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土楼是中国福建省传统民居建筑,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主要分布于福建、
广东省两省,例如
龙岩市的
永定土楼、以及
漳州市的
南靖土楼等。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清两代以及20世纪初期的发展而逐渐成熟,一直延续至今。其多为福建客家人所建,因此又称“客家土楼”。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
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
福建省土楼作为福建客家人引为自豪的建筑形式,是福建民居中的瑰宝,是东方血缘伦理关系和聚族而居传统文化的历史见证,同时又揉进了人文因素,堪称“天、地、人”三方结合的缩影,体现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生土夯筑的建筑艺术成就,具有“普遍而杰出的价值”。2008年,包括
永定区的初溪、洪坑、高北土楼群及衍香楼、振福楼,
南靖县的
田螺坑村、河坑土楼群等的46座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命名由来
“楼”在《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解释是“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房子”,因此以生土墙承重、以木料作为柱梁的二层以上建筑才能称之为土楼。
土楼的故事要从客家人说起。客家人第三次迁徙是在
宋朝末年,当时金兵南侵,一些客家先民便从闽粤赣边区继续向
广东省迁徙。漂泊为“客”的客家先民聚族而居,以抵御自然灾害、野兽和盗匪的侵袭,筑起了可以用来抵御盗贼和猛兽的壁垒,即兼具居住与防御功能的土楼。此后土楼经过明清两代以及中华民国的发展,逐渐进入成熟期。
而
福建省土楼即是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又因其多为福建客家人所建,因此又称“客家土楼”。
历史沿革
发展过程
西晋至唐宋时期
晋朝永嘉年间即公元4世纪,北方战祸频仍,天灾肆虐,当地民众大举南迁,拉开了千百年来中原汉人不断举族迁徙入闽的序幕。进入
闽南地区的中原移民与当地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闽南话为特征的福佬民系;辗转迁徙后经
赣州市进入
龙岩市山区的中原
汉族则构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以客家话为特征的客家民系。由于在闽西南山区中人烟稀少,故而南迁居民经常受到野兽和盗匪的侵扰。在此状况下,南迁居民便利用智慧建造了集居住与防御为一体的建筑以在山区长期聚居。
唐宋至元代时期
此后在唐宋元时期,从中原旧地以及皖、鄂、赣等地因为“
五胡乱华”“
安史之乱”等战乱而南迁的民众数量不断上升,壮大客家民系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福建土楼的建筑工艺与特点。但在该时期,南迁民众建造的依旧是以居住与防御为一体的“堡”与“寨”,其只是一地一族或几个家族固定的躲避武力侵扰的临时居所,其格局为全封闭的军事城堡。在已知的土楼中,“福建客家生土楼”的建筑历史长达一千年,而截至2023年6月发现的最古老的土楼是
永定区湖雷乡下寨村的“馥馨楼”,其建于唐
大历四年(公元769年),迄今已1200年。
元代以后
到了
元朝后期,
龙岩市客家人逐渐发展出一种土楼,这些土楼即是福建土楼的初始形态,如建于元朝的高东振兴楼、复兴楼等。不同于原始的堡、寨,这些土楼的职能更多的转变为了居住:坚实的石脚以防
山洪暴发,高大的土墙以隔热御寒、宽大的屋檐以抵雨挡霜,土墙中密布的墙骨,则是对抗地震的有效措施。大约从明朝晚期开始,福建土楼步入成熟期,随后在
清代获得了巨大发展,这一时期土楼的建造工艺达到炉火纯青,造型多姿多彩, 形成了方楼、五凤楼、圆楼等体型系列。进入民国以后,福建土楼又与西方的建筑文化相碰撞,产生了许多新式的西洋风格土楼。
地理环境
主要分布
按地域划分,福建土楼可以划分成闽南土楼和客家土楼两大类型。闽南土楼的居民是分布于泉州、
漳州市等地的闽海民系。而客家土楼主要分布在永定、
南靖县、平和以及
诏安县等部分地区,居民属于客家民系。而按行政区域划分,福建土楼可分为
龙岩市境内的
永定土楼,漳州市的华安、平和、诏安、云霄、漳浦等土楼、和
泉州市泉州土楼等。
福建土楼的数量可以达到三千多座,其中多座土楼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在
福建省具有土楼民居的传统村落数量达到48座,这些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漳州市和龙岩市,其中漳州市有半数以上的传统村落拥有土楼民居。
气候与地貌
福建南部地区多丘陵山地,且土地较为肥沃,这种地理条件为人类聚居、种植庄稼提供了条件。除此以外,福建南部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雨水充沛,空气湿度较高。土楼的建筑材料与当地的气候有密切的关系,这里长年潮湿,土壤呈酸性,所以这种用土、石、木、竹材料修建的居所更易建造和保存,而且因为地形较为复杂,陡峭的山坡、深谷险峰等地,土楼依山涉险而建更加坚固稳定,适宜居住。
主要建筑
永定土楼
初溪土楼群
初溪土楼群位于永定下洋初溪村,由集庆、余庆、华庆、庚庆、锡庆、福庆、共庆、藩庆、善庆共计10座土楼组成,同时也是永定县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群两楼”中的一群。初溪村位于海拔四五百米的山坡上,山坡上植被茂密,并有两条小溪汇于村中,全村占地面积仅15万平方米,却拥有36座大大小小、方方圆圆的土楼,为最集中的土楼群,其中的福庆楼建于1729年,庚庆楼建于1849年,集庆楼建于1419年,绳庆楼建于1799年,故其也为最古老的土楼群之一。
洪坑土楼群
洪坑土楼群是一个传统的客家民居聚落,位于永定
湖坑镇湖坑村,由光裕、福兴、奎聚、福裕、如升、振成、庆成共7座土楼组成,于200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洪坑村是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湖坑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位于福建省西南部,闽粤两省交界地区,全村处在典型的丘陵山地地貌之中,为
玳瑁山、博平岭等
武夷山余脉的延伸。洪坑村中的
林姓人居多,他们自宋末元初就在洪坑繁衍生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洪坑村人已经建造的土楼有46座之多,且形态各异,其中有“园楼王子”——振成楼;宫殿式建筑——奎聚楼;经典五凤楼——福裕楼等。
高北土楼群
高北土楼群位于永定高头乡高北村,由承启、五云、世泽和侨福等24座土楼组成,是
永定土楼的代表之一。
南宋祥兴二年,高北村部分村民在后山建圆形土楼而居。嘉靖四十四年,高北村江氏建造了方形五云楼。此后在
崇祯年间,由于五云楼人口过于密集,江氏又在五云楼的西面建造了圆形承启楼,而承启楼一直到
康熙四十八年才宣告竣工,承启楼又名“天助楼”,建造历史最长,面积最大,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住户最多。
衍香楼
衍香楼位于永定
湖坑镇新南村,其地处南溪溪与奥杳溪的交汇地。该楼于1842年开始修建,是福建土楼中风格独特的圆形土楼。作为苏氏民居,其特点是坐东北朝西南,圆中有方。
衍香楼大致可分为主楼、主楼后厅、祖堂、祖堂两侧豁口厢房以及后花园组成。其中主楼高四层皆为土木结构;主楼后厅为豁口厅,用于供奉神明;祖堂由砖木结构组成;其两侧的豁口厢房主要用于婚丧嫁娶活动;而后花园主要是娱乐休闲场所。
振福楼
振福楼坐落在
永定区湖坑镇
西片村,1913年由经营条丝烟的苏振泰动工兴建而成。该楼
坐北朝南,与衍香楼类似,皆为圆形土楼,其占地约4000平方米。
振福楼根据中国传统的八卦格局进行建造,由内外两环同心圆组成。整楼采用土木结构建造,共有96间。振福楼的底层为厨房、餐厅,二层为粮仓,三层为卧室。底层内通廊以鹅卵石铺面,间内以青砖铺面;二三层则全部用青砖铺面。除此以外,振福楼还有一个后厅,为祭祀拜神所用。后厅厅口两边各立一根花岗石圆柱,两侧回廊和中厅组成圆形院落,厅前为天井。
南靖土楼
田螺坑土楼群位于南靖书洋镇上坂村田螺村,坐落在海拔787.8米的湖山半坡上,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
田螺坑土楼群主要由三座圆楼(振昌楼、瑞云楼、和昌楼)、一座方楼(步云楼)和一座椭圆楼(文昌楼)组成,其中步云楼位于中部,其余4座土楼发分布于四周,故而五座楼被称为“四菜一汤”。
河坑土楼群
河坑土楼群位于
南靖县书洋镇曲江村河坑村,由朝水、永盛、绳庆、永荣、南熏、阳照、永贵、裕昌、东升、晓春、永庆、裕兴共计13座土楼组成,是入选世遗土楼最多的土楼群。
河坑村四面环山,其处于狭小河谷平地,为形成山水相依的客家土楼群奠定了基础。从最早的朝水楼(1549年—1553年)到最晚的永庆楼(1967年—1972年)的落成,其中的七座圆楼和七座方土楼形成了类似
北斗七星的排列形式。
怀远楼
怀远楼位于南靖县
梅林镇坎下村,建于清
宣统元年。其作为单重圆形土楼,整体构象
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130平方米,建筑面积4520平方米。怀远楼是福建土楼中保存最完好、建筑工艺最精美、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双环园土楼。该楼的
地基是有
鹅卵石和三合土垒筑而成,三米多的墙面光滑无剥落,楼门两侧有楹联:“怀以德敦以人藉此修齐遵祖训;远而山近而谁凭兹灵秀人文”。此外,怀远楼防御功能也十分齐全,外环土楼设有四种防御设施,即防盗、防匪、防火、防水。
和贵楼
和贵楼又称“山脚楼”,位于
南靖县梅林镇璞山村,建于清雍正十年。作为单重长方形土楼,和贵楼具有坐西朝东的构象,其占地面积1947.3平方米,楼高17.95米。据说这栋楼建在沼泽地上,族人们采用浮船的原理,以
杉木王和
松木为介质在原有的基地上打上桩基和筏基。整栋楼的墙体是由泥土夯筑而成,楼中又有一座私塾,形成‘包楼、楼包厝’的独特平面布局。同时,楼中有两口水井,虽然彼此相隔不远,但水质却截然不同,被称为“
阴阳井”。和贵楼被誉为“诺亚方舟”以及“天下第一奇楼”,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安土楼
大地土楼群
大地土楼群位于
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由二宜楼、
南阳楼和东阳楼组成,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二宜楼。
二宜楼于清
乾隆五年(1740年)秋开始动工, 建成于清乾隆三十五年葭月(1770年农历11月),历时近三十年,其创建者为蒋士熊。二宜楼作为双重圆形土楼,是世遗土楼中为数不多的单元式土楼,其远靠杯石山, 山峰两块巨石,形同酒杯,四周云雾缭绕,近靠案山,形如大龟。该楼坐东南朝西北,占地9300平方米,楼高4层,有16个楼梯,2口水井。楼内的这两口水井,分别为“阴泉”和“阳泉”,二者共同组成了八卦太极的形状。在楼内共存有壁画593平方米、226幅,彩绘99平方米、228幅,木雕349件,楹联163副。因此,二宜楼也享有“神州第一圆楼”“居民瑰宝”等盛誉,被称为“土楼之王”。
齐云楼
齐云楼位于华安县
沙建镇岱山村,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是所发现的最古老的有确切纪年的土楼,故有“土楼之母”的称号。作为椭圆形土楼的代表,该楼坐落在村子北端的小山上,楼高两层,依山势而建,其构象为
坐北朝南。楼身由夯土与泥砖垒筑,厚度达到1.5米。楼内有一橄榄形天井,长22.6米,宽14.2米,当中有一口深井,其深度达到18.8米。
平和土楼
七星土楼群
七星土楼群位于
平和县坂仔镇,其名来自坂仔镇附近的七座土楼:环溪楼、宾阳楼、庆阳楼、薰南楼、黄楼、后厝楼和五美楼。这七座楼呈北斗七星之状排列,故而得名“七星土楼”。这七座土楼在地理位置上分列于铜溪两岸。七座土楼从第一座建成至最后一座的落成花费了80年。在兴建最后一座环溪楼时,其楼联中的“北斗祥光”、“南山佳气”等字眼,宣告了北斗七星土楼群的形成。
绳武楼
绳武楼位于平和县
芦溪镇蕉路村,依山傍水、风光秀丽,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楼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由芦溪叶氏第18世大学生叶处候营建。作为一座典型的圆形土楼,绳武楼直径达43.8米,高有三层,由24间房间组成。一楼外侧是一个10多米方圆的天井,中间有一口水井。一楼内侧第一层是客厅、厨房和一间卧室,每间都有楼梯通往第二层;第二层是客户的
私房;第三层,供各户的亲朋好友前来投宿之用,第二层与第三层之间没有直接楼梯相通,而是要以楼门边公共楼梯上去。第三层设通廊可通全楼。
西爽楼
西爽楼位于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霞寨镇西安村,是福建省最大的方形楼,建于公元1659年。西爽楼拥有东、西、南三门,而其中的南门为正门。全楼共有房屋76间,楼内有6座
聂氏宗祠,分为两排,每排3座。楼门前有一口半月形的池塘。在楼中央有一口天井,由天井向周围延伸的房屋层叠交错,形成了一条又一条的巷道。
诏安土楼
在
诏安县北部山区的官陂、
秀篆镇、霞葛等乡镇及太平、红星等部分地区矗立着数百座形状各异的土楼,即诏安土楼。其中的八卦呈祥的在田楼和孔雀开屏的半月楼是最具特色的两座土楼。以在田楼为中心,其附近还有12座土楼,即水美楼、石马楼、玉田楼、玉峰楼、庵边楼、田下楼、新城楼、龙头楼、凤山楼、燕翼楼、凤鸣楼、光裕楼等。在田楼位于官陂镇,始建于清
顺治,为张益桓所建。该楼直径94.5米,比号称“土楼之王”的华安二宜楼还大21.1米,占地总面积7800多平方米,是 “现今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土楼”。而半月楼位于大坪自然村,其建于明嘉靖年间。因为其造型独特,不像园楼那样完全闭合,而是朝同一方向敞开大口,开口处前方有一半月形池塘,故而得名半月楼。
建筑特征
外形
土楼外形主要有:长方形楼、正方形楼、府第式方楼、殿堂式围楼、五凤楼、五角楼、
八角楼、纱帽楼(形似古代的纱帽)、吊脚楼(后向悬空,以柱支撑)、前圆后方形楼、前方后圆形楼、半月形楼、曲尺形楼、走马楼、一字形楼、日字形楼等30多种。
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客家土楼发展出了三种主要的类型,即五凤楼、方楼和圆楼。五凤楼类似于北方的四合院,只不过为了提升防御能力,各个厢房均被建得更高。第二种类型方形土楼,在客家土楼中是较为普及和常见的一类。造型最为独特的一种土楼便是圆形土楼,通常由二到三圈环形建筑组成。相较于出现得更早的方形土楼,圆形土楼解决了方楼内通风差、光线暗、靠近木质楼梯的房间噪音较大等问题。圆形土楼内的房间的朝向差异也不明显,这方便了家族的内部分配。此外,用同样周长可以围成的圆形比方形的面积大,因此圆形土楼还拥有比方形土楼更大的内院空间。
结构
中轴线明确:除了最外围的大门外,厅堂、主楼均在一条中轴线之上,而其余附属建筑则分列中轴线两侧以求对称。
每座土楼都带有厅堂,厅堂则以主厅为中心向外扩建。
内通廊式平面,四通八达。(这也是福建土楼有别于其他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
土楼的墙壁十分坚固。土楼由土木结构构成,而其所有的木结构均与土墙相连。土墙内埋设大量长木条、长竹片作为墙筋,这也使得土楼的抗震性能突出。
建造原料
根据客家土楼营造技艺
传承人徐松生所说,福建土楼的建造最关键是基础、夯实和整墙。土楼是以生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掺上细沙、
生石灰、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过反复揉、、压建造而成。楼顶覆以火烧瓦盖,致使其能够经久不损。
建造工艺
一座土楼的建造,一般经过七道程序:选址定位、动土开基、打石脚、行墙、献架、出水、装修。以下对每个部分进行解释:
选址定位:由风水先生相地、择吉,选定造楼的
基址和开工日期;
动土开基:举行隆重的开工仪式,然后由门槛中点出发,沿轴线找到圆心位置,以此为基点放线,画出基槽和墙体的位置。
打石脚:垫墙基、砌墙脚。
行墙:开始用模板夯筑土墙。土墙一般选用粘性较好,含沙量较多的黄土夯筑,或者在土中掺入“田底泥”或“老墙泥”。
献架:土楼外围采用夯土墙承重,内部则由木结构支撑。没夯好一层楼高的上墙,要在墙顶挖出搭接楼板的龙骨的凹槽,在内侧竖木梁,这道工序称为“献架”。
出水:为顶盖瓦的工序。
装修:内部装修,包括楼板、门窗、走廊等。
价值与影响
文化意义
早期因多次战乱而逃难至此的客家先民伐木为栅,披茅结庐,作为遮阳避雨的栖身之地,这也是福建土楼发展的基础。此后为了能在野兽与盗匪横生的
龙岩市南山区存活,闽西客家先民建造了简陋而相对牢固的住房——堡或寨。 “堡”大多选择在易守难攻、便于进退的地点建造,而这些“堡”的主要功能是抵御入侵等,其格局是全封闭的军事城堡,不能算作纯粹的长期居所。元代以后,随着居民的建造水平的上升以及生活的相对稳定,用于军事用途的堡垒逐渐被用于聚居的土楼所替代,而土楼的作用也从最初单纯为着却敌御盗的军事意义,逐渐向军事和生活两种作用并重,之后土楼演变至现代,其军事职能已无所体现,而更多的是生活职能。
居住文化
福建土楼的建造者与居住者多为客家人,是“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客家人建造土楼,聚族而居,主要是源于对中原传统文化的认同。而土楼具有的向心性、匀称性和前低后高性,以及血缘性等特点均是聚族而居的特征。针对于土楼内的居民,楼内的男性居民均为同姓,且是血缘关系较近的同宗同族之人。一家之内,家长说了算,一楼之内或全村同族之内,族长说了算,这是土楼客家人一直严格遵奉的一条原则。土楼中的祖堂是土楼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标志性建筑,处于全楼的中心位置。其作用既是全楼居民祭祀列祖列宗的场所,又是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除此以外,有限的生存空间是客家人建造土楼,聚族而居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
相关活动
与福建土楼相关的活动众多,此处仅列举部分:
开发与保护
1996年11月,
福建省省内同类建筑中单体面积最大的双环圆形土楼二宜楼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5月,永定县成立了土楼申报
世界遗产机构,把土楼“申遗”列为继棉花滩电站、
梅坎铁路之后的第三个重点工程,举全县之力推进这项工作。
1999年2月,初溪土楼群被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成为
永定土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申报地之一。同年10月,华安县委、县政府正式启动“华安大地土楼群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2000年3月,华安县东阳楼被公布为华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4月,
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长办公会议决定把
南靖县、
永定区、
华安县三地土楼联合起来,以“福建土楼”的名义联合申报
世界遗产。
2002年2月1日,土楼“申遗”的申报文本报送到了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但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新规《苏州决议》对申报名额的限制,“福建土楼”申报进程延缓。
2006年5月,国家文物局正式明确将“福建土楼”列为中国2008年度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唯一项目,
华安县南阳楼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上半年,“福建土楼”顺利通过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正式评估,赢得角逐2008年世界文化遗产的“入场券”。
2008年,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8年,在
加拿大魁北克古城区举行的第32届
世界遗产大会上,46座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福建土楼”由“六群四楼”组成,包括永定县的初溪、洪坑、高北土楼群及衍香楼、振福楼,
南靖县的
田螺坑村、河坑土楼群及怀远楼、和贵楼,
华安县的大地土楼群。这些土楼或方或圆,以圆为主,坐落在闽西南的绿水青山间。
参考资料
福建文化遗产简介.福建文化遗产简介_文物资源_福建省文物局.2022-12-28
怀远楼.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2023-06-20
和贵楼.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2023-06-20
七星土楼群.漳州市平和县人民政府.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