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绀(gàn)弩(nǔ)(1903年1月28日-1986年3月26日)中国现代作家、诗人、中国文学研究家。笔名耳耶、散宜生等。湖北省京山人。先后就读于广州黄埔军校和
莫斯科中山大学,流亡日本时加入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聂绀弩在《
新华日报》《抗战》《文化战士》《新垦地》《文学报》《艺文志》《茶座》《呼吸》《
周末报》《
文汇报》等报纸担任编辑或主笔。
新中国成立后,聂绀弩成为
香港特别行政区《文汇报》的主笔,这也是他创作的全盛时期,被称为当时“香港最红的作家”。1951年,聂绀弩选择回京,此后便担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等职,专注于研究古典文学,参与研究整理出版《
红楼梦》《水浒传》等系列名著。晚年得到平反后的聂绀弩坚持整理编辑旧作及新作结集。1986年3月26日病逝于
北京市。
聂绀弩的杂文师法
鲁迅,是“鲁迅风”中的重要人物,也被称为是“当代杂文八大家”之首。他的杂文作品是鲁迅逝去后杂文创作的另一面旗帜。此外,他的旧体诗不拘一格,诙谐狂,被称为“聂体”或“绀弩体”。著有小说集《两条路》,杂文集《血书》《寸纸老虎》,故事集《天亮了》,剧本《小鬼凤儿》,诗集《元旦》,散文集《海外奇谈》,另有《绀弩小说集》《绀弩散文》《
聂绀弩杂文集》《中国古典文学论集》等。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03年1月28日,聂绀弩出生于湖北
京山市城关十字街的大院,学名国,乳名为兆年,取自瑞雪兆丰年之意,字干如,后来世人熟知的“聂绀弩”就是“干如”的谐音。幼年丧母后,他被生父过继给
叔父叔母,但作为养母的叔母时常对其打骂。1917年,聂绀弩在京山县立高等小学毕业后,因贫失学,于1919年加入“京山学生联合会”。1920年由养母做主,他与第一任妻子申小姑成亲。
1921年,启蒙恩师孙铁人送聂绀弩进入上海高等英文学校就读,次年加入
中国国民党,后到辗转到
新加坡、
仰光等地,在《新国民日报》《觉民日报》《缅甸晨报》等处工作。在编辑《觉民日报》期间,聂绀弩接触到了
社会主义、自然科学和哲学方面的知识,接触到了
新文化运动中的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的思潮。
1924年,聂绀弩返回广州市,考入广州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成为黄埔二期学员,后随军
国民革命军东征。军校毕业后,考入
莫斯科中山大学,与邓小平等人成为同班同学,并结识了
蒋经国,写下《萨旦的颂歌》《列宁机器》和散文《龙津溪畔》等。在校期间,聂绀弩自修了中国文科大学的主要课程,并研读了
胡适著《
中国哲学史大纲》、
张慰慈著《政治学大纲》、
梁漱溟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等书,因学识渊博被同学们称赞为“
列夫·托尔斯泰”。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中国国内形势紧张,聂绀弩从
苏联回国。回国后,聂绀弩接连担任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训育员、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总干事、“中央通讯社”副主任。并于1929年与第二任妻子周颖在南京结婚。
1931年,聂绀弩为《新京日报》编副刊《雨花》,编印《甚么月刊》。
九一八事变后,聂绀弩在南京组织“文艺青年反日会”,指控政府,受到监视后于次年逃往
日本,加入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组织“新兴文化研究会”,参与编印《文化斗争》(后改名《文化之光》)。1933年,抗日刊物《文化之光》被封,聂绀弩被日本当局驱逐出境,回到
上海市。
中年经历
1934年,聂绀弩由吴奚如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受聘南京《中华日报》,创办《动向》副刊。其间,聂绀弩结识
鲁迅、
茅盾、丁玲和
萧红等人,并开始追随鲁迅,进行杂文创作,并主张“文章的价值在内容”,反对只重视“大品文”和“提倡什么闲适、幽默、潇洒、轻松的‘个人笔调’,借小品文逃避现实”这两方面的形式主义。此后聂绀弩坚持创作和出版,创作旧体诗《枕头》,出版短篇小说集《邂逅》,参与编印《文学丛报》《海燕》《热风》等刊物。
1936年,聂绀弩著《创作口号和联合问题》和《创作活动的路标》等文,提出拥护鲁迅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随后受中共上级指示,聂绀弩退出论争,护送怀孕的丁玲去
西安市。10月,
鲁迅去世,聂绀弩赶去
上海市参加治丧工作,并为鲁迅扶灵柩。后为鲁迅发表长篇悼诗《一个高大的背影倒了》。后来
周颖生女,孩子取名为海燕,名字源于聂绀弩等人创办的刊物,这本刊物的名字就是由鲁迅亲自题名的。
1937年到1950年期间,聂绀弩先后辗转
京山市、上海、武汉、
临汾市、西安、金华、
桂林市、
重庆市、
广州市和
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在《
新华日报》《抗战》《文化战士》《新垦地》《文学报》《艺文志》《茶座》《呼吸》《
周末报》《
文汇报》等报纸担任编辑或主笔,并撰稿女权论辩、语言学论文和报告文学等。其中女权论辩主要是聂绀弩和
沈从文的争辩。沈从文认为女性的位置是家庭,妇女运动是因为她们想要一个家而不能。聂绀弩则认为妇女应获得与男子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此外,他曾于1944年到1945年在重庆建川中学和西南学院任教。
其中1948年到1951年间,是聂绀弩从为《文汇报》供稿,变成《文汇报》的主笔,这也是他创作的全盛时期,被称为当时“
香港特别行政区最红的作家”。
1951年,聂绀弩由香港回京,出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兼古典部主任和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全国委员等职,专心古典文学研究和出版以及文字改革工作,先后参与整理出版《
红楼梦》《水浒》《
西游记》等古典文学作品,并为《水浒》写了约20万字的研究成果,代表作是《〈水浒〉五论》。
1955年后聂绀弩接连受
胡风和周颖牵连,被撤职查办,划为
右派,遣送至北大荒垦区进行劳动改造,并作长篇《为北大荒而歌》等多首古风诗歌。回京后,聂绀弩开始集中创作七律为主的旧体诗,其诗歌内容以追忆
北大荒生活为主,“几乎无事不可入诗”,扩宽了格律诗的表现范围,被称为“聂体”或“绀弩体”。这一时间里聂绀弩潜心研究的中国古典小说文学,并将其研究心得成文,发表在《
光明日报》副刊《
文学遗产》之上。
晚年经历
1967年,聂绀弩为保护书稿将其打包寄给
胡风的夫人
梅志,因此被关进监狱,在北京和
山西省服刑,直到1976年“特赦”出狱,共计十年。在狱中聂绀弩仍坚持创作诗歌,作有《武汉大桥十首》等。
1979年,北京高级法院撤销原判,宣告聂绀弩无罪。同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为其平反,恢复名誉,聘为顾问。当年聂绀弩受邀参加第四届全国
文代会,当选为
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次年,聂绀弩被补选为全国政协委员。
1981年,聂绀弩开始整理编辑旧作及新作结集。此后陆续出版《给弩小说集》《
中国古典小说论集》《聂组弩杂文集》《组弩散文》《三草》《散宜生诗》《蛇与塔》等。
晚年聂绀弩常年卧床写作,不肯外出晒太阳和运动,不断抽烟,双腿萎缩,气喘加重。1986年,聂绀弩病情渐重,但拒绝吃药,于3月26日离世。
人物关系
主要作品
人物经历参考资料见
文学创作
聂绀弩的文学创作包括杂文、诗歌、小说和剧本等多种形式,其中以杂文和诗歌最具代表性。
聂绀弩的文章师法
鲁迅,20世纪30年代,他是“鲁迅风”中的重要人物,也被称为是“当代杂文八大家”之首。夏衍说认为其“鲁迅笔法”可以以假乱真。而20世纪40年代是聂绀弩杂文创作的成熟期,他的杂文作品成为鲁迅逝去后杂文创作的另一面旗帜。舒芜说:“若求貌似,聂绀弩杂文之恣肆汪洋,与鲁迅杂文之精金粹玉大不相同;若论神似,则聂绀弩杂文的确是鲁迅杂文的最好的继承和发扬。”
而聂绀弩的旧体诗是一种现代的打油诗,以“聂体”或“绀弩体”著称。其诗作内容丰富,善于将生活中的事件入诗,开辟了旧体诗的诗作内容范围,同时其打油诗善用新典和俗典,扩宽了旧体诗的写作方式。
杂文的创作特点
在抗日战争和
解放战争时期,聂绀弩先后结集出版了《关于知识分子》《历史的奥秘》《蛇与塔》《早醒记》《
二鸦杂文》《血书》等书。这些作品洋溢着他扶弱抗敌的精神。
聂绀弩自觉以杂文作为武器参与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
中国国民党反动势力和传统礼教是聂绀弩杂文的主要抨击对象。在传统礼教的问题中,聂绀弩一直将女性问题作为讨论焦点。聂绀弩曾言“我们的女同胞不仅为了祖国的战斗而受难而死亡,同时也为了几千年来的一切两性的偏见,那从不合理的社会组织中产生出来的两性的偏见而受难而死亡;为了历史上的一切错误所造成的民族积弱而受难而死亡;……甚至于为了使女性由于生理的关系不能不变得较为柔弱的造物的偏私而受难而死亡!”这是因为聂绀弩意识到了女性问题中女性的苦难包括但不限于生理的、两性的、民族的和人类的。
在写作上,聂绀弩并不拘泥于杂文写作的固定样式,他认为“只要觉得有战斗性,讽刺性,特别是有寓言性便行了”,所以他的杂文常写得像小说和叙事散文一样生动多样。其杂文《韩康的药店》是“故事新编”式的,《残缺国》《
我若为王》是寓言式的,《圣母》《巨象》是抒情式的,《怎样做母亲》是夹叙夹议夹叙情的,《绝叫》是散文诗式的,《废话》是滑稽戏式的。而在语言使用上,受
鲁迅影响,聂组弩少用生僻词,而是以生动的语言对现象进行抨击,对事实进行描绘。如其杂文《兔先生的发言》,其中除了引人发笑的诙谐外,还让人深思弱小者在丛林规则中的无力与悲哀。
旧体诗的创作特点
旧体诗的创作上,聂绀弩并不受传统格律限制,而是在保持大体格律要求的基础上,灵活应用,自成特色,同时在诗歌创作中发展出诙谐、忧患和狂狷三个特点。
诙谐指的聂诗中的
乐观主义,这类作品体现出他在逆境中以诙谐风趣的方式看待生活,以此获得精神慰藉。其中最为突出的作品是他的“劳改诗”,苦累的劳动在诗中被他描写地“滑稽而自伟”,挑水是“双悬日月臂东西”,放牛是“一鞭在手矜天下”。
聂诗中的忧患也被认为是“离骚气”,这主要体现在聂诗中的那些沉郁、沉痛和严肃的主题。这些诗歌让聂绀弩的旧体诗不停留于浮于表面,而是在风波中保持自我、大节不亏。在四面围攻的批判之中,聂绀弩将自己的悲苦忧愁写进诗中,用以发泄他心中的不平与怨愤。
狂狷指的是聂诗中的狂放一面,这主要体现在他的怀古吊古诗和赠友诗中。这类文字中他往往情绪激扬,指点江山,桀骜不驯,其中较为典型的诗句包括“英雄巨像千尊少,皇帝新衣半件多”“百年奇狱千夫指,一片孤城万仞山”等。
人物评价
新华社原总编辑胡乔木:作者(聂绀弩)虽然生活在难以想象的苦境中,却从未表现颓唐悲观,对生活始终保有乐趣甚至诙谐感,对革命前途始终抱有信心。这确实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画家
黄永玉:绀弩已经成为一部情感的老书。朋友们聚在一起时一定要翻翻他。因为他是我们的“珍本”,是用坚韧的牛皮纸印刷的。我曾经向一位尊敬的同志谈到绀弩,我告诉他,不要相信我会说如果他得到什么帮助的话,将会再为人民作出多少多少贡献来,不可能了,因为他精神和体力已经摧残尽。只是,由于他得到挂念,我们这一辈人将受到鼓舞而勇敢地接过他的旗帜。
作家
夏衍:他(聂绀弩)是一个落拓不羁,不修边幅,不注意衣着,也不注意理发的人。讲真,不怕得罪人,有所为有所不为,属于古人所谓的“狂狷”之士。他不拘小节,小事马马虎虎,大事决不糊涂。他重友谊,重信义,关心旁人远远胜于关心自己。他从不计较自己的待遇和地位。
杂文家
何满子:从坎凛中来,旧诗洗唐宋陈套;为战斗而作,杂文得
鲁迅精神。
文学评论家
舒芜:匕首投枪,百炼犹存鉴湖冽;贞心劲节,册年同仰雪峰高。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
王培元:在我看来,他的率真,他的狂狷,他的豪放,他的特立独行,他的愤世嫉俗,他的傲视群伦、鄙夷一切,他的才华绝代、出类拔萃,他的时而“金刚怒目”,时而“菩萨低眉”,是“人文”(人民文学出版社)人物中一道已经渐渐远去、恐怕再也不会重现的、绚烂而别致的风景。
记者高旅:埋骨曾疑入虎林,高吟忽起白云深。雪风大吼终难掩,中有悠悠赤子心。不作墙头乱舞草,能轻天下失惊雷。寒山落叶枝犹在,赢得年年问早梅。海天归客下斜矶,却有清声绕树飞。如晦村烟风雨急,何曾敛翅学鸡啼。
后世纪念
聂绀弩故居
聂绀弩故居位于
荆门市京山市钟鼓楼路5号。现在此处是一间书屋,名为三味书屋,与
鲁迅笔下的“三味书屋”同名。2008年,京山县政府在此立下“聂绀弩先生故居旧址”黑色石碑。小学毕业后,聂绀弩因家贫失学在家学习。17岁时,他的作品被孙铁人发掘,后受邀前往
上海市,离开此处。
京山市绀弩中学
京山市绀弩中学位于湖北荆门市,始建于1905年,历经百年沧桑,五次改制,七易校名。聂绀弩曾在此求学。为彰显乡贤忠烈文化,1993年县政府以“绀弩中学”命名。
京山市绀弩中学校内主干道命名为“绀弩路”,并设有聂绀弩文化展览室、雕塑聂绀弩铜像、绀弩文化宣传橱窗等,成立文学社编发《绀弩》文学社刊,组派专人参加“湖北省聂绀弩诗词研究专题研讨会”。
人物轶事
改名和笔名
聂绀弩原名为聂国棪,但因崇尚狂狷之士,立志做人要不合世俗,故而改名为聂畸。20世纪20年代时,取“冲破顺从”之意,他取聂绀弩为笔名。后为躲避新闻检查,由聂绍弩三字各自派生出耳耶、二鸦、甘奴、悍、迈斯等笔名,同时还取有澹台灭暗、聂有才、肖今度等怪名。晚年精读《资本论》和老庄哲学后,聂绀弩自谓“庸人”“散人”“榕材”等,并自号“咄堂”和“散宜生”。
为熊猫作诗
1946年,
中国国民党当局为讨好美国,从
四川省汶川县捕获一只
雌性大熊猫,希望作为礼物送给美国。但因这只熊猫随后去世,此事未成。聂绀弩听闻后,修改
杜甫《蜀相》一诗,予以讽刺:“尤物人间何处寻,汶川境内柏森森。王怜弱土藏殊色,竟有强邻慕好音。万里和番天下计,一身报国女儿心。专机未发身先殒,顿使洋奴泪满襟。”
去世前的蜜橘
聂绀弩一生坎坷,76岁时冤狱平反,苦尽甘来。其人生的终点是1986年3月26日。去世前,他曾对妻子说:“我很苦,想吃一个蜜橘。”于是,妻子便为他剥了一个蜜橘,接着他一瓣一瓣地把蜜橘全吃了下去后,连
柑橘核儿都没吐,然后他轻声说道:“很甜很甜。”接着就沉睡过去,再未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