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至(1905年~1993年),原名冯承植,字君培,今
涿州市人,出生于1905年9月,是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诗人、翻译家、学者和教育家,被
鲁迅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冯至生于趋于败落的盐商家庭,幼年母亲病故。1916年,冯至考入北京市立第四中学;1927年毕业于
北京大学;1930年留学德国;1935年获
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
同济大学、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曾任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1955年冯至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第一批学部委员;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调任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1978年,冯至当选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1987年被授予“
大铁十字勋章”。1993年2月22日,冯至因病逝世,享年89岁。
冯至在诗歌创作及
德语文学研究、教学、翻译方面的成就赢得了国际性的肯定和赞誉,他先后被聘为
瑞典、
德国、
奥地利等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世纪20年代以诗集《
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登上文坛。冯至代表作小说有二十年代的《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四十年代的《
伍子胥》等;散文则有1943年编的《山水》集;其他作品有散文集《东欧杂记》(1951)、传记《
杜甫传》(1952)、译作集《
海涅诗选》(1956)、诗集《十年诗抄》(1959)、《昨日之歌》(1927)、《
冯至诗选》(1980)等;论文集《诗与遗产》(1963)、译
海因里希·海涅长诗《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1978)等;其中《杜甫传》等著作在中国的学术史上均具有开创意义。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冯家为
天津市著名盐商,盐引在直隶
涿州市,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避难于涿州,故生于涿州。
教育经历
1912年,就读于叔祖冯学彰创办的一个私立小学,小学停办后,在家中从父亲学习《
唐诗三百首》《
古文观止》的某些篇章。
1917年,在涿县高等小学毕业后,入北京市立第四中学读书。
1930年留学德国先后就读
柏林洪堡大学、
海德堡大学。
1935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39至1946年,任昆明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
德语教授。
1946年7月至1964年,执教于北京大学西语系。
1951年后,兼系主任。
1964年9月,调任现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工作。
写作经历
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开始写诗。
1925年,发表了许多诗与散文。
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
1939至1946年,7年间他的创作和研究都处于比较旺盛的时期,著有诗集《
十四行集》、散文集《山水》、中篇历史小说《
伍子胥》及学术论文、杂文等。
个人生活
健康状况
1989年8月至10月中旬,患
胸膜炎,住
北京协和医院治疗。
1993年2月22日去世。
个人作品
以上资料来自:
治学方法
洋为中用
“洋为中用”的治学方法。冯至把他在创作中使用“洋为中用”的方法叫做“吸收外来养分”。这个提法本身也表明“洋为中用”的主体是中国,“洋”为作为中国人的创作主体所用,为中国的广大读者能够并乐于接受。冯至的主要学术著作《杜甫传》、《论歌德》和他写的其他学术论文都贯彻了这个精神。他明确地说过“我们搞外国文学,并非为研究而研究,也不是为外国人研究,而是从中国的需要出发去研究,根本目的还是在于为发展
社会主义提供借鉴。”他在
北京大学当“西语系”系主任的时候,搞教改,多次修改教学计划,他每次都强调两件事:一个他强调西语系的学生要打好扎实的外语基础,另一个强调的便是学外国文学的人要学好中国文学。“学外国文学的人要懂得中国文学”这个观点是冯至非常鲜明的观点。它不仅体现中国外国语言文学为谁服务的根本性原则,而且也符合语言、文学具有整体性的学科规律。
严谨求真
严谨、求真的学风。对写论文,学术界流行着一句常说的成语,叫“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它表达了写文章不能信口乱说,写文章要有根据而且要符合逻辑,这恐怕就是“严谨”的要求。但我认为光按这句话行事,还远远达不到科学性的要求,因为这两个条件仅仅说明了写文章时对作者主观方面的要求,没有提出对写出来的文章要符合客观。但如果在“严谨”之外再有“求真”这一条,就保证了文章里说的要符合客观,或力求接近客观,这样才称得上科学性的要求。冯至搞研究工作就是按“严谨,求真”这两条要求去做的。我们从他两部主要著作《
杜甫传》和《
论歌德》里就可以看出这种治学态度。我还要讲几件冯至经常强调的事情(或原则)来丰富我们对他“严谨,求真”的治学方法的认识。
创作特点
冯至一生致力于外国文学研究和推广,翻译了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海因里希·海涅、
弗里德里希·尼采、
莱纳·里尔克等
德国文学家、哲学家的经典之作。
诗歌特点
冯至的诗歌以其深沉的情思和哲理性而著称。他的诗歌不仅仅是抒情,而是通过抒情表达对生命、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这种特点在他的代表作《
十四行集》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其中的诗歌既抒发了个人情感,又蕴含了对
宇宙和人生的哲学思考。冯至诗歌风格幽婉、沉郁且多具哲思,学术风格严谨、求真。
鲁迅称赞他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不仅在国内留名史册,其学者和诗人的双重身份在
德国也获得了极高认可与推崇。冯至还在德国文学教学与中德文化交流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翻译作品
冯至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的翻译作品涵盖了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海因里希·海涅、
莱纳·里尔克等德国文学大师的作品,冯至对中德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也因此屡次得到德国不同学术组织及政府嘉奖,为人们所崇敬。冯至不仅将外国文学作品译介到中国,他通过翻译参与建构了现代汉语。他从德国浪漫派一直翻译到现代主义,实际上是为汉语注入了现代的抒情的语言方式。奠定了现在所有
德语语言文学工作的基础,也包括整个外国语言文学现在学科的基础。冯至作为
德语文学在中国译介的先驱,冯至以其杰出贡献受到
德国学界及政府的尊敬。由于其对中西文化的独特理解和精妙结合,《
十四行集》成为
中原地区现代格律诗的出色代表,引起德国汉学家的深入分析与讨论。
散文作品
冯至的散文集《山水》就揭示了一种别样的“山水”的知识。冯至在散文里要去克服“物-我”的二元对立,从科学的
世界观里解放出来,去直面山水这样一个伟大的事实。他的笔下没有对探奇访胜的好奇心。他热爱大地和大地上的事物。并渗透着德国留学归国的冯至身上浸淫的德国浪漫派的“知识”。他不再欣喜于现代个体的自由而无度的抒情,因为他意识到了现代自我的三重异化:内在与自我的分裂、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分裂、自我与自然之间的分裂。这样的异化需要爱和与他人的自由交往来克服。《山水》中的爱,是对自然的爱、对大地的爱、对无限和永恒之美的爱。而与他人的自由交往,则体现为对他人选择的尊重和理解。《怀爱西卡卜》一篇频频出现“爱”和“自由”两个词,揭示出了
柏林西郊的西卡卜社区的“美”和威胁着“美”的现实力量。此外,现代科学知识极大地改造了人对自然的认识和体验。对此,冯至了然于心。《山水》正是借助新知识去超越旧情感的努力和结果,从而书写出了一种新的情感,同时,对这种新情感保持着清醒的辨识。
获得荣誉
社会活动
1924年,
顾随于上学期结束时受
青岛市胶澳中学之聘任教,邀冯至去青岛度假,从7月上旬至8月中旬,在青岛愉快地过了40多天。暑假后,听
鲁迅讲授
厨川白村的《
苦闷的象征》。与诗人
柯仲平相识。
1925年,与友人创立沉钟社。
1931年2月底,与
梁宗岱在海德贝格相会。在宫多尔夫的课堂上认识了正在准备博士论文的维利.鲍尔,后来成为好友。决定离开海德贝格,8月至
柏林。在柏林大学,开始研究
约翰·歌德时代的文学。与陈相识,与
北京大学同学蒋复聪、朱懊交往。
1935年9月,回国。
1948年7月4日,冯至去
清华大学,最后一次见到
朱自清。暑假期间,受
杨振声邀请,全家在颐和园内谐趣园住了一个多月。
1950年1月29日,在北京大学哲学讨论会上做关于歌德的报告。3月30日至6月7日,随代表团出访
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并在莫斯科停留若干日。
1954年2月,访问
鞍山钢铁集团,同行者有
吴组缃、
黄药眠、肖殷、戈扬等。6月至8月,与田间访问民主德国、
罗马尼亚。在柏林与
安娜·西格斯、贝歇尔、
贝尔托·布莱希特、魏斯科普夫等作家晤谈。
1959年10月至11月,与
成仿吾赴民主德国,参加
莱比锡大学550周年庆祝大会,会后冯至又参加
席勒诞生200周年纪念会。
1970年7月,离开燕东园,迁居建国门外永安南里,去河南息县干校。
1979年6月7日至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访问
德国,冯至为团长。重访海德贝格,参观海德贝格大学的日耳曼学研究室、东方美术研究室等。7月19日至9月底在
黄山市疗养。10月30日至11月16日参加第四次全国
文代会。在作协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1982年,辞去所长职务,改任名誉所长。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四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作协副主席。
1987年6月初,与姚可昆、韩耀成赴联邦德国接受联邦德国国际交流中心
艺术奖。5日,联邦德国总统
里夏德·冯·魏茨泽克接见冯至。6日至10日第三次重访海德贝格。14日,应
奥地利科学院邀请访问
维也纳。18日,应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高等教育部邀请,至
魏玛、
柏林访问。
1988年1月14日,与
臧克家、
卞之琳、
艾青一起参加由
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和
北京市青年宫联合举办的“诗歌一日”活动。25日,回北京。
1989年4月25日,当选为新成立的中国北欧文学学会会长。8月,首届“冯至
德语文学研究奖”在京揭晓。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冯至也是中国文学研究家,他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酝酿《
杜甫传》,至五十年代初才发表出来,当《杜甫传》在“新观察”上连载时,毛泽东就读了,有一次毛泽东曾握住冯至的手,说他写《杜甫传》是“为中国人民做了一件好事”。
作为诗人的冯至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诗篇,他与
卞之琳一起被认为是中国新诗史上的现代派大家。他在《赠之琳》一诗中对卞之琳有这样的评价:“这
星座不显赫,却含蓄着独特的光辉。”其实这同样可以看做诗人的夫子自道。
在冯至漫长的诗歌创作生涯中,有两个为研究者十分关注的关键阶段,那便是他创作诗集《
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的时期和创作诗集《
十四行集》的时期。对此文学史也早有定评。对于前者,最著名的评价莫过于
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极力褒扬的“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对于后者,
朱自清先生也以其“诗里耐人沉思的理,和情景交融成一片的理”做出了很好的总结:“
闻家骅先生说我们的新诗好像尽是些青年,也得有一些中年才好。冯先生这一集大概可以算是中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