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渊冲(1921年4月18日——2021年6月17日),男,汉族,江西南昌人,中国翻译家,教授,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的先驱者,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
许渊冲于1921年出生于江西南昌,在父母的影响下对阅读产生兴趣,其翻译思想随之萌芽。17岁时考入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跟随
朱自清、
闻一多、
罗庸等名家学习国文经典,又跟随
叶公超、
钱锺书、
吴宓等学者学习英文,期间国学功底的积累和英文水平的提高为其翻译之路奠定了基础。1941年,许渊冲担任美国援华志愿航空队的翻译工作,创造性地将“民族、民权、民生”译为“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1944年,他考入
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文学研究所,4年后又前往
巴黎大学留学攻读了
文学硕士。在此期间许渊冲对中国经典文学和西方文学做了大量学习与对比研究,为其翻译理论的形成产生了影响 。毕业后许渊冲从事文学翻译工作,时间长达八十余年,著有《
翻译的艺术》《文学翻译》《
中诗英韵探胜》等论作,译作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涵盖中、英、法等语种,出版了180多本译著,其中包括《
诗经》《
楚辞》《
李白诗选》《
西厢记》《
长生殿》《红与黑》《
包法利夫人》《罗密欧与朱丽叶》《
追忆似水年华》等中外名著。
许渊冲的译作几乎将整个中国古典文学推向了世界,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使中西语言文化得以更好地融通和互鉴。同时总结并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翻译理论,“
三美”“三化论”“三之论”等。他的翻译成就在翻译领域和整个人文学术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文化意义,其翻译作品是学术界研究二十世纪
中华文化经典在域外传播的宝贵财富,具有重要的影响力。2010年,许渊冲获得
中国翻译协会颁发的“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4年8月2日,他获得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
“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是首位获此殊荣的
亚洲翻译家。“译古今诗词,翻世界名著,创三美理论,饮彤霞晓露”,正是他一生写照。
2021年6月17日上午,许渊冲于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人物生平
求学之路
许渊冲1921年出生于江西南昌。三岁时,通达诗画的母亲教他认字,体验艺术之美,影响了许渊冲对“音美”的感悟。其父亲爱好整洁的生活方式培养了许渊冲对秩序的爱好,影响了许渊冲译诗的“形美”,五岁时他进入南昌实验小学学习,这期间许渊冲喜欢听哥哥许渊讲课本上的寓言故事,这启发了他对“音美”的思考,并开始写日记,学英文。1932年,许渊冲考入南昌第二中学,他的阅读兴趣更加浓厚,涉猎题材也更加广泛,通览古今中外雅俗之作。
上高二时,他的表叔、著名翻译家
熊式一用英文写的剧本《王宝钏》和《
西厢记》在欧美上演引起轰动,得到著名剧作家
萧伯纳的高度评价,名声大噪,因此许渊冲视其为偶像,并对他以后的翻译之路产生影响。
1938年,许渊冲考入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 ,在那里他得遇良师,追随
朱自清、闻一多、
罗庸等大家学习国文经典,听
曹禺讲戏剧,
吴宓讲欧洲文学史,又跟随
叶公超、
钱锺书等学者学习英文,并与
杨振宁,
王希季相识,成为同窗挚友。
1939年,许渊冲的翻译“处女作”诞生,此时他正读大学一年级,因为喜欢一位女同学,为表达心意,他把林徽因的诗《
别丢掉》译成英文,发表在《文学翻译报》上,成为了他最早的译作。1941年,美国派出“
飞虎队”援助中国对日作战,许渊冲参加了美国援华志愿航空队的翻译工作,并得到了镀金的“飞虎章”,收获了宝贵的翻译实战经验。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七十五周年的外宾招待会上,因无人会翻译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许渊冲举手解围,将“民族、民权、民生”译为“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1944年,许渊冲考入
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
莎士比亚和
约翰·德莱顿的戏剧艺术。1948,许渊冲30岁,去往
巴黎大学 留学研究
让·拉辛和莎士比亚的戏剧艺术,在此期间同时研读了巴尔扎克、莎士比亚的
现实主义作品以及雨果的
浪漫主义诗文,1950年获得巴黎大学文学研究文凭。
翻译之路
1950年底许渊冲回国后在北京西苑、香山、新北京等外国语学院教授英文、法文。两年后调往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任英文法文教授,1956年,许渊冲翻译的
英国德莱顿的诗剧《一切为了爱情》(又名《江山殉情》)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58年,他翻译的
法国罗曼·罗兰的小说《哥拉·布勒尼翁》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并得到罗曼·罗兰夫人的好评。1959年
除夕,已经38岁的许渊冲在北京欧美同学会的舞会上遇见了年轻美丽的照君,一见钟情,携手走进婚姻,相濡以沫60年。她不仅是妻子,也是他的生活助理、学术秘书,更是他的忠实粉丝。
文化大革命期间,许渊冲开始把毛泽东诗词译成英文法文,成为全世界有史以来将中国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1978年洛阳外国语学院出版了许渊冲的《毛泽东诗词42首》英法译本,许渊冲在序言中首次提出译诗要尽量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形成了“三美”理论的雏形。在翻译过程中,许渊冲结合英语韵诗和原诗意境,将“不爱红装爱武装”创造性译为“to face the powder and not to powder the face”(直译为“她们敢于直面硝烟,不爱涂脂抹粉”),这句翻译后来被称作经典。这是许渊冲系统进行中诗外译的一次成功尝试,为80年代唐诗宋词及其它古典作品的翻译打下基础。至此许渊冲即将进入古诗英译的发展高峰期。
文化大革命后,许渊冲翻译的唐诗宋词开始发表,1983年《人生的开始》在上海新闻出版社出版,1982年,英译版《苏东坡诗词新译》一百首在香港商务印书出版社出版,
钱锺书教授评论为“壮举盛世”。许渊冲根据自己的审美原则对原文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艺术化的再创造,他将苏轼词作《念奴娇》中的名句“橹灰飞烟灭”译为“like shadowy castles in the air”就是他创新意识的体现。20世纪80年代,许渊冲一共出版了十本唐宋诗词的英法译文,有“八十年代译唐宋”之说。他的译文注重韵律的工整性,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You can enjoy a grander sight. By climbing to a greater height.)——许渊冲译《登鹳雀楼》。此外,深奥难懂的《
诗经》《
道德经》也被他翻译出了英文版本和
法语版本。他还把唐诗和宋词按照英语和法语的韵律工整地呈现给世界读者。这段时期也是是许渊冲
古体诗英译的创作高峰期、理论成熟期,他的文学翻译理论与古诗英译实践紧密贴合、日臻圆熟,为韵体译诗者开启了新的思路。。1986年《水上》选入了《外国文学小丛书 》并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法国文学研究会会长
罗大冈读了译本后说:“传神与传真两全其美,可谓上品。”同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巴尔扎克全集》 时,其最先出版的《人生的开端》也是采用了许渊冲的作品,他从此开始翻译
维克多·雨果的喜剧。
1991年许渊冲退休,此后又开始了学术研究新的黄金时期,埋首翻译,笔耕不辍,从70岁到100岁的30年间,先后出版专著20余部,译著120余部,发表论文100多篇。1994年,许渊冲译制的《中国不朽诗三百首》在英国企鹅出版社出版,这是海外出版社首次推出由中国译者独立完成的古典诗歌译作,此后许渊冲的名字也随着他的作品逐渐为西方读者所熟知。
1999年,许渊冲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其译作《中国古诗词三百首》被诺贝尔文学奖评论为“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样本”。
晚年逝世
2007年,许渊冲检查出直肠癌,医生保守估计他还能再活7年。但7年后的2014年,他不但没有走向生命的终点,反而拿下国际翻译界最高奖
“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
2018年许渊冲荣获
北京大学首届离退休教职工学术贡献奖
特等奖。同年,许渊冲的妻子于6月去世,之后许渊冲去看了他与妻子的纪录片《
我的时代和我》,想再多看一眼妻子的模样。夫人离开的第二天,学生们到他家中探望时发现,97岁高龄的许渊冲还是纹丝不动地坐在电脑前,他正翻译
英国作家、唯美主义代表人物奥斯卡·王尔德的全集。同年许渊冲的百岁自传《
许渊冲百岁自述》出版,记录了他的学术生涯和人生经历。2021年6月17日上午,许渊冲于北京逝世,享年100岁,遗体告别仪式于6月22日在北京
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主要作品
著作
译作
思想主张
“三美”论
许渊冲先生的翻译理论思想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他集百家之长,并结合自己的翻译经验总结出一套独具特色的文学翻译理论,即“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许渊冲受到了鲁迅在《自文字至文章》中关于“汉字三美”言论的启发,从中选了一个“美”字,然后将其引入诗歌翻译领域,再从
钱锺书的“化境”说中选了一个“化”字,从
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选了一个“之”字,加上
朱光潜《
诗论》中“‘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一切艺术的成熟境界”的“艺术”二字,最后把文学翻译总结为“美化之艺术”五个字,指的就是
三美,三化论,三之论的艺术。在许渊冲看来,一首好诗不仅仅只是对仗工整押韵,真正使其能够千古传颂的是诗人意境 ,所以“ 意美 ” 是诗歌中的精华所在 , 是第一位的,“ 音美 ” 次之 , “ 形美 ” 为第三 。 译诗最好做到 “ 三美 ” 具备 ,如果实在不能兼得三者,可以先舍去‘形似’和‘音似’,但是要尽最大努力和以最高要求去表现原文的意美和音美。
许渊冲的“三美”论是其翻译思想中的本体论,即“意美,音美和形美”。
一、意美。许渊冲翻译理论起源于中国传统文论和传统美学,他认为译诗要体现出中国传统古典诗词特征和意义的“意境美”。《
诗经》第一篇《关》启蒙了他对礼乐教育的认识,中国古代“礼乐之治”的“礼”就是模仿自然界外在的秩序,“乐”就是模仿自然界内在的和谐,这让他认识到秩序和内在和谐的重要性,并内化到诗歌翻译之中,表现为讲究和谐之美、崇尚化实为虚的含蓄之美、重视感性体悟的综合之美,他强调,忠实于原作应该追求的是神似,而非形似。
二、音美。许渊冲更倾向于韵体译文,他认为音美的传达可以借用译语诗人常用的格律,选择和原文音似的
韵脚,借助
双声、叠韵,重复等方法来表达,在翻译过程中尽量避免散体译文,诗歌所承载的信息包含语义和文体,如果仅关注语义,忽略文体形式比如音韵、节奏等,产生的译文就不是诗,而是散文了,翻译不只是表达意义,还要通过音美来创造意义。
三、形美。许渊冲认为,在文学翻译中要力求诗句长短和对仗工整方面做到形似,不仅要传达原作的音美和意美,还要关注形美,做到三美统一,因此在许渊冲文学作品的翻译中,音美、形美、意美三者兼备。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From hill to hill, not
鸟纲 in fight.
From path to path,no man in sight.
A straw-cloaked man afloat, behold.
Is fishing snow on the river cold.
诗人
柳宗元以
泼墨手法描画了天地的万籁俱寂和人间孤寂之景。 许渊冲以语义为核心, 从语音层和句群层获取诗词中的 “本体结构” , 将静态的文字符号转变为动态的现象,具有音乐性和节奏感,也体现了诗独特的意境。
许渊冲认为中国古代很多文学作品都有自己的韵律和节奏,诗歌的节奏是有规律的、整齐的,散文的节奏是自由的、变化的,译文要在遵循意美、音美、形美的翻译理论上,呈现工整的韵律和
韵脚,传达原诗本来的意义和独有的意境。
“三化”论
许渊冲的“三化”翻译方法论,指的是“深化”、“等化”和“浅化”。
其中,“深化” 指特殊化、 具体化译法;“等化”指灵活对等,词性转换等译法;“浅化”指一般化、抽象化,等译法。
一、深化。深化法包括特殊化、具体化、加词、一分为二等译法,即理解原文意境之后,如果原文中有需要被表达出来的言外之意, 那么在翻译过程中就需要用深化的方法将其表达出来。深化法不但体现了原作的主题,并且传达出了原作中不容易理解的言外之意,可以让目的语读者能够深刻的体会到中国传统古典诗词的魅力。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With monkey’sad adieus the river banks are loud;
Myskiff has left ten thousand mountains far away.
许渊冲运用 “深化” 变通译法。 将原作的 “啼” 一词增加了 “ sad” 和
“adieus” 的概念意义, 形成 “monkey’sad adieus” , 以 adieus体现出诗中的辞别之意,同时通过sad表达心中的愁绪,令译文读者感受到作者是通过猿啼声来表达心中的离愁。
二、等化。包括灵活对等,词性转换、正 说 、 反说 、 主动 、 被动 等译法。许渊冲提出在原文的深层和表层表意相同时,需要用到等化法传达原文本来的意境美。与后面提到的深化和浅化法相比,等化法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持原诗意蕴,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照顾到目的语读者的阅读和欣赏习惯。
以许渊冲译的:“东风无力百花残”为例
“The east wind is too weak to revive flower dead”
译文中使用了 “等化” 译法, 对原文的意思正话反说, 以“too….to…”结构增强译文读者对东风无力的感受,又以”revive”动宾结构表现出暮春时节百花凋零的景象,使诗中思念与孤独之情全然体现。
三、浅化。浅化法包括一般化、抽象化、减词、合二为一等译法,是为了意拟,它可以改变译语的弱势,使译文更加易懂。
“Tour to Yangzhou in early Spring”
英美读者认知中的三月就是寒冷的“March”,但诗词中的“三月”指的是逐渐回暖的春季,与译文读者的认知并不相同,因此许渊冲并没有直接译为公历的三月份, 即“the third Chinese lunar month”,而是巧妙地运用 “浅化” 译法, 将 “三月” 译为 “early Spring ”,呈现出春风和煦的美景,表现出诗词的意境之美。所以在文学翻译中“浅化”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直译专门词语不能传达原文的“意美”时,需要变通,用浅化或深化的方法。变通有损原文的民族风格或
地方色彩时,又以等化或直译的方式进行翻译。
“三之”论
许渊冲的“三之”论来源于
孔子在《 论语 》中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许渊冲将“三之”应用到翻译中来,作为文学翻译的目的论,“三之”的中的“知之”指理解,要明白向目的语读者传递什么样的信息;“好之”指喜欢,要向读者传达好的信息,让读者喜欢译文;“乐之”是文学翻译的目的,要让读者产生精神上的审美愉悦。
相关人物
荣誉奖项
人物影响
许渊冲是中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翻译家之一,是中国老一辈翻译家的杰出代表,业界评价他为“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他一生致力于中英、中法文学翻译,因为他,中国读者认识了于连、哈姆雷特、包法利夫人、
罗密欧与朱丽叶,西方世界知晓了
李白、
杜甫、白居易、
苏轼、
李清照等诗词名家。在他长达八十余年的翻译实践中,出版了180多本译著,几乎将整个中国古典文学推向了世界,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将中西语言文化进行融通和互鉴 ,让忠实于原文与发挥译文优势之间达到辩证统一 ,总结并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翻译理论,“
三美”,并在诗歌翻译实践中不断创造美、传播美。
许渊冲通过自己的翻译将出
中原地区的古典文学的意蕴与内涵,诗词的精妙、瑰丽呈现出来,让译文读者感受到中国的文学之美和哲学之思,对后来的翻译学者的研究以及文学翻译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指导作用,他的翻译实践在坚持中国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立场的同时,让中国文化走向了世界。
许渊冲从中国文化本身汲取营养并做了创造性转化,对国际汉学和中译外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翻译成就在翻译领域和整个人文学术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文化意义,其翻译作品是学术界研究二十世纪
中华文化经典在域外传播的宝贵财富,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人物评价
古典文学大家
叶嘉莹也称赞他的中译英诗词“音韵皆美,情味悠长”。
翻译大家
钱锺书称赞他英译的《毛泽东诗词》:“你带着音韵和节奏的镣铐跳舞,灵活自如,令人惊奇。”
物理学家
杨振宁评价他:“把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植在翻译中。”
瑞典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华克维斯特院士称他的翻译是 “ 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学的样本”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
顾毓琇评价他将“历代诗、词、曲译成英文,且能押韵自然,功力过人,实为有史以来第一”。
国际译联评奖委员会评价许渊冲:“我们所处的国际化环境需要富有成效的交流 ,许渊冲教授一直致力于为使用汉语 、英语和
法语的人们建立起沟通的桥梁 ”。
人物轶事
巧译名言
许渊冲曾在
北京大学课堂上用
拿破仑·波拿巴的一句名言“Able was I ere I saw Elba”来考学生,问问他们的译法。Able“能够”,ere是
古英语意为“之前”,Elba即
厄尔巴岛,拿破仑被流放之地,Able倒过来正是Elba。有人译“不到黄河心不死”,有人译“不见棺材不落泪”,片刻,许渊冲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不到俄岛我不倒!”大家拍手叫绝,体现出了拿破仑的霸气和回文诗的妙趣,“一句两得。”
情窦初开
许渊冲的翻译“处女作”诞生于大一。那时,在
钱锺书的英文课上,他喜欢上一位女同学,为表达心意,便翻译了
林徽因悼念
徐志摩的小诗《
别丢掉》:
“一样是月明/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有人不见/梦似的挂起……”
送出去却“石沉大海”。直到50年后,他获得翻译大奖,引起当年那位女同学关注,致信给他又忆起往事。对此,他认为失败也有失败的美,人生最大乐趣,就是创造美、发现美。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