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动物园位于中国
长宁区虹桥路2381号,1954年建成时名为上海西郊公园,1980年经
有关部门批准更名为上海动物园。
上海动物园是一座综合性动物园,集野生动物保护、科学研究、科普宣传及娱乐休闲为一体,占地面积74万平方米,年游客量130万左右。园区内可分为两栖爬行区、科学教育馆、
灵长目展区、
鸟纲区、食肉动物区、食草动物区六个部分,主要明星物种有大熊猫、
华南虎、
川金丝猴、火烈鸟等。截至2020年8月26日共饲养展出动物470种5303只(头)动物。
2002年,上海动物园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2012年,被授予首批“
上海市环境教育基地”称号,2022年,被评为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历史沿革
1931年—1933年,上海市教育局向市政府呈请创办动物园获批准后,在上海南市文庙路陆续开展了一期、二期、三期工程,并于1933年末建设完成面积为2466平方米上海市立动物园,同年八月上海市立动物园对外开放,是当时中国独立建造的第一座市立动物园。
1934年上海市立动物园进行了扩建,新建了大茅亭、熊豹新舍、大象舍、骆驼舍以及鲸鱼标本陈列馆。
1937年8月13日,抗日战争时期
上海市地区爆发淞沪战事,上海市立动物园所在地沦为战区,遭到严重破坏,园内部分动物被寄养至兆丰公园动物园、法租界华龙路顾家宅动物园(又称
复兴公园动物园)。
1954年上海动物园前身上海西郊公园建成开放,其定位为文化休闲公园,内有建设有溜冰场、儿童园等一系列娱乐和基础设施,同年8月,市政府决定将西郊公园扩建为动物园。次年,面积1857平方米的上海西郊公园象舍及其他动物笼舍相继建成,园内老虎、狮子、
大象等动物开始展出。
1956年—1959年,上海西郊公园对园区内动物笼舍及园区进行升级改造,新建了狮虎房、
犬科笼、熊猫岭和鹿苑等,并开挖了天鹅湖,动物展区和公园面积均得到扩大。
1964年5月,上海西郊公园成立十周年时,中山公园附设动物园、
复兴公园附设动物园(原法租界华龙路顾家宅动物园)被合并入西郊公园,并在园区内建设完成动物医院。
1972—1976年,上海西郊公园改建公园大门,
长颈鹿馆、斑马房、
袋鼠房、
鸣禽馆和猩猩馆相继建成开放,建设完成独立的动物繁殖场,具备了建立和繁育野生动物
种群的基础能力。同时上海动物园和
日本方面就动物进行了友好交流。
1977年—1978年,上海西郊公园先后成功繁殖了
云豹、
加洲海狮、白唇鹿、
亚洲象、袋鼠等动物。
1980年,上海西郊公园正式更名为上海动物园。六年后,英国皇家鹿苑将两只
麋鹿(四不像)赠送给上海动物园。
1994年—1999年,上海动物馆内灵长馆、大猩猩馆、两栖爬行馆、科教馆等对外开放,并建成蝴蝶园。2002年,上海动物园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
园区布局
上海动物园根据功能的不同划分为了六个区域,分别为两栖爬行区、科学教育馆、
灵长目展区、
鸟纲区、食肉动物区、食草动物区。
两栖爬行动物区位于上海动物园入口处东部,主要建筑为两栖爬行馆,主要展出
两栖动物如
大鲵属(
中国大鲵)、
巨蜥属、
龟类等动物。
科学教育馆位于上海动物园景区大门西部,由自然保护展览一室和二室构成,主要用于举办专题活动和科学教育宣传。灵长类动物区位于科学教育馆西部,主要建筑有
黑猩猩馆、
金丝猴属馆、猴山等,主要展出黑猩猩、金丝猴、
阿拉伯狒狒等动物。鸟类动物区位于科学教育馆北部,主要建筑有天鹅湖和进入式鸟园等,主要展出火烈鸟、孔雀、鹦鹉等动物。13
食肉目动物区位于
鸟纲区西北部,主要建筑有
鬃狼展区,狮虎豹生态展区等,主要展出巴西狼、金钱豹、
华南虎、大熊猫等动物。13食草类动物区位于食肉类动物区西南部,主要建筑有
大象馆、
长颈鹿馆等,主要展出
羊驼、长颈鹿、
麋鹿、
亚洲象等动物。
主要展区
两栖爬行动物区
两栖爬行动物区位于上海动物园入口处东部,主要建筑1994年建成开放的两栖爬行馆。
两栖动物爬行馆由室内室外两个部分构成,室内分为序言厅、水族馆、两栖动物厅、蜥蜴厅、无毒蛇厅、毒蛇厅和生态厅七部分,面积3180平方米,室外面积200平方米。主要展出动物有中华鲟、娃娃鱼(大鲵)、海鬼等。
科学教育馆
科学教育馆位于上海动物园景区大门西部,1992年9月由砖木结构的百花厅改建而来,1994年建成开放。科学教育馆面积2200平方米,由自然保护展览一室和二室构成。自然保护展览一室以模型展示地面
植被被破坏后造成的
水土流失,农田、草地沙漠化,洪水、干旱、风沙肆虐的情景。自然保护展览二室运用多种图、片和文字展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动物灭绝的原因和灭绝速度等内容。馆外沿墙基设带状花坛,种植有
红枫、
垂丝海棠、
黄杨等植物。科学教育馆内举办的活动有生肖文化节、爱鸟周、
世界地球日、
生物多样性日、动物奇妙夜、自然课堂等。
灵长类动物区
灵长类动物区位于科学教育馆西部,可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北部以大型类人猿为主,南部则以猴类、小型类人猿等为主。主要建筑有
大猩猩属馆、
黑猩猩馆等。黑猩猩馆建设于1977年,面积850平方米,共有6个室内展厅,主要饲养狸,黑猴狸,
长臂猿科等类人猿。大猩猩馆建设于1991年,
建筑面积共515平方米,有两间室内展厅和两个室外活动场。灵长类动物区主要展出大猩猩、
金丝猴属、黑猩猩、
狐猴科等动物。
鸟类动物区
鸟类动物区位于
科学教育馆北部,主要场馆有孔雀园、热带鸟馆、火烈鸟生态展区等。孔雀园位于天鹅湖的东侧,2001年建成开放,面积有900平方米,内部种植有多种植物,游客可以进入其内,近距离观赏鸟类。火烈鸟生态展区位于天鹅湖东部,建成于2002年,面积有200平方米左右,可观赏火烈鸟独特的“金鸡独立”式休息。园区内主要展出动物有孔雀、火烈鸟、鹦鹉、天鹅等。
食肉类动物区
食肉目动物区位于鸟类动物区西北部,主要展区有
鬃狼展区,大熊猫馆等。巴西狼展区笼舍占地3150平方米,
建筑面积95平方米。分为室外运动场和室内展示厅两部分,室外运动场内种植有灌木草丛,室内展示厅可通过透明大玻璃观赏巴西狼。大熊猫馆建筑为
扇形建筑,即参观廓,有室内展厅和室外活动场构成,中部为室内展厅,面积120平方米,可通过玻璃观赏大熊猫活动,南部为室外活动场,面积600平方米,内部有树木、草地、水池及栖架。
食肉目动物区主要展出巴西狼、金钱豹、
华南虎、大熊猫等动物。
食草类动物区
食草类动物区位于食肉类动物区西南部,主要建筑有象宫、
长颈鹿馆等。象宫建成于1955年,面积1550平方米,为上海动物园第一幢永久性的动物馆舍。象宫由室内活动场、参观厅、4个门厅组成,面积分别为500平方米、620平方米、400平方米左右。长颈鹿馆始建于1965年,建筑面积712平方米,由笼舍和室外活动场构成,笼舍分为东西两个,是用来给长颈鹿幼崽使用的,室外活动场面积为2180平方米,内种植草地和大树,可直接观察长颈鹿的活动。食草类动物区要展出
羊驼、长颈鹿、糜鹿、
亚洲象等动物。
明星物种
大熊猫
大熊猫(Panda)位于上海动物园食肉动物区内,是
中原地区特有物种,在地球上的生活历史已有800万年,是“中国国宝”和生物界的“活化石”。大熊猫喜欢食用竹子,一天之中半天为进食时间,其外表和性格深受游客喜爱。
华南虎
华南虎(South China Tiger)位于上海动物园食肉动物区内,是中国特有的虎
亚种,因此也被称为“中国虎”。华南虎是濒危物种之一,野生华南虎数量极其稀少,仅有100多只生活在中国的动物园中,其中上海动物园拥有数量最多。
大猩猩
大猩猩(Gorilla)位于上海动物馆
灵长目区内,与
人类基因组和大脑结构相似程度极高,其基因组与人类相似程度达98%。大猩猩是素食动物,主要食物以果实、叶子和根为主。上海动物园现有6只大猩猩,是中国国内动物园中数量最多的单位。
川金丝猴
川金丝猴(Golden
猴子)上海动物馆灵长类动物区内,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其毛发呈金色且聪慧,在灵展类动物中被誉为“万物之灵”,也常被人们当作“
孙悟空”的原型。
火烈鸟
火烈鸟(Flamingo)位于
鸟纲区,是大型涉禽,喜群居,全身呈红色,脖子细长呈S型弯曲形,腿部细长。
蓝黄金刚鹦鹉
蓝黄金刚鹦鹉(
蓝色and-
黄色 Macaw)位于上海动物园鸟类动物区,是体型最大的鹦鹉之一,色彩丰富,为类似于琉璃的蓝黄配色,因其个性温和,爱亲近人而受人们欢迎和喜爱。
小熊猫
小熊猫(Red Panda)位于上海动物园食肉动物区内,毗邻大熊猫,与大熊猫属于两种不同的物种,外表呈
橙色与,四肢和尾部呈黑色,脸部圆润,四肢短小,擅长攀爬,以果实、根、笋、昆虫等为食物。
斑嘴环企鹅
斑嘴环企鹅(African Penguin)位于上海动物园鸟类动物区,腹部为白色,脸部和四肢为黑色,是不会飞翔的海鸟,擅长游泳和
潜水。上海动物园现有30多只斑嘴环企鹅,是国内动物园中
种群最大,繁殖最好的单位。
亚洲象
亚洲象(Asian Elephant)位于上海动物园食草动物区,是亚洲现存最大的陆生动物,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和南亚这些
热带地区的森林、丛林或草原地带。亚洲象是第一批入住上海动物园的“居民”。
长颈鹿
长颈鹿(Giraffe)位于上海动物园食草动物区,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陆生动物,小长颈鹿出生时即高达一米八,全身分布有块状花纹。长颈鹿原产地在非洲稀树草原和森林边缘地带,常与
羚羊、斑马等动物居住在一起。
文化活动
生肖文化节
2008年3月7日上海动物园为期一个月的2008生肖“鼠”文化节结束后得到了游客的正向反馈,并希望希望上海动物园继续举办生肖文化节。此后历年
春节期间,上海动物园基本均在园内科学教育馆内开展了生肖文化节活动。生肖文化节以传播生肖民族文化,增加游客
科普知识和动物保护意识为主,其具体内容依据当年生肖的不同而有所不同。2018年,上海动物园生肖文化系列活动荣获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科普成果奖
三等奖。22
上海动物园园艺大讲堂
上海动物园园艺大讲堂由
上海市公园中心主办,于山海动物园内科学教育馆举办。2015年开始举办,基本每月线下开设一期,科普上海动物园内动物的知识,2022年首次尝试线上直播。
其他看点
天鹅湖
上海动物园天鹅湖位于
鸟纲区,1954年在原有的天然水塘基础开发而成,面积3.3万平方米,因饲养天鹅而得名。天鹅湖上有一座连接南部和北部的三孔桥,湖面东部有一座四角亭,东南部为鸳鸯生态区,可观赏天鹅、鸳鸯等鸟类动物。
九曲长廊
九曲长廊位于上海动物园西部,1972年在原竹结构的基础上改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九曲长廊。九曲长廊为平顶,北面设置有漏窗,南面为廊柱,总长70米,面积320平方米。九曲长廊前部的草坪上可观赏建立于1966年的“
草原英雄小姐妹”雕塑及雪松、
龙柏、香樟等自然植物风光。
科普讲解
上海动物园内周一至周日均安排有科普讲解活动,游客可自行选择感兴趣的动物参与观赏科普讲解。
重要事件
1993年,
上海市动物园内
长颈鹿“海滨”因误食游客投喂食物的包装袋,胃肠堵塞猝死。
1998年,上海动物园被命名为“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次年被命名为首批100个“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之一。
2002年,上海动物园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
2005年,上海动物园被命名为首批47个“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2011年,游客在上海动物园内游玩喂食猴子时被抓伤并起诉上海动物园。
2012年,上海动物园被授予首批“上海市环境教育基地”称号,2017年,上海动物园被授予“全国林业科普基地”称号。
2023年1月9日,上海动物园将1只母虎与其4只幼崽(3雄1雌)外放至狮虎山西山外场地活动时,3只幼崽因外界人员及环境等因素干扰产生应激反应,误跳入隔水池中死亡。