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萁
紫萁科紫萁属植物
紫萁(拉丁学名:Osmunda japonica Thunb.),又名薇菜、紫萁贯众、老虎牙、东北薇菜、猫儿蕨等。是紫萁科(Osmundaceae)紫萁属(Osmunda)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萁喜湿润,主要分布在海拔400-1800m的湿润山谷、阴山山脉林地、坡地或溪边林下的酸性土中。在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墨西哥俄罗斯越南印度等地均有分布。
紫萁植株高50-80厘米或更高。根状茎粗壮,无磷片;叶二型,分别为营养叶和孢子叶,营养叶簇生,直立,纸质,叶片为三角广卵形;叶柄禾色,圆柱形;孢子叶强度收缩,沿主脉两侧密生孢子囊
紫萁为国际市场天然无污染“AA”级绿色食品。营养价值高,具有多种烹方式;另外,其根茎还含有东北地区贯众素和多种内酯成分,具有驱虫、抗病毒、抑制凝血的药理学作用。
形态特征
紫萁属多年生草本,植株高50-80厘米或更高。根状茎粗壮,横卧或斜生,或成短树干状而稍弯,无磷片。
叶二型,分别为营养叶和孢子叶,营养叶簇生,直立;具禾稈色叶柄,圆柱形,幼时密被绒毛;叶片纸质,成长后光滑无毛,干后为棕绿色;叶脉两面明显;叶形为三角广卵形,顶部为一回羽状,顶部以下为二回羽状;羽片长圆形,对生,有柄,斜向上,奇数羽状;小羽片长圆形或长圆披针形,边缘有均匀的细锯齿,对生或近对生,无柄,分离;孢子叶强度收缩,小羽片线性,孢子囊密生于小羽片中肋两侧背面,形成长大栗色的孢子囊穗,成熟后枯萎。
物种分布
在世界范围内,紫萁主要分布在日本韩国朝鲜墨西哥俄罗斯越南印度等地;在中国,紫萁野生资源分布范围为北起山东省崂山区),南达两广,东自海边,西迄云、贵、川西,向北至秦岭南坡。
生长习性
紫萁喜湿润,适合生长于坡度16-45°、空气相对湿度80%左右、郁闭度0.3-0.6的环境下;一般紫萁的根状茎在-20℃下便不能自然生存,新芽的发生要求10℃以上的地温和 5℃以上的气温。温度超过30℃时,植株会生育不良;另外紫萁对土壤适应性较强,除沙质土、石砾土之外均能适应,但以保水能力强、pH值为5.7-6.3的肥沃土壤为宜。在自然界中,紫萁常分布于海拔400-1800m的湿润山谷、阴山山脉林地、坡地或溪边林下的酸性土中。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紫萁自然条件下依靠孢子繁殖后代,环境适宜时孢子即可萌发成配子体,经过受精卵发育成胚,进而发育成独立生活的孢子体,从孢子体内最初发出的叶为幼叶,幼叶在冬季枯死,但茎上的生长点能存活下来,翌春时长出裸叶。5~6年龄的植株开始形成实叶,其上再产生孢子。但紫萁孢子的萌发对环境要求相对较高,繁殖所需要的时间长,所以自然繁殖困难。
人工繁殖
孢子繁殖
孢子囊大且成淡黄色时,采集繁殖叶柄,进行消毒,冷藏或冷冻保存;将基质进行高压灭菌,并将草籽进行灭活;随后进行孢子播种,有纱布撒播法和液体喷播法多种方式;生长中后期注意使原叶体表面保持湿润,当形成30%以上的孢子体苗时要注意开始控温降温,当孢子体苗长出两片叶且长度达到5cm时,进行移栽。
以成熟孢子作为外植体进行预处理,置于无菌瓶中,进行消毒,再切成小段后进行培养;得到原叶体以后再分切成小块进行培养,原叶体会增大6-7倍;挑选质地疏松、片状体块大、肉质厚的原叶体切成小块继续进行培养可以得到孢子体试管苗,转入壮苗培养基中进行30天培养即可得到较强壮植株;最后进行炼苗移栽。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选择林带边缘的灌木和草丛植被地块,或山地住宅区的庭院地块,以土壤湿润、微酸性的阴坡地或半阴半阳地最好,土壤质地中壤、中粘壤或沙壤均可。进行深翻、平整面、施足基肥、覆土。
移栽定植
10月底-12月初采挖健壮株进行移栽,移栽时注意带土移栽;定植一般选择在秋季,定植后盖上稻草或其他秸秆,浇足定根水。
田间管理
整个生长期内及时清除禾本科杂草并割除落黄的茎叶,同时要结合施肥。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夏季注意进行遮阴,冬季埋土并覆盖塑料薄膜以便安全越冬。
病虫害防治
紫萁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通过喷洒波尔多液石灰硫黄合剂进行预防,喷粉锈宁进行防治;紫萁的虫害主要有叶蜂总科、菜蛾科,可通过喷洒乐果进行防治。
采收
最好于第三年进行采收,采收时注意每株保留4-6片叶。
功用价值
药用价值
紫萁根状茎含有东北地区贯众素和多种内酯成分,具有解毒、祛、止血、杀虫脒等作用,在临床上常被用来治疗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水痘痢疾、各种出血症、虫积腹痛等疾病。
食用价值
紫萁为国际市场天然无污染“AA”级绿色食品。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需要的矿质元素,被称为“山野菜之王”、“山珍”等。主要食用其叶柄和茎部,具有拌、炒、蒸等多种烹饪方式。
参考资料
..2022-12-29
紫萁贯众的用法.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2023-04-2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物种分布
生长习性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人工繁殖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移栽定植
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
采收
功用价值
药用价值
食用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