温度适应范围较广的优良后代。
相似物种
石斑鱼物种种类很多,有些与鞍带石斑鱼很相似,比如:
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俗称
青石斑鱼,是
鮨科石斑鱼属动物,成鱼常栖息于岩礁和沙泥底的海区,幼鱼多出现于
潮间带附近,是暖水性中下层鱼类,主要分布于
印度洋、
红海、
地中海、北太平洋西部和东南亚地区。
斜带石斑鱼身体较长,头和身体的背部呈棕褐色,腹部底纹呈白色,无数橙褐色或是红褐色的小点分布于头、身体和
鳍条的中部;身体上有5个不规则的、间断的、向腹部分叉的黑斑。
点带石斑鱼生长快、适应性强,是重要的海水养殖种类。
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俗称
赤点石斑鱼,是
鮨科石斑鱼动物,多生活在岩礁底质海区,常栖息于沿海岛屿附近的岩礁间、
珊瑚礁的岩穴或缝隙中,为暖温性中下层鱼类,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
东海及
南海、印度、日本和朝鲜沿岸。赤点石斑鱼鱼体长,呈椭圆形,侧扁而粗壮,体呈红褐色,头背部斜直、颜色较深,腹部颜色较淡;头部及体侧密布与瞳孔等大的橙红色斑点,背鳍最后数棘下方有一大型黑斑,体侧另具6条不明显的暗横带。赤点石斑鱼是一种
岛礁性经济鱼类,人工养殖前景好。
参考资料
鞍带石斑鱼.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20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