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叶
长柄山蚂蟥(Hylodesmum podocarpum subsp. oxyphyllum (Candolle) H. Ohashi \u0026 R. R. Mill),又名山蚂蝗、小山蚂蝗、逢人打等,是
豆科(Fabaceae)长柄山蚂蟥属草本植物。原生于
喜马拉雅山脉至俄罗斯远东地区南部以及
亚洲东南部,
印度、
韩国、
尼泊尔、
越南等国有分布;在中国则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贵州省、
四川省、安徽省、
江苏省、台湾等省区。常生于海拔400~2100米的山坡、路旁、沟渠、林缘、
灌木丛或阔叶林。
尖叶长柄山蚂蟥为
亚灌木或多年生直立
草本,高30~150厘米;
根状茎稍木质,茎具条纹;羽状三出复叶,顶生小叶
菱形,先端渐尖,尖头钝,基部楔形;
总状花序或
复总状花序,花冠紫红色,
雄蕊单体,子房具子房柄;
荚果通常具2荚节,荚节略呈宽半倒卵形。花期7~9月,果期8~11月。
尖叶
长柄山蚂蟥是长柄山蚂蟥(Hylodesmum podocarpum (Candolle) H. Ohashi \u0026 R. R. Mill)的1个
亚种,长柄山蚂蟥种下还包括宽卵叶长柄山蚂蟥(Hylodesmum podocarpum subsp. fallax (Schindler) H. Ohashi \u0026 R. R. Mill)、四川长柄山蚂蟥(Hylodesmum podocarpum subsp. szechuenense (Craib) H. Ohashi \u0026 R. R. Mill)2个亚种。
尖叶长柄山蚂蟥全株可供药用,能解表散寒,祛风解毒,主治
类风湿性关节炎骨痛、咳嗽吐血;其嫩叶可作饲料和绿肥;根具有
固氮作用。
根状茎稍木质;茎深绿色或微呈紫红色,具条纹,极稀疏的伸展短柔毛。
叶为羽状三出复叶;托叶钻形,长约5~7毫米,基部宽0.5~1毫米,外面及边缘疏被短柔毛;叶柄长1.5-8厘米,茎上部叶的叶柄较短,下部叶的叶柄则较长,叶轴长1~2厘米,均疏被伸展短柔毛;小叶纸质,顶生小叶椭圆状
菱形或披针状菱形,长4~10厘米,宽2~5厘米,两面无毛或近无毛,或背面叶脉具短柔毛,先端渐尖、尖头钝,基部楔形或圆形,侧脉每边约4条,直达叶缘,侧生小叶斜卵形,较小,偏斜,小托叶丝状,长1~4毫米;小叶柄长1~2厘米,被伸展短柔毛。
总状花序或
复总状花序,顶生或顶生和腋生,长20~30厘米,在果期延长至40厘米;总
花梗被柔毛和钩状毛;通常每节生花2朵,花梗长2~4毫米,果期增长至5~6毫米;苞片窄卵形,早落,长3~5毫米,宽约1毫米,被柔毛;
花萼钟形,长约2毫米,裂片短于萼筒,被小钩状毛;花冠紫红色,长约4毫米,旗瓣宽倒卵形,翼瓣窄椭圆形,
龙骨瓣与翼瓣相似,均无瓣柄;
雄蕊单体;
雌蕊长约3毫米,子房具子房柄。花粉粒大小为(16.5~17.9)微米×(30.0~32.1)微米,表面具不规则细网状纹饰,脊高低不一,脊顶部狭窄。
荚果长约1.6厘米,通常具2荚节,背缝线弯曲,节间深凹入达腹缝线;荚节略呈宽半倒卵形,长5~10毫米,宽3~4毫米,先端截形,基部楔形,被钩状毛和小直毛,稍有网纹;果梗长约6毫米;果颈长3~5毫米。种子扁肾形,黑色蜡质。
尖叶长柄山蚂蟥生长在
温带生物群落中,常生于海拔400~2100米的山坡、路旁、沟渠、林缘、
灌木丛或阔叶林中。其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低山和
平坝区均可栽培;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排水良好的黏壤土为好。花期7~9月,果期8~11月。
可于3月播种,播种前可用
浓硫酸浸泡种子15分钟,以提高出芽率。先整地做高,再开横沟播种,待苗高5厘米时匀苗、除草、追施人畜粪水1次;5、7、10月各再中除、追肥1次。培育2年后,在春天雨季移栽。以后每年在春、夏、秋季各除草、追施人畜粪水1次。
尖叶
长柄山蚂蟥是长柄山蚂蟥(Hylodesmum podocarpum (Candolle) H. Ohashi \u0026 R. R. Mill)的1个
亚种,长柄山蚂蟥种下还包括宽卵叶长柄山蚂蟥(Hylodesmum podocarpum subsp. fallax (Schindler) H. Ohashi \u0026 R. R. Mill)、四川长柄山蚂蟥(Hylodesmum podocarpum subsp. szechuenense (Craib) H. Ohashi \u0026 R. R. Mill)2个亚种。
尖叶长柄山蚂蟥以根及全草入药,性平,味苦,可祛风活络、解毒消肿,常用于跌打损伤、风湿性
关节炎、腰痛、
乳腺炎、毒蛇咬伤等症的治疗。
作为豆科植物,尖叶长柄山蚂蟥根系可
吸附土壤中的
根瘤菌,且其固氮酶活性较高,具有较好的
固氮作用;其嫩叶可作绿肥。此外,尖叶长柄山蚂蟥可用于寒冷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的生态恢复。
尖叶长柄山蚂蟥具有较好的
抗炎药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毛细血管的扩张,降低通透性,使渗出减少以达到抗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