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Schiller,
1759年1805年),男,全名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席勒在1759年出生于德国符腾堡州马尔巴赫市,德国著名启蒙文学家、剧作家、哲学家和历史学家,“狂飙突进”与“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
1782年,席勒发表处女作《强盗》,开启了他的文学创作生涯。席勒一生中创作发表了诸多剧本、诗篇、小说、理论,其中,《强盗》《威廉·退尔》《
欢乐颂》等众多作品流传久远、影响广泛,《美育书简》中的美学理论对许多文学大家产生深厚的影响。他的作品主要表达了对启蒙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传达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思想
弗里德里希·席勒是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挚友,与其并称为德国文学史上的“双子星座",还与
莎士比亚并称为世界戏剧史上的“并峙双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759年11月10日,弗里德里希·席勒出生于德国
符腾堡州
马尔巴赫。1773年,14岁的席勒因家庭原因进入军事学校读书,被迫放弃了学习神学的愿望。在这所曾被著名诗人
舒巴特称为“奴隶培养所”的学校中,席勒的行为和思想都遭到了束缚与压制。
创作经历
1782年,席勒发表处女作《强盗》,因作品反响强烈而声名鹊起,还与
乔治·华盛顿一同获得了政府颁发的自由国民证书。但席勒也因其剧本中所控诉的封建暴虐受到符腾堡小暴君卡尔·尤根的迫害。1784年,席勒发表悲剧作品《
阴谋与爱情》。
1785年,席勒在曼海姆创刊《莱茵塔利亚》失败,因自幼体弱多病,又因遭到公爵缉捕、创刊失败,陷入贫病交加的困境。后刻尔纳夫妇因仰慕席勒的名声邀请他前去
莱比锡市,席勒与刻尔纳就此结下生死之交。也是在与朋友一起的这段快乐的时光里,席勒创作了第四部名剧《唐·卡洛斯》与著名的长诗《欢乐颂》。1788年,在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帮助下,席勒获得了
耶拿大学历史学教授的聘书,但因无固定薪水难以凭此谋生。
1799年,席勒发表了
历史剧《华伦斯坦》,这部关于
三十年战争历史研究的成熟之作在
柏林一上映就得到了柏林当地人民的广泛好评,而席勒一生中唯一一次去柏林旅游的时候,也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晚年逝世
1791年,席勒险些因得了肺病而丧命,又因高昂的治病费用,生活变得极度窘迫,丹麦王子因赏识席勒的才华向其提供经济援助。但自此以后,席勒一直在与疾病作斗争,到了1805年,席勒因旧病复发离开了人世,解剖官经解剖发现席勒体内几乎五脏俱废,脏器均已病变坏死。
席勒的遗体经过了三次波折的入葬。第一次因其家境贫困,被放入教堂地下室,后因教堂整修,好友歌德将其遗体迁至魏玛公侯陵。最后在二战期间因保护性转移遗体时被混淆,至今无法确认与歌德埋葬一处的是否为席勒的遗体。
人物作品
文学作品
主要剧作
创作特点
美学思想
弗里德里希·席勒对于美学思想有着深入的研究,其作品《美育书简》在审美教育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时,他才游戏”为此书核心思想。作品《斐耶斯科的谋叛》中还兼具前现代与现代的双重美学特征,使得作品构成宿命式的追求和对抗,表现出的庄严、伟大等品格,产生了浓厚的古典美学特质。此外,作品中的“共和国”这一潜在书写对象的地位相当于“命运”在著名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中的地位,席勒借助于斐耶斯科构建起一种“国家美学”。
悲剧主义
弗里德里希·席勒的多数作品沉雄浑厚,意蕴深远,具有悲剧主义色彩。例如社会主义悲剧《强盗》,政治悲剧《斐耶斯科的谋叛》《唐·卡洛斯》《玛丽亚·斯图亚特》,历史悲剧《华伦斯坦》,市民悲剧《阴谋与爱情》,
浪漫主义的悲剧《奥尔良的姑娘》,而包括《威廉·退尔》在内的七部
历史剧,也多有借古讽今之意,表达了席勒对现代性启蒙的反思与批判,以及对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思想。其中,《华伦斯坦之死》《唐·卡洛斯》《威廉·退尔》中贯穿“争取自由、反抗暴力”的精神,席勒借此指引民众“要以合理方式实现自由”。
人性理想
“
人性自由”贯穿席勒思想的始终,他认为的自然是美的自然,是用美来规定的人的交往,传达着人性自由的本质。在席勒看来,理性的人与
感性的人都是不自由的,他们都受理性与感性欲望的约束,真正的人是没有任何强制的、是自由的,而这种自由就通过“美的交往”来实现。《
欢乐颂》《希腊的群神》《艺术家》等席勒所写的代表性长诗中就体现了席勒思想中对于人性的赞歌,这也是席勒思想的真正开端。他认为,诗是“赋予人类尽可能完美的表现”,而诗人则是“自然的卫士”。
人物关系
弗里德里希·席勒与众多领域的学者有着诚挚的友谊,常互相切磋、帮助。哲学家
伊曼努尔·康德、
约翰·费希特,著名诗人
弗里德里希·克洛普施托克,“狂飙突进”运动的发起人与精神领袖赫尔德尔,代大学之父的威廉封洪堡,文学大家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克刻尔纳等之中的大部分人都与席勒有着真切的友谊。其中,著名的文学大家歌德是席勒的挚友。
在席勒发布处女座的时候,比席勒年长十岁的歌德已经名声大噪,两人自认识后便结下友谊。席勒与歌德往来频繁是在其移居
魏玛之后,但家境的不同使得两人的生活质量,思想观点以及创作风格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也正是这些差异使两人在互补的合作中互相提升,丰富自我,推动造就了德国古典文学的辉煌。1796年后,两人开始密切合作,创作了数百首双行体讽刺短诗、叙事歌谣等作品,而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长篇组诗《罗马哀歌》也正是以两人的友谊为基础创作的。
人物评价
剧作质量
19世纪末,
德国“文学教皇”赖希·拉尼茨基推出的系列丛书“
德语文学经典”中共有44部剧作,席勒一人独占6部,远多于其余23位作家。
有学者深受独创性情节的感染,例如现代作家郑振铎在“文学大纲·十八世纪的德国文学”中称《威廉·退尔》是席勒最有名的剧本,“当威廉·退尔在射苹果时,或当他们在黎明的红光中报告胜利的消息时,不知怎样的总使读者感到一种莫可言论的感动。”另外,此书的译者之一项子和也对席勒表示高度肯定,还认为首译者的译文有所欠缺:“席勒与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齐名,此等世界文字,精神文字,自由文字,爱国文字,不可无足本之华译,因从以洪之意卒译之。”
积极精神
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家
阿英对于作品《强盗》中的“强盗”这一角色的精神大为赞赏,他将这一角色比作
项羽,认为他们勇敢,刚毅不屈,有着大无畏的精神,绝不妥协于社会。
天才观念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肖鹰也其表示高度肯定,他提到:“席勒的天才观,则以素朴为核心,把天才构建为情感与思想结合、自然与理想结合的完美的人性表现。这个表达人本主义理想的天才观念,是
王国维为中国现代诗学革命引入的新诗人观的原型”
人物成就
弗里德里希·席勒于1795年创作的《美育书简》是“第一部美育的宣言书”。书中首次明确提出现代美育的概念,并对其内涵、性质、任务、价值等均作了系统论述。席勒与此书在德国古典美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推动了由主观唯心主义到客观唯心主义的转变,产生了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说"。此外,《美育书简》还是在西方现代美学中“现代性的审美批判的第一部纲领性文献”,席勒的思想不仅在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的“诗意栖居”中体现,也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坚人物马尔库塞的思想中有所体现。
人物影响
20世纪上半叶,席勒的思想开始传入中国,包括
王国维、
蔡元培、
丰子恺、郭沫若等在内的一代学者的思想与行为深受其影响,进而对国内的教育、政治、艺术等方面均产生较大影响,推动了中国思想发展与时代进步。
教育层面
弗里德里希·席勒的美育思想被中国的“现代美育之父”、中华民国教育总长蔡元培写入国家教育方针,第一次确立了美育思想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地位。在蔡元培亲自指导美育实践的引导下,20世纪上半叶的美育思想在中国得以迅速形成发展。蔡元培在美育思想接受本土化的过程中进行创新,赋予其启蒙性,更注重实践,强调整体美育观,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这一著名观点。
蔡元培与
王国维试图通过美育思想来改变当时大环境下国民的劣根性,使美育成为“立民新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想层面
我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美学家之一
朱光潜也受到席勒的影响,他学习吸收了席勒的人本主义美育观,并加入自身新观点,提出了“人生艺术化”的命题。朱光潜还以席勒美育思想为基础,结合中国社会现实,提出构建理想人格的救世方案,并结合境界研究与人格探求,进一步提出“艺术生命化”与“生命艺术化”这两个课题。
艺术层面
20世纪中国的文化巨人郭沫若深受席勒思想的影响,被文艺界视为“
社会主义时代新中国的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他在早期的时候曾接受席勒的“游戏说”,以及其对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区分。而郭沫若自身的史剧创作也呈现出“宣传时代精神、表现殊死斗争的悲剧精神”等席勒作品的特点倾向。
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一代宗师”田汉曾立志做“中国的席勒”,早在
日本留学时,席勒就是田汉崇拜的对象;回国译介了几部席勒戏剧的故事梗概后,田汉对席勒的赞赏从“为自由而战的人”到“民主与民族自由的战事”,评价愈来愈高,侧面凸显出中国时代精神的演变与进步。与席勒一样,民主主义、爱国主义的主题,通过尖锐矛盾凸显人物性格等也是田汉
历史剧创作的特点。
作为40年代中国文艺界的领军人物,郭沫若和田汉的艺术理论成果具有极强的时代性。他们虽然接受了席勒通过美育改造社会、实现
政治自由的理想,但却忽视了艺术的“中介”形式,这使得当时中国的美育思想自此失去了
形而上学的慰藉功能,从而走向了服务政治的道路。
后世纪念
1955年,为纪念席勒逝世15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将其选入当年四大文化名人,
德国将当年命名为“席勒年”。中国出版界相继重新译制出版《华伦斯坦》(郭沫若译)、《
阴谋与爱情》、《威廉·退尔》等著作,并于1975年首次译制出版作品《斐哀斯柯》。当年,中国评论界各类报刊登载中国翻译家、诗人
冯至等人的文章、论文共计24篇。
1959年,中国首都文化艺术界集结千余人纪念席勒诞辰200周年。
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
田汉围绕席勒的戏剧创作,做了题为“席勒,民主与民族自由的战士”的报告,其思想继承了新中国成立后左翼文评的特点。集会后,
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出了席勒的名剧之一《阴谋与爱情》。
2005年,是席勒逝世200周年,
中原地区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剧作家、历史学家,举办了规模空前的纪念活动。其中人民文学出版社隆重推出
张玉书选编的6卷本《
席勒文集》,第二卷到第五卷共收录了11部席勒的剧本,其中就有在中国首译的《墨西拿的未婚妻》与全译、初印的《德米特里乌斯》,选编者张玉书在书中还写下了中国学者对席勒戏剧研究的新近成果。
另外,当年还有众多报刊杂志登载相关纪念文章,据
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主任
卫茂平教授统计,至少刊登了19篇(版)文章。其中9篇(版)为关于席勒的生平及创作介绍,8篇介绍席勒的美学思想,还有2篇围绕其剧本名作《强盗》展开。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