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虎队(英文:Flying Tigers)飞虎队最初是指1941年8月至1942年7月来华援战的美国志愿航空队,由美国飞行教官
克莱尔·李·陈纳德创建,隶属于中国空军。后广泛意义指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美国陆军第十四航空队、中美空军混合联队。
1941年8月1日,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正式成立,总部设在
昆明市。同年12月,航空队与日军首战告捷,被人们称赞为“
飞虎”,从此飞虎队成为志愿队的代称。此后飞虎队在
昆明市参加了保卫滇缅公路之战和怒江阻击战。1942年7月,
美国航空志愿队解散,美国空军驻华特遣队成立,先后空袭
日本在中国境内及
泰国、
印度尼西亚、缅甸、
台湾省等地基地和设施次年3月,美国空军驻华特遣队扩编为美国陆军第十四航空队。航空队大部分负责护航驼峰航线,其余参与物资的运输。1944年11月,中美空军混合联队在
桂林市成立,此后在
香港特别行政区、
襄城县、
汝州市、禹县、
郏县等地空袭日军阵地和运输车队。1945年9月18日,中美空军混合团正式撤消,大部分
美国军队人员返回
美国。
飞虎队成立之初,隶属于中国政府,实为雇佣军,由美国退役军官克拉尔·李·
克莱尔·李·陈纳德任司令,队员包括150名飞行员和100名地勤人员。美国空军驻华遣队时期,飞虎队所留飞机和人员归并
美国陆军航空队第23大队,与派驻中国的第16战斗机中队组成美国空军驻华遣队,隶属美国陆军第10航空队。后因战事,美国政府将其扩编为美国陆军第十四航空队,
克莱尔·李·陈纳德仍为航空队指挥官。中美空军混合联队时期,队员由中美两国空军组成,隶属中国空军作战序列。飞虎队前期装备为
P-40战斗机,包括B、E、K、M及N。美日宣战后,
克莱尔·李·陈纳德的航空队更具有进攻能力。先后配备了
B-24轰炸机、
B-25轰炸机和
P-38战斗机、
P-47战斗机、
P-51战斗机等性能更优越的战斗机。
飞虎队不仅夺回了中国军队的制空权,还维护了中国对外联系的枢纽。美国总统
富兰克林·罗斯福称赞美国志愿航空队大智大勇,连同他们惊人的业绩,使整个美国为之自豪。
名称由来
关于飞虎队名称的由来有两种,其中一种说法是,当时中国空军
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总部在
昆明市,所使用的是装备
P-40战斗机,在战斗机的机头画着鲨鱼头像。因
昆明市民众错将鲨鱼认作老虎并流传开来,当地记者也在报纸上称赞航空队为“空中老虎”。航空队指挥官
克莱尔·李·陈纳德很认可这个名字,因此设计军标为“Flying Tigers”图案。另一种说法是,由
宋子文提议的,源于中国成语“如虎添翼”,有了翅膀的老虎无比勇猛,所以志愿队的标志是一只带着翅膀的老虎。
成立背景
1937 年,“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相继占领
北平市、
天津市、
南京市、
上海市等地,
东北地区和东南对外通道被切断。1938年6月,日军进攻武汉和
广州市,中断了中南和西南大后方的供应线。当时中国对外联系的通道仅有三条:一是从
香港特别行政区经广州到武汉,二是从昆明到缅甸腊戍的
滇缅公路,三是从中国新疆迪化(
乌鲁木齐市)到
苏联阿拉木图的中苏公路。1940年6月,日军出动大批飞机对中国西南大后方的
重庆市、成都
昆明市等战略重镇进行轰炸。同年7月,
英国迫于日本压力,封闭滇缅公路,切断了中国获得外援的主要国际通道。1941年3月13日苏联和日本签订《
苏日中立条约》,中苏公路不复存在。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已无能力继续为中国提供飞机。
中航集团事业发展较晚,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军利用海军阻断中国的运输航线,中国意识到只能依靠空军,才能解除日本海上对中国的封锁。1922年,
云南省督军兼省长
唐继尧建立云南航校,并修建昆明
巫家坝开辟机场。 1937年初,
美国陆军航空队退役上尉飞官
克莱尔·李·陈纳德应
国民政府邀请,来华担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顾问。此时
意大利在名义上支援中国组建空军,实际上意大利人给中国装配的飞机并不能用于战斗,而且飞行员的训练并未达到毕业要求。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国空军因作战损失的飞机得不到补充而陷入被动,时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秘书长
宋美龄建议陈纳德在
昆明市市郊组建航校。1940年8月,日军最新研制的第一批
零式战斗机投入中国战场,中国空军仅有37架战斗机和31架
轰炸机。
历史沿革
创立之初
1941年3月,美国
富兰克林·罗斯福签署了“租借法案”,中国或其他国家可以租借战斗机等武器装备。同年4月, 美国政府同意卖给中国政府原为
英国生产100架P-40B型战斗机,
克莱尔·李·陈纳德和
蒋介石的私人代表
宋子文在美国各地招募空地勤人员,与他们签订为期一年的合同。合同规定,飞行员月薪600美元,中队长750美元,地勤人员不低于250美元,外加津贴、差旅费、
人寿保险和丧葬费等,及击毁一架
日本飞机奖励500美元。同年7月,由110名飞行员和约150名地勤人员到达缅甸东吁,进行战前集训。 8月1日,中国空军美国志愿航空队正式成立,总部设在
昆明市,
克莱尔·李·陈纳德为航空队指挥官。为了保卫
滇缅公路的两端——
仰光和
昆明市,
克莱尔·李·陈纳德将第一中队和第二中队安排驻扎到云南昆明,其任务主要是保卫中国后方的重要城市,第三中队则驻扎
仰光。
初战告捷
1941年12月18日,日军飞机轰炸昆明,第一、二中队驻防昆明担任
云南省境内防空作战任务,第三中队驻留在仰光协助英军防空作战。12月20日上午,防空情报网报告,日军10架
战略轰炸机从河内机场起飞空袭昆明,没有战斗机护航。陈纳德命航空队起飞 P-40飞机24架截击,二中队4架飞机从正面拦截,4架飞机在高空巡逻掩护,日机遭到迎头拦截,扔下炸弹调头返航。一中队的16架飞机占据有利高度,发现日机便俯冲而下猛烈扫射,残余日机遂向南撤退。空战历时一个多小时,从
昆明市郊区一直打到滇越边境。美国志愿航空队击落日军轰炸机9架,已方仅1架飞机机翼受伤。当天晚上,昆明市民为美国志愿航空队举行庆功会,称赞美国志愿航空队是“空中飞虎”。当地记者遂在报道中引用飞虎队这一称号。
1941年12月23日,日军出动54架重型轰炸机分为两个编队,一队轰炸缅甸
仰光,另一队袭击机场。美国志愿队第三中队15架P40B型战斗机起飞迎战,击落日机25架,损失3架飞机和2名飞行员。
圣诞节当天,
日本出动60架97式轰炸机和18架零式飞机空袭
仰光,空战持续了一个半小时。美国志愿队的大部分飞机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击落日机19架,损失2架,飞行员全部安全返回。随着战局的变化,
克莱尔·李·陈纳德逐渐移将在缅甸的
作战部队驻
腊戍、垒允、
保山市等地。
防卫滇缅公路
滇缅公路全长 1146公里,东起
昆明市西至缅甸的
腊戍,经由
仰光—
曼德勒铁路,南下直抵
仰光港。日军发动战争爆发后,逐渐封锁了中国的重要港口和沿海地区。当时只有
滇缅公路,能用来运输物资和抗战后方相关的生活用品,因此滇缅公路也成为日军空袭的首要战略目标。仅1941年遭到日机92次轰炸,炸毁房屋 18000 多间,人员伤亡2000余人。陈纳德根据
日本在飞机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及作战特点、双方飞机的性能,制定了利用高度优势俯冲攻击并脱离“打了就跑”的战术。从1941年12月至1942年6月,
美国志愿队共参战百余次,击落、炸毁日机297架,被击落、炸毁飞机51架。
怒江保卫战
1942年3月,日军对缅甸发动进攻,出动飞机260多架次,轰炸仰光的重要
空军基地马格威,飞虎队和英军战斗机仅剩4架。同年5月,日军搭建浮桥准备渡过怒江。怒江是中国与缅甸的分水岭,为阻止日军乘势进犯,中国守军部队已经炸药引爆怒江上的
惠通大桥。
克莱尔·李·陈纳德接到命令,阻击强渡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日军。飞虎队出动8架飞机,从云南驿机场出发,首先轰炸日军后方基地
腊戍、腕町,然后袭击了怒江以西滇缅公路上的日本运输队,炸毁了大量的坦克和汽车,销毁日军准备为渡江而架设的浮桥及架桥设备。战斗中飞虎队共摧毁了日军一支轻型
装甲部队和一支汽油运输队。5月中旬,飞虎队移驻
衡阳市、
桂林市一带,开始对驻华的日军作战。
解散改编
1942年7月4日,中国空军美国志愿航空队解散,237名志愿军成员返回美国。美国政府将剩余的飞虎队成员纳入美国陆军正规编制,与派驻中国的第16战斗机中队组成美国空军驻华特谴队,改编为第十航空队第23战斗机大队(亦称美国空军驻华特遣队),成为与中国空军的盟国部队。
克莱尔·李·陈纳德由陆军预备役转为现役,任大队指挥官。美国空军驻华特遣队的主要任务是保卫驼峰航线空中补给线正常飞行,还要破坏日军在中国境内及
泰国、
印度尼西亚、缅甸、台湾等地基地和设施,及袭扰日军在
长江、
黄河及中国沿海的海上运输线。1942年8月26日,特遣队轰炸机在云南驿第74战斗机中队
P-40战斗机的掩护下,空袭腊戍、
密支那等日本空军基地。该队共击落日机149架,投炸弹300余吨,损失
P-40战斗机16架。
扩编护航
1943年3月10日,美国空军驻华特遣队扩编为美国陆军第十四航空队,
克莱尔·李·陈纳德升为
少将,仍为航空队指挥官。第十四航空队飞行员不仅参与为物资的运输,还在航线上以护航的角色参与了驼峰空运。为保障中国后方抗战物质供应,中、美两国航空人员开辟了从印度
阿萨姆邦汀江到中国昆明的航线。西起印度阿萨姆邦,向东横跨
喜马拉雅山脉、
高黎贡山、
怒江、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直至中国的
昆明市和
重庆市。因飞机性能的限制,飞越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山峰时不能超过7000米,只能在峡谷中低凹处穿行,飞行路线有如
驼峰起伏,故得名驼峰航线。飞机飞行时常有强烈的气流变化,遇到意外时,难以找到可以迫降的平地。日本人占领缅甸北部之后,日机的空中拦截也给运输队造成巨大威胁。
克莱尔·李·陈纳德派出航空队协助飞越
喜马拉雅山脉,突破
日本的封锁。在
战略运输机、人员和机场的不断增加下,1943年10月,
驼峰空运量为7000吨,11月9436吨,12月12590吨,驼峰
航运达到1万吨的目标。据统计,到驼峰空运结束,
美国军队飞机有629架,中国航空公司30架,损失飞机 514 架,中美航空人员约1500人牺牲。
撤离回国
1943年7月31日,中美空军混合团第3大队(战斗机大队)在印度半岛马利尔军营成立,同年10月接受训练后,飞回中国参加对日作战。11月5日,中美空军混合团(又称
中美空军混合大队)在桂林成立,隶属中国空军序列,由
克莱尔·李·陈纳德指挥。11月25日,中美空军混合团第1大队和美国陆军第十四航空队联合作战,出动14架
B-25轰炸机,由7架P-51、8架P-38战斗机,穿越台湾海峡,对日军新竹机场进行轰炸,炸毁日军飞机16架。空战中击落日军6架战斗机、6架
轰炸机和2架运输机,而中美空军混合团仅两架飞机受轻伤。12月1日,中美空军混合团起飞13架B-25、7架P-51、8架P-38战斗机飞抵香港九龙码头,炸沉、炸伤日军大型货船各1艘,在空战中击落2架日军战斗机。
1944年5月,飞虎队自
梁平机场起飞,频繁赴河南襄城、
汝州市、禹县、
郏县等地空袭日军阵地和运输车队。同年7月,中美空军混合团司令部将大队部分两部分迁至
重庆白市驿机场和梁山机场。 7月23日,飞虎队出动第1大队6架B-25轰炸机,由第3大队21架
P-40战斗机掩护,前往湖南岳阳的羊楼司火车站执行轰炸任务。第1大队投弹完成返航经由羊楼司外围至岳阳南洞庭湖上空时,先后与日军的40架战斗机展开激烈战斗。飞虎队安全返航,共击落日机10架,史称“
洞庭湖空战”。1945年8月1日,陈纳德被
美国陆军航空司令部调离中国战场。8月10日上午,第1大队3架B-25轰炸机前往
淮南铁路轰炸,共炸毁日军的
铁路桥梁1座、
机车1个和汽车3辆。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18日,中美空军混合团正式撤消,大部分
美国军队人员返回美国,少数美军人员编入美国驻华空军顾问团。据统计,中美空军混合团共击落日机144.5架,中、美飞行员各击落敌机68.5架和76架。
军制
主要装备
飞虎队成立初期,仅有
P-40战斗机B型战斗机25架,后来陆续从
美国运来100架,其中1架掉入海中,实际只运到99架。其后飞虎队陆续获得P-40战斗机包括E、K、M及N等4型。美日宣战后,陈纳德的航空队更具有进攻能力。先后配备了B-24、B-25轰炸机和P-38、P-47、P-51等性能更优越的战斗机。
分组编队
陈纳德将飞虎队按作战编成了三个中队,每个中队配备相同数量的飞机数量(十八架战斗机和十架备用机),志愿队包括飞行员以及各项后勤人员共24人。第一中队“亚当与夏娃”和第二中队“熊猫”安排驻扎到云南
昆明市,其任务主要是保卫大后方的重要城市;第三中队“地狱天使”驻扎缅甸仰光。
重要将领
克莱尔·李·陈纳德(Claire Lee Chennault):1893年生于
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考麦斯,后随家人移居
路易斯安那州。1917年,考入
印第安纳州杰明士官学校,先后在陆军和陆军航空队服役。1934年,参加陆空联合演习,因战术问题同陆军部总参谋长基尔伯恩发生矛盾而在军官名册上被除名。1937年来中国任
中国国民党政府航空委员会顾问。1941年8月,任中国空军美国志愿航空队指挥官,在缅甸的东吁基地训练美国飞行员。第二年重入
美国军队服役,获准将衔,在志愿队航空队改组为美国第十四航空队任
少将司令,指挥中缅战区的对日空战,并负责驼峰航线的物资运输。1945年7月,迫于
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和阿诺德的压力而辞职,回国前中国政府和民众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次年再度来华,为国民党政府组织“民用航空公司”,指挥帮助国民党政府空运军队和战争物资。1957年8月1日,被列为美国十大空军领袖之一。1958年7月27日,在
新奥尔良病逝,骨灰被安放在
阿灵顿国家公墓。
彼得·阿特金森:飞虎队第一任三中队队长,三中队在中国抗日战场上击落敌机最多。1941年12月,三中队留在缅甸与日机作战,后彼得·阿特金森在缅甸作战中牺牲。
约翰·阿姆斯特朗:飞虎队第二中队队长,1941年12月20日,在昆明与
日本零式轰炸机作战中首战告捷,率领8架
P-40战斗机与一中队共同击落日机9架。
影响与评价
影响
飞虎队带来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夺回了中国军队的制空权。1940年飞虎队的成立,不仅有效支援了中国抗战,还夺回了中国的制空权。据统计,从1941年美军志愿航空队到1945年5月的第十四航空队,飞虎队在
克莱尔·李·陈纳德的率领下,共击毁击伤日机 2600 多架, 击沉和击伤了总重量达220万吨以上的日军
商船和海军船只44艘,击毙日军66000多名,向中国运送了736374吨物资,有1579名美国飞行员牺牲。二是维护了中国对外联系的枢纽。日军为了阻断中国运输国际救援物资,经常轰炸
滇缅公路。飞虎队肩负保卫滇缅公路和护航驼峰航线,有效支援了中国大后方。
评价
美国总统
富兰克林·罗斯福称赞:美国志愿航空队大智大勇,连同他们惊人的业绩,使整个美国为之自豪。
后世纪念
相关遗址
昆明巫家坝机场
昆明巫家坝机场因位于巫家村而得名,1922年建成。1941 年,
太平洋战争爆发,
香港特别行政区被
日本占领,巫家坝机场是中国当时唯一的进出口机场。至1943年,机场第三次扩建,两条平行跑道各增长至 2200 米,其中一条为沥青路面。并建有配套设施,如物资仓库、候机室、医务所及旅馆、饭店、商店等。1941年12月,
克莱尔·李·陈纳德率第一、二两个中队共34架
P-40战斗机进驻巫家坝机场。在“驼峰”航线运输中巫家坝机场发挥了重要作用。2001年,巫家坝机场仍是军事禁区和航空禁区。2012年6月,昆明巫家坝国际机场停用。2014年9月,
昆明市政府将巫家坝机场候机楼公布为昆明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飞虎楼
飞虎楼又叫作“国庆大楼”,位于昆明市南屏街,1941年建造。该楼是一幢欧式风格的五层洋房,因飞虎队租用该楼作为开办民用航空公司而得名——飞虎楼,供指挥官
克莱尔·李·陈纳德将军用作住所和办公的场所。 2006年, 飞虎楼被昆明市政府公布为“昆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建筑”。现发展成为飞虎队主题餐厅,主要宣传飞虎队的历史故事以及陈纳德将军的事迹。
飞虎队总部大楼
飞虎队总部大楼位于
昆明西站,1936 年,云南政府投资建设云南昆华农校。1941 年,该校成为
美国军队司令部总部。当年陈纳德将军和飞行员们就居住在大楼西侧的操场上平房。目前从残存的房子上仍能看出当时独特的机翼设计布局。解放后,这座楼归云南冶炼厂,现在是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十四冶金建设公司的办公大楼。
昆明飞虎公墓
飞虎公墓位于昆明东郊小麻苴龙树庵附近,建于1943年,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飞虎队队员安葬在昆明飞虎公墓。抗战胜利后,美国飞虎队烈士的遗骨全部被移送回国。1953年,中方烈士的遗骨由人民政府从山脚下的公墓原址搬迁至昆明经济开发区大石坝村背后的长春山。由于历史上的因素,公墓遗址长期无人管理,频频被损坏和盗毁。2015年,公墓修建完成,并正式命名为“昆明·中国空军抗日战争殉国将士墓”。
秧塘机场
秧塘机场位于临桂县
临桂镇、庙岭和四塘乡境内。1934年,秧塘机场建设竣工,建有跑道和停机坪及机堡、电站、油库、指挥台、营房等设施。1938年机场扩建,主跑道为碎石道面长2000米,成为飞虎队在桂林的主要活动基地。 1949年
解放战争前夕,
中国国民党对机场进行了彻底炸毁。如今已建成名为
美国飞虎队桂林
遗址公园,公园以当时的机场为主体,摆放有美国飞虎队历史委员会捐赠的当年飞虎队飞跃驼峰航线运输时候使用过的
C-47运输机飞机,跑道上有当年民工建设机场时的石碾,并设有飞虎队纪念博物馆,展览与飞虎队的相关文物。
相关活动
2019年12月,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在加州
旧金山湾区的利弗莫尔机场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2019年是“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虎队)首次对日空战78周年。
2020年2月6日,
美国最后一位飞虎队成员、美国飞虎队协会(AVG Flying Tigers Association)前会长弗兰克·洛桑斯基(Frank Losonsky)去世,享年99岁。弗兰克·洛桑斯基是飞虎队48名机工长中年龄最小的一位,20岁就远赴异国他乡,经历了飞虎队不少大战。
2023年8月30日,莫耶、麦克马伦同格林共同致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习近平主席于9月12日复信,他在信中指出,新时期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新时期飞虎队员的参与和支持,希望飞虎队精神能够在两国人民之间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2023年10月30日,美国第14航空队援华抗战8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
2023年11月1日,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弗里·格林和飞虎队老兵哈里·莫耶、梅尔文·麦克马伦一众飞虎队老兵与家属及
克莱尔·李·陈纳德将军后代,一同来到重庆
史迪威博物馆,参观了
约瑟夫·史迪威旧居、史迪威将军生平图片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美国援华空军图片实物展。
影视改编
参考资料
飞虎队历史.昆明飞虎队纪念馆.202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