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一名《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是
天宝五载(746)
李白离开东鲁(今
山东省),南下
吴越(今
江苏省、
浙江省一带)前创作的杂言体歌行,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天宝三载(744)春,李白被
李隆基赐金放还,回到山东,在
济南市接受道,自建酒楼,日夜沉醉,而后大病一场。天宝五载病愈后,李白想借远游以消愁,于秋末从山东南下至吴越一带,临行前写下了此诗。诗歌叙述梦游
天姥山的经历,可分为三段。第一段从“海客谈瀛洲”至“对此欲倒东南倾”,讲梦游的起因;第二段从“我欲因之梦吴越”到“失向来之烟霞”,讲梦游的过程;第三段从“世间行乐亦如此”到“使我不得开心颜”,讲梦游的感慨。本诗既写山水,又有游仙的成分,抒发了理想幻灭后的苦闷心情,表现了不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傲岸不屈的品格,表达了醉心自然、追求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的情感。
本诗学习
屈原、阮籍、谢灵运等人的艺术手法,句式长短参差,语言错落有致,随着情节发展与情感变化,节奏和用韵灵活多变。全诗想象神奇,善用夸张、
隐喻和象征,梦境与现实相交织,将对现实的抨击、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探索联系起来,表现了
李白复杂的心理和对当时社会环境的认知。诗歌将记梦、游仙、山水结合起来,体现了道教文化的影响,具有强烈的
浪漫主义色彩。乾隆敕撰《唐宋诗醇》将它视为李白歌行代表作,“穷极笔力,横绝一世,兴会标举,非学可及”。当代学者安旗认为《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生命中的里程碑之一,是其再入
长安,仕途失意时的创作高峰。
创作背景
人生与思想的转折
唐玄宗
天宝(742),李白因朋友
吴筠的推荐,得到玄宗征召待诏翰林。李白对此次长安之行很抱希望,初到长安时也有过短暂的得意,但他因恃才傲物,得罪权贵,加之翰林院同僚谗言,渐渐失去玄宗好感。此次李白在长安仅一年多,就被赐金放还,成为帝王师和宰相的梦想落空。
此次入长安从政是李白的一次重大政治失败,他的精神世界遭遇重击。在被驱逐出京后,他写下《行路难》来抨击现实、表达情志,说“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流露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高洁人格的感情,这种情绪也影响了后续的创作。离开
长安后,李白在创作上也有了突破,他对乐府的学习更加深入,在古风歌行等体裁的创作上日趋成熟,其风格越发刚健自由,艺术形象和思想内容也更加丰富、深广、圆熟。《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这一时期李白思想和艺术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
南游吴越的向往
天宝三载李白离开长安,秋天就回到
山东省,在济南紫极宫接受道箓,正式成为一名道士。第二年,他在任城自建了一座酒楼,日夜沉醉,专心读
道教经典。到天宝五载,李白大病了一场,病愈后,他想通过远游来消除愁虑、治愈身体。李白青年时期就向往
浙东地区山水,入翰林前曾多次前去游玩,既热爱又熟悉。因此这次他从山东南下,还是前往浙东游历。临行前,写下了此诗。
追慕谢灵运
李白选择
天姥山作为梦游和吟诵的对象,与谢灵运有直接关系。李白的山水诗受谢灵运影响很大,他在思想和人生经历上,也与谢灵运颇有相似之处,如都在政治上失意,都有侠气,都推崇玄学,都追求精神解放。这些共同点,让李白对谢灵运有较强的追慕之情。谢灵运生长于越中,他的许多山水诗写的都是越中风景,又尤其以
剡溪附近为最。所以他南游吴越对谢灵运游览过的地方,一一加以追寻,他梦游天姥山并写下《梦游天姥吟留别》,也是情理之中。
谢灵运的诗句“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登临海峤初发疆中作》),有可能是李白创作《吟留别》的直接动机,李白在诗中也说过“谢公宿处今尚在”“脚著谢公屐”,表明他梦游
天姥山是受到谢灵运感发。
天姥山的吸引力
天姥山本身对李白也很有吸引力。首先,天姥山是剡中风景最好的地方之一;其次,天姥山在唐朝是
道教胜地,《太平寰宇记》卷九十六引《后吴录》: “剡县(今浙江县)有天姥山,传云登者闻天姥歌谣之响。”道教经典将天姥山视为“第十六福地”;最后,天姥山所在地是吴越文化和南朝精英士族集中的地方,除了
谢灵运之外,
谢安、
谢朓等李白推崇的历史人物,都在天姥山附近留有遗迹,他们作为六朝文化的代表,对李白影响颇大。出于上述三个原因,李白很想来到天姥山朝圣和求仙问道。
作品原文
作品原文参考资料:注释参考资料:
内容主旨
诗歌内容
本诗可分为三段。第一段从“海客谈瀛洲”至“对此欲倒东南倾”,讲梦游的起因;第二段从“我欲因之梦
吴越”到“失向来之烟霞”,讲梦游的过程;第三段从“世间行乐亦如此”到“使我不得开心颜”,讲梦游的感慨。
第一段,通过与瀛洲与天台山、赤城山、五岳等名山胜景的对比,极力描绘天姥山的雄奇巍峨、高耸神奇、灵秀迷离,暗示诗人对天姥山的憧憬之情,也说明了梦游的缘由,呼唤读者与诗人一起遨游那梦幻的境界。对于“烟涛微茫”的瀛洲,李白认为这种海外仙山多半是神话传说,不可信,也无法前往;而天姥山在吴越之地,尽管高耸入霄,云霞明灭,却是实实在在可以前往的山水胜地。如明代唐汝询所说:“瀛洲在海,其说近虚;天姥在越,其言可信。”以虚入实,引人入胜。整个第一段,用虚无缥缈的瀛洲与似隐似现的天姥山奠定了全诗神奇迷离的基调,并为下文做好了铺垫。
第二段直入梦境,诗人梦见自己有明月相伴,一夜之间飞过镜湖,来到
剡溪,寻访神交已久的
东晋诗人
谢灵运。他看到谢灵运住宿的地方依然存在,渌水荡漾,猿啼凄清,颇为幽静。诗人继续写道,自己穿上当年谢灵运登山的木屐,开始攀登
天姥山。在半壁与悬空之处,所见为海日之光,所闻为天鸡之鸣,紧接着就是石径盘曲,山谷幽,诗人仿佛迷失在岩石和乱花之中。“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这二句是过渡,收束上文实写景物的部分,下开后文虚写的部分。接着,诗人只听到龙吟熊咆,山林仿佛为之战栗。在迷蒙烟云中,能听到轰鸣的霹雳和山崩地裂的声音。但在这一片晦暗阴郁之中,诗人突然看到了奇异的神仙世界。金银楼台与日月交相辉映,景色壮丽,气象非凡,意境瑰丽缤纷,豁然开朗。许多仙人走来,他们以虹为裳、以风为马,虎豹鼓瑟、
凤凰拉车,仙人们列队迎接诗人的到来。梦境写到这里,达到了高潮。然而好景不长,就在列仙密密麻麻地站立在作者面前时,他突然从梦中惊醒,回到现实。“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四句,收束第二段,同时启第三段的感慨,诗意最为紧凑。
第三段由美梦的转瞬幻灭引申到世事皆为虚幻,引起诗人的人生思考。这是诗意的自然推进,不如此,诗歌的主旨就没有归宿。世间行乐如同此梦,古来万事都匆匆而逝,如流水般一去不返。这个消极的结论,是现实给诗人的教训。梦中美景与梦醒后的悲凉之间的反差,使诗人领悟了人生真谛,坚定了“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的归隐之志。“访名山”三字,收束上文全篇。最后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点明诗歌主题,正因为权贵把持朝政,才造成万事皆非的局面,既然如此,人更不应该屈从权贵,不如遍访名山,开阔自己的胸襟,追求精神自由和快意人生。
南宋诗论家
严羽评价为“万之舟,收于一柁”。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观创作意图,在于宣扬“古来万事东流水”这种世事无常、万事皆空的比较消极的思想,与传奇小说《
南柯太守传》类似,可能受到佛教色空观影响,在李白诗中比较少见。在此基础上,作者又用梦境的破灭,象征现实理想的失落。
但此诗的主要思想,不在于其消极方面,而在于抨击现实和自我解放。诗人认识到自己的性格与时俗的矛盾,不愿意为了功名利禄而屈服于权贵,将对黑暗政治的愤慨化为创作动力,通过描写梦游天姥山的过程,抨击统治阶级,感愤小人当道,否定险恶仕途,赞美仙境之美,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山水和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的追求,表达了诀别人间、探奇揽胜、修仙问道的强烈愿望。
清代丁谷云就指出,这首诗“有兴有比,可儆营营利禄者”。
此外,本诗还展现了
李白万物一体、与自然为伍的价值取向和超凡脱俗、逍遥自在的人生理想,这些思想因素受到李白道教文化背景的影响。
艺术特色
语言声韵
本诗的语言自由挥洒,句式参差,以七言为主,杂以四言、五言、六言甚至九言,节奏随着情节的推进和情感的变化,自然变化,缓急不定,不拘一格。用韵灵活多变,有句句押韵,有隔句押韵,押韵的方式主要服从于情感的表达。每次换韵,诗歌的意蕴往往也有所变化。如第一段共八句,三次换韵,内容和情感上也有三层不同。其中前四句五言、七言交错,平韵二句在前,仄韵二句在后,吸取了近体诗的特点。第二段篇幅最长,共换韵七次,意思也有七层。七次换韵中,短则两句一韵,长则六句或八句一韵。频繁的换韵,除了让诗歌语言洗练精粹,还能有日行千里、移步换景之感,并写出
天姥山景色的瞬息万变。其语言风格和声韵变化,融入楚辞、汉赋和六朝骈文的特点,展示了
李白独有的艺术境界。
李白此诗注重炼字炼句。如“一夜飞度镜湖月”和“送我至剡溪”两句,“飞度”和“送”两个动词连用,表现了诗人的急迫心情。“天姥连天向天横”,反复用“天”字,南宋严羽评价为“纵横如意”,“向天横”生动写出了天姥山的奇崛恣肆。再如诗歌最后一段,古来万事东流水,豁达精策,是典型的唐人风格,单出一句“须行即骑访名山”,语气坚决,表现其志向的坚定,“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一句共九个字,为全诗最长的一句,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更显得理直气壮。
意象意境
意象纵横变幻。诗人用夸张、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想象,创造出新奇独特、具备很大跳跃性的审美意象。比如开篇把天姥山写得耸立天外,直插云霄,是
李白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他理想中的奇山峻岭。再如“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一句,想象明月送他远行。全诗罗列了很多意象,如“熊咆龙吟、雷电霹雳、石扉洞开、霓衣风马、虎瑟鸾车、云之君”等,色彩缤纷、光怪陆离,深受《
楚辞集解》中的《离骚》等诗篇的影响。这些意象在形式上看似乎没有什么关联,全凭想象连缀成篇,读者可能难以把握全诗意脉结构,但却会被这种新奇的想象和丰富的意象所吸引。
意境兼具壮美、优美、以丑为美和神秘之美,且不同的美感之间往往形成对比。如“
天姥山连天向天横”等句写崇山峻岭,展现出壮美的意境,而“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
剡溪”等句,极写湖水和月光的澄澈透明和空灵明净,则显示出优美的感觉,山水的壮美与优美相交融。“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一句,通过丑化的意象营造诗歌美感,意境凶险突兀,令人恐惧。而紧随其后的“青冥浩荡不见底”到“仙之人兮列如麻”六句,色彩反差极大,意象丰富密集,令人眼花缭乱。凶险惊恐与华美热烈形成了鲜明对比。整首诗的意境一波三折,形成回环之美。整体而言,
李白此诗的意象和意境体现出强烈的
浪漫主义色彩,其神秘灵异的场景、幽玄古怪的景物,以及由此形成的灵动飘逸的风格,与道教文化关系密切。
本诗多处意象和意境直接导源于
谢灵运。如“渌水荡漾清猿啼”的意境与谢诗“秋泉鸣北涧,哀猿响南峦”十分相似;“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描绘的情景和选取的意象,与谢诗“连岩觉路塞,密竹使人迷。来人忘新术,去子惑故蹊”“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相近;“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与谢灵运《
山居赋》中描绘山中幽景的意象和意境高度一致。
叙事手法
本诗的叙事手法,渊源于魏晋时期的山水诗、玄言诗和游仙诗。诗歌描摹山水的部分基于玄想而展开,这种“即色游玄”的描写方式,可能源出
东晋僧人
支道林的诗风。此外,本诗充分发挥了游仙诗的叙事优势,特别是抓住了“记梦”这一特色手法。借助“
梦游”的独特视角,诗歌意境从沉郁幽暗转向绚丽辉煌,从攀登山峰的艰辛转向抵达神仙洞府的欢娱,突破了时空限制,使诗人能上天入地发挥自由想象,充分表达感情,形成奇崛之美。
“梦游”既是诗人叙事写景的线索,又是诗人的情感线索。诗歌按照游前、游中、游后的线索写景叙事,而情感也随着“游”而变化,由憧憬仙境到艰辛追求,再到在仙境感受欢乐和自由,最后梦境破灭回归现实,由此也折射出诗人的人生历程。正是由于采用了“梦游“的独特叙述方式,诗歌才得以情景交融,跌宕起伏,意蕴深厚,并且保证了结构的完整,条理的井然。此外,“梦游”把虚幻的梦境与现实的实景结合起来,使得诗歌之境扑朔迷离,亦幻亦真,也提升了整首诗的审美价值。
诗歌影响
《梦游天姥吟留别》影响了后世如
李益、
韩愈、
欧阳修、
唐寅等诗人的诗歌创作,他们在诗歌主题、意象、修辞、风格等方面学习本诗,写成了若干名作。《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创作本身也成为了一个典故为后人所用。此外,当代诗人、翻译家
孙大雨将此诗翻译成英文,翻译家
许渊冲将此诗翻译为法文。
创作启迪
明代学者
陆时雍指出,中唐诗人李益的五言古诗受
李白古体诗影响很大,其《登天坛夜见海日》的写法和内容很像《梦游天姥吟留别》。
北宋诗人欧阳修学李白诗甚多,他的部分七言歌行自由豪放,颇有气魄。如《太白戏圣俞》,别名《读\u003c李白集\u003e效其体》,巧妙地融会《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李白诗歌的词句和意境,表现积极的
浪漫主义风格。其绝句《梦中作》中“路暗迷人百种花”一句,也直接化用“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明代柳州八贤之一的
戴钦,推崇
陶渊明、李白,诗歌风格和思想都有模仿李白之处,其《狂歌行赠白崖》中“竹杖青鞋从此去,富贵功名奈我何”一句,就取《梦游天姥吟留别》末四句之意。明朝诗人
唐寅的《抱琴图》一诗,用“神识独游天地外,低眉宁肯王公”来表现自己恃才傲物,不屈就于权贵的性格,其句意和表达正渊源于《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清代后期学者
方东树指出,
韩愈《记梦》一诗,即以《梦游天姥吟留别》为本。清末文人
文廷式常作游仙诗,其《毛女洞》《拟古宫词》等诗,描写仙境时在意象选取、语言表达和用韵方面,与《梦游天姥吟留别》相类似。清代诗人
管庭芬更直接模仿李白诗风,写下了《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
引为故实
除了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外,《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创作本身也成了一个典故。明代
王守仁的《太白楼赋》中所谓“蔽长烟乎天姥兮”,就是叙述
李白创作此诗的经历。诗中的“谈瀛”也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词语,如晚清王之春(爵棠)考察
日本,将见闻定名为《谈瀛录》,而潘乃光的《题王爵棠观察\u003c谈瀛录\u003e》诗,赞誉为“一编荟萃《谈瀛录》,不顾寻常海客猜”,由“谈瀛”联想到“海客”,是受李白的诗句启发。
后世评价
元诗四大家之一的范梈认为,《梦游天姥吟留别》在叙述梦境时,波澜丛生,时显时晦,“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二句最为有力,非太白不能到,而结句则相对平衍,这是诗歌气势必然发展的结果。
明代学者
高棅称赞以《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代表的长篇,气势充沛,可与南山秋色争高。
明代“后七子”领袖
王世贞以此诗中的“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为例,认为欧阳修自夸《明妃曲》《庐山高》能够比肩李白是过于自负。
清代学者,主张“格调说”的沈德潜认为,《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虽然描绘的境界十分新奇,但是其结构脉络非常清晰细致。
清代学者,“肌理说”的创始人翁方纲在《赵秋谷所传声调谱》一文中认为,《梦游天姥吟》虽句法音节极尽变化,但实际上都顺应自然音律,并非随意参差排布。他还以此诗为据批评了赵执信所谓诗歌转韵没有定格的观点。
乾隆敕撰的《唐宋诗醇》指出,《梦游天姥吟留别》使人读来飘飘欲仙,全靠李白天才支撑,不是人力所能学到的,即使杜甫也写不出这样的诗作,如果才力不足勉强仿写,只会捉襟见肘。此诗中间记叙梦境的段落,只是词句怪奇雄伟,但节奏和布局丝毫不乱。
当代学者陈玉兰认为,《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二十四诗品》中“飘逸”这一风格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当代学者安旗把《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远别离》等三首诗视为李白生命道路上的三座里程碑,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再入长安,仕途再度失意时期的创作高峰。
相关争议
诗题之辨
与李白同时代的学者
殷璠编选《
河岳英灵集》收录此诗时,题目为《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殷所据版本可能是
天宝十二载(753)之前流传的原始文本。这个题目包含了诗的主题和赠予对象。
北宋咸淳年间刻本《
李翰林集》则作《梦游天姥吟留别诸公》,北宋蜀刻本《李翰林集》更简单写作《梦游天姥吟留别》。这两个版本都源出
唐朝李阳冰编辑的《
草堂集》,而《草堂集》则是由李白亲自嘱托李阳冰编辑的,因而北宋两种版本中题目的差异,可能是李阳冰根据李白的修改稿而改。明代
胡震亨编的《李诗通》则将题目写作《梦游天姥吟留别东鲁诸公》。
清代王琦编辑的《李太白全集》中题为《梦游天姥吟留别》,但补充说“一作《别东鲁诸公》”。当代学者薛天纬认为《李诗通》的记载是准确的,并称因为王琦《李太白全集》的巨大影响力,今人对这首诗的题目的读法和理解都出现了错误,即人们会用七言句的常见节奏读成“梦游—天姥—吟留别”,并将“吟”的对象由“梦游天姥”扭曲为“留别”。
主旨分歧
对于《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旨,大部分学者认为
天姥山是
李白心中理想的乐园,李白通过寄情山水,表达自己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但也有陈沆、安旗等少数学者对此有异议。
清代学者
陈沆认为,此诗以“留别”为名,却在诗中大写特写“梦寐冥茫之境、山林变幻之词”;如果想归隐林泉,游赏名山,则不该说“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既然作别的是东鲁诸公,抒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感情就与对象不相符。陈沆认为,这首诗与
屈原《远游》主旨相近,通篇用仙境象征政治,所谓“留别”,寄托的是“去国离都之思”,而非仅仅与朋友分别。所谓“梦游”也只是“有若梦境”的假托之词,并非真的是在做梦。当代学者
詹锳在《
李白诗文系年》中则认为
陈沆对“留别”的解释是错误的,其对诗歌主旨的分析,也只是“间有是处”。当代学者康怀远也认为,陈沆“有若梦境”的观点有误,此诗确实是记梦诗,诗人通过梦中游历,实现了心灵的净化和心理的平衡,达成了自我意识的回归。但与陈沆相同,他认为梦中意象均有象征意义。
当代学者安旗赞同陈沆的观点,他进一步指出,
李白这首诗的主旨必须同李白再入
长安的经历联系起来,也必须与中国诗歌中从
屈原到
阮籍的借游仙以抒怀的艺术传统联系起来。诗中叙述的入梦到梦醒的过程以及那些令人欣羡、惊怖的仙境,实际反映了奉诏入京、待诏翰林和赐金放还的过程。具体而言,天姥仙境
隐喻的是朝廷宫阙,
梦游隐喻李白入仕翰林,梦醒隐喻赐金放还。诗人梦醒之后怅然若失,事后回味才明白其虚妄,从而无所留恋。整首诗用这种象征隐喻来宣泄离开朝廷、郁郁不得志的心情。“今之论者或以梦中仙境为白之理想境界,失之千里。”当代学者刘乾虽然认同仙境隐喻朝廷这一说法,但认为
李白留恋梦境,说明他非但不厌弃朝廷政治和现实世界,反而还在积极等待再次从政的机会。
葛景春的观点与安旗不尽相同,他将诗中的
天姥山之境与神仙洞府区分开来,认为梦中的神仙洞府确实是李白心中的理想世界,而天姥山的雄奇险怖则影射了朝廷险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