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
河北秦皇岛的5A级景区
山海关(英文名:Shanhaiguan Great Wall)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东大街1号,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是明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关隘,京师门户,与居庸关、嘉峪关并称三大名关,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山海关古称临榆县,明代洪武年间建成山海关,明末在此爆发“甲申之战”,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清朝由此入主中原。山海关长城全长26公里,占地面积126公顷,是由城墙、关城、南翼城、北翼城、老龙头、角山长城,配以关城的东西罗城及东边的威远城、烽火台等几部分组成,构成了左辅右弼,互为犄角的军事防御体系。
山海关长城南临渤海,北依燕山,长城纵贯,一关雄踞,把山、海、关连成一气,形成“关隘相连,烽火相望”,层层布防、步步设险、能攻易守的完善的长城防御体系。山海关地处中国华北通向东北的咽喉要道,故历来成为中国兵家必争之地,从明代设山海卫开始,就曾发生过不少战争。山海关作为长城的一部分,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山海关也是中原地区5A级景区,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四大旅游区之一,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长城文化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国孟姜女文化之乡”等荣誉称号。
名称由来
山海关位于河北省东北地区部,是连接中国华北与东北的咽喉要道。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开国功臣徐达在此建关设卫,因其依山襟海,故得名山海关。
历史沿革
隋唐之前
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有居民在山海关附近定居生息繁衍。这里在商朝时属孤竹,周代时属燕。秦统一全国后,归属幽州辽西郡。秦始皇于公元前215年,在现山海关东姜女坟一带修建了碣石行宫,告祭大海、设置国门。 两汉时期,山海关设临渝县,在今山海关城南古城村有“五花城”遗址留存。西汉时,刘彻在元封元年(前110)到此跨海求仙;东汉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东征乌桓,得胜班师路经临榆,登碣石,观沧海,赋《观沧海》。公元6世纪的南北朝时期,山海关便开始了长城的兴建。北齐天保四年(553)由西河总秦戌(今临汾市西北)起,沿燕山筑长城三千里,从这里入海。现山海关境内里峪、老边沿、长寿山石门岭上的长城,都是北朝长城遗迹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山海关为北平郡所辖。隋开皇三年在此设渝关(另有临渝关、临闾关、临渝宫之说),唐初此地属临渝县。隋唐时期,征伐高丽的大军频繁往来于古代中原通往东北地区的唯一交通孔道——山海关古碣石道。唐贞观十九年(645年),李世民统率军队亲征高丽,驻跸渝关,下榻“临渝宫”,登“汉武台”,吟诗作赋,山海间遗下千古佳作《春日观海》。
宋辽时期
山海关是移民重地,从今天河北省南部的望都县安喜县等地迁入移民,定居农耕,同时耶律隆绪渤海遗民迁到这里建了迁州,在此设迁民县。金元时期改为迁民镇。
明清时期
明朝建立之初,元朝残余势力不断派兵南下骚扰。面对形势,明廷在多次派大军伐元的同时,还命戍边大臣整修北方边备。洪武十四年(1381年),镇守北平市的大将军徐达奉旨发燕山等卫屯戍官兵一万五千一百名,修永平、界岭等三十二处关隘,筑长城以防御来自北方的蒙古骑兵。当年九月,在朝廷的批准下又设置了隶属于中央军事系统的卫所“山海卫”。洪武十五年(1382年),在原元代迁民镇地,新筑的山海关关城完工落成。
明代中叶,世居东北地区女真族崛起,辽东形势进一步恶化,山海关成为保卫明王朝京师的门户。明代后期,随着后金势力崛起,明王朝动员全国“竭尽四海之物力以奉山海关区”。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时任山海路参将王守道请修山海关东罗城, 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由兵部主事王邦俊、永平兵备副使成逊完成了占地 24 公顷的东罗城修建任务。后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关门上建服远楼和两座角楼(已毁),在东罗城墙与关城城墙连接处分别修建了临闾楼、牧营楼,并于其南北两侧建角楼。自此,临闾楼、牧营楼与镇东楼及南、北角楼互为犄角,形成五虎镇东之势, 山海关城防力量从此更加牢固。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修建靖卤台,实为敌台之始,在南海口尽头,屹立海水之中。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由巡抚朱国栋请求建设西罗城,工程没有完工,遇到朝廷改革二中止。第一座门,在城西,名叫'拱宸’。因土筑容易坍塌,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副将杨元改用砖石建设。”今“拱宸门”及西罗城都已毁坏。
明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大明、大顺、大清三股军事力量在山海关石河爆发了“甲申之战”。闯王李自成不敌明清联军,在山海关惨败。后吴三桂引清兵入山海关。
清入山海关后,顺治元年(1644年)在山海关设卫,二年设山海关。乾隆二年(1737年)撤卫设临榆县,属永平府。后来山海关成为清代两京重要御路,康熙雍正、乾隆、爱新觉罗·颙琰爱新觉罗·旻宁等皇帝由北京回沈阳市祭祖,必经山海关。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从海路入侵山海关。侵略军在山海关内外烧杀掠夺,将城门上的新式火炮全部拆下运走,还拆毁了老龙头上的古建筑澄海楼。
民国时期
民国18年(1929年),临榆县设8区、37堡,辖868村。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沦为伪“满洲国”。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成立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山海关仍属其所辖的临榆县。1945年8月30日,山海关建立临榆县人民政府,当年11月16日中国国民党占领山海关,建立临榆县伪政府。
民国成立后,先后有北洋军阀部队、日本侵略部队、国民党军队在山海关驻防。民国十年一十三年(1921年-1924年),直系第1军彭寿苯驻山海关。民国十一年(1922年)4月至6月发生的第一次直奉交战,东、西两路奉军在直军攻势下,退至山海关城西北五泉庵一带挖坚守,直军攻击10余日没有成功,战况激烈。民国十三年(1924年),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援下,发生了第二次直奉战争,坚守山海关的直军在威远城一带修筑工事,奉军组成敢死队轮番猛攻,强行占领了姜女庙,最终以奉系大胜而告结束。民国十五一十七年(1926年-1928年)奉系于学忠部进驻。民国二十年(1931年),日本侵略军占领东北地区后,成立了宪兵队、守备队、“支那驻屯军分遣队”、华北特别警察队分队等少量部队进驻山海关。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月,日本发动“榆关事变”,日军调派重兵分布在山海关石河桥东、南门及威远城一带,对关城南、东、西实行三面包围。当时驻山海关城和北翼城的守军以1个团的兵力,分别部署在关城西南水门、南门、东南角楼、天下第一关以北至东罗城北门、北翼城及西关等区域。随后日军占领山海关,其营部设在城南肖庄村“将军楼”(原八国联军驻地,现国保单位)。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才撤走入侵部队。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中国国民党集结大量军队攻占山海关,师部设在关城南门外铁路乘务员公寓(区保单位)。民国三十二一三十四年(1943年-1945年)冀东军区第16军分区第7区队、临抚昌联合县支队驻扎山海关。民国三十五一三十七年(1946年-1948年),冀东临榆县支队驻山海关。
解放后
1948年11月27日,山海关彻底解放,属秦皇岛市领导。1949年3月22日,秦榆市改为秦皇岛市,为河北省直辖市。1949年4月21日,山海关划归后辽西省,此地设山海关市。1952年划入秦皇岛市,改为山海关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山海关位于河北省东北部,东经119°24’至119°51’,北纬39°48’至40°07’。是连接华北地区与东北的咽喉要道,山海关是明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关隘,京师门户,与居庸关、嘉峪关并称三大名关,在长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地形地貌
山海关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地形狭长,“山”与“海”相隔8公里。
整体布局
山海关在整体布局上,形成了“主体两翼,左辅右弼”的长城军防体系格局,即以边墙为主线,山海关关城为中心,在从老龙头到九门口的防线上,设有10处关隘,7座卫城、37座敌台、14座烽火台、14座台等防御设施,还在关东外围设有卫、所、堡城,严格按照长城军事布防“镇城一路城一关城(隘口)一堡城一敌台一烽火台”的格局布置。
建筑形制
山海关始建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由镇守北平市的大将军徐达负责建设。洪武十五年(1382年),山海关关城完工落成。山海关长城全长26公里,是由城墙、关城、南翼城、北翼城、石岛、角山长城,配以关城的东西罗城及东边的威远城、烽火台等几部分组成,构成了左辅右弼,互为犄角的军事防御体系。
城墙
山海关一带长城,大部分为土筑砖包,底层以条石为基础,外包以砖墙,中间填三合土夯实,城墙顶部用砖铺面。山上长城建筑结构,随山势而起伏,因地形而不一,高度和宽度也不一致。平原和丘陵地带的长城一般平均高十米,宽八米,大部分宽四至五米。城上可容五马并骑、十人并行。城墙顶部外砌垛口,上有瞭望口,下有小孔,为射洞。守城部队在长城上即可瞭望又可射击,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墙面还有排水沟和吐水咀等工程实施。
瓮城
山海关城四门之外均筑有瓮城,偏侧开门。仅存的东门瓮城周长318 米,瓮城门向南开,与第一关券门成直角形。瓮城西墙和北墙长均为80多米,东墙和南墙均长70多米,城墙高13米。瓮城墙上还有一定的宽度,西边为15米,东边不到10米。在关城四门外均筑有大小不一、平面呈方形或半圆形的瓮城。关城东南、西北、西南隅设3座水门与城外护城河相通。关城东西修建有罗城,南北修建有翼城县,外围修建有城,前呼后应,左辅右弼、构成犄角,共同拱卫关城。
 关城
关城是山海关长城防御体系中的主体建筑,其他建筑设施则共同拱卫着它,都是辅助设施。关城的北、西、南三长城及箭楼,由于处在南北走向的山海关长城以西(关内),故在实践中基本上起不到多大作用。因为山海关长城主要是防御长城以东(关外)兴起的女真政权和蒙古族残余势力的侵扰修建的。而东面的镇东箭楼(天下第一关),则坐落在山海关长城南北走向之上,且在山、海之间,战略地位显得非常重要。所以,镇东箭楼修得台高楼阔,陡峭坚固,设施完善,这些都是其他三座箭楼所不及的。在它的外围不仅围以瓮城,而且又有罗城和护城河环抱,加之重兵把守,大有“敌矢不能及,敌骑不敢近”的效果。
作为军事防御中心,山海关关城平面呈四方形,现城高14米,墙厚10米,周长约4600米,土筑外包城砖。整个城池与边墙相连,以城为关,城外有护城河环绕。关城共设4座门。东门城楼名曰“镇东楼”,共两层,重檐歇山顶,四角戗脊饰以脊兽,楼内外均绘有明式彩画。西面下层红漆木质正门,上层装木质隔扇门,屋正中悬挂“天下第一关”巨幅匾额。其余三面分两层开有68个箭窗。西门城楼名“迎恩楼”,南门城楼名“望洋楼”,设在南城墙中间偏西,是关城的正门。望洋楼原为砖木结构箭楼,重檐双层三槛,面阔19.88米,进深10.28米,楼高约13.5米。北门城楼名“威远楼”,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重修,后又毁于火灾。除了在关城东南、东北隅各建一角楼外,还在镇东楼南北两侧修建三座配楼,即“临闾楼”“牧营楼”和“新楼”。临闾楼与牧营楼始建于明万历十二年,与东罗城同期建成。两座建筑规模、式样完全相同,楼高约8.75米,单檐歇山顶,两层砖木结构。楼北、东、南三面有20个箭窗。
东罗城
根据《临榆县志》记载:“东罗城傅大城之东关外,高二丈三尺、厚丈有四寸、周五百四十七丈四尺,门一,在城东,即关门,为东西孔道。建楼于上曰服远。水门二、角楼二,附敌楼七。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主事王邦俊、永平兵备副使成逊建。初设三门,清康熙四年(1665年)移关时,通判陈天植、都司孙枝茂、守备王御春重修。因塞南北二门,即以东门为关门。旧设敌楼,今废。环城为池,周四百有二丈九尺。”①据实测,东罗城周长约2千米。今东罗城关门门额上嵌有石匾一块,刻“山海关”3个大字,但因风蚀雨剥,字迹已模糊不清。另外在东罗城的城墙上有不少青砖砖脊上烧制有当年参加筑城的兵营及地方州县和时间的文字。目前,发现这种带有文字的砖就达九种,分别为:“万历十二年真定营造”“万历十二年德州营造”“万历十二年建昌车营造”“万历十二年燕河路造”“万历十二年乐亭县造”“万历十二年抚宁区造”“万历十二年卢龙县造”“万历十二年迁安市造”“万历十二年滦州造”。这些烧制着文字的砖可以看出,当时参加修筑东罗城的既有营、路,又有州、县,动用了大批军队将士和地方民夫。东罗城建于明万历十二年,其“环城为池,周四百有二丈九尺”,置关门1座,敌楼、角楼各2座。关门上筑“服远楼”,面阔10米,进深5.85米,楼高9.45米,两层,重歇山顶。
西罗城
西罗城在关城西侧与关城西墙相连,因是关城后防,故城墙均为土筑。根据《临榆县志》的记载:“西罗城,傅大城之西关外,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由巡抚朱国栋请求建设,工程没有完工,遇到朝廷改革二中止。第一座门,在城西,名叫'拱宸’。在西罗城还未建时,即有拱宸楼,不知何年建设的。因土筑容易坍塌,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副将杨元改用砖石建设。”今“拱宸门”及西罗城都已毁坏。
南北翼城
南北翼城修建在山海关长城纵轴线上且位踞关城两侧,它是关城的左膀右臂,又是守城部队的驻营地。平时军士们驻扎在这里进行屯田、练兵等活动;干戈相见之日,则登上城墙服从守城总兵的统一调遣,辅弼着关城向敌人攻击。两翼城不仅是守城部队的驻营地,同时还是军需库,贮存有大量的粮草、武器、发射药等,这就避免了“军事曝立暑雨霜雪之下,无所藉庇,军火器具如临时起发则运迭不前”的情况,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南翼城
又名南营子。位于关城南面四里处,是山海关城南面的翼膀。此城现已湮没,但有遗址尚存可稽。实测面积为95400平方米,周长为1237米。
北翼城
又名北营子。位于关城北四里处,构成了山海关城的北面翼膀。此城也早已坍毁,现有遗址残留。实测面积为65000平方米,周长1237米。
老龙头长城
距山海关长城南十里处,是万里长城东部重要地段的起点。古人曾将万里长城比作一条巨龙,这里好似龙头伸入大海之中故名。如果登临到老龙头长城的断壁秃垣上,南望大海,只见白浪滔天水天一色,不免使人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作为长城之首,由入海石城、靖卤台、王受台、南海口关、澄海楼等部分组成。入海石城是老龙头长城深入海中的部分,其北接靖卤台,构成了封锁海面的制高点。
靖卤台
靖卤台修建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实为敌台之始,在南海口尽头,屹立海水之中。靖卤台是座空心敌台,高10.55米,分上、中、下三部分。下部基础高2.75米:中部高4.01米,内设3个券室,6个过券洞口连通各室,券室四周开有6个券窗;上部台中西侧建有出口铺房,即库房、用以储备军火弹药。台面四周是口,可用来望敌情南口海关是坐落在南海口的一座关隘,也是长城在滨海设置的唯一关口。关门所建城楼面阔12.88米,进深7.4米,高约7米。在南海口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0米处设置的澄海楼,是在原观海亭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其“高三丈,广二丈六尺,深丈有八尺”,为两层重檐歇山瓦顶,木结构。
角山长城
坐落在燕山余脉的角山之上,距山海关城北十五里,角山长城依山起伏,威武雄壮,它共以三道关卡构成。这三道关卡依地势由低而高,层层向上,越上越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角山长城是山海关长城天然的左派要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威远城
已毁灭,只有遗址尚存。据《临榆县志》记载,威远城“在长城东二里外欢喜岭上,城高三丈,下砌以石,四隅起台垛,城上女墙高五尺,周方七十步,正南为城门,上镌‘威武’二字”。威远城为山海关东部外围的屏障,是长城防御体系中的前沿阵地,有重兵把守。战略位置上地居要冲,遥控四野。
宁海城
宁海城是明末为加强海防而建的城堡,其东、南两均为长城主线,并由双边墙围护,占地16公顷,形状呈不规则梯形,设南北两门,城内为龙武营驻防。北门城楼三开间歇山顶,高7.35米。南城门为一面阔11米、进深6.4米的箭楼,歇山顶,高5.88米,与关城防御体系相协调的便是山海关高大结实的边墙。这里集海中长城、平原长城、山地长城于一体,构筑成山、海、关的格局。
烽火台
在山海关长城内有烽火台多处。这些烽火台都是以东西方向分布的。一般在城墙附近,五里一台,距城较远处,十里一台,烽火台众所周知,它是古代传递军事情报的场所。如遇敌情,在台上白昼点烟,故又叫狼烟台;夜晚点火,故又叫烽燧台。可谓狼烟四起烽火连天,就象接力赛一样很快就传到守城部队那里。
平原边墙
平原边墙,即关城长城和南北翼长城,它是山海关的中部区段,筑在山海夹峙的辽西走廊正中。山地边墙,主要指从角山长城北至九门口段长城。这段边墙大多借用悬崖峭壁随坡就势砌筑,形成了“深沟高垒”的局势。从老龙头向北,中经山美关城,向东北直到号称“京东首关”的九门口。
景点
关城景点
天下第一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创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先进单位、河北省服务品牌、百姓最喜爱的河北魅力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天下第一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古城的中心,距秦皇岛市区15公里。早在1979年,成为全国首批对游人开放的四大景区之一。
天下第一关为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关隘,是关内关外的分界线,是明朝京师——北京的重要屏障。“茫茫碣石东,此关自天作。粤惟中山王厝,经营始开拓!”天下第一关是明洪武十四年(1381)大将军徐达所建,是以展现明代重要关口和平原长城为主的历史遗迹人文景区。
景区占地0.1平方公里,包括“天下第一关”箭楼、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瑞莲阁公园、瓮城、一关广场以及1350延米的明代平原长城等景观。因景区涵盖山海关标志性建筑——“天下第一关箭楼”而得名,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长城军事防御体系。
“天下第一关箭楼”,又称“镇东楼”,是山海关城的东门。据《临榆县志》记载,明清之际曾多次维修,解放后又多次修缮。城楼建筑面积198平方米。其建筑为歇山单檐顶,四角饰以形态各异的脊兽,北、东、南三面共有68孔箭窗。在箭楼之上,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天下第一关”巨匾,楼内外一共三块匾,一楼内悬挂的为原匾,传为明朝成化八年(1472)进士肖显所书。在“天下第一关”箭楼南北两侧各有两座配楼回护,它们分别是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和威远堂(现仅存遗志),形成“五虎镇东”之势。这段长城及其建筑在明朝为防止东北女真族的崛起和元朝的残余势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清朝入主中原后,山海关一带长城失去了军事防御作用,但仍然是东北和华北地区的交通要冲。清代成为皇帝到沈阳市祭祖的必经之路,是文人雅士登楼揽胜的最佳场所。在重大节庆日,景区会组织武术比赛、民俗表演、大型歌会、仿古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迎恩楼
山海关古城的西门,又称为迎恩门。北京是明清两代的首都,位于山海关以西300公里左右,由京城来自皇帝的恩泽和赏赐、朝廷发给的粮草和饷银,自然都是来自西方,所以因其遥向京都贵为门户而冠名。上面的城楼,也就随之叫做“迎恩楼”了。明嘉靖、万历,清乾隆、爱新觉罗·旻宁年间曾多次重修。至解放初期,由于年久失修,于1955年春拆除。得益于古城保护开发之大计,2005年,迎恩楼又再现其雄姿,傲然于山海关西门之上,楼体为砖木结构,九脊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建筑面积850平方米 
迎恩楼上悬有一块匾额,上书四个大字:祥蔼榑桑,是清乾隆九年(1744),赵构去东北拜谒祖陵,途经山海关,来到西门迎恩楼,见此处霞光普照,瑞气东来,乃亲题赐额。祥蔼,说的是“祥瑞的云气”;“榑桑”,就是“扶桑树”,是我国古代神话中一棵大树。神话中的扶桑树非常高大,日出的时候,太阳从扶桑树下升起,所以,扶桑就是日出的地方,也往往以扶桑代指太阳。“祥蔼榑桑”的意思就是:在太阳升起的地方,到处都是吉祥的瑞气,也隐喻为清王朝皇恩浩荡,恩泽天下。 
钟鼓楼
山海关的钟鼓楼,是明大将军徐达创建山海关关城时修建的,当时的位置在关城北大街一带。万历十四年(1586)山海路参将谷成功移建于城中心,故又称中心楼。1952年,因年久坍毁失修拆除。2004年3月19日,钟鼓楼作为山海关古城保护开发标志性工程举行奠基仪式,于当年9月落成。
 山海关钟鼓楼位于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的关城中心,下为方台,高8.26米,台上建文昌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双层,高13.3米,一层四面带围廊,二层四面围平座,重檐歇山顶。 
 钟鼓楼由钟鼓二楼及文昌殿组成,三体合一,独具特色,这种建筑形制,在中国是少见的。文昌殿里面供奉的是张亚子,原是天上六星的总称,传说是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
钟鼓楼是中国古代用以司时的楼阁式建筑,钟和鼓原本都是古代乐器,由于它们声音浑厚,悠扬传远,人们便把钟和鼓的体量放大,做成大钟、大鼓,用于报时。中国古代钟鼓楼起源于汉代,据史料记载早在汉代已有“天明击鼓催人起,入夜鸣钟催人息”的晨鼓暮钟制度。钟鼓楼有三种,一种建于宫廷内,始于隋朝,止于明代。一种建于城市中心地带,多为两层建筑,多做报警、报时之用。还有一种建于寺庙之内,专供佛事之用。 
 钟鼓楼作为山海关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以来,又成为军政要人及文人墨客登楼观景、品茶赋诗的场所。古城复修之后,恢复了宏厚有力的晨钟暮鼓,每当新年到来之际,钟鼓楼上就会响起悠扬悦耳的钟声,告诉人们新年到来。
望洋楼
 望洋楼是关城南门上的城楼,始建于明嘉靖八年(1529),因其南向沧海,故名望洋楼。在清光绪十九年(1893)津榆铁路通车,当时的山海关站仅距望洋楼以南半华里,南门内外顿时商贾云集,成为当时的商贸中心。1933年元月,侵华日军挑起“榆关事变”,望洋楼首当其冲,遭受炮火轰击,残破不堪。解放之初,百业待举,因无力修复,于1955年拆除残楼。作为古城保护开发项目的重点修复工程,望洋楼于2004年底,依原有形制重新耸立,实现了民众之夙愿。 望洋楼建筑规格、型制与天下第一关箭楼相同,砖木结构,九脊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建筑面积326平方米。现望洋楼内陈列着当年榆关抗战史迹,再现那一段英勇悲壮的历史,以缅怀先烈,居安思危。
外围景点
老龙头
老龙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老龙头长城是明代蓟镇长城的东部起点,是万里长城中唯一的一段海中长城,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因其选址科学、建筑独特,被称为“人类建筑史上的千古奇观”。
老龙头长城的修筑始于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当时是朱元璋为了抵御元朝残余势力的侵扰,由大将军徐达在此修建的山海关前卫哨城。明代中、后期,明代防务的重点由蒙古转向女真,由陆路转向海路。老龙头作为海上防御的前沿,经抗倭名将戚继光、兵部尚书孙承宗巡抚杨嗣昌等数位重臣名将的督师经略和增修加固,成为拱卫京师的海防要塞。
历史上有多位帝王莅临于此,仅清代就有康熙雍正乾隆爱新觉罗·颙琰爱新觉罗·旻宁五位皇帝12次登楼观海。老龙头历经明清两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担负着不同的历史责任。终明一代,它是严密的海陆军事要塞,清代顺治至嘉庆时期则是观海览胜的佳绝处,自1840年以后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老龙头重又担负起抵御帝国主义入侵的海防重任。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军事建筑,使老龙头具有万里长城任何地段也不能替代的军事功能。
现在对外开放的老龙头景区占地面积600亩,由宁海城、澄海楼、入海石城、南海口关、龙武营、海神庙等28处景观组成。这里有万里长城中唯一的一段入海石城、唯一的一座海上敌台、明代长城东部的第一个垛口、第一道关口、第一座观海楼阁以及现存最完整的明代长城沿线海防兵营。在景区内,游客可以乘海上游艇、骑沙滩摩托车、坐动力悬挂滑翔机。在节庆日,游客还可以坐上明代民间的大花轿、观看“将士巡城”等仿古节目。
王家大院
又称山海关民俗博物馆,它座落于雄伟的“天下第一关”西侧,位于山海关东三条胡同,被誉为万里长城起点的第一家。王家大院始建于明末清初,总占地面积十余亩,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共分三个套院,其建筑布局非常严谨,风格典雅别致,是一个典型明清四合庭院,有诗描述道:“清砖铺地叠瓦房,花格窗户映回廊。翠竹摇曳青草绿,燕语蝶舞花凝香。”   王家兴盛于咸丰年间,主人曾是山西盐商,王家从小本经营做的盐运、边贸,直至经营钱庄
山海行宫
山海行宫是以中国两千年来独有的帝王文化为主线,以其馆藏实物再现历史,展示民族精华的大型宫廷景观。山海行宫是在明、清两朝帝王行宫遗址上复建的,为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仿古建筑。
闯关东主题文化体验园
中国近代史上有三次大的移民潮,分别是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堪称中国近代史上三次大的人类迁徙活动,而其中“闯关东”是历经的时间最长、经历的人数最多的一次。在300多年的时间内,有超过3000万人因连年灾荒、饥荒从关内迁徙至关外。破产流民冒着被惩罚的危险“闯”入关东地区,此为“闯关东”来历。这里的“关”指的就是山海关。山海关城门,一关之隔,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
“闯关东主题文化体验园”游览总面积约3500M2,共分为五个区域:一区为闯关东历史背景展示区;二区为闯关东人文展示区;三区为互动体验区;四区为餐饮娱乐区;五区为纪念品展示销售区。全面展示“闯关东”时期的历时、文化、生活。园区根据“闯关东”主题设置不同场景,如山西票号、大车店等,同时园区内丰富的文艺汇演,形成一步一景的效果。
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
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选址位于山海关角山山麓、长城脚下,占地106亩,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总投资4.2亿元。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核心场馆。
价值
历史价值
山海关见证了朝代更迭。东汉曹操北伐乌桓隋唐大军远征高丽,均发兵过此;明初徐达建关设卫、戚继光领兵戍边,抵御蒙古骑兵;明末李自成吴三桂爱新觉罗·多尔衮陈兵鏖战,导致甲申风云骤变,清廷问鼎中原。
军事价值
山海关长城南临渤海,北依燕山,长城纵贯,一关雄踞,把山、海、关连成一气,形成“关隘相连,烽火相望”,层层布防、步步设险、能攻易守的完善的长城防御体系。山海关地处中国华北通向东北的咽喉要道,故历来成为中国兵家必争之地,从明代设山海卫开始,就曾发生过不少战争。
文化价值
万里长城是华族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山海关是万里长城重要组成部分,是长城的入海处。1987年,山海关作为长城的一部分,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建筑工程价值
山海关从规模上、布局上、结构上来说,山海关都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所罕见的,它也是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一部杰作。山海关是中国古代建筑珍品,是祖国宝贵的历史遗存。
文化活动
孟姜女庙会
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是祈嗣日,人们素有"四月十八,奶奶庙上祈娃娃"的说法。人们到奶奶庙祈福许愿,领请泥娃娃,以祈求福禄双全,多子多孙。然后赶庙会,购物看演出。
长城光影秀
2023年,中秋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期间,山海关举行《观·山海》长城情境光影秀活动。《观·山海》光影秀是一场将多媒体技术与光影科技相结合,从而实现情、景、人、秀合一的深度互动情境秀。2020年国庆期间在山海关古城墙首次上映。
国际长城节
山海关国际长城节是秦皇岛市的文化活动,由中国长城学会、河北省旅游局、省文物局、秦皇岛市人民政府等单位共同举办。首届于1990年8月举办,已举办六届。在第五届中原地区山海关国际长城节上,经过改扩建的山海关长城博物馆正式开馆,免费对社会公众开放。
年博会
2024年2月2日(小年夜儿)--2月25日(正月十六),山海关举办“2024中国·山海关古城年博会”,活动板块:年谣迎新春、民俗大庙会、元宵喜乐会
开发与保护
保护
1952年,中国组织开展了居庸关、延庆八达岭和山海关长城维修工程,这是新中国第一批长城保护维修工程。1961年,被中国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一场“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活动掀起了保护长城、修复长城的热潮。活动开始后,秦皇岛市山海关区陆续收到各地的捐款。其中,上海市捐款额最多,共70.98万元。1985年6月6日,老龙头修复工程开工。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2年被中国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003年,山海关古城保护开发项目全面启动,按照“再现明清历史风貌,改善百姓生活环境,打造旅游文化名城”的古城保护开发原则。  2004年,山海关主要是开发建设东罗城,复建钟鼓楼,恢复五座牌楼牌坊,复原望洋楼、迎恩楼、威远楼等三座城门楼,改造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等三条主干街道,形成山海关古城旧貌的总体构架。2006年开工两个施工段,东罗城南城墙和牧营楼南110米城墙修缮加固工程。
2006年9月20日,中国国务院第150次常务会议通过《长城保护条例》。2007年山海关古城墙保护工程全面启动。山海关关城西墙南段及南墙的施工单位正式进场施工。山海关有6000米城墙,总投资约2亿元人民币。山海关景区在2007年成为中国首批5A级景区之一。2008年7月12日,中国长城保护工程试点工程――山海关长城保护工程竣工。2009年6月26日,总投资近20亿元。被列入保护开发范围的主要有建于1381年、占地面积150万平方米的关城和东罗城历史城区,包括以钟鼓楼为中心的东、西、南、北四条明清文化商业街和6000米长城本体修复等项目完工。
2011年3月31日,秦皇岛市文物管理处将对山海关八国联军营盘旧址内“六国饭店”进行修缮,预计斥资约300万元人民币。2020年8月起,河北省秦皇岛市开始对山海关镇东楼城台本体进行维修。2021年6月1日,《河北省长城保护条例》实施。2022年4月,山海关长城保护展示工程,北翼城保护修缮工程开工。此工程主要保护修缮北翼城1号马面至4号马面段,全长980米。截至2022年,山海关共实施各类长城保护维修工程72次。
2024年6月18日,中国首个长城文化主题服务区,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开放型、共享型、文旅型的多元融合型服务区——京哈高速公路河北段山海关服务区改扩建项目一期工程主体建成并正式启用。
开发
2003年,山海关古城保护开发项目全面启动,这是河北省的一号文化工程,是国家文物局的重点修复工程,按照“再现明清历史风貌,改善百姓生活环境,打造旅游文化名城”的古城保护开发原则。山海关完成了迎恩楼、望洋楼、钟鼓楼、兵部分司、大悲禅院等标志性文物的复建,6000米长城本体的修复,四条大街街景整治的顺利进行。
2008年的7月22日山海关古城正式开城,对游客开放。山海关景区以天下第一关为中心,以6000米长城为主线,形成山海关古城旅游发展新格局,山海关景区主要包括:迎恩楼、望洋楼、大悲院、兵部分司、钟鼓楼、明清街巷、靖边楼、牧营楼、第一关箭楼、临闾楼、瑞莲阁公园、一关广场等景观,和原辽西省山海关市政府旧址、田中玉公馆、詹荣府、镇远镖局、山西会馆、四野临时指挥部、绸缎庄等多处体现古城内历史文化节点的保留建筑。
相关文化
文化作品
相关传说
罗城
“天下第一关”的外边,有座城外城,叫罗城。戚继光蓟州时,杨四畏嫉妒戚继光,造谣诽谤导致其被调往广东省。杨四畏视察山海关罗城修筑时,士兵和民夫以其方式表达了对戚继光的敬重和对杨四畏的不满。杨四畏下令混合施工以破坏原有秩序,但士兵和民夫采用将计就计的策略,暗地分段用砖并打印模,完成了罗城修筑。最终,杨四畏因无法应对这一局面而气死,带印模的罗城得以保留。
李自成大战山海
石河位于山海关城西,曾以险恶闻名。石河西岸的石河古战场是李自成与吴三桂爱新觉罗·多尔衮军队交战之地。初春时节,李自成大军士气高涨,攻击山海卫。吴三桂向多尔衮投降并献城,多尔衮命令清军分三路紧急入关,直奔石河战场。李自成与吴三桂军队在石河战场决战,双方交战激烈。后来清军突然出现,借助风向优势向农民军发起攻击,农民军渐渐招架不住,最终战败。李自成带领败退的农民军向西撤去,石河大战导致农民起义军军事力量严重挫败,清军得以入关。为了纪念李自成,百姓把他立马观战的高冈称为“将军台”,把他带领农民起义军撤退的地方起名为“回马寨”。
一两银子一担水
民国年间,临榆县知县赵酒壶爱喝酒并对饮水有讲究,偏爱角山寺龙井的井水。他雇佣夫役每日从角山寺挑水,并给予高额报酬。一次,夫役听从他人建议,从北门外的井中挑水给赵酒壶,被赵酒壶识破并警告。此外,赵酒壶上任后处理了一起涉及贿赂的命案,查明县衙内的王六收受贿赂并压下状子。赵酒壶贴出告示只允许人们告发王六,导致王六躲到二郎神庙。赵酒壶游览二郎庙时遇到王六,被其质问私离职守,赵酒壶认识到错误并离开,之后不再登二郎庙。
天下第一关
明朝成化年间,山海关出了个著名书法家肖显,他从小喜好练字,立志每日练一百字,字艺渐长。一日,他与砍柴老翁交流书法,受老翁指点,悟出刚柔相济的道理,勤学苦练,终成大家。后来,肖显考中进士,被派往福建省任职。在临行前,他被委托书写“天下第一关”的巨匾。肖显写好“天下第关”四字后,故意留下“一”字未写,并推荐能写好这个字的人。最终,砍柴老翁补写了“一”字,与肖显所写的四字完美融合,巨匾得以完成并悬挂在山海关东门箭楼上。肖显晚年辞官回乡,继续苦练书法,他的事迹和书法被后人传颂。
孟姜女
孟姜女故事起源于春秋时代杞梁妻拒郊吊的记载,后演变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在山海关一带流传的版本中,孟姜女是江南松江府孟家庄的独生女,因葫芦籽而生。她长大后美丽且多才多艺,但拒绝婚配,愿陪伴双亲。秦始皇修长城时,万喜良被征召,逃至孟家花园,被孟姜女冷遇后,被孟父发现并许婚。新婚之夜,万喜良被抓去修长城,孟姜女梦见丈夫受苦,决定亲自送寒衣节并探望。历经艰辛,她到达长城,却得知丈夫已死,尸体被填入城墙。孟姜女痛哭,长城因此坍倒八百里,露出万喜良的尸骨。她欲带丈夫尸骨回家,却被守城官阻止,并被赵高献给秦始皇孟姜女提出三件大事作为进宫条件,秦始皇答应并完成后,孟姜女在祭奠丈夫后,跃身跳入大海,化作礁石。
部分荣誉
参考资料
相关事件
2015年10月9日,山海关景区因为价格欺诈,环境卫生脏乱,设施破损普遍,服务质量下降严重,导游、医务等岗位人员缺失严重,保安、环卫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被取消5A级资质。2018年,山海关景区重新获得5A级景区资质。
参考资料
山海关历史沿革.山海关景区旅游网.2024-08-01
A级景区名录 .秦皇岛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2024-08-01
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旅游景区网.2024-08-01
老龙头.山海关景区旅游网.2024-08-01
迎恩楼.山海关景区旅游网.2024-08-01
山海关历史渊源.山海关景区旅游网.2024-08-02
河北秦皇岛:在山海关看交通新景 .山海关区人民政府.2024-08-02
山海关长城的防御体系 .长城博物馆.2024-08-05
山海关|历史记忆的探寻 .微信公众平台.2024-08-05
.中共岳阳市委党史研究室.2024-08-08
山海关之历史.国家地理.2024-08-05
守护山海关长城遗产.山海关区人民政府.2024-08-02
钟鼓楼 .山海关景区旅游网.2024-08-01
望洋楼 .山海关景区旅游网.2024-08-01
王家大院.山海关景区旅游网.2024-08-01
山海行宫——皇家艺术的殿堂 .山海关景区旅游网.2024-08-01
闯关东 .山海关景区旅游网.2024-08-01
守护长城 古老城墙上的现代光影 .河北省文物局.2024-08-02
《观·山海》.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8-02
中国·山海关国际长城节.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8-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中国政府网.2024-08-02
山海关古城保护开发工程竣工.中国经济网.2024-08-02
河北省长城保护条例 .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2024-08-02
《观沧海》.央视网.2024-08-02
何朗生:天下雄关吟(词八首).中国民主促进会.2024-08-02
镇东楼.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2024-08-02
顾炎武《山海关》 .昆山一中.2024-08-02
罗城的传说.山海关景区旅游网.2024-08-02
李自成大战山海关的传说.山海关景区旅游网.2024-08-02
赵酒壶轶闻之“一两银子一担水”.山海关旅游景区网.2024-08-02
传奇的匾额——“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旅游景区网.2024-08-02
魅力山海关| 孟姜女的传说 .微信公众平台.2024-08-02
目录
概述
名称由来
历史沿革
隋唐之前
隋唐时期
宋辽时期
明清时期
民国时期
解放后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整体布局
建筑形制
城墙
瓮城
 关城
东罗城
西罗城
南北翼城
南翼城
北翼城
老龙头长城
靖卤台
角山长城
威远城
宁海城
烽火台
平原边墙
景点
关城景点
天下第一关
迎恩楼
钟鼓楼
望洋楼
外围景点
老龙头
王家大院
山海行宫
闯关东主题文化体验园
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
价值
历史价值
军事价值
文化价值
建筑工程价值
文化活动
孟姜女庙会
长城光影秀
国际长城节
年博会
开发与保护
保护
开发
相关文化
文化作品
相关传说
罗城
李自成大战山海
一两银子一担水
天下第一关
孟姜女
部分荣誉
相关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