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drama),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
歌剧、舞剧、音乐剧、
木偶戏等。最初戏剧和歌舞是不分开的,后来东西方戏剧形成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欧洲戏剧产生了以歌唱为主的歌剧和以对话为主的话剧。而东方戏剧仍然保留着大量的歌舞因素和民族戏曲成分。
戏剧的起源实不可考,目前有巫说、歌舞说、文化说、俳优说、傀儡说、梵剧说等多种假说。西方戏剧由古希腊戏剧开始,其最早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人们在祭祀酒神
狄俄尼索斯的仪式中吟唱酒神颂,这种祭祀仪式最终发展成为古希腊的戏剧文化。在此基础上,古希腊戏剧走向繁荣,并在之后的古罗马文化中得到进一步的继承与发展。发展至今,产生了诸多戏剧流派,诸如象征主义、
表现主义、
未来主义、
超现实主义、
存在主义、荒诞派等,戏剧在新的历史时期被继承和发展,风格日趋多样。东方戏剧主要包括
印度的梵剧、
日本的能乐、中国的戏剧等。中国戏剧经历了一个由古典到现代的变化。
唐朝时期,喜剧小品开始流行,傀儡戏发达,出现了包括音乐、舞蹈、对白与杂耍于一体的戏剧形式。714年,
李隆基设立了专门用于训练歌者、舞者等娱乐人员的
教坊司。12世纪,宋元杂剧和南戏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典戏剧的正式形成。明清之际出现的传奇使中国戏剧进一步发展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西方的影响,话剧开始在中国流行,中国传统戏剧逐渐向现代戏剧转型,现代戏剧面向现实社会,反映社会人生,表达人的真情实感。
戏剧是由演员直接面对观众表演某种能引起戏剧美感的内容的艺术,是一种包括文学、导演、 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多种成分的综合性艺术,它既是文学作品,又是舞台表演艺术,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戏剧语言、戏剧动作、音乐、剧本等都是戏剧必不可少的因素。戏剧取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蕴含着崇高的人性价值观念,其创作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戏剧代表艺术大师有威廉·莎士比亚、
亨利克·易卜生、
汤显祖、曹禺等,代表表演艺术家有
梅兰芳、
小白玉霜、查理·卓别林、艾蒂安·德克鲁等。经典作品有《
哈姆雷特》《
罗密欧与朱丽叶》《雷雨》《牡丹亭》等。
历史沿革
戏剧起源
关于戏剧的起源与形成,一直是近现代学者研究探讨的焦点,因为史无明文记载,后人研究的角度不同,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十九世纪后期和二十世纪初期人类学家所主张的戏剧起源于神话和仪式的观点。这些人类学家认为,在戏剧的早期发展阶段,社会意识到有某些力量在影响或控制着它的食物的丰歉及其成员身体的健康。因为对自然现象的原因缺乏了解,社会的成员便将好事和坏事都归结为超自然的或神奇力量的意志。当观察到在某类人(如萨满教巫师)所表演的特定动作与他们所希望得到的结果之间存在明显的联系时,这些人便反复表演、不断精进,逐渐将那些动作定型,直至将其固定为整套的仪式或祭祀礼仪。在祭祀仪式或在同时举行的庆典中,表演者可以穿上特定服装,戴上面具,装扮成神话人物或超自然力量的模样。
随着人类的逐步进化,人们对于超自然力量及其因果关系的认识也在改变。他们最终放弃或改变了某些仪式。但围绕着这些仪式而产生的神话故事却在口口相承中流传下来,甚至可以在与祭祀活动无关的时候表演出来。戏剧向着作为自主活动的戏剧迈出了第一步,此后,娱乐性和审美价值就逐渐取代了原先对神秘性和社会功能的关注。
处于人类社会早期的原始戏剧以及形式多样的民间戏剧是戏剧的源头,这些原始音乐文化的土壤孕育了戏剧艺术。随着古代中西方文明的发展和人们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原始戏剧开始表现出人们对审美以及对诗性的追求,真正的戏剧也随即进人成熟和繁荣时期。
古希腊、罗马戏剧
古希腊戏剧
公元前八世纪,两部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
奥德赛》对希腊戏剧的出现提供了基础。从前八世纪到前六世纪,是希腊文明孕育的戏剧史上第一个伟大时代,
雅典成为希腊的艺术中心,随即设立了许多节日,包括戏剧演出的主要节日——城市酒神节。前534年,来自临近雅典的伊加利亚的剧作家
忒斯庇斯发明了第一种戏剧形式——悲剧,当时悲剧属于城市酒神节的一个附属活动。此外,悲剧家
帕拉提那斯发明了“萨图罗斯剧”这种淫荡的闹剧,
普律尼科司将女性角色引入到了戏剧中。参加城市酒神节戏剧比赛的每一个剧作家都要提交三部悲剧和一部闹剧。欧里庇得斯经常把作品的主题思想不适当的搬上舞台并对传统价值观念加以质疑。比如:他让
淮德拉爱上自己的继子、美狄亚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帕西菲对一头
OX产生情欲等。前四世纪,由他所倡导的与主题不般配的戏剧手法逐级发展完善,这个时期的希腊悲剧大多放弃了情节的深刻性而转向反面。
亚里士多德认为,住在
西西里岛锡拉库兹的厄庇卡耳摩斯于前485年-前467年期间发明了喜剧(komoidia)。前487一前486年,喜剧被城市酒神节所接受,成为得到
雅典官方承认的戏剧形式。这个时期,冷嘲热讽的情境是喜剧的典型手法,相当多的情节重点都放在吃喝、性交、财富、冶游等所带来的快乐上。前404年,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败绩,对政治和社会的讽刺就此从喜剧中逐渐消失,新的喜剧类型——中期喜剧和新喜剧开始出现。新喜剧常常表现中产阶级家庭生活,与旧喜剧不同的是,新喜剧无关乎社会和政治问题,而更喜欢关注爱情纠葛、金钱困扰以及家庭或社会关系等。新喜剧最终走上了在喜剧情境和喜剧手法上不断重复自己的道路,“被隐瞒的身份——巧遇—相认”的套路比比皆是。此后悲剧质量下降,到400年,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戏剧时代基本终结。
罗马戏剧
作为一种独立的活动,戏剧首先是在古代希腊(约前500—前336年)发展起来的,但在
欧洲古代帝国时代,它遍及地中海地区。在
希腊化时期(前336一约前31年),希腊戏剧被传入各个文化,沿着东地中海地区一直到
印度。公元前509年,
罗马共和国建立。前364年,戏剧表演首次在罗马城出现。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前509一前27年),大部分由城邦举办的戏剧演出都是在官方的宗教节庆上进行的,演出前需进行宗教仪式。出身于伊特鲁里亚的罗马统治者老昆塔(前616-前579)确立了罗马重要的节日——罗马大节(ludi Romami),希腊戏剧正是在这个戏剧节上被首次引进。此时罗马盛行着杂技、驯兽表演、杂耍、舞蹈、滑稽短剧等多种娱乐形式,因此
希腊模式的正规戏剧在罗马戏剧中只占很小的份额。前146年,罗马已经占领了希腊,随后又逐步吞并整个希腊化世界,希腊文化对罗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许多罗马艺术和文学都曾借鉴过希腊模式。前27年,罗马共和制结束,此时正规的戏剧显著减少,一些次要的形式占据主导地位。
罗马帝国时代(前27年一公元467年),拟剧(fabula riciniata)与
哑剧的流行性上升。拟剧首次出现于前211年的罗马,通常较短,出场人物众多,关系复杂。它可以表现几乎所有题材,但通常从喜剧或讽刺角度表现生活的各个方面。除戏剧表演外,拟剧表演团体还上演形式广泛的各种临时性娱乐节目,如走绳索、空中飞人、射箭等。罗马哑剧(fabula saltica)是现代芭蕾的先驱,它基本上是用舞蹈讲述一个故事,其情节多采自神话和历史。公元354年,罗马每年用于
戏剧性娱乐的天数达到100天,并另有75天用于举行类似的娱乐活动,这个时期,喜剧和悲剧的流行程度远不如拟剧和
哑剧。
由于基督教的兴起以及对戏剧的迫害,公元400年之后,罗马官方节庆日不再祭祀
异教神,戏剧在数量上也被削减。476年,
西罗马帝国终结。接下来的
拜占庭帝国(476-1453年)是
基督教时代,对戏剧的发展和传播无任何促进,但它保留了许多历史资料,其中有关希腊-罗马戏剧传统的资料导致西欧在文艺复兴时期重新发现了古代戏剧。
中世纪欧洲戏剧
传统上把中世纪分为早期(约900—约1050)、盛期(1050-1300)和晚期(1300-1500)。随着
罗马帝国的瓦解,有组织的戏剧活动在西欧已不存在,历史又倒退到公元前六世纪戏剧处于萌芽之前的状态。尽管如此,戏剧元素还是在至少四种不同类型的活动中存活下来;罗马拟剧的残余;条顿游吟诗人的演唱;公众节庆和异教的祭祀仪式;
基督教的庆典仪式。中世纪早期,戏剧开始恢复。这个时期,教堂有望弥撒和祈祷两种礼拜仪式,弥撒又分为导引和圣餐两个部分,其中导引的大部分时间是祈祷,每天的祈祷仪式对戏剧的复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部分教堂小戏都是在这些祈祷仪式中表演的。
1300年,用
塑像、雕刻和彩绘玻璃重加修饰的规模宏大的教堂建筑遍及整个西欧,宗教戏剧开始在教堂内上演。戏剧中的人物服装一般都是现成的教会制服,在上面再加些现实生活中的或象征性的装饰。女性角色一般穿法衣,头戴兜帽。天使的标志是在教会法衣外加上两只翅膀,大多数情况下,演员都由牧师或唱诗班的男童充任。到中世纪后期,在教堂外上演的宗教戏剧才真正普及,许多演出变得十分繁复,常常需持续数天,甚至要动用全社会的资源,戏剧又一次成为教会、国家和公民通力合作的结果。
文艺复兴时期
14~16世纪,发源于
意大利的强大的人文主义运动很快席卷欧洲各国。它从反对封建专制、教会权威和禁欲主义的历史要求出发,肯定人的价值,赞美人的理性和智慧,提倡人对现世幸福的追求和个性自由。
人文主义运动推动了文学艺术的高度发展,在戏剧史上也形成了第二个繁荣期。这一时期的欧洲戏剧以
英国和
西班牙为主流。
英国戏剧
由于战争和内乱,英国直至十五世纪后期才感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
伊拉斯谟等大陆人文学者来到英国;科利特等英国人文学者赴意大利学习。他们在
牛津大学和
剑桥大学从事教学,给英国学者和作家带来了对于古典文学的兴趣。1520年代,人文主义戏剧在英国剑桥广泛流行。1546年,
剑桥大学女王学院批准进行年度的戏剧演出,并在它的主礼堂建造了一座可拆装的剧场式建筑,学生为大学里的师生和应邀而来的嘉宾表演戏剧。人文主义在公学和大学里的影响也被带到了伦敦的其他学院,1561年,在神殿学院上演了
英国的第一部悲剧《高布达克》。第二年,该剧在
怀特霍尔宫上演,
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也出席观看。
16世纪,各种娱乐表演团体、各式娱乐节目在全英和本地范围内旅行演出,上演
哑剧、讽刺喜剧,此外还有非职业的表演。为了吸引广大的观众,专业演员将大众娱乐元素与来源不同的各种题材混杂在一起,圣经故事中夹杂着外国小说和骑士传奇的情节,古代神话又穿插着英国历史和低俗喜剧中的人物。
1585年到1592年,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剧作家——
莎士比亚(1564-1616年)进入伦敦戏剧界,他取材广泛,几乎尝试了当时所有的大众化戏剧类型和题材。他的作品反映了16到17世纪的
英国现实,集中代表了整个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学成就。1600年,英国公学和大学以及法律学院对职业戏剧的影响减弱,对戏剧的兴趣开始扩展到古代戏剧之外,人们把
英国历史编排入戏并上演新近的
意大利戏剧。
西班牙戏剧
与英格兰类似,西班牙戏剧的繁荣出现在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1580至1680年被称为西班牙戏剧的黄金时代,但西班牙戏剧所受的影响却不同于英格兰戏剧,在西班牙,许多影响都与摩尔人的文化有关。摩尔人统治时的西班牙是整个
地中海最富庶的地区,其文化的发达程度远远高于封建制度下的
欧洲。1500年之后,西班牙出现了独具特色的道德戏剧——宗教圣理剧(autos sacramentales),一直持续到1765年宗教演剧完全被禁止。宗教圣理剧用代表善良、邪恶、面包和酒、希望、罪、美丽、死神、人等事物的角色来讲述各种寓言故事。有些圣理剧中没有人类形象;有些早期的圣理剧仅仅表现耶稣出生,在剧中,迎接牧人的不是宣告基督降临的天使,而是解释圣体意义的类似“信仰”的人物。后来的戏剧则具有更多哲学意味,文本方面更加精致,视觉上更加复杂。
16世纪40年代,耶稣会会士将戏剧纳入了他们的教学体系,西班牙世俗剧开始出现,它专为贵族观众服务,对专业剧场的影响微不足道,但是奠定了西班牙戏剧的基础。这是戏剧最流行的年代,有许可证的剧团大约都有16到20名演员,包括男女演员和艺徒,保留剧目达到60部。戏剧演出的日期仅限于星期天和节日,1579年,来自
意大利的戛纳萨剧团被允许在平日演出,这一特权不久普及到了西班牙的剧团。到十七世纪,演出日期的许可范围就扩大到了除星期六以外的每一天。十七世纪晚期,西班牙的财政资源耗尽,政治力量也迅速衰退。戏剧活动的巨大推动力也就此终止,西班牙戏剧史上这个最有活力而产量最丰的时代就终止在17世纪末。
美洲戏剧的出现与发展得益于哥伦布,当哥伦布的探索之旅将美洲带入欧洲人的意识中,西班牙就开始着手占领这片土地。1574年,在这年新任大主教的就职仪式上,由美洲本地出生的剧作家创作的第一部
西班牙语戏剧《彼得牧师与墨西哥教堂的精神契约》搬上了舞台。作者胡安·佩雷斯·拉米雷斯是新世界的第一个重要剧作家,西班牙出生的菲尔南·冈萨雷斯·德·埃斯拉瓦的首部剧作也在这次仪式上演出,这也标志着美洲第一个职业演员的出现。1586年,阿隆索·德·布恩罗斯特罗的戏班从西班牙来到美洲,到1601年,墨西哥城已经有了三个常年演剧的团体。1597年,弗朗西斯科·德·雷翁又在此建立了第一座庭院剧场。
古典主义、启蒙运动时期戏剧
17世纪始,莎士比亚戏剧传入
德国、法国、
意大利、
俄罗斯以及北欧诸国,后渐及美国乃至世界各地,对各国戏剧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个时期,欧洲戏剧进入
古典主义时期。当时,法国是统一的
君主制国家,高度的中央集权要求文学艺术为它服务。在这种政治环境中发展起来的法国戏剧,成为古典主义的旗帜。同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
人文主义思潮,对古典主义剧作家也有深刻的影响。古典主义戏剧强调理性,强调表现人类的本质,悲剧与喜剧界限严格,不能混杂,并提出“三一律”作为结构的模式。“三一律”是戏剧的专有名词,也可称为“三整一律”,是欧洲古典主义戏剧创作恪守的规则。它规定每个剧只能是单一的故事情节,事情发生在一个地点并于一天之内完成。“三一律”法则影响至17世纪的古典主义戏剧。遵守
新古典主义规则和三一律法则的作品首先通过
英国剧作家
约翰·德莱顿的《一切为了爱情》赢得普遍欢迎,这种作品是对
莎士比亚的《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的“符合规则”的重演,他的戏剧论著奠定了英国古典主义戏剧的理论基础。
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戏剧艺术在法国、
德国、
意大利、英国都有发展。在法国,启蒙运动的主将
德尼·狄德罗根据历史的要求提出建立市民戏剧、严肃喜剧的纲领,剧作家
皮埃尔·博马舍则力这种新兴戏剧提供了实践的范例。在德国,莱辛成为民族戏剧的创始人。18世纪70年代,
狂飙突进运动推出了伟大的剧作家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和
席勒。英国启蒙戏剧的成就远不像文艺复兴时期那样辉煌,道德的批判和宣传,使大量剧作带有说教味道,英国喜剧作家菲尔丁、哥尔德斯密斯和谢里丹堪称代表。在意大利,长期流行的即兴喜剧的传统造就出启蒙剧作家
哥尔多尼。
19世纪戏剧
19世纪,
欧洲戏剧分为
浪漫主义戏剧与
现实主义戏剧两大流派。浪漫主义戏剧以强调表现主观的内心生活、强调创作自由为原则,代表性作家有法国的
维克多·雨果、
维尼、
阿尔弗雷德·德·缪塞、
亚历山大·仲马,
德国的
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
俄罗斯的
亚历山大·普希金等。19世纪30年代,现实主义戏剧逐渐发展起来,它更重视客观性及细节真实,强调再现完整的人,重视人的个性特征。在欧洲,现实主义剧作家有
挪威的
亨利克·易卜生,法国的
亚历山大·仲马,
英国的
萧伯纳、
约翰·高尔斯华绥,俄国的
尼古莱·瓦西里耶维奇·果戈里、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列夫·托尔斯泰、
契诃夫、
马克西姆·高尔基等。
19世纪末以后,世界戏剧呈现出多种流派相互竞争、又相互吸收的局面。
现实主义戏剧在新的历史时期被继承和发展,风格日趋多样。美国戏剧后来居上,被誉为美国现代戏剧之父的
尤金·奥尼尔有大量现实主义剧作问世,也写过属于其他流派的作品。与现实主义戏剧并存的是此起彼伏的诸多新流派,诸如象征主义、
表现主义、
未来主义、
超现实主义、
存在主义、荒诞派等,也可统称为现代派戏剧。这些新流派的诞生,有深刻的社会原因,又受到现代哲学、现代心理学的影响。20世纪50~60年代,荒诞派戏剧盛行于欧美各国,主要剧作家有
爱尔兰的贝克特,法国的
欧仁·尤内斯库,
英国的
哈罗德·品特,美国的阿尔比等。
20世纪中叶戏剧
1947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主持成立了“国际戏剧协会”(ITI),并每年为它提供资助。其他一些组织也促进了戏剧观念的交流,国际合作促进了全世界戏剧的发展。20世纪中叶,戏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普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最具影响力的戏剧是
存在主义和荒诞派。存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观点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这种哲学思想通过法国哲学家和小说家让·保罗·萨特(1905-1980年)的论文和剧本传播,在战后不稳定的岁月里,萨特吸引了众多崇拜者。荒诞派戏剧家大都接受了萨特的哲学观点,作品中各种不调和的事件同时出现,产生了既庄重又滑稽的反讽效果,使荒诞性大大增强。
20世纪60年代,人们的兴趣从荒诞派转向探讨社会问题的戏剧,不少剧作家开始关注政治和社会经济主题。在
德国,戏剧创作主要采用“文献剧”或“事实剧”的形式,即往往通过真实的事件来探索当时人们对公务事物和道德领域的罪感与责任问题的特殊关注。这一形式的代表作为1964年由德国剧作家海纳尔·基普哈特(1922-1982年)创作的《奥本海默案件》,剧中所有对话均来自美国参议院举行的听证会。文献剧在德国的成功也激发起其他国家的剧作家采用同一形式,因此许多当代历史事件被搬上戏剧舞台。这一时期,社会的繁荣为戏剧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经济基础,传统演出与创新作品均可得到财政支出。
20世纪70年代开始,不少剧团放弃了传统的戏剧文本,而改用电子媒体、超现实的
视觉艺术、默剧、音乐等。各种戏剧节的演出形式也更加多样,爱丁堡戏剧节上演剧目持续增加,成了
欧洲规模最大、最具多样性的戏剧节。
20世纪80年代开始,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保守思想重新占据上风,此前的繁荣景象逐渐消失。1989年,东欧集团彻底瓦解,
苏联自身也将崩溃,种族冲突和经济危机加剧,一个新的不稳定时代到来了。全球戏剧受到影响,在卷入军事冲突和经济危机的国家,戏剧被忽略。在其他国家,艺术开支被大量削减,戏剧被迫适应新的经济现实。
1990年,电子网页的出现标志着技术革命的全新方向,到20世纪末,这项技术已经成为戏剧界经济效益最高的广告、市场和剧目宣传工具。从2007年起,
纽约的
大都会歌剧院决定在选定的电影院播放他们上演的某些剧目的录像剪辑版,
百老汇大道的一些主要剧院也采取了类似措施。戏剧朝着多样性的方向发展。
东方戏剧
东方戏剧主要包括
印度的梵剧、
日本的能乐、
越南的嘲剧、
朝鲜的唱剧以及中国的戏剧。
中国戏剧经历了一个由古典到现代的变化。中国古典戏剧起源于原始巫术仪式。
王国维曾指出戏曲自“巫优”二者出。在
中原地区,古代的
傩戏以及各种民间仪式戏剧和宗教戏剧也有数千年历史。《吕氏春秋•古乐》中就明确记载了一场典型的“杀牛祭”,其中“三人操牛尾”和“八阕”的表演带有简单的情节,可称之为原始戏剧。
自两汉至隋唐,民间乐舞百戏也一直活跃在各种勾栏瓦肆中,成为中国戏剧生成的重要文化土壤。中国戏剧的初期,以歌舞为主,角色较少,剧情简单。汉代的百戏,唐宋的大曲、唱传、诸宫调等对中国古典戏剧的成熟起到了铺垫作用。从
杂剧开始,剧中的人物渐增,具备唱、科、白和完整的剧情。从音乐的表现形式看,
戏曲音乐有一定的体式,是由唱曲牌的“联曲体”和唱七字句或十字句的“板腔体”以及对两者的综合使用而构成。元杂剧和南戏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典戏剧的正式形成。
唐朝(618-907)时期,喜剧小品开始流行,傀儡戏发达,朝着戏剧形式的独立迈出了一大步,出现了包括音乐、舞蹈、对白与杂耍于一体的特色鲜明的戏剧形式。714年,
李隆基设立了教坊,专门用于训练歌者、舞者以及宫廷的其他娱乐人员。此后,教坊以“梨园”闻名于世。唐朝之后经历了一段动荡,直到
宋朝(960-1279年),戏剧进入又一个辉煌的时期。短小的综合性表演杂剧广泛流行,第一代专门建造的剧场(勾栏)开始出现,中国现存最早的戏剧《
张协状元》便出现于这个时期。各种各样的故事由职业说书人在茶楼里讲述,同时被改编成
木偶戏和皮影戏为民众表演。
元代,中国戏剧迎来了黄金时代。元代戏剧家多取材于历史、小说、时事等,通过戏剧展现了
中原地区民众生活的世情百态,视角广阔、内容丰富,虽取材于过去的作品,却能够映射当代现实。流传至今的元代剧本约有170部,姓名可考的剧作家有55个,其中最出名的剧作家是有着“中国戏剧之父”之称的关汉卿(约1245-1322年),他一生共创作67个剧本,保留下来的有18部,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是家庭悲剧《
窦娥冤》。流传最广的
杂剧是
王实甫的《
西厢记》,本剧取材于小说,叙述佳人
崔莺莺和才子
张珙之间的考验和喜悦,他们在经历长久的离别后终成眷属。该剧性格鲜明,词句优美,意境迭出,在同时代的作品中最为著名。
明清之际出现的传奇为中国戏剧史添上了绚烂的一笔。明代(1368-1644年)的十六世纪中叶,一种与传统音乐有着根本区别的新的音乐形式——
昆曲被引入到戏剧创作中。1579年,剧作家
梁辰鱼(1520-1580年)在传奇作品《
浣纱记》中采用了昆山腔,取得了巨大成功。此后,
中原地区剧坛由
杂剧风格为首的北方风格转为南方风格统治。明代最杰出的剧作家当属
汤显祖(1550-1616年),他的四部作品合称为“玉茗堂四梦”,主题均取“人生如梦”之意。其中,《牡丹亭》是四梦中最受称赞的一部。1998年曾被纽约林肯中心选为年度的
中国艺术节剧目。与汤显祖齐名的剧作家是
沈璟(1553-1610年),他的关于南戏音乐宫调的论述一直被视为戏剧相关领域的经典。
1790年,为了庆祝
爱新觉罗·弘历(1735-1795年在位)80岁寿诞,各地优秀戏班应召入京,表演完毕后戏班便留在了北京,来自各地的不同风格逐渐融合,形成了“京剧”这一新剧种。京剧强调中规中矩的表演、舞蹈和歌唱程式,通常分为文戏和武戏两类。
清代末期,地方戏占据了广阔的市场,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喜爱。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戏剧开始由古典向现代转型。自1840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国门向西方打开,中国社会走向了现代化的道路。中国文化受到了这一趋势的影响,戏剧也不例外。时代的改变要求戏剧必须以启蒙精神真实反映社会人生,表达人的真情实感。现代戏剧面向现代社会,以
人道主义、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等新思想,塑造出一个个丰富复杂、个性鲜明的来自于生活真实中的人物形象。受西方的影响,话剧开始在中国流行,它以再现生活为准则,塑造典型人物,成为了现代中国戏剧的代表。早期话剧大都是外国作品,如由
莎士比亚、契诃夫、
萧伯纳等人的作品翻译或改编,中国剧作家逐渐开始尝试话剧写作,第一个赢得批评界广泛赞誉并取得商业上的成功的是曹禺(1910-1996年),他被认为是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剧作家,其作品《
雷雨》《
日出》《桥》等表现了当代中国的社会问题,尤其是新旧标准之间的冲突。
1949年后,普及面最广的中国戏剧是
贺敬之、
丁毅创作的《
白毛女》,其最初的形式曾借重于西方
歌剧的程式,后来被改编为话剧、
京剧、地方戏曲和芭蕾舞等形式。自21世纪起,由于电影工业的成功,越来越多的中国戏剧艺术家开始被西方人所了解,西式大型综合性剧院也开始在中国被建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更是进一步扩大了中国戏剧在国际上的文化影响力。
艺术特点
戏剧语言
戏剧演员要通过肢体动作展示和语言表达,向观众呈现出精彩完整的故事。剧本在戏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戏剧本质上就是将剧本内容以表演的形式诠释出来,剧本实际上是一种文学作品,语言是其中的核心要素之一。戏剧语言是剧作中人物进行交流和表白的话语,又称台词。戏剧语言是剧作家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戏剧情节、揭示剧作主题和意蕴的基本手段。人物的语言是戏剧舞台上除了人物动作之外唯一可以运用的表现手段。戏剧语言通常是由人物的独白、对白和旁白三种类型构成。
独白
独白是剧中人物在舞台上一个人独自说出的台词,对于戏剧作品来说,人物语言作为人物塑造过程中的关键表现形式,可以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全面展现。演员如果想将戏剧效果全面升华,就要重视戏剧作品情节设计,通过精彩绝伦的填词,将角色心理状态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让观众产生共鸣,使其了解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
对白
对白即戏剧作品中各个人物之间的对话内容,是戏剧语言的主要形式,是戏剧舞台中台词表达的关键形式。因为戏剧表演有着一定特殊性,再加上市场相对受限,所以便对戏剧演员的台词功底和技巧等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唯有台词功底深厚且感情饱满,方可使观众注意力集中,此时观众聆听演员在舞台上的对话、独白等,便可全面掌握剧情,亦可感受到人物内心想法,领悟作品之魅力。对白会让观众理解整个故事的情感主线,让戏剧舞台人物形象的性格得到立体化呈现,便于观众感知人物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使用戏剧化的语言对白,有利于舞台人物形象的塑造,易于引发观众共鸣。
旁白
旁白是单纯基于舞台层面,抛却剧中人物, 从舞台角度传递给观众某一剧情信息的语言。旁白的内容,主要是角色对与之对话者的评价和本人内心活动的表露。旁白更能展现角色内心想法,让观众了解下一步的剧情发展。在戏剧舞台表演中,旁白只有声音,说话者只负责交代剧情。说话也是动作表达的一种方式,是戏剧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元素。旁白内容的设计有助于增进人们对剧情的理解,也是戏剧语言与人物塑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巧妙的旁白语言设计具有一定的代入感,有助于观众理解人物形象及其语言的“缘由”。
剧本
剧本是以代言体方式为主表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是戏剧演出的文字依据。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和
舞台指示组成。对话、独白、旁白都采用代言体,在戏曲、
歌剧中则常用唱词来表现;舞台指示是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性的文字说明,包括对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的交代,对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体动作及内心活动的描述,对场景、气氛的说明,以及对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方面的要求。作为戏剧演出活动的文学基础,剧本创作应该处理好本身的文学性和舞台性之间的关系,以演出作为目的和依归。在实际演出活动中,有的导演根据演出的需要对剧作者所写的剧本进行适当处理,构成一种专供演出的演出本,亦称台本。演出本一般不改变原剧本的精神实质和艺术风格。
剧本是戏剧的基础,西方的剧本起源于古代希腊,是继抒情诗、史诗之后形成的第三类文学体裁。最初的雏形是宗教祭祀仪式上的表演,伴以歌唱和音乐,目的是创造宗教崇拜的气氛。后来,这种每年冬春两季在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庆典上举行的活动,渐渐过渡到以诗人们所写的剧本为基础的、相对独立和完整的演出活动。在
中原地区,广义的剧本还兼指研究剧本创作与剧本鉴赏的理论。包括编剧史论、编剧理论、编剧评论。
戏剧动作
戏剧动作是戏剧艺术的基本表现手段。在表演艺术中,又称舞台动作。戏剧动作作为一种表现手段,它来源于生活,但不等同于生活中的动作。根据戏剧动作的实际完成方式,可以把它分为外部形体动作、言语动作、静止动作等。外部形体动作指的是观众可以直接看到的动作方式;言语动作指的是对话、独白、旁白等;静止动作又称停顿、沉默等,指的是剧中人物既没有明显的形体动作,又没有台词,从表面看处于静止状态,但人物在静止不动的瞬间都有丰富的内心活动,通过演员的姿态、表情将内心活动传达给观众。一个完整的戏剧动作可以分解为: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样做。做什么,指动作的内容;为什么做,指动作的心理动机;怎么样做,指具体的动作方式。
舞台美术
舞台美术是戏剧艺术中除表演以外的各种造型因素的统称。包括化装、服装、道具、布景和灯光。按一般演出惯例,舞台音响也归入舞台美术
工作部门。舞台美术往往直接或间接配合戏剧动作发挥作用,化妆、服装的基本任务便是借助写实与非写实两类表现手法缩短演员的外形同各种动作形象之间有着的大小不等的距离,帮助演员转化成为所要装扮的形象。
在演出史上,舞台美术各组成部分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最早出现的是同表演关系最直接的化妆、服装和道具。在西方戏剧的源头希腊戏剧中,服装、面具已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那时一出戏的演员只有二三人,要靠不断更换服装和面具来扮演各种戏剧人物。东方戏剧以
戏曲为例,造型艺术首先集中在人物的装扮上。不过
中原地区戏曲主要采用涂面化妆,服装上的图案先是画的,后来改用刺绣,并成为具有鲜明的装饰风格的特种工艺美术。布景是较晚发明的,它有一个从剧场背景向剧情背景的演变过程,古代中国戏曲的演出,大都用一块幕幔起掩蔽、装饰作用。西方布景在20世纪初经由
日本传入中国。
灯光是最后参加到演出中的造型因素。早先的戏剧演出均靠自然光照明,近400~500年戏剧普遍进入室内演出后,才采用人工照明。先是蜡烛和
棉花灯,19世纪初开始用瓦斯灯,19世纪末期改为电灯。现代舞台灯光已成为剧场机械设备中用作统一性和说明性力量的最主要也最灵敏的一种手段。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各种新材料大量涌现,各种新技术不断被广泛运用,极大地丰富了舞台美术的科技表现手段和表现语言。技术与顺应科技发明的新媒介共同融入舞台设计中,数字化以数字电子化为载体,以这种媒介表达的视觉效果,为舞台设计提供了新手段。新光源、特效等技术手段的运用,赋予演出震撼的效果。灯光不提供实物,但它可以切割空间,可以突显或隐没实物,可以用它的流动性加强演出的节奏感。
音乐
音乐是戏剧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
声乐歌曲是戏剧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戏剧表演的基础。声乐歌曲从属于台词及表演,并为戏剧表演提供服务。声乐歌曲的应用能帮助演员塑造嗓音,进而将戏剧人物灵活展示出来。每一个戏剧角色在表演过程中都需要声音进行支持,为了使表演更具感染力,表演者需多进行声音训练,依托声乐歌曲等丰富表演形象,进而发挥表演的最大价值。声乐歌曲的融入,能帮助表演者真实传达自己对戏剧角色的理解,进而使表演本身更感人,更生动。
戏剧表演中的声乐歌曲是以戏剧的剧本内容呈现为前提进行选择的,目的是满足戏剧表演。声乐歌曲是戏剧表演的一部分。完整的戏剧表演是表演者借助肢体、表情、语言等进行角色的诠释,进而在情境中完成表演。声乐歌曲是戏剧表演渲染的一个要素,能彰显戏剧表演的魅力。依托声乐歌曲,观众可以进行无限想象,进而享受视听盛宴。声乐歌曲是戏剧表演的配角,在整个戏剧表演过程中,借助声乐歌曲,演员可以使角色进入观众内心深处,强化观众对戏剧的喜爱。声乐歌曲的应用是对戏剧表演的辅助,能帮助观众分清主次,使其在强化舞台效果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戏剧的内涵。
戏剧中的
配乐往往为剧情走向及情感诉求服务,在每一个戏剧冲突与高潮点设计音乐,用以烘托渲染戏剧环境气氛,加强动作及节奏,推动戏剧情节发展,有助于演员塑造人物形象,强化戏剧的主题思想,是戏剧演出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
舞台
戏剧舞台是戏剧表演艺术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为戏剧表演提供优质的环境以及为表演者提供有利的场所。在进行舞台设计时,依据表演形式的特点,着重考虑戏剧的故事情节、人物命运等因素,综合考虑到戏剧舞台的环境设计和空间组合,以此来向观众们呈现出完整的舞台艺术特点,能够推动戏剧进行完整演绎,发挥出较好的演出效果。
只要是一个空间,便可以成为戏剧演出的场所,一般称为“剧场”。历史上,有许多专门供戏剧活动使用的场所,有的在户外、有的在室内。在中国古代,舞台最早用在歌舞仪式上,是舞者进行仪式时所站的一块以土推成的高台,随着戏剧发展逐渐成熟,而出现了戏棚、戏台、戏亭、勾栏等演出场所。西方戏剧的演出从希腊的露天剧场(Anfiteatro)、古罗马的圆形剧场(Colosseum),发展到近世的镜框式舞台,适合先锋实验戏剧演出的黑匣子(Black Box,或作黑盒、黑箱)、小剧场(Experimental Theater)等。
大剧场舞台
大多数戏剧表演的舞台在空间上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因此在进行舞台设计的过程中,主要通过舞台环境氛围将观众带入到戏剧表演的情 感流动过程中,从而弱化观众与戏剧表演者本身的情感交流,大剧场舞台将观众的观看席与舞台表演一分为二,戏剧表演后方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隐蔽的区域,以便在戏剧舞台表演过程中舞美的各种操作。这种大型戏剧舞台空间设计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较适合大型的戏剧表演,这种空间设计的运用形成了戏剧舞台表演方式的雏形。知名大剧场舞台有国家大剧院、
保利剧院、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等。
小剧场舞台
戏剧在开放式舞台空间进行表演的过程中,由于戏剧表演者和观众之间的距离较远,从而导致观众对戏剧表演者的动作较为模糊,在此基础上,衍生了小剧场舞台空间的运用。在小剧场舞台中,观众与表演者之间的距离较近,戏剧表演者的任何动作都难逃观众的眼睛,观众能够被戏剧表演者拉到戏剧表演中,从而让观众对戏剧表演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北京的“798 剧场”“
蓬蒿剧场”“繁星戏剧村”都是著名的小剧场。这三所小剧场分别是由废弃工厂、民国四合院以及电子器材厂和北京市群艺馆两个废弃院落改造完成的。它们都因地制宜的利用了现有的条件和空间环境,改造并成功建设成了著名的戏剧艺术集散 之地。
开放式戏剧舞台
开放式戏剧舞台是相较于镜框式戏剧舞台空间运用较晚的一种方式,它依托大型表演艺术和戏剧成为主要的表演场所。传统的表演模式促使观众对戏剧表演者的围观主要呈现在正面和侧面,将戏剧舞台空间设计为开放式,会进一步的使戏剧表演者周边的观众满意程度较高,并且在人与人之间进行感情交流的过程中,也能够体现出舞台艺术的特色,拉近观众与戏剧表演者之见的关系。
露天剧场
露天剧场是非封闭的、与室外空间联通的一类剧场,又称室外剧场。
古希腊剧场是最早的露天剧场类型,很多地区都有自己比较独特的露天剧场,中国的传统戏台也属于露天剧场。因演出类型的不同,露天剧场形式、规模差异很大。露天剧场场地的选择差异大,有选择并利用自然坡地为座席的露天剧场;选择城市、乡村的平台空场搭台演出的露天剧场;选择山水等自然景观为背景的实景演出的露天剧场。露天剧场的核心空间是舞台和观众席。不同的露天剧场,其舞台与观众席的形式及二者观演空间模式因功能和技术需求而有所差异,不一而足。在舞台附近,一般设置后台区,包含供演职员化妆、休息、布景、服装等功能空间,以及灯光、电声等控制室。
圆形剧场
圆形剧场是平面为圆形或椭圆形,中央有表演场地,座位沿四周排列的建筑。基本由观众区、歌坛(orchestra)、舞台背景墙建筑三部分构成。最早的圆形剧场建筑出现于前6世纪的古希腊,其典型代表为
狄俄尼索斯剧场、埃皮道鲁斯剧场等古代希腊大型、超大型户外剧场。此类剧场依山坡地形建筑,建筑材料基本为石材,可容纳大量观众观看演出。歌坛位于剧场中央,通行为正圆形,主要作为歌队表演区域。歌坛后区兼作表演区和换装间。观众区在斜坡上扇面形展开。
艺术流派
按容量大小,戏剧文学可分为多幕剧、独幕剧和小品;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
歌剧、诗剧、舞剧、戏曲等;按题材,可分为神话剧、
历史剧、传奇剧、市民剧、社会剧、家庭剧、科学幻想剧等;按戏剧冲突的性质及效果,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最初戏剧和歌舞是不分开的,后来东西方戏剧形成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欧洲戏剧的歌舞成分逐渐减少,产生了以歌唱为主的歌剧和以对话为主的话剧。而东方戏剧,仍然保留着大量的歌舞因素和民族戏曲成分。
戏剧冲突
悲剧
悲剧源于古希腊,由酒神节祭祷仪式中的酒神颂歌演变而来。在悲剧中,主人公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受尽磨难,甚至失败丧命,但其合理的意愿、动机、理想、激情显示出精神价值。悲剧撼人心魄的力量来自悲剧主人公人格的深化。根据悲剧所涉及的不同生活范围,可分为英雄悲剧、家庭悲剧、“小人物”平凡命运的悲剧等类型。
喜剧
喜剧是以可笑性为外在表现特征的一类戏剧,最早产生于古希腊,它起源于农民收获葡萄时节祭祀酒神时的狂欢游行,游行者化装为鸟兽,载歌载舞,称之为狂欢歌舞剧。希腊中部的梅加腊人于公元前7世纪初把它演变为一种滑稽戏,成为喜剧的前身。此后,它作为一种戏剧体裁逐步发展成熟,并诞生了伟大的喜剧家
阿里斯托芬。喜剧运用各种引人发笑的表现方式和表现手法,把戏剧的各个环节,诸如语言、动作、人物的外貌及姿态、人物之间的关系、故事情节等均加以可笑化,使得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愿望与行动、目的和手段、动机与效果相悖逆,从中产生出滑稽戏谑的效果。
悲喜剧
悲喜剧又称正剧,是在悲剧与喜剧之后形成的第三种戏剧体裁。从
古希腊到17世纪
古典主义时期,一般只承认悲剧和喜剧两种体裁,界限十分严格,彼此不能混淆。到18世纪,法国有些剧作家开始对戏剧体裁进行突破与交叉实验,并创作了一些流泪喜剧。1757年
德尼·狄德罗写了《私生子》,并在《关于〈私生子)的谈话》中,第一次阐明了建立严肃剧,即悲喜剧。悲喜剧的外部表现特征主要在于人物命运和事件结局的完满性,它既表现生活的肯定方面,又表现生活的否定方面,主人公也像悲剧人物那样追求着历史的必然要求,但这种要求在悲剧中不可能实现,而在悲喜剧中则具备了实现的可能性。在喜剧中,不合乎历史潮流的要求被作为现实的目的而被追求着;而在悲喜剧中,不合历史潮流的要求则被否定掉。悲喜剧分为从市民阶层的普通人中选取主人公的市民悲喜剧、表现政治斗争、阶级斗争、民族斗争中的重大题材的英雄悲喜剧两种,代表作品有《私生子》《一家之主》《万水千山》《陈毅出山》等。
容量大小
多幕剧
多幕剧是剧情在两幕及以上幕内完成的戏剧,与独幕剧相对应。现代戏剧中所说的“幕”是指启闭舞台大幕一次,一般是根据情节的发展、时间和场地的变化、人物的上下场等将故事划分为相对完整的若干段或者若干个小故事来呈现,一幕就是一个较为完整的段落。一幕之内又可根据时空与景物的变化分为若干个场。在多幕剧中,幕间歇往往表示着或长或短的时间跨度或场景的变换转移,分幕分场则成为戏剧处理时间和空间的特殊方式。
独幕剧
独幕剧指剧情在独立的一幕内完成的小型戏剧,与多幕剧相对应。它起源于
欧洲剧场中配合主戏演出的小戏,后来发展成为一种能够以简短的篇幅、紧凑的结构使戏剧冲突迅速展开、在瞬间表现激变,并尽可能在一幕之内完成一个独立完整故事的小型戏剧。独幕剧通常只有一个场景,也可以有两个以上场景。一般人物较少,情节线索单纯,从一个生活侧面反映社会矛盾,构成一个独立完整的戏剧故事。代表作品有契诃夫的《蠢货》、辛格的《骑马下海人》、
格雷戈里夫人的《月出》、田汉的《获虎之夜》、丁西林的《一只马蜂》、孙芋的《妇女代表》等。
戏剧小品
戏剧小品是一种关注现实和百姓生活,以较少人物和较少手段呈现一个喜剧性情境的小型戏剧样式。较之独幕剧,戏剧小品更为简短。在欧美,类似的概念为短剧。在中国,这类短剧最初统归于独幕剧,也有一些约定俗成的称谓,如:小小独幕剧、即兴短剧、微型独幕剧、微型戏剧、微型喜剧、小话剧、小喜剧、小品。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电视业的普及和发展,这类短剧通过电视媒介得到广泛持久的传播,成为电视节目的一种戏剧类别样式,新剧目层出不穷,这一类的短剧也由此显示出独立的品格,成为一个统一的既亮相于剧场舞台,更活跃于电视屏幕的独立戏剧品种。喜剧小品是戏剧小品创作和演出的主流样式。
表现形式
话剧
话剧以说话为主,它起源于
古希腊的祭神仪式,有悲剧,也有喜剧。在欧洲,一般将发端于古希腊悲剧和喜剧的舞台演出形式称之为drama,通常译为戏剧,并将它与
歌剧、舞剧、
哑剧等相区别。
莎士比亚、
席勒和
亨利克·易卜生等都是伟大的话剧作家。这个剧种从20世纪初传到
中原地区,最初称之为新剧、文明戏、爱美剧等。1928年,中国戏剧家
洪深提议定名为话剧,将之与传统戏曲、歌剧、舞剧、哑剧等相区别。它综合文学、表演、导演、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文艺成分,而以说话(对白、独白、旁白)为主要表现手段;演员的表演则是以说话和动作来塑造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直观地展现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斗争。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话剧的题材、体裁、风格、手法和艺术形式也不断丰富发展。
老舍的《
茶馆》 最能代表中国话剧的特色。
歌剧
歌剧兼具音乐和戏剧的属性,是主要以音乐和歌唱来交代或传达剧情的戏剧体裁。其舞台呈现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西方歌剧多取材神话传说和改编自名著,戏剧情节及人物主要为音乐审美特性的充分展开提供基础和依托作用,音乐属性在其中占据首要地位。歌剧在欧美国家被视为西方经典音乐传统的一部分。中国的民族歌剧是一种以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样式,多取材于传统戏曲和
民俗音乐,音乐的表达更多地是为了传达剧情,戏剧属性在其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近代西方
歌剧是指16世纪诞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演唱剧,后来发展成为意大利歌剧,演唱内容主要是古代神话和英雄传奇。中国民族歌剧的创作活动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20世纪40年代
延安市的文艺工作者创作的《
白毛女》,为民族歌剧在中国的诞生和发展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歌剧史上的著名剧目有
沃尔夫冈·莫扎特的 《魔笛》、
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蝙蝠》、
乔治·比才的《卡门》和
贾科莫·普契尼的《蝴蝶夫人》等。
舞剧
舞剧属于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其以舞蹈为主要手段,融合了戏剧、音乐、服装等艺术形式,舞剧中不仅有优美的舞蹈,还有连贯的剧情,通过舞蹈表演以及人物关系、人物形象的塑造让观众能够在接受舞蹈艺术熏陶的过程中,感受舞台剧情的跌宕起伏,理解舞剧的内容,并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丰富观众的观感体验。舞剧由若干要素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物、事件、矛盾冲突。其起源可追溯至古代的埃及、印度、希腊、罗马及中国,舞剧的动作语言通常包括各种类型的舞蹈,如古典舞蹈、性格舞、
现代舞,有时还有宫廷舞蹈、
舞会舞蹈以及武术、杂技性的舞蹈。因剧目题材和体裁不同,舞剧以某一种类舞蹈为主,其他几类舞蹈为辅,也可以各类舞蹈兼而有之。舞剧中的舞蹈样式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或舞蹈性
哑剧。
芭蕾舞是西方舞剧的典范。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
意大利,形成于16世纪的法国。19世纪中叶以后出现大量优秀的舞剧。代表作有《
芭蕾舞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芭蕾名作。20世纪出现的现代派舞蹈和传统芭蕾的结合,产生了现代芭蕾。在中国,舞剧是20世纪中叶出现并逐步发展起来的,代表剧目有《吉赛尔》《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小刀会》等。
哑剧
哑剧起源于古代人的生活活动,诸如狩猎、战争、舞蹈,后在古埃及、古印度蜕变成一种艺术表演形式传入西方。
哑剧靠演员用动作和面部表情来表演,是不说话的戏剧。要求演员进行内心的创作,并使这种创作通过形体得到表现。形体动作是哑剧舞台上的语言,它所具有的准确性和节奏性能表现出诗的意蕴。它通过形体动作使具体的形态变得抽象,使抽象的意念变得具体。早期的哑剧,是在大型戏剧演出前或幕间穿插的杂耍表演。后来,哑剧发展成比较复杂的表演形式,并加入了音乐效果。随着历史的前进,哑剧发展成一种既可以生动表现各种人物,也可以深刻说明人生哲理的艺术。
当代
哑剧有独角戏,也有集体哑剧,大都有完整的情节。演员演出时勾画上色彩夸张的白色脸谱,除表演形体动作之外,音乐及效果的应用逐渐在哑剧中推广。现代以表演哑剧著名的艺术家有卓别林、马尔索、莫尔肖等。中国戏曲中含有大量无声表演片断,作为独立的哑剧则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首创者是
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员王景愚。
木偶剧
木偶剧,又称傀儡戏。多以童话或神话故事为内容,是由演员操纵木偶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像电影的配音一样,幕后的演员一边操纵木偶的动作,一边说话和演唱。木偶剧有
悬丝傀儡和杖头木偶之分,木偶形象并不都是木头做的,还有用其他材料制作的。木偶的脖颈、四肢关节都能活动,可以用很多方法来操纵,比如用悬吊的线从上面操纵,用活动的木杆托举木偶,软材料做的还可以套在演员的
手掌上表演。20世纪以来,木偶戏演出形式日益丰富,舞美设计、声电效果更是精益求精,然而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艺术,有些剧团也竭力保持其传统面貌。20世纪30年代以后,木偶戏进入电影、电视,成为各国儿童喜爱的艺术。在中国、
俄罗斯、
捷克、
斯洛伐克、
保加利亚、法国、
日本等国,都有著名的木偶艺术家。1929年,国际木偶协会成立,由其举办的国际木偶
中国艺术节,是木偶艺术界的国际盛会。
地域特色
中国戏剧
中国戏剧品种繁多、千姿百态,至今仍保留着300多个剧种。这些剧种中,有些是“大戏”,有些是“小戏”。
粤剧由传统的声腔发展而来,小戏则产生于民间的歌舞和说唱。区别一个剧种,关键是看它属于哪个声腔系统。除
京剧以外,至今仍然很流行的剧种有昆曲、
越剧、
豫剧、粤剧、评剧和
黄梅戏等。产生于江苏昆山地区的
昆曲,明清时期成为全国性剧种,其声腔对后来的地方戏曲影响很大。
戏曲的声腔,主要是指地区演唱腔调的不同。南方用南曲,北杂剧用北曲,在音乐上形成明显的区别。南曲有弋阳、余姚、海盐、昆山四大声腔。后来,昆山腔经过改革,把南曲和北曲融合起来,成为昆曲,一般把昆曲看作中国戏曲唱腔的“正宗”。
中国的传统戏剧有一个独特的称谓:戏曲。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它拥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是中国各民族长期的共同的创造,是千百年来由许多艺术家一点一滴创造积累起来的。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综合性,使中国戏曲富有特殊的魅力。它把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的美熔铸为一体,用节奏统御在一部戏里,达到和谐统一。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国独有的节奏鲜明的表演艺术。
日本歌舞伎
日本歌舞传产生于16世纪末,最初是年轻女子表演的舞蹈,后来遭到禁止,改为男扮女装。17世纪以后,歌舞伎将歌舞与对话结合,发展为多场次的大型古典剧。歌舞伎实行家族传投制度,著名的演员都出自几个传统的家族。歌舞伎流传至今,仍深受日本人的喜爱。在日本歌舞伎史中,芳泽蒲被尊为“日本旦角艺术集大成的特殊功勋者”与“日本旦角的开山鼻祖”。他苦心钻研而集大成的旦角艺术,代代相传延续至今,形成歌舞伎演艺的传统,对
日本歌舞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印度梵剧
梵剧是
印度最古老的戏剧,它是在宗教仪典和史诗基础上逐渐演变、成熟起来的,汲取了宗教仪典活动中的吟诵、歌唱、舞蹈、模拟动作及诗史题材、叙事方式等多种艺术成分与表现手段,使它成为融文学、表演、音乐、舞蹈、说唱等多种艺术成分,类似于中国戏曲集唱念做打于一身的戏剧样式。代表作品有《惊梦记》《小泥车》《沙恭达罗》《结髻记》《优哩婆湿》《龙喜记》等。
代表人物
西方戏剧艺术大师
威廉·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
英国戏剧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最杰出的代表,被认为是〝时代的灵魂”。莎士比亚生于天里克郡埃文河上的斯特拉特福镇。他的剧作既是英国也是
欧洲这一时期文学最高成就的标志,他一生共写了37部戏剧。代表作有四大悲剧《
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
李尔王》、喜剧《
仲夏夜之梦》《
威尼斯商人》、
历史剧《
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亨利六世》《亭利八世》以及《
无事生非》《
皆大欢喜》《
第十二夜》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亨里克·易卜生
亨里克·易卜生(Henrik Ibsen,1828~1906),
挪威戏剧大师,现代欧洲戏剧的奠基人。生于挪威南部希恩镇一木材商人家庭。他的社会问题剧以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技巧震动了西方剧坛,把19世纪未的
欧洲戏剧从形式主义的泥坑拉回到
现实主义的道路上来,引起了一场戏剧革命。代表作有 《
玩偶之家》 《青年同盟》 《人民公敌》《群魔》等。
尤金尼奥·巴尔巴
尤金尼奥·巴尔巴(eugenio barba,1936~),
意大利戏剧导演、戏剧活动家。生于
布林迪西。巴尔巴借助奥丁剧团、国际戏剧人类学学院开展的戏剧实验和研究展现了一种全球化视野。他立足于西方剧场传统,汲取东方表演艺术传统的经验和思想,试图寻求表演的共通原理,以便跳出各自的文化藩篱,发展出独辟蹊径的“第三种戏剧”(或称欧亚戏剧)。巴尔巴关于其戏剧生涯、实践和理论的著述丰硕,有《剧场:孤独、艺术、造反》《灰烬与钻石之地:我在波兰的学徒生涯》《论导演和戏剧构作:让房子燃烧》《恒河月升:我的通往亚洲表演技艺的旅途》《戏剧五大洲—一演员的物质文化现实与传说》等。
阿贝尔
阿贝尔(Kjeld Abell,1901~1961),
丹麦戏剧作家,生于
日德兰半岛的里伯,青年时代学习舞美设计,后进入
哥本哈根大学主修
政治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丹麦戏剧界的领军人物。其戏剧按主题及创作年代分为三类。一类是批判中产阶级陈腐观念与生活的讽刺剧,包括早期作品《迷失的旋律》(1935)和《伊娃尽孝》(1936)等;一类是鞭挞丹麦政治中立,政府消极无为,呼吁民众抵抗纳粹占领,反对集权压迫的中期戏剧,代表作有《安娜•索菲•海德维格》(1939)、《朱迪斯》(1940)和《锡尔克堡》(1946)等;一类是谴责现代知识分子感情冷漠、孤寂异化,歌颂普通劳动人民热情洋溢、团结互助的后期作品,如《云上的日子》(1947)、《蓝色京巴狗》(1954)及《茶花女》(1959)等。阿贝尔认为,戏剧必须贴近生活,作品须与现实社会密切联系,以唤醒国民的政治意识与道德责任感。受
奥古斯特·斯特林堡及
贝尔托·布莱希特的影响,他在戏剧形式方面大胆创新,将
表现主义与超现实元素搬上
丹麦舞台。
戈特霍尔德·埃夫莱姆·莱辛
戈特霍尔德·埃夫莱姆·莱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1729~1781),
德国戏剧作家、戏剧理论家。生于德国劳西茨地区的卡门茨,1741年到迈森贵族学校上学,同时从事文学创作,开始创作喜剧《年轻的学者》。莱辛的剧作具有鲜明的社会批判倾向。《犹太人》(1748)驳斥了人们对犹太人的偏见;《怀疑论者》(1749)写对宗教持怀疑态度的人与虔诚的教徒之间如何彼此理解、和睦相处。这两部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是莱辛毕生为之奋斗的理想。莱辛的悲剧《萨拉•萨姆逊小姐》在德国戏剧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它标志着德国戏剧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剧本描写密勒封抛弃原来的情人玛乌德,又爱上萨拉,玛乌德千方百计破坏他们之间的关系,最后毒死萨拉。剧本突破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观念,市民代替王公贵族成了悲剧的主人公,成为
德国的第一部市民悲剧。莱辛一生既反对世俗的封建统治,也反对
基督教的正统派,《智者纳旦》便是他同基督教正统派斗争的产物。
东方戏剧艺术大师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明代戏曲作家、戏剧艺术大师。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被誉为“中国的
莎士比亚” 。汤显祖精古文诗词,通天文地理、医药卜诸书。主要创作成就在戏曲方面,其代表作 《
牡丹亭》(又名《还魂记》)和《
邯郸记》《
南柯梦》《
紫钗记》 合称“玉茗堂四梦”。
曹禺
曹禺(1910~1996),中国现代剧作家、戏剧教育家。新文学发展中话剧文学方面最主要的代表作家之一,原名万家宝,字小石。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是继往开来的重要人物,他继承了先驱者们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精神和为人生的艺术主张,同时广泛借鉴和吸收了中国古典戏曲和欧洲现代戏剧的表现技巧,把中国话剧艺术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他的创作在深刻地反映中国社会现实方面,在塑造鲜明独特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女性形象方面,在赋予剧本以激情和诗意,特别是悲剧艺术的建树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曹禺最初创作的三部话剧作品 《
雷雨》 《
日出》和《原野》,被称为抗战前的“三部曲”。
久保田万太郎
久保田万太郎(1889〜1963),
日本近现代戏剧作家、导演、俳句诗人。生于
东京,大学期间开始在
永井荷风主办的《三田文学》上发表剧本《游戏》,深受
小宫丰隆和岛村抱月的赏识。1911年发表剧本《游戏》《序曲》。1912年剧本《黄昏》上演,开始受到演剧界的重视。1915年参加以
小山内薰为首组成的“旧日剧研究会”。1917年发表《草木初凋》,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此后陆续发表《雨空》《不幸》《短夜》《大寺学校》《在钓鱼池》《秋草的故事》等剧作。1937年与
岸田国士、岩田丰雄等成立
文学座剧团,一直担任干事领导职务,同年获菊池宽文学奖。在
森本薰创作、
杉村春子主演的《女人的一生》中任导演。另外,他还把许多
日本的文学名著改编成新派剧的脚本搬上舞台,如
泉镜花的《歌行灯》、
谷崎润一郎的《
春琴抄》、
樋口一叶的《
十三夜》等。久保田万太郎的作品大多以
东京商业区小市民为题材,描写他们在时代浪潮冲击下的颠沛流离的生活,抒发了他们对旧时代的眷恋和感伤情绪。作品运用传统的东京话,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李海浪
李海浪(1916-07-22~1989-04-08)韩国戏剧演员、导演,原名李海良。生于
汉阳(今首尔)。1954年,李海浪成为
韩国艺术院终身会员,后历任中央国立剧场负责人、韩国演剧研究所剧场负责人、韩国艺术文化团体总联合会会长、大韩民国艺术院会长等职务,成为韩国戏剧界、文化界的代表性人物。此外,他还担任过第8届、第9届国会议员。李海浪参演过戏剧《通往向着黑夜的漫长旅程途》等,导演过《哈姆雷特》《野鸭》《目击者》《热铁皮屋顶上的猫》《女性万岁》《旷野》等100多部戏剧。著有《帷幕后的又一种人生》《李海浪导演教程》等。曾获
韩国艺术院奖、汉城特别市文化奖、东朗演剧奖、
国民勋章牡丹章等多种奖项。李海浪去世后,为了纪念其对韩国戏剧的贡献,位于首尔市中区笔洞3街的
东国大学艺术剧场被改建为“李海浪艺术剧场”’。1991年4月,《
朝鲜日报》与“李海浪演剧财团”设立“李海浪演剧奖”,奖励致力于发展正统剧的演员、导演及剧团。
西方表演艺术家
查理·卓别林
查理·卓别林(Charlie Chaplin,1889~1977),英国电影演员、 喜剧表演大师。1914年2月28日,卓别林首次在启斯东喜剧片《阵雨之间》扮演了一个头戴圆顶礼帽、足蹬大皮靴、手持一条竹手杖、走路像鸭子的小流浪汉
夏尔洛的形象,获得成功。随后卓别林的这一角色扮相开始定型,日益深入人心,其夸张的风格、滑稽的表演、酸楚的表情也成为他此后电影生涯中独树一帜的
流浪汉形象的标志。卓别林一生主演和导演了近百部优秀无声黑白电影,创造出“伟大的无声美和黑色美”,成为最杰出的无声电影表演艺术家和导演。
查理·卓别林和他的流浪汉形象“查理”在世界电影史上和观众心目中,已经成为不可磨灭的符号,代表了世界上争取自由、民主、平等,渴望和平、进步、人权,呼唤理想社会与幸福生活的人本思想,其笑中带泪的悲剧性喜剧艺术理念深深地影响了后世。其代表作品有《淘金记》《马戏团》《城市之光》《
摩登时代》《大独裁者》《
凡尔杜先生》《舞台生涯》等。
艾蒂安·德克鲁
艾蒂安·德克鲁(Etienne Decroux,1898~1991)出生于法国巴黎,被称为“现代
哑剧之父”。德克鲁重新定义了“哑剧”,并逐渐发展出一种独特的个人运动风格。他创造的艺术形式与以前被称为传统哑剧的完全不同,他没有发展沉默的艺术,而是发展了一种真正的戏剧运动艺术。因此,他的革命艺术形式通常被认为是“经典”哑剧。为庆祝艾蒂安·德克鲁诞生125周年,世界哑剧组织(WMO)决定宣布2023年为最伟大的哑剧年。其代表作品有《神奇鸟的冒险之旅》《乌鸦》《天堂的孩子》等。
梅丽尔·斯特里普
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美国戏剧演员、社会活动家。生于美国
新泽西州。1975年,出演个人首部
百老汇大道舞台剧《特里劳妮的舞台》。1976年,凭借话剧《27车棉花》《两个星期一的回忆》提名第30届
托尼奖话剧类最佳女配角。1977年拍摄了第一部电影作品《朱莉亚》,由此使她进入了更广阔的表演天地。。1978年以在电影《猎鹿人》中的表演,获得了第一个奥斯卡奖提名。此后梅丽尔参演了近60部电影,共获得了20余次奥斯卡奖提名。在电影表演上取得巨大的成就后,于2001年再次回到戏剧舞台,出演了契诃夫的《海鸥》,并于2006年主演了
贝尔托·布莱希特的《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叶林娜·贝斯特里茨卡娅
叶林娜·贝斯特里茨卡娅(Elina Bystritskaya,1928~2019)
俄罗斯戏剧、影视演员。生于
苏联基辅(今属
乌克兰),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两度获得为祖国而战二等勋章,曾获得苏联人民演员、俄罗斯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苏德战争期间在医院工作。战争结束之后进入医学院学习。1947年毕业,前往音乐学校学习音乐和芭蕾。在剧院第一次登台演出,是在戏剧《玛露西亚•波古斯拉芙卡》中跳东方舞。后到基辅戏剧学院研习戏剧。1953年毕业后在维尔纽斯俄罗斯剧院开始她的演艺生涯。后受邀在电影《没有说完的故事》中扮演女医生叶丽莎维塔•马克西莫娃。1955年该影片上映,贝斯特里茨卡娅获得了荣誉和国际知名度。参演电影《
静静的顿河》,扮演阿克西妮娅,成为其艺术事业的高峰。她塑造了敢作敢为、敢爱敢恨的顿河哥萨克女人阿克西妮娅,获得了成功,并取得多个奖项。导演格拉西莫夫称赞她是一个演技派女演员。《静静的顿河》获得了戛纳电影节的大奖,她被授予荣誉哥萨克称号。1958年受邀到基辅马利剧院演出,首演剧目是
英国剧作家王尔德的《少奶奶的扇子》,扮演温德米尔夫人。之后,她又先后主演了奥斯特洛夫斯基、
马克西姆·高尔基、契诃夫、莱蒙托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文学家的戏剧作品。
萨拉迈•黑扎兹
萨拉迈•黑扎兹(Salama al-Hijazi,1852~1917),
埃及歌剧演员。早年以歌唱宗教赞美词出名,后来专门从事歌剧演出。1890~1904年他参加喀巴尼和亚历山大•法拉赫的剧团。1905年单独组织剧团,建立了剧场,以演出歌剧为主。他的歌剧布景优美,装饰讲究,演出服装华丽,可以和当时埃及国家歌剧院媲美。他演出的剧本多是
莎士比亚、
维克多·雨果、
皮埃尔·高乃依和
亚历山大·仲马等英、法名家的名剧,但人物和情节都经过了修改,穿插了许多诗歌和唱段,很受观众欢迎。黑扎兹嗓音洪亮,委婉动听,表演技巧娴熟,被认为是1916年以前
埃及舞台上
歌剧表演艺术的大师,人们誉之为“阿拉伯歌剧的元老”。
东方表演艺术家
梅兰芳
梅兰芳(1894~1961),中国近现代京剧演员,字华。在50余年的舞台生涯中,梅兰芳创造了众多优美的艺术形象,发展和提高了
京剧旦脚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梅兰芳创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体现了中国妇女各种美好的品德与个性,他善于运用歌唱、念白、身段、舞蹈等技巧,把人物的心理状态刻面入微。他善于表现人物细腻的感情,运用艺术手段自然、和谐,富有节奏感,在质朴中见俏丽、妩媚中显大方。著名戏剧家
欧阳予倩曾誉之为“伟大的演员、美的化身”。其代表剧目有《
宇宙锋》《
贵妃醉酒》 《断桥》《
贩马记》《
穆柯寨》《
京剧《霸王别姬》》等。
李再雯
李再雯(1922~1967),中国近现代评剧演员,艺名小白玉霜。工旦行。祖籍
山东省,生于
天津市。5岁随父逃荒至北京,被白玉霜收为养女。经李文质启蒙,学唱白派唱腔,在板头、气口上打下良好的基础。12岁开始为白玉霜配戏。白玉霜病逝后,她开始挑起白玉霜班,组成再雯社,在京、津一带享有盛名。1950年再雯社与
喜彩莲的莲剧团合并,成立新中华评剧工作团。1953年随团并入
中国评剧院。李再雯长于青衣戏。她扮相大方,善用眼睛传神。表演风格轻淡素雅,细腻含蓄;唱腔圆润醇冽,低回婉转。她在继承白玉霜低弦低调演唱风格的基础上,借鉴、吸收
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
曲艺民间艺术,使白派艺术更加清新、秀丽、丰满。在《小女婿》《九尾狐》《
铡美案》《
杜十娘》《罗汉钱》《用严府》 《苦菜花》 等剧目中均有新的创造,不但发展了评剧旦行的演唱艺术,而且把白派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黄宗洛
黄宗洛(1926~2012),中国话剧、影视演员。原名黄宗河,雅号龙套大师。生于
瑞安市,1954年12月,黄宗洛在话剧《明朗的天》中里面扮演特务头子,给观众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在1958年上演的《
智取威虎山》里,黄宗洛一人饰演了4个小角色,其中匪兵丙的形象生动鲜活,被认为是中国戏剧史上最出彩的丑角之一。在1958年3月29日《
茶馆》首演中,黄宗洛塑造了善良懦弱而又拘泥可笑的
清代遗老
松二爷。松二爷也是黄宗洛几十年舞台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舞台形象。他用充满细节的表演,将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通过最恰当的动作表达出来,使得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有戏可言再加上他表演时情感真挚,全身心投入,使人物充满了感染力。1987年获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元老杯。1997年获中国戏剧协会金牌奖。黄宗洛晚年开始涉足影视圈,共塑造了100多个“小人物”形象,曾获得第13届飞天奖最优秀男配角奖、希腊帖撒罗尼迦国际电影节表演金奖、法国
南特三大洲电影节金奖等奖项。
俞珊
俞珊(1908~1968)中国话剧、京剧演员。生于浙江山阴(今属
绍兴市)。少时就读于天津南开女中,后入
上海音乐学院。1929年,应至该校导演《湖上的悲剧》的田汉之邀入南国社,成为该社后期的一颗明星。在当年7~8月举行的南国社第二期公演中主演
英国作家王尔德名剧《
莎乐美》,生动地再现了这一求爱不得便割下所爱者头颅捧着亲吻的犹太公主形象,声誉鹊起。第二年又参加了南国社第三期公演,在
田汉改编的《卡门》一剧中饰演主角,塑造了一个热爱自由、富有反抗精神的吉卜赛女子形象。以后她随
京剧名伶水仙花(郭际湘)习旦脚,20世纪30年代在京、津,抗战时至
重庆市,常作业余演出。1948年投奔
石家庄市解放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先后在江苏京剧团及
中国戏曲研究院工作。
薄田研二
薄田研二(1898~1972)日本近现代戏剧演员,原名高山德右卫门。生于
福冈县。1925年入筑地小剧场,在《底层》中首次登台,获得成功。1929年与丸山定夫、
山本安英等人创建新筑地剧团。该团加入日本无产者剧团同盟后,薄田研二担任该盟新兴剧团对策委员会主席。直到1940年剧团被迫解散前,他始终坚持
左派戏剧传统,为发展
现实主义戏剧贡献了力量。1951年他创建中央艺术剧场,1959年与
村山知义的新协剧团合并,组成了东京艺术座,任该团领导人。薄田研二曾在《钦差大臣》《五稜郭血书》以及《野鸭》《悭吝人》《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等剧目中显示了他的表演才华。尤其在伊藤贞助改编、
千田是也导演的《土地》中扮演的勘次,在社会上颇有影响。
经典作品
西方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最长的一部,作于1601年,取材于 《丹麦史》《悲剧故事集》和一个失传的有关哈姆雷特的旧剧。讲述了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报仇的故事。哈姆雷特手持宫廷小丑郁利克的骷髅,陷入沉思和独白的形象,已经成为莎士比亚戏剧的一个经典标志。哈姆雷特的“To be or not to be”独白更是成为了全世界莎剧爱好者传诵的经典。《
李尔王》与《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同被列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
莎士比亚创作第一阶段的浪漫悲剧,作于1594~1595年,取材于一个流传久远的
意大利故事。讲述了两个年轻人的恋爱悲剧。莎士比亚以充满诗情画意的笔调热情赞美青春与爱情,罗密欧与朱丽叶午夜阳台相会一场更是把热恋情人美妙的情感与心理表达得十分动人,成为世界戏剧史上的经典场面之一。贯串于全剧的是
人文主义思想战胜封建世仇的乐观精神。生动的剧情与丰富的情感,使该剧成为莎土比亚剧作中上演次数最多的作品之一,并几次被拍成电影。1957年,被改编成音乐剧 《
西区故事》,成为
百老汇大道的经典作品之一。
《玩偶之家》
《
玩偶之家》是
挪威戏剧作品,三幕
悲喜剧,由
亨利克·易卜生作于1879年。剧本通过描写女主人公
娜拉与丈夫海尔茂家庭生活的矛盾与冲突,即娜拉如何从一个深爱丈夫并自以为也为丈夫所爱的“玩偶”转变为一个敢于面对真相并最终与丈夫决裂的女性的过程,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现代西方社会婚姻及其伦理道德观念的虚伪性。《玩偶之家》的内容和形式在欧洲戏剧发展史上都属创举,影响深远。作品情节单纯,结构紧凑,形式完整,矛盾冲突集中尖锐,显示出古典主义“三一律”的深刻影响,但其四堵墻的室内布景则是
亨利克·易卜生的创造。紧张的戏剧场面、深刻的人物刻画、扣人心弦的戏剧悬念以及精练准确的戏剧语言等,都构成了这部剧鲜明的艺术特色,而最后夫妻两人“讨论”的场面则大大增强了剧本的思辨力量。此剧自诞生起来,始终受到各国戏剧界人士和观众的欢迎,对中国早期话剧的影响尤其巨大。2001年《玩偶之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卡门》
《卡门》是一部四幕歌剧,由
乔治·比才作曲,梅亚克与阿莱维根据法国小说家
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改编脚本。1875年3月3日首演于
巴黎。故事发生在19世纪初
西班牙的
塞维利亚,是一部带有
现实主义甚至真实主义特征的歌剧,塑造了卡门这样一个充满
感性魅力但又具有可怕破坏性的“宿命女性”形象,耐人寻味。全剧情节生动紧凑,人物性格鲜明,音乐风格干净洗练、率直明快,洋溢着炽烈的西班牙风情。无论是充满活力的节奏、新颖动人的和声,还是生气勃勃的旋律,比才总能以最经济的手法获得最强烈的戏剧效果。作为一部雅俗共赏的优秀剧作,《卡门》是所有歌剧中上演率最高的剧目之一。
《蝴蝶夫人》
《蝴蝶夫人》是一部两幕歌剧,由
贾科莫·普契尼作曲,伊利卡和贾科萨根据
美国作家贝拉斯科的同名戏剧改编脚本。1904年2月17日于米兰拉斯卡拉
歌剧院首演。《蝴蝶夫人》与《艺术家的生涯》和《托斯卡》并称普契尼中期创作的3部杰作,属于上演率最高的歌剧之一。全剧紧紧围绕女主角展开,刻画了巧巧桑从一个单纯、稚嫩的女孩成长为具有道德勇气的刚烈、成熟女性的心路历程。由于大量采用具有典型
日本特点的音乐材料,该剧的音乐风格呈现出独特的东方色彩和情调,同时又与
贾科莫·普契尼创作中一贯的抒情歌唱性达成统一,体现出普契尼此时的艺术造诣已臻佳境。
《天鹅湖》
《天鹅湖》是
俄罗斯古典芭蕾代表作,四幕芭蕾舞剧。由别吉切夫和盖里采尔编剧,莱辛格尔编导,
彼得·柴可夫斯基作曲。1877年3月4日由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首演。剧情始于天鹅湖畔,王子齐格菲尔德张弓搭箭之际,领头的白天鹅变成一位少女。她向王子诉说自己被恶魔罗德巴特变成了白天鹅,只有真挚的爱情才能破除恶魔的咒语,使她永远还原为人形。王子听罢,发誓要将公主救出苦海。翌日,王子在订婚舞会上,误将恶魔之女黑天鹅当成奥吉塔,破坏了自己对奥吉塔的专一爱情。他悔恨交加,跳进天鹅湖中想以死来表白自己。爱情终于战胜魔咒,奥吉塔恢复了女儿身,重获自由。《
芭蕾舞天鹅湖》是芭蕾舞剧史上最负盛名的经典之作。尤其是第2幕中《白天鹅双人舞》《四小天鹅舞》《四大天鹅舞》《天鹅大群舞》等舞段,标志着芭蕾艺术在19世纪未取得的最高成就。剧中民间舞蹈具有绚丽、高超的芭蕾技巧。尤其是第3幕中的
西班牙《斗牛士舞》、
意大利《那不勒斯舞》、
匈牙利《恰尔达什舞》、
波兰《马祖卡舞》4段性格舞,不仅满足了情节需要,而且用风格迥异的动律特征和五彩斑斓的服装强化了整部舞剧的视觉冲击力,在客观上体现出芭蕾的国际品格,以及民间舞与芭蕾之间的源流关系。
东方
《雷雨》
《雷雨》,曹禺作。剧本发表于 《文学季刊》1934年7月第1卷第3期。全剧五幕,作者从自己青少年时期熟悉的生活圈子里提取题材,通过周、鲁两家8个人物的历史与现实纠葛,反映了约30年的复杂社会生活和冲突。1934年在浙江上虞的春晖中学校庆日,一群中学生在校方支持下首演了 《雷雨》;1935年4月由留日学生戏剧团体中华话剧同好会在东京开创了 《雷雨》的海外首演,此后《雷雨》成为中国现代剧作海外演出最多的剧目之一。在国内更是被业余剧团、专业剧团争相上演的剧目,以中国旅行剧团为典型代表,在反复搬演中一再证明 《
雷雨》是中国现代演剧史上最有票房、最感人的当家剧目。《雷雨》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的地位,同时也是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现代话剧臻于成熟的标志之一。
《牡丹亭》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是明代
汤显祖的代表作。通过杜丽娘为情而死、为情复生的故事,生动地抒写和热情地歌颂了杜丽娘与
柳梦梅生死不渝的爱情及其追求幸福自由、为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而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此剧构思新颖,情节离奇,描绘细腻,人物性格鲜明,充满
浪漫主义色彩,是我国戏曲作品中非常著名的作品之一。
《记忆深处》
民族舞剧《记忆深处》于2018年12月在国家大剧院首演。该舞剧以救护者、幸存者、日本兵等真实历史人物为主线,由
张纯如寻找南京大 屠杀真相为线索展开,用舞蹈的形式还原了
南京大屠杀灾难中亲历者深处的记忆,是一部
现实主义民族舞剧。《记忆深处》由
江苏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出品创排,编舞用最直接有力的舞蹈语汇捕捉和呈现人物情感最强爆发点和心理矛盾的最敏感处。从提炼出具有强烈雕塑感的灵魂之舞的大开大合,到主要人物身体语汇的张弛顿挫、细致入微,舞蹈的编排聚焦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多层次多角度表达情感和心理变化,直指记忆深处不可忘却的部分,直抵人心的力量。
《女人的一生》
《
女人的一生》,日本戏剧作品。由
森本薰作于1945年。剧本写贫苦女子布引圭被女商人堤倭文子家收养,并在商业经营上显露才能。文子临终前要她继承事业,布引圭为此放弃了自己的爱情,一心扩展贸易到中国,人也变得冷酷起来,丈夫、女儿、初恋情人都离她而去。最终,日本侵华战争的失败使她失去了一切,连家都毁于战火。剧作从侧面反映了20世纪前50年
日本的历史悲剧,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进行了反思。这部剧作是森本薰专为著名演员
杉村春子而作,是日本文学话剧团的保留剧目。1960年杉村春子曾率团到中国演出此剧。
《沙恭达罗》
《沙恭达罗》,
印度梵语戏剧作品,全称《凭信物与沙恭达罗团圆记》。作者
迦梨陀娑,七幕剧。讲述了净修林女郎沙恭达罗和国王
豆扇陀的恋爱婚姻故事。《沙恭达罗》取材于史诗《
摩诃婆罗多》中的一个插话故事。迦梨陀娑匠心独运,将一个古老而平凡的故事改编成充满诗意的戏剧。剧中沙恭达罗形象丰满,性格完整。她天真、善良和温柔,但面对豆扇陀的忘情,也敢于抗争。被遗弃后,虽然身在天国,仍没有弃绝尘世旧情。尽管饱尝辛酸,最后仍与认错的豆扇陀重归于好。这些构成了一位具有
印度古典美的女性形象。全剧诗意盎然,情节波澜起伏,人物性格鲜明,心理刻画细腻,风景描绘优美,语言丽而不华,朴而不质,代表了印度古典
梵语戏剧的最高成就。《沙恭达罗》在古代印度广泛流传,版本很多。在
中世纪,又被大量译成各种印度方言。在近代,
英国梵文学者琼斯率先在1789年将《沙恭达罗》译成英文出版,并称颂迦梨陀娑是“印度的
莎士比亚”。1956年,
迦梨陀娑被
世界和平理事会列为该年纪念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中国出版了首次从梵文原著翻译的《沙恭达罗》(季羡林译)。
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也曾将《沙恭达罗》改编成话剧,正式公演。
《乱打》
韩国戏剧作品,由韩国演员、演出制作人
宋承桓制作。1997年10月10日首演于
首尔特别市的湖岩艺术馆。该剧是以韩国传统演奏形式“四物游戏”的旋律为素材创作的“无对白表演”情景剧。该剧幽默生动地展现了发生在厨房里的故事。剧中把厨房中司空见惯的刀、砧板、锅、盘等当作乐器,将韩国传统四物游戏的演奏方法与西方的表演形式结合起来,同时增加许多戏剧表演元素,使表演妙趣横生。与此同时,还增加了很多让观众参与的环节,实现观众与演员的互动。《乱打》作为无对白表演,仅仅凭借韵律、节奏、肢体语言及丝丝入扣的剧情,便有效地克服了因语言、国别与文化的不同而造成的障碍,为世界各国观众所接受与喜爱。该剧多次获奖,已经发展成为
韩国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商品。
传承与保护
从1988年“
中国戏剧节” 的创办开始,到2013年“
乌镇戏剧节”的开幕,中国戏剧节蓬勃发展。戏剧节让乌镇在一夜之间以一个旅游知名的江南小镇转变为文艺高端的戏剧小镇。中国戏剧节是中国戏剧艺术阶段性成就的集中展示,有鲜明的群众性和民间性。剧目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涵盖了
昆曲、京剧、
豫剧、徽剧、
秦腔、晋剧、
越剧、
黄梅戏、高甲戏、梨园戏、
川剧、滇剧等全国各地的戏曲剧种,以及
话剧、儿童剧、舞剧、歌剧、音乐剧等戏剧样式。1999年,
第一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举办。此外,各国各大演艺集团和艺术节主办方相互之间积极交流,2019年夏,中演院线组织赴法国阿维尼翁与戏剧节现场制作团队等核心成员进行交流学习,通过实地调查了解戏剧节的风格特征和运营式。
2021年,法国文化部为
中国艺术节规划了3000万欧元的专项资助预算,根据德意志联邦政府文化与通讯部的
财务预算报告显示,联邦政府 2021年在文化方面投入了21.4亿欧元, 同时,联邦政府制定并出台了文化专项救援计划NEUSTART KULTUR,此项计划设有独立于文化预算之外的10亿欧元的专项资金,其中戏剧从这项计划中得到约1.5亿欧元的资助。 2019 年爱丁堡国际戏剧节收到595万
英镑的政府相关资助;2021年,法国
阿维尼翁戏剧节因疫情原因遭受重创,戏剧节主办方收到了各级政府共计811.5万欧元的补助资金。
2018 年,国际戏剧工程与建筑大会(The International Theatre Engineering \u0026
建筑 Conference)涉及了实现新型表演和观众与剧院 互动的新形式。英国皇家歌剧院打造的超级体验歌剧以超现实技术作为演出新舞台,以 VR 的形式让观众进行观看,革新了原有现场性的观看方式。数字技术的发展革新了戏剧观演方式。
价值与影响
审美价值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戏剧有审美体验、审美认识和审美交流的价值, 戏剧的文学性和舞台性使得戏剧具有独特的美育特质。它能够给人带来视听享受、产生情感愉悦、净化心灵、陶冶性情,还具有培养人的审美能力、提高艺术修养、 形成健康审美趣味的教育功能,对人格的健康、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戏剧作品往往从历史、生活中选取相对完整的故事,通过戏剧中人物语言、动作呈现给观者,人物对话贯穿戏剧情节发展,戏剧作品在表述某一故事时,又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人物情感跳跃式变化赋予戏剧作品巨大的主观抒情力。在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下,戏剧作品强大的艺术冲击力有利于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
教化功能
戏剧可教化、陶冶人的品性。戏剧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优美的台词、精彩的表演是其显著的外在特征,赞美崇高的
道德理想则是其内在的主题意蕴。戏剧能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民众心声,表现戏剧作者对社会的反思,通过寓教于乐、惩恶扬善,达到化民成俗的功用。观众通过戏剧观照现实生活中的忠与奸、美与丑、善与恶,达到明辨是非、通情达理的效果。戏剧通过演员扮演角色现场表演的形式,直观地把故事呈现在观众眼前。不仅在视觉观感上吸引观众,而且能激发他们强烈的情感共鸣,进而影响其思想观念,起到宣传、引导或教化作用。
文化价值
优秀的戏剧作品承载了厚重的文化底蕴,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为人们所赞叹和传承。它既是一种具有独特审美风貌的艺术形式,又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化手段。古今中外的戏剧
文化遗产中,有很大部分是带有地域特征的,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通过欣赏戏剧,观众不仅能汲取丰富的文化知识,获得艺术的熏陶,还可提升道德修养,对传承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
情感价值
进入21世纪后,戏剧被纳入新兴的文化产业,成为城市的经济增长点。戏剧是人类社会自我净化的本能的产物,越是在追逐有形与无形的利润的时代,人们越是需要心灵的休憩与自省;越是在以利益的分配构建人际关系的社会,越是需要一个公共空间,让人与人的灵魂相见并交谈——戏剧的不可或缺性与永恒性正在于此,它是不同时代共有的减震器,是不同种族不同国籍的人共有的精神故乡。
相关研究
净化说
净化说是
亚里士多德针对悲剧创作提出的观点。这一观点首次出现在亚里士多德的《
诗学》中,亚里士多德将其运用于悲剧中。他说:“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他认为悲剧一方面引发观众怜悯与恐惧的情感,同时,悲剧又将观众的这些有害的情感疏导出去,从而调节观众的心理状态,让人们保持健康的心态与平和的情绪。
情致说
情致说是是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在《
美学》一书中对戏剧人物性格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他认为人物性格是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而人物性格正是“具体的活动状态中的情致”。黑格尔的情致说强调的是衡量戏剧人物性格塑造是否有价值,标准在于性格是否是某种伦理力量的具体化。他将美定义为“理念的
感性显现”,美的理念从自身出发,先经历较低阶段的“自然美”,然后进入“艺术美”,再到具体的艺术形象,也就是“动作或情节”。
戏剧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