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蕨
铁角蕨科铁角蕨属植物
巢蕨(学名:Asplenium nidus L.),又名鸟巢蕨、山苏花,是铁角蕨科(Aspleniaceae)铁角蕨属(Asplenium)多年生阴生草本植物。巢蕨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在中国引种于海南省云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台湾的热带雨林,除中国外,在其他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海外也有分布。附生于海拔100~1900米的雨林树干上或岩石上。
巢蕨系中型附生蕨,株形呈漏斗状或鸟巢状。叶片阔披针形长,渐尖头或尖头,中部向下逐渐变狭而长下延,叶片全缘并有软骨质的狭边,孢子囊群线性,生于小脉的上侧,叶片下部通常不育;囊群盖线性,浅棕色,厚膜质,全缘,宿存。喜温暖、潮湿、半阴的环境,不耐寒,不耐强光直射。
巢蕨植物姿态优雅,四时苍翠,不仅具独特观赏价值,而且有药用及食用价值。巢蕨株形饱满,叶色翠绿,优美柔软,是一种非常好的附生观叶植物。巢蕨整株入药,有强健筋骨、通活血的功效,主要用于外伤、骨折、阳萎、头痛等症的治疗。其嫩叶可食用,在台湾花莲地区作为野生蔬菜食用,是一种新型食用的功能性野生蔬菜。
物种命名
巢蕨 (Asplenium nidus L.) 又称鸟巢蕨,是铁角蕨科巢蕨属多年生常绿阴生草本观叶蕨类植物。其叶径向环绕于根状短茎周围,空心如巢,故名巢蕨。通常在文献中还常运用Neottopteris nidus等异名。
形态特征
巢蕨系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约1-1.2米。
根茎直立,粗短,木质,径2-3厘米,深棕色,顶端密被鳞片,鳞片松散,线形,有光泽,长1-1.7厘米,先端纤维状卷曲,边缘有几条卷曲长纤毛,膜质,深棕色,有光泽。
叶簇生;柄长约5厘米,粗5-7毫米,浅禾秆色,木质,干后下面为半圆形隆起,上面有阔纵沟,表面平滑而不皱缩,两侧无翅,基部密被线形棕色鳞片,向上光滑;叶片阔披针形,长90-120厘米,渐尖头或尖头,中部最宽处为(8-) 9-15厘米,向下逐渐变狭而长下延,叶边全缘并有软骨质的狭边,干后反卷。主脉下面几全部隆起为半圆形,上面下部有阔纵沟,向上部稍隆起,表面平滑不皱缩光滑,暗禾秆色;小脉两面均稍隆起,斜展,分叉或单一,平行,相距约1毫米。叶厚纸质或薄革质,干后灰绿色,两面均无毛。
孢子囊
孢子囊群线形,长3-5厘米,生于小脉的上侧,自小脉基部外行约达1/2,彼此接近,叶片下部通常不育;囊群盖线形,浅棕色,厚膜质,全缘,宿存。
物种分布
地理分布
世界分布
巢蕨原产热带亚热带地区,分布相对广泛。目前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琉球)、印度斯里兰卡、缅甸、越南柬埔寨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大洋洲热带及东非洲地区。
中国分布
巢蕨在中国台湾、海南(儋县、琼中、白沙、保亭,崖县)、云南(河口、金平、思茅、西双版纳、勐海、景洪)、广西(瑶山、龙津、那坡)、贵州(安龙)、广东(珠江口沿海岛屿、惠阳、阳春、澜沧、昌宁、绿春、福贡、永德、盈江、贡山)、西藏等地均有分布。
生境分布
巢蕨是雨林中大型附生蕨类植物门,在分布地其常成大丛附生于雨林或季雨林内树干上或林下岩石上或灌丛基部,适生海拔100~1900米等地的原始雨林中。
生长习性
巢蕨为多年生常绿大型观叶蕨类,喜高温、湿润和半阴生环境,光过强,叶片退绿发黄,叶片畸形,植株矮小,影响巢藤的光合作用、营养生长及观赏形态。同时巢蕨不耐寒,生长适温20℃~22℃,不耐低温,低于5℃时叶片会受伤害,低于5℃停止生长,喜腐殖质及纤维质丰富的微酸性土壤。
繁殖方式
巢蕨在野外是利用孢子随着空气飘散繁殖,要求条件很高,故只能在密度较大、空气湿润、具有热带森林特征的环境中才能繁殖生长。其传统的繁殖方式主要有分株繁殖、孢子播种和组织培养,目前在中国对巢蕨的繁殖研究主要集中在孢子无菌播种、嫩叶繁殖等组培繁殖技术方面,而在商业上的巢蕨生产主要依靠从国外进口幼孢子体苗进行分株繁殖。
栽培技术
栽培方式
孢子繁殖
孢子繁殖是巢蕨最简易的繁殖方式。一般于春季2~3月在阳、大棚、温室中进行,最好采用野生蕨类植物生长区的土壤,也可采用偏酸性的腐殖质土或草炭土,一般选用持水量大、保水性好的基质为好。随后将成熟的孢子的孢子粉均匀撒播于盆土或床面上,不用覆土,然后连盆浸入浅水中,让盆土充分湿润,使孢子粉与土面相接紧密。于春季播种的孢子,当年即可长成营养株,次年就能进入初采期。
分株繁殖
巢蕨的繁殖可经由分株繁殖方法进行。其方法简便易行,多于春季萌叶前或换盆时将幼株的茎切成数块,每块留部分叶、根状茎和根,独植于土中或盆内,适宜条件下培养一般都能成活。亦可将巢蕨短缩茎纵切1/2或1/4后分别栽植,待伤口附近出现新芽,再次分割即可得到大量新植株。这种方法繁殖率较低,且易损伤母株,由此难以被应用到巢蕨的大规模生产中。
组织培养
目前巢蕨的组织培养快繁途径主要采用孢子或带成熟孢子的叶片作为外植体。进行接种前应先将孢子或孢子叶进行消毒处理。研究发现,对带孢子囊叶进行无菌操作,孢子受伤害较小,萌发率较高,达90%以上。通过孢子萌发或嫩叶离体再生途径组培快繁巢蕨,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在较少时间内获取大批种苗的目标,进行规模化生产。
养护措施
巢蕨原生长在热带雨林中,因而性喜阴湿的生态环境,植株不能忍受夏季的强阳光直射,置于室外莳养的,要注意荫蔽,只要有柔和而非直射的阳光即可。同时巢蕨既不能忍受高温酷热,又不能经受严寒,生长适温20℃~22℃,冬季植株不能忍受严寒,最低温度不能低于5℃,才能让其继续生长,最好将其置于16°C左右的温室中莳养;巢蕨能耐贫瘠,不宜施用浓肥、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只要追施一些稀薄的液肥即可,而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期,都应保持潮湿的环境,要求空气和土壤都有较高的湿度,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75%。
病虫害防治
巢蕨病害
巢蕨的非生物性病害主要是日灼。光照较强时植株会萎蔫,降低光照可恢复正常;光照过强,尤其植株缺水时叶片形成结痂或白化,不可恢复。合理的光温调节和水分管理措施可避免此类损伤发生。
巢蕨的生物性病害包括侵染性(寄生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两种。
侵染性(寄生性)病害主要有疫病、线虫等。疫病则使巢蕨叶基出现软腐发黑的症状,可通过控制环境湿度,严格水肥管理,及时疏盆、换盆等措施进行防治。线虫的危害表现为巢蕨叶片发生褐色网状斑点,可用克线丹防治。
非侵染性病害主要为苔藓植物地衣类的危害。苔藓及地衣会使得巢蕨原叶体和幼小植株的光源被遮挡,使基质透气性降低,同时水分、养分向基质的渗透亦受阻碍从而影响巢蕨正常生长。播种前对基质充分消毒,浇水时使用无污染的水源,保证养分充足,如此可使巢蕨正常生长。
巢蕨虫害
危害巢蕨植株正常生长的害虫主要有刺吸性害虫和食叶害虫两类。
刺吸性害虫包括红蜘蛛介壳虫等。红蜘蛛吮食巢蕨叶汁液,使植株叶片发黄,甚至干枯死亡。可通过对栽培环境进行增湿处理,同时交替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介壳虫则通过吸吮巢蕨个体的汁液造成巢蕨组织褪色、死亡,叶片凋落甚至整株死亡;若产生“蜜露”还可诱发毛霉病;有些甚至可传递病毒病。此外,其分泌物还能引起煤污病,伤害极大。若发生此虫害主要是通过控制叶面湿度,勤检查,发现虫体立即除去,用药剂擦拭叶面以达防治目的;严重时剪下整片叶子并将其烧毁。
食叶害虫中对巢蕨造成主要危害的是一些食叶动物,例如蜗牛蛞蝓。巢蕨幼叶被蜗牛和蝓啃食受损,影响观赏价值。使用诱杀剂能达到防治效果。此外,采取清洁基质并撒生石灰、除杂草的方法也可有效避免蜗牛的危害。
主要用途
观赏用途
巢蕨形态独特,株形优美,宜种植于花盆中,叶片挺拔,丛生,整齐密集,单株叶数可达50片以上,一年四季翠绿光洁,为著名的观叶植物。常用来制作大型吊盆观赏,不仅适合家庭阳台和厅堂装饰,尤其对宾馆、商厦中大堂的景观布置更为合适,夏季可结合其它花卉,选大型植株,摆放在荫凉的门旁、窗下或树荫处增强观赏层面,呈现回归自然之感。也可用于插花陪衬材料。
食用用途
巢蕨的幼嫩的拳卷叶可供食用,富含矿质元素和维生素 A 、钙和铁质等,适合烩、炒煮、凉拌,且烹调不易变色,口感香脆可口,无苦涩异味,在台湾花莲地区作为野生蔬菜食用,是一种新型食用的功能性野生蔬菜。
药用用途
巢蕨全株可入药,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血瘀、头痛、血淋、阳等作用,还具有利尿、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的效果。
相关研究
巢蕨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是理想的微生境研究对象。生态学家们将巢蕨作为环境监测的指示植物对气候和环境进行长期监测,在非洲坦桑尼亚热带雨林大洋洲东北部低地热带雨林进行生态环境监测达10年,有的甚至达20年,为气候和物种变化提供参考数据。
参考资料
Asplenium nidus L..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06-12
巢蕨.植物智.2023-06-12
Neottopteris nidus.植物智.2023-06-12
目录
概述
物种命名
形态特征
孢子囊
物种分布
地理分布
世界分布
中国分布
生境分布
生长习性
繁殖方式
栽培技术
栽培方式
孢子繁殖
分株繁殖
组织培养
养护措施
病虫害防治
巢蕨病害
巢蕨虫害
主要用途
观赏用途
食用用途
药用用途
相关研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