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坎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呈坎(kǎn)位于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安徽省黄山风景区的南麓(北纬29°55′,东经118°15′;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组成部分,呈坎地处青山翠竹之中,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是徽州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文明古村。1996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历史文化保护区。同年,罗东舒祠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呈坎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呈坎,原名龙溪,始建于东汉三国唐朝末年,江西南昌罗文昌偕堂兄罗秋隐迁徙至此,从《周易风水》风水的角度考虑,改称显坎。宋、元、明时为呈坎发展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在明代。呈坎也被朱熹赞誉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呈坎以原河东一街(名溪东街),并将河西滩地(芦木园)建三街,即前街、后街、钟英街,再加上钟二街,共五街,九十九巷,凿两条水圳,穿村过街南流的格局兴建住宅,整个村落街巷宛如迷宫。前街昔日是宋、明、清朝代属“芜湖道”的两京进入江西省的官道枢纽,从江西浮梁婺源,走黟县西递、祁门县休宁县万安县,经石桥、琶村、潜口过佛子岭到呈坎,再往许村过箬岭,走旌德、大通,达芜湖、南京。
呈坎有“八景”:永兴甘泉、朱村曙光、灵金灯现、众峰凝翠、鲤池鱼化、道院仙升、天都雪霁、山寺晓钟,村内至今还完整保存着宋、元、明等朝代古建筑130多处,拥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20余处,被誉为“国宝之乡”。
名称来源
呈坎,古名龙溪,改名呈坎,“呈”指上、指天,指整个宇宙;“坎”指下、指地、指水,指整个地球。罗氏祖先择居王畿,改名呈坎,体现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它崛起于宋,鼎盛于明清,徽派建筑古建筑星罗棋布。据安徽省建设厅老专家罗来平考证,当年朱熹在村头木牌坊上题字“朱村阙里”,并在呈坎讲学时有哲理诗《读书偶感》,流传至今,即便是村中妇孺,皆会娓娓道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景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地理环境
呈坎,地处黄山南面余脉灵金山、丰山之间,北距黄山40公里,南距徽州区府所在地岩寺镇15公里,现为呈坎镇政府所在地。呈坎四面皆山,山气茂盛。东面灵金山,东南列下结山、丰山,西南倚龙盘山、马鞍山,西靠鲤王山、葛山,北有长春山。龙山自西北向南延伸,山势犹如万马奔腾,涌至龙盘,则一马平川,使整个环境构成“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之态势。山多则水多。众川河是呈坎的主要河流,全长19公里,流域面积45.58平方公里,属新安江三级支流。它从龙山与长春山之间进入呈坎盆地,向南汇入丰乐河而后东注武强溪练江。除众川河外,呈坎一带溪涧纵横:村北有西边坑(又名柿坑)、环里坑;东面有东边坑;东南有东山坑、石步坑;西边有窑坑、棚坑,还有一些无名小溪。
历史沿革
呈坎原是大片芦苇滩,众川河经芦苇滩南流。呈坎的先民是东汉三国时期吕、金、孙三姓,定居于芦苇滩的南部。现在依然保存有吕家井、金家井、皇冠前、孙家巷等遗迹。唐朝末年,江西南昌柏林罗氏文昌偕堂兄秋隐至此,看中了呈坎这块山环水绕、五峰拱托、百世不迁之地,兄弟俩就徙居于此,以避乱世。罗姓初迁时,文昌公定居于呈坎盆地的东南部(称上溪东、下溪东),为前罗族始祖;秋隐公定居于盆地的西部(称后岗),为后罗族始祖。故呈坎有前罗、后罗之谓。随着罗姓兴旺,人口的增多,原先的住地不足以容纳。呈坎自宋代以后徽商兴起,贾而好儒,贾德结合,儒政相通,文化教育事业兴旺发达,在徽州文化历史发展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正如朱熹在《罗氏族谱》序中赞曰“以进士发科嗣世家业赫,为歙文献称首”。到了南宋,前罗第七世祖罗天锡方始填滩建宅。至明初,呈坎村已初具规模。为适应发展之需,呈坎村在明弘治年间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改造,村落由此得到改善整合。呈坎村前、后罗族祠堂始建于明代中叶。此时正是罗族官宦、商贾等名人辈出的鼎盛时期。家族的兴旺激起人们对祖先的敬仰,不仅文昌、秋隐两公后裔分别于明弘治戊午(1498年)建起前、后罗总祠,各支内部和小分支也纷纷建立支祠。据粗略统计,前、后罗族共有聂氏宗祠20多座。
建筑特点
从总体上看,呈坎保留了罗盘八卦式的特殊格局,右宗右社的典型模式。它还保留了明代所建的堤坝、桥梁、水圳等古代水利工程,以及独具特色的村落街巷系统。更主要的,呈坎保有数量众多、分布集中、类型丰富、文物价值甚高的明代建筑群。如果说,黟县西递是清代民居博物馆,那么呈坎就是当之无愧的明代民居博物馆。
形态特点
从呈坎古村落的形态看,前罗家庙、后罗家庙、罗东舒祠、前罗长春社等是村落的核心,居首要地位。住宅则是围绕这一核心进行组合。罗氏自唐末由江西省迁徙以来,按罗盘八卦式对村落进行大规模的改造、组合,并突出左宗(即在村左建家庙宗祠)右社(即在村右建祭祀土地神的社屋),将村庄定位于藏风聚气的最佳位置。
具体布局
在村落的具体布局上,呈坎三街九十九巷两水圳,是其他村落所没有的格局。呈坎俗称“前面河、中间圳、后面沟”。两条水圳将河水引入村中,街街巷巷有水沟,门前有水不息地流过,既方便了村民的日常生活,还有消防上的考虑,更形象地传达了“聚水如聚财、纳四水于村中”的传统文化内涵,以示财源茂盛、源远流长。在村南两条水圳交汇处建有水碓。间筑夹河两堤。在夹河两堤上端,前罗族19世祖罗弥达于明弘治年间建有当时江南最大的石拱桥——“隆兴桥”。桥北头建有都天庙(奉唐朝睢阳知府许远)。桥南头左侧下结山咀,后罗族23世祖罗必端于明嘉靖年间依山面水建隆兴禅院。由桥南头左侧上百步云梯,在观音山较高的平坦上,前罗族20世祖罗震孙于明弘治间建有隆兴观(俗称上观)。在夹河两堤的下端,前罗族19世罗弥四于明弘治年间建有乐济桥,为当时江南少有的廊石桥。桥西头不远,前罗族22世祖罗应鹤于明万历间为其父罗灌宗建有一座石坊。在龙盘山咀的旷坦上,前、后罗族于明嘉靖间建有女贞观(俗称下观),观内建有文昌阁、大圣堂、太子殿、关帝庙、藏经阁、旷如亭、文会馆等。从长春社右侧至都天庙后即为便溢滩,前罗族28世祖罗廷梅(清乾隆间庶吉士)于爱新觉罗·颙琰年间建有上下花园,又在夹河两堤上广植梅花。全村千余丈街道,由前罗族20世祖罗震孙于弘治年间全部铺上花岗石石板。
历史文化
宋代,罗天轶和罗天秤兄弟从豫章来此地定居,成为罗家一脉的祖先。明代中叶,罗氏先人还对古村和众川河进行了大规模的工程治理。使古村完全处在“枕山、环水、面屏”的理想空间模式环境里,具备了合理完善的村落结构。呈坎历史上人才辈出,宋代龙图阁大学士、吏部尚书罗汝楫和其子史志学家罗愿(朱熹诗中所提到的“双贤”),和另外一位响当当的人物——“扬州八怪”之一罗聘都是出自于这里。七十年代,随着“尚书坊”的倒塌,呈坎就结束了有石牌坊的历史。牌匾历经沧桑至今仍保存28块,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主要景观
《罗氏族谱》中记录了呈坎“八景”。这“八景”是:永兴甘泉、朱村曙色、灵金灯现、众峰凝翠、鲤池鱼化、道院仙升、天都雪霁、山寺晓钟。族谱中还收录了一批“八景诗”,大多出自地方文士的手笔。呈坎的“八景”及“八景诗”,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永兴甘泉”“朱村曙色”,以纪念历史名人为内容。第二类是“灵金灯现”、“道院仙升”、“山寺晓钟",以宗教活动的盛况为内容,以体现呈坎村的不同凡响之处。第三类是“众峰凝翠”、“天都雪笑”,以呈坎村及其周围的山岳风景为内容。第四类是“鲤池鱼化”,是以民间传说人景为名。
保护措施
呈坎是现存120多处明清古建筑,其中有49处古建筑先后被纳入“罗东舒祠”和“呈坎村古建筑群”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重点保护,被中外专家誉为“中国古建筑艺术博物馆”。2021年以来,呈坎镇多方争取资金,开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徽州呈坎村文物保护工程。该工程总投资926万元,主要包括上更楼、下更楼、钟英楼修缮工程以及排水系统、道路环境整治等。1995年5月,呈坎村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推荐目录。
相关事件
2024年6月17日,大型影视剧《大生意人》在徽州区呈坎开拍。据悉,《大生意人》是由张挺执导并编剧,陈晓孙千领衔主演,罗一舟成泰燊联合主演,黄志忠李纯特邀主演,朱亚文向涵之特别出演的古代传奇剧,根据赵之羽的同名小说改编。
著名人物
呈坎历史上科甲不断、英才辈出、人文荟萃,呈坎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高官、隐士、高僧、巨贾、诗人、画家、史学家、制墨家、自然科学家苏轼在《罗氏族谱》题辞中有“文德武功名留简竹,理学真儒后先继续”评说,如宋代吏部尚书罗汝楫、安徽省第一部地方《新安志》作者罗愿、元代国子监祭酒罗绮、明代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罗应鹤、制墨大家罗龙文、地理学家罗洪先清代朝议大夫罗宏化、直奉大夫翰林罗廷梅、扬州八怪后起之秀罗聘、近现代钦点内阁中书孙中山秘书罗会坦、文物鉴赏家罗长铭、当代物理学家罗辽复等;其中,罗汝楫、罗愿、罗龙文、罗洪先、罗聘5人《中国名人大辞典》有载。
参考资料
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古建筑群.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平台.2024-09-28
呈坎古村晒秋忙_深圳新闻网.深圳新闻网.2024-09-27
呈 坎.呈黄山市徽州区人民政府.2024-09-27
八卦之村-呈坎.中安在线历史频道.2024-09-27
呈坎镇简介.黄山市徽州区人民政府.2024-09-28
目录
概述
名称来源
地理环境
历史沿革
建筑特点
形态特点
具体布局
历史文化
主要景观
保护措施
相关事件
著名人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