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伯纳
爱尔兰剧作家
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爱尔兰剧作家。现实主义戏剧作家,英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
1856年7月26日,萧伯纳出生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受母亲熏陶,萧伯纳从小爱好音乐和绘画。1876年萧伯纳前往伦敦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写作音乐评论和剧评。1879年-1883年之间萧伯纳创作的五部小说全部被出版商退稿,未能面世。在此期间他因为文风犀利、见解独到在戏剧界和评论界广为人知。1885年,萧伯纳开始尝试戏剧写作,一生创作了《圣女贞德》《卖花女》《人与超人》《鳏夫的房产》《巴巴拉少校》和《华伦夫人的职业》等52部剧本。萧伯纳同时是积极的社会活动家和费边社会主义运动的参与者,其思想深受阿图尔·叔本华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的影响,同时还阅读过马克思的《资本论》,多次利用戏剧与个人影响推动英国的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萧伯纳分别发表《关于这次战争的常识》的小册子和通过戏剧创作表达他的战争立场。1931年萧伯纳外前往苏联会见约瑟夫·斯大林,此后继续游历南非印度新加坡,1933年77岁高龄的萧伯纳和夫人夏绿蒂访问中国,中国电影文化会代表、上海剧团联合会代表洪深、戏剧协会代表应云卫以及各行业崇拜萧伯纳的人前往现场欢迎,期间与鲁迅蔡元培林语堂梅兰芳等人亲切交谈。晚年的萧伯纳同样笔耕不辍,在写作《她为什么不愿意》期间因为从高处摔落患上急性肾炎,1950年11月2日,萧伯纳在寓所去世,享年94岁。
萧伯纳被誉为“20世纪的莫里哀”,对同时代及以后的戏剧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1925年,萧伯纳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他将英国固有的风俗喜剧成功地同亨利克·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相结合,是英国戏剧从维多利亚女王时期充斥着浪漫情调的旧程式转换为新的戏剧形式,他提倡并创作了现实主义新戏剧,反对那种“结构严谨”的“佳构剧”。他致力于推动英国戏剧的复兴与发展,奠定了英国戏剧长达十年辉煌复兴的基础。推动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戏剧复兴。被人们看作是“莎士比亚之后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56年7月26日,萧伯纳出生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萧伯纳的父亲是一位没落贵族,早年是法院公务员,后转行经商,经商失败后染上了酗酒的毛病。他的母亲出自于高贵的乡绅世家,这样的出身使萧伯纳从小就受过严格的上等教育。他是家中三个孩子中最小的那一个,也是惟一的男孩。据萧伯纳后来回忆,就是这样的家庭背景促使他不得不“寻找我们自己的道路”。 童年的萧伯纳就有着很强的独立意识和学习能力,他在十岁之前就自行废止家庭祈祷与去教堂礼拜的习惯,在10岁时就能够阅读莎士比亚的戏剧全文,同时阅读了沃尔特·司各特查尔斯·狄更斯等人的著作。1867年,萧伯纳进入都柏林的韦斯利教派学校读书,但是萧伯纳厌弃学校课本也不愿意专心听枯燥的传教式的授课,转入都柏林皇家学会艺术学校后,又转至都柏林英文科学与商业走读学校。除了学校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年轻的萧伯纳还接受了来自于学校以外的素质培养。萧伯纳的叔叔伯伯都能够演奏乐器,一位名叫范达勒尔·李的音乐教师与他的母亲关系密切,萧伯纳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而这也与他后来从事的音乐评论有着莫大关系。
1871年,萧伯纳刚从教会中学毕业,因为家庭拮据,选择工作谋生。先后在当地的地产公司当缮写员和出纳员,但是这份工作却让萧伯纳感到奴役与压迫。
开始创作
1876年,萧伯纳二十岁,他前往伦敦投奔母亲,并找到一份新闻记者的工作,从事新闻、音乐、戏剧等评论工作。在工作之余自学,努力弥补本应在学校学到的知识。
1879年,萧伯纳在开始创作小说,直至1883年他一共创作了《不成熟》《非理性的结》《艺术家之间的爱情》等5部小说,但都被出版商退稿,未能面世,小说创作完全失败。萧伯纳在进行小说创作的同时还从事与评论写作,他先后为《大黄蜂》《帕尔·马尔公报》《明星报》以及《世界杂志》等刊物撰写评论。他的文章以文笔犀利、见解独特被新闻界与戏剧界所讨论。萧伯纳认为评论家应该毫不留情地、客观地评价其他一切的人,好的评论家可以让人们激动,也能够让人们痛苦,他们能够促使读者进一步思考。萧伯纳正是这样对待他的评论工作的,他在佛兰克·赫里斯所创办的《星期六评论》上所刊发的评论文章激发了读者的强烈讨论。1882年是萧伯纳思想转变的重要时期,当年九月,萧伯纳听了美国经济学家亨利·乔治有关土地问题的演讲,大为震撼,从而关注到了社会经济问题,并逐步成为一个“社会主义者”。他接受了亨利·柏格森阿图尔·叔本华弗里德里希·尼采的哲学思想,并攻读《资本论》。1884年,他加入了”费边社“,并成为了该社团早期的主要领导之一。在政治观念上,他主张用渐进的改良来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反对暴力革命。
崭露头角
1885年,萧伯纳在朋友威廉·阿契尔的鼓励下,开始尝试创作戏剧。1888年,马克思之女艾琳娜邀请他参加了易卜生的名剧《玩偶之家》的业余演出,剧评家威廉·阿契尔为他朗诵了易卜生的《培尔·金特》,而当他观看了在伦敦公演的易卜生的戏剧《群鬼》时他被深深地震撼了,此后萧伯纳转身投入对于易卜生的研究。1891年,发表了重要论文《易卜生主义的精华》。1892年萧伯纳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剧作《鳏夫的房产》。这部戏剧的写作颇费周折,最开始威廉·阿契尔为他提供了一段戏剧情节,然而两人对于戏剧创作的想法大相径庭,并最后分道扬,直到是年才由萧伯纳最终完成了剧本的写作。而这一部仅仅上演了两场的“问题剧”,在英国评论界与戏剧界引发了轩然大波,从而使“新戏剧”在英国扎下了根。而萧伯纳本人也将这种尝试看作是对于“一个说教式的现实主义戏剧”的创作,从此致力于喜剧的创作。
应需创作
萧伯纳的戏剧大多是应需而作,1893年上半年,在伦敦社会人士讨论亨利克·易卜生和“新女性”的高潮中,萧伯纳为独立剧团创作了戏剧《好者》,下半年应韦布夫人的请求创作《华伦夫人的职业》。1894年,为了帮助老牌文纽剧院不至于因为营业失败而倒闭,赶写出了“愉快的戏剧”《武器与人》。20世纪90年代,萧伯纳创作了三个戏剧集,分别是《不愉快的戏剧》《愉快的戏剧》和《为清教徒写的戏剧》,共计收录10部作品。这一时期萧伯纳的创作题材多种多样,显示出其丰富的想象力与表现力。《不愉快的戏剧》让萧伯声名大振,随后他又接连发表多篇剧作,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高产剧作家。1896年,一个叫做夏洛特·潘旦馨的女人走进了萧伯纳的生活,他们在一次度假中相识,二人的感情逐渐升温。两年后,因为长期工作过度,萧伯纳的身体日渐衰弱,不得不进行治疗。夏洛特·潘旦馨闻讯前去探望,却发现患病的萧伯纳根本没有人照顾,而萧伯纳为了不使夏洛特·潘旦馨因为照顾他而名节受损,向夏洛特·潘旦馨求婚。当年6月,萧伯纳与夏洛特·潘旦馨正式结婚。
艺术巅峰
进入20世纪以来,萧伯纳的创作进入了高峰,发表了著名的剧本《人与超人》《巴巴拉少校》《卖花女》《伤心之家》《圣女贞德》《苹果车》和《真相毕露》等,这些剧本涉及范围广泛。其中《人与超人》一作是依托唐璜的传说进行大胆的艺术改编而写成的,他勇于突破传统将唐打入地狱,并借剧中主人公邓纳尔之口,表达了资本家无情剥削工人,富人剥削穷人的社会怪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批判现实的本领,他自承这部剧是“包含着哲理的喜剧”。1905年所创作的剧本《巴巴拉少校》同样也包含着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卖花女》是萧伯纳最为叫座的作品,在伦敦上演了共计118场次。《伤心之家》这部作品是萧伯纳耗费三年时间、直至1916年才最终完成的心血之作,也是他最优秀的最富有诗意的剧本之一,被戏剧评论家评为“当代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这一作品直接受到了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和契诃夫的影响,有着浓烈的批判现实主义传统的意味。正如他在剧本的副标题自承的那样——“俄国风格英国主题的狂想曲”。 《超人与人》则是萧伯纳创作于二十世纪初的一部哲理喜剧。萧伯纳对盛传于欧洲的唐璜传说加以改编,描绘了青年男女约翰·坦纳与安娜的爱情故事。在安娜身上萧伯纳集中表现了其所要强调的“生命力”,他让剧中人围绕着进步、进化、生命力等问题展开讨论,增加了全剧的理念剧的色彩。这部剧不但体现了萧伯纳的“创造进化论”的思想,还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让这部哲理剧变得晦涩难解,从而使它成为了当代英美批评家所关注的焦点。
这一时期,萧伯纳与格兰维尔·巴克合作,同时开展考特剧院的戏剧运动。他们合作直接引发了英国戏剧的复兴运动并一直持续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也是在这场运动以后,萧伯纳被认为是英国最重要的戏剧家。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萧伯纳认为英国人在促成世界大战之中是有责任的,所有的参战国都是有罪过的。萧伯纳痛恨战争,但是缺乏能够遏制住战争狂热的理论和手段,于是选择通过社会活动与戏剧创作为争取和平尽一份力。萧伯纳发表了《关于这次战争的常识》的小册子,表明他的战争立场。
1923年萧伯纳创作了一部著名的历史剧《圣女贞德》,1925年萧伯纳凭借《圣女贞德》一举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的文学成就得到了世界文学最高奖项的认可。《圣女贞德》描写了在百年战争期间,一位普通的乡村姑娘领导法国人民与英国侵略者作英勇斗争的故事。萧伯纳在剧中塑造了一个献身与民族解放运动的女英雄形象,这也是萧伯纳剧作中最优秀的妇女形象之一。
晚年时光
年逾古稀的萧伯纳在1929年创作出了他的代表作之一《苹果车》,这部剧在莫尔文“萧伯纳戏剧节”首次演出,成群结队的观众和剧评家从伦敦经过长途旅行前往观看。萧伯纳的文艺事业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在20世纪30年代,萧伯纳依然写出了诸如《真相毕露》《乡村求爱》《触礁》《女百万富翁》《日内瓦》等剧作。
20世纪30年代,萧伯纳开始了他的环球之旅。1931年,他应邀访问苏联,在莫斯科会晤约瑟夫·斯大林并度过了他75岁的生日,马克西姆·高尔基赞颂他为“勇敢的战士”。1932年底,萧伯纳携夫人乘坐“大英女王”号轮船游历南非印度新加坡。1933年,萧伯纳来到了中国,访问了香港特别行政区上海市和北京等地,受到蔡元培鲁迅等人的热情接待。也是在这次环球旅行中,萧伯纳第一次踏上了“有一半人跑来找他,剩下的一半人拥护他”的美国,这一年萧伯纳发表他最后一部小说《黑女求神记》。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萧伯纳一方面通过戏剧创作讽刺揄那些将世界拖入战争泥潭的战争狂人。20世纪30年代末,萧伯纳写作《重写辛白林第五幕》《在贤君查理的黄金时代》等剧目。有人认为,这一部有着自相矛盾的副标题“从来没有发生过的真正历史”的《在贤君查理的黄金时代》与10年前发表的《苹果车》构成了萧伯纳晚年作品的对峙双峰。另一方面则积极参与社会政治运动,1944年萧伯纳发表了《大众政治指南》,并以剧本的序言的形式发表政治主张。1943年,陪伴萧伯纳长达45年时光的妻子于伦敦因病去世,萧伯纳从此离开了伦敦。1945年,他将奥古斯特·罗丹为他塑造的铜像送给皇家艺术学院。1947年,萧伯纳完成了又一个剧本《博扬特的亿万浮财》,并当选为作家演员、记者协会布拉格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1949年,他出版了《自我素描十六幅》一书并完成了木偶戏《莎氏与萧氏》。萧伯纳在《自我素描十六幅》这本自传礼不但回忆了自己的漫长人生和创作道路,还与多位传记作者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声言一些传记作者对于他的生活与思想不无歪曲与矫饰,而这部书就是对于这些不称职的传记作者与作品的回应。
五十年代的萧伯纳已经年逾九旬,他在赫特福郡圣劳伦斯的的郊外别墅离群索居,却仍然笔耕不辍。1950年,萧伯纳撰写《她为什么不愿意》,未完稿。当年10月萧伯纳在自己寓所的花园中修建树枝不幸摔伤,不久罹患上急性肾炎。11月2日,萧伯纳在寓所去世,享年94岁。
主要作品
小说
戏剧
论文
其他
创作特点
创作主题
对于社会现实关照
萧伯纳的作品多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各种社会现实问题入手,对于其中的荒谬的中产阶级的文明习俗与伦理道德加以批判与讽刺。如萧伯纳在《鳏夫的房产》一剧就深刻揭示了所谓“中产阶级的体面尊严及其年轻二辈的斯文高雅,是靠贫民窟的贫困喂养大的”。而《华伦夫人的职业》一剧则进一步暴露了不体面的金钱聚敛才是维系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富裕幻景的根源的真相。而其后期所创作“政治狂想剧”则直接将英国内阁、国际法西斯主义反动势作为抨击与批判的对象。具有高超艺术水准的批判与讽刺是萧伯纳系列作品创作的最重要的内容。
对于中产阶级软弱性的批判
萧伯纳还集中讨论了中产阶级一代人的软弱性。他认为这一代人与通过自身努力完成阶层跨越的父辈不同,他们自小就有着优渥的家庭条件,思考深度与眼界广度超越了他们的父辈。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他们往往会对于自己的父辈与社会提出质疑与批评。但他们的进步也往往止步于此。在资本主义的金钱法则下,他们不能够割断与父辈的血缘联系,也往往与社会现实达成和解,动摇、区服、妥协是他们抗争的最后出路。如“愉快的戏剧”中的《康蒂泰》的女主人公与《人与超人》中的坦纳就是这里面的典型代表。
有关人性问题与人生态度的讨论
萧伯纳还在剧作中尝试讨论人生态度与人性问题。他对于是会显示的批判往往不止步于探讨社会现实本身,还进一步追问更为根本的人类本性。他早期剧本《战争与人》即通过对于一个少女在战争中成长的经历的讨论,表现了他对于现实清醒的人生观的肯定。而在《圣女贞德》这部描绘法国民族英雄贞德的悲喜剧中,萧伯纳着力揭示了人性的荒谬。他认为人类实际上是畏惧自己的英雄与圣者的,所以会经常残杀他们。直至他的美德变为了人人皆有的品质时,人们才会重新尊奉他而到了艺术创作的中后期,萧伯纳往往会在剧本中传达自己有关于“创造进化”哲学。《人与超人》就是这一观念的很好的体现。
创作手法
“不愉快的戏剧”
萧伯纳编写于1894年的《华伦夫人的职业》所带给他的声誉,又如《玩偶之家》所带给亨利克·易卜生的那样。萧伯纳通过对于华伦夫人与其女薇薇之间的关系由亲密到分歧最后乃至决裂的戏剧性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通过卖淫供养女儿的母亲是怎么样与她所疼爱的女儿渐行渐远的。萧伯纳没有将华伦夫人塑造为一般意义上的反面人物,而是对于华伦夫人的行为加以辩护,从而引发读者对于造成这一悲剧性局面的社会根源进行思考。这种写作策略也体现了萧伯纳的一贯戏剧创作手法——首先是从正面推出他的人物,然而在观众的不断“发现”中一点一点揭露他们,最后推翻观众的最初看法,得出结论。这些剧作多被收录于《不愉快的戏剧》一集中。
“愉快的戏剧”
作为继亨利克·易卜生以后出现的最杰出的社会问题作家,萧伯纳在其戏剧创作中对于社会现状怀有着浓烈的关照,这也引起了长期难堪的审查和众多的批评。为此萧伯纳形成了一套对付审查与批评的创作策略,尝试用表面上符合社会的观点来掩盖自己。他于是写了一批喜剧,采用佳构剧和情节剧的技巧,却用糖衣包着苦药的内核,在滑稽幽默的外衣下掩盖着严肃的主题。这一类作品集中收录在他的戏剧集《愉快的戏剧》一书中。如他所料,这些剧目受到了广泛的好评,给萧伯纳带来了良好的声誉。
语言特点
语言幽默
萧伯纳的戏剧语言以讽刺、幽默、机智著称。戏剧性语言尖锐泼辣,充满机智,妙语警句脱口而出,在行文中常常一语双关,使作品丰富幽默具有可读性,增强讽刺效果。如盖乌斯·屋大维曾以他们的家族脑袋硬实而自得,而在英语的惯常用法中,脑袋硬实也暗示头脑愚钝,萧伯纳借此暗喻奥古斯都的狂妄自大、愚蠢荒唐。萧伯纳的语句看似很长,却并不繁难,兼顾雅俗的欣赏需求。即便是抽象复杂的概念,也会因为萧伯纳形象的比喻和具体的例证,变得生动明确。
台词精粹
萧伯纳的戏剧语言极为精粹,往往蕴含着生活的真谛,充满了对于社会人生的深刻观察。如赫什白太太评价她的丈夫:“一个人的好坏,总是混在在一起,不成套数的。”茅盾称萧伯纳的戏剧“其迅快有精神之言论无往而不见于字字里行间。凡戏中之角色,皆大雄辩家也”,并一再用“词多辩难”“哲理神妙,语多辩难”等词概括萧剧的艺术特点。萧伯纳长于掌故,善于化句,时常在剧作中引用改编前人时人的惯常表达,金句频出。如在《伤心之家》中就化用了维庸的诗句“去年的雪哪儿去啦哪?”,化用瓦格纳乐剧,“今儿的夜跟特锐斯坦和伊莎尔德里的夜一样”;英国俗语往往将女人比作猫,萧伯纳即借之引申到戏剧创作当中,萧让赫克托很俏皮地说“我本来并不要你抓我抓得这样深”, “猫在房上叫哪。”英国的演员喜欢排演萧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台词好讲也好记,能让演员充分施展口才,是符合戏剧表演规律的舞台语言,具有很强的语言感染力。
富于乐感
萧伯纳具有较为深厚的音乐素养。早年间他对于音乐的学习欣赏与评价,深刻地影响了他后来的剧本创作。他把音乐才华融入到了戏剧创作中。萧伯纳许多作品的节奏性安排都是交响乐式的。第一幕就如同交响乐的序曲和程示部,为全局奠定基调。而最后一幕又好像交响乐的尾声部分,不仅重现主题,同时还将主题推向新的发展高潮。他在剧本中的场面安排很像是一系列的对唱、三重唱、四重唱的形式交替呈现。萧伯纳在剧作中还注重对于人物的声调的高低起伏、速度快慢加以设计以表达情绪的变化,从而给观众奉上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主要思想
社会主义思想
萧伯纳是社会主义的坚定支持者,他认为社会主义是解决社会不公和贫富差距的重要途径。他积极参与费边社(Fabian Society)的活动,并通过戏剧和散文宣传社会主义思想。他的作品《约翰·布尔的另一岛》(John Bull's Other Island)和《华伦夫人的职业》(Mrs. Warren's Profession)等都反映了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义理想的追求。
反资本主义
萧伯纳在其作品中多次批判资本主义制度,认为资本主义是导致社会不公和贫困的根源。他的戏剧《圣女贞德》(Saint Joan)和《卖花女》(Pygmalion)通过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表达了他对资本主义的反对态度。
女性解放
萧伯纳在他的作品中也探讨了女性解放的问题,主张男女平等,反对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他的剧作《华伦夫人的职业》(Mrs. Warren's Profession)和《曼与超人》(Man and Superman)都涉及了女性独立和性别平等的主题。
哲学和宗教
萧伯纳对宗教和哲学也有深刻的思考。他对传统宗教持怀疑态度,认为宗教应该服务于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福祉。他在《圣女贞德》(Saint Joan)中探讨了信仰与理性之间的冲突,表达了他对宗教的复杂看法。
戏剧改革
萧伯纳认为戏剧不仅是娱乐工具,更是传播社会思想和改革理念的重要媒介。他提倡“目的戏剧”(Purpose 戏剧),即通过戏剧表达社会问题和改革思想。他的许多剧作如《苹果车》(The Apple Cart)和《人与超人》(Man and Superman)都体现了这一理念。
优生学与进化
萧伯纳对优生学和进化理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相信人类通过有意识的选择和改良,可以达到更高的道德和智力水平。这种思想在他的戏剧《人和超人》(Man and 超人)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萧伯纳认为,通过优生学和科学方法,人类可以不断进步,克服道德和智力上的缺陷。
教育改革
萧伯纳对教育有深刻的见解,主张教育应该是全面的、实用的,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在《卖花女》(Pygmalion)中,通过伊莉莎的转变,萧伯纳表达了教育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他认为,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力。
反战与和平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之后,萧伯纳成为反战运动的积极支持者。他在《圣女贞德》(Saint Joan)等作品中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萧伯纳认为,战争是人类文明的最大灾难,应该通过理性的对话和合作来解决国际争端
科学与理性
萧伯纳高度重视科学和理性,他认为这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他在多部作品中探讨了科学和宗教、理性和感性的关系,并主张通过科学来理解和改善人类生活。萧伯纳认为科学是探索真理和改善社会的关键,应该与人文关怀结合。
伦理与道德
萧伯纳在其作品中频繁探讨伦理和道德问题,认为人类的行为应该基于理性和人道主义,而不是盲目的传统和教条。他在《圣女贞德》中通过贞德的形象,探讨了道德勇气和个人信仰的重要性。他提倡道德行为应当基于理性判断和社会利益,而非宗教教条或传统惯例。
获奖记录
萧伯纳凭借着创作于1923年的《圣女贞德》一剧荣获1925年的诺贝尔奖。在这部剧中,萧伯纳热情地讴歌了以真贞德为代表的正义力量,认为他们始终是人民与祖国利益的体现者和保护人,从贞德的形象与语言中可以看出诗歌与戏剧的结合,体现了她对于人道主义和自由的渴望。在这部剧中创作,萧伯纳更像是以为为神圣、正义的民族解放事业而英勇斗争的诗人。而瑞典皇家学院给他的获奖理由是:“由于他那些充满理想主义以及人情味的作品——它们那种激励性的讽刺常蕴含着一种高度的诗意美。”
有趣的是,萧伯纳是在朋友的再三劝导下才决定去领那张奖状,并把它挂在别墅墙上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至于所获得的的诺贝尔奖金,一向反对施舍、反对捐献的萧伯纳则将它捐赠给了英国-瑞典文学基金会。
人物影响
在萧伯纳的一生中,从1892年的第一部剧作《鳏夫的房产》问世,直到1950年逝世的58年里,他总共创作了52个剧本,几乎平均每年都有新作品与读者或观众见面。他的作品《卖花女》在1964年改编成电影《窈窕淑女》,当年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音乐等奖项。他于1925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萧伯纳一生在戏剧艺术上的贡献,主要是把英国故有的风俗戏剧,成功地同亨利克·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结合在一起,从而使英国戏剧摆脱了维多利亚时期浪漫的旧程式,朝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他又继续创新,中期以后大量运用象征主义的技巧,因而构思奇幻,意蕴深刻。
他的剧作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剧坛上成就显著,成了英国戏剧复兴的最突出的景观。国外学界公认,无论是在剧作思想一书的丰富多样上,还是在对英国乃至于欧美戏剧发展的持久影响上,萧伯纳都是莎士比亚以后,最重要的剧作家。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先后成立了萧伯纳学会。据美国萧伯纳学会统计,世界各国研究萧伯纳的书籍和文章数量之多仅次于莎士比亚。
萧伯纳是和社会主义运动发生联系的重要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都渗透着他的社会主义色彩。”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者, 萧伯纳以他对《资本论》的热爱和“似非而是”的辩才为亨利克·易卜生交织着讨论和思想交锋的问题剧提供一处渗透着政治经济学思考的“英国基地”。他将英国戏剧从法国斯克里布、萨都结构精巧的佳构剧中解放出来, 主张面对现实表达思想。萧伯纳坚定地认为,一切艺术形式都应该也必须是“载道的”,他明确反对“为了艺术而艺术”。
学界评价
不列颠百科全书》评价萧伯纳是“17世纪以来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他的一些最杰出的舞台剧......具有他同时代舞台剧所无法匹敌的高度严肃的内容和散文美感。他发展了戏剧中的道德激情和智力冲突及辩论,恢复和发展;恶社会风尚喜剧,试验了象征性闹剧和怀疑主义剧,对同时代和后世剧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英国戏剧研究专家查理德·迪特里希指出,“如果有谁决定了过去一百年的英国戏剧的进程,那就是萧了。”
克里斯托弗·因斯在《英国二十世纪戏剧》一书中指出:“定义现代主义:乔治·萧伯纳”,“英国现代戏剧始于19世纪90年代,以萧伯纳1890年发表的《易卜生主义的精髓》为起点。”
马克西姆·高尔基:“......对那些具有保守倾向于庸俗见解的人,您用您辛辣的俏皮话不断地予以致命的打击。我非常高兴知道您在这个对您有崇高评价的国家和人民中欢度您的75岁诞辰。我国人民已经开始与您所讽刺的世界做最伟大的斗争。”
苏联著名学者金格尔曼:“总的说来,在现代戏剧的发展中,从萧伯纳产生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线,它和对生活的奇特感受,和理性的怪诞与理性的寓言联系着……他轻而易举地实现了自己的宣传目的,首先是得力于他的演说家的风格和说俏皮话的本领——列夫·托尔斯泰曾给予高度评价的、他特有的叙述才能,——也得力于他作为一个熟谙舞台与观众的剧作家无可怀疑的高超技巧。”
鲁迅:“我所谓伟大的,是他竟替我们二十岁的青年,想到了四、五十岁的时候,而且并不离开了现在。”
张梦麟的《萧伯纳的研究》从身世、剧作、思想、人生观等方面对萧伯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认为萧伯纳不同于一般的“写实主义者”,“他同时是写实主义者,又是个理想主义者。”
后世纪念
1950年11月2日,萧伯纳撒手人寰。萧伯纳去世以后,他的骨灰与妻子的骨灰合葬在故居的花园,墓碑上只有一句墓志铭:“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迟早总会发生的。”
萧伯纳去世的当天晚上,全世界剧院停止营业,舞台灯光熄灭,以表达对于这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剧作家的不幸逝世的沉痛哀悼。
萧伯纳戏剧在世界各地上演,世界各地都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剧院和戏剧节。如他的故乡柏林有乔治·萧伯纳剧院,伦敦市中心有萧剧院,芝加哥有萧伯纳哥剧院。而加拿大尼亚加拉湖小镇从1963年起,会在每年的4月初到10月末举办萧伯纳戏剧节,这也成为了北美地区规模最大、最为成功的戏剧节,同时也是全世界范围内为以之上演萧伯纳及其同时代剧作家剧目的戏剧节。加拿大在上世纪50年代程成立了萧伯纳学会,而日本也于1971年成立了萧伯纳学会。而美国的萧伯纳学会于1957年创办了期刊《萧伯纳评论》,每年三期定期出版。
萧伯纳故居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的新格街33号(33 Synge Street),在这栋维多利亚风格的建筑里,依然保留着萧伯纳曾经生活过的样子,萧伯纳在这里度过了人生最初的20年。置身其中,感同身受萧伯纳儿时的生活。
人物轶事
1925年,当得知诺贝尔文学奖决定将奖项颁发给自己后,萧伯纳对于采访的他的记者说道:“这件事我实在想不通。我想我之所以获奖,是因为今年我没有写半个字。”他还说:“他们为什么要要在出了名的老头子的脖子上挂一个金铃铛?”他的回应一出,立即有报纸大做文章,“萧伯纳拒绝接受诺贝尔奖”“萧伯纳拒绝领奖的消息震惊全球”等标题的文章纷至沓来。
1933年2月萧伯纳访问中国与蔡元培鲁迅等人欢聚,当天阴雨多日的上海终于放晴。蔡元培打趣道:“萧翁,您真是有福气,在上海看见了太阳。”萧伯纳回答道:“不,这是太阳的福气,可以在上海看到萧伯纳。”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开始创作
崭露头角
应需创作
艺术巅峰
晚年时光
主要作品
小说
戏剧
论文
其他
创作特点
创作主题
对于社会现实关照
对于中产阶级软弱性的批判
有关人性问题与人生态度的讨论
创作手法
“不愉快的戏剧”
“愉快的戏剧”
语言特点
语言幽默
台词精粹
富于乐感
主要思想
社会主义思想
反资本主义
女性解放
哲学和宗教
戏剧改革
优生学与进化
教育改革
反战与和平主义
科学与理性
伦理与道德
获奖记录
人物影响
学界评价
后世纪念
人物轶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